关于的历史和作用的心得体会

它能爆炸,也能救命,的前世今生
索布雷洛第一次见到诺贝尔的时候,脸上的伤疤还隐隐作痛。索布雷洛1812年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叫卡萨莱-蒙费拉托的小镇,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往西60公里就是大城市都灵。都灵现在是意大利汽车工业的摇篮,菲亚特汽车都知道吧,菲亚特就是“意大利都灵自动车制造厂”的缩写(旗下包括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等高端品牌)。
都灵大学也是一所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名校,拉格朗日(月球上有个坑就是他的名字)、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的提出者)等一众基础科学界的大腕都是都灵大学的校友。
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索布雷洛进了都灵大学医学院,而且尤其对化学尤其感兴趣,但估计名校的毕业要求也是严格到变态,他虽然号称1832年拿到了博士学位,但其实论文答辩没通过(那个时候运作这种事估计也得花不少钱)。索布雷洛有个在瑞典炮兵部队当将军的叔叔,觉得自己这个侄子是个人才,又正值智力的巅峰之年,便托人安排他去巴黎,投奔到法国化学家佩罗兹(Théophile-Jules Pelouze)门下继续深造。
法兰西公学院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机构,佩罗兹就是其中化学系的主任。这个人对化学
是真爱,而且他父亲就是化学家。在那个自然科学百花盛开的年代,此人虽然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写入教科书的重要发现,但他在法国的名气实在太大,否则也不会成为刻在埃菲尔铁塔上的72个名字之一。
更何况他收留过两个载入史册的天才人物。其中一个就是索布雷洛。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还是资本主义大扩张的年代,列强们正忙着在世界各地划地盘插国旗,遇到不听话的,一言不合就开干,靠的就是强大的航海能力和武器的先进性。这时候的化学还处在沙滩捡贝壳的阶段,知识呈碎片化,原子和分子学说刚刚建立没多久,电子和元素周期表还没被发现,有机合成才开始起步。化学家都是从社会生活中寻灵感。佩罗兹这时候本来是研究植物酸的,主要是利用甘油参与各种合成途径,分离得到些酸酸甜甜的食品添加剂之类。
索布雷洛来了以后,佩罗兹研究团队的脑洞开始不受控制了。1846年索布雷洛就试制成功了硝化纤维,仅比偶然间发明硝化纤维的德国人晚了一年。硝化纤维是火的发射药,子弹就是靠弹壳里的发射药迅速燃烧,产生巨大的压强差来推动弹头产生杀伤力的(是快速燃烧而不是爆炸,爆炸释放能量的速度要比燃烧快很多,管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
。在硝化纤维出现前,用的都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燃烧效率慢得多。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哪个国家最先给支进行产业升级,战场上的局面就基本上呈现一边倒了。
佩罗兹捡到宝了,他激动地给索布雷洛的父亲写信说:虽然我听说他的博士论文没有及格,但我的实验室里从来没有见过比他更不知疲倦、天赋更高的年轻人了。
索布雷洛的手脚彻底放开了,制作硝化纤维用的硫酸和硝酸唾手可得,老板这儿的乙醇、甘油(丙三醇)、甘露醇啥的也是要多少有多少,索性都拿来试试(硝化纤维用的是棉花)。就这样,索布雷洛在瓶瓶罐罐里把这些材料倒来倒去,等待新的惊喜发生。
他从碳链最长的开始试验,发现得到的硝化甘露醇是种易爆物,但估计爆炸也没有太夸张,实验还是继续。又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想象期间尝试了多少种配比的组合),当他把*份甘油滴入*份硝酸和*份浓硫酸的混合液后(具体比例就不说了),发现反应产生了比以往大得多的热量,而且得到的这种黄糊糊的产物更容易爆炸。他们这些化学家是见过世面的,但是如此不稳定的物资还是第一次见到。
索布雷洛带着他的作品在公开场合演示其爆炸性,结果自己都来不及躲闪,在脸上留下了一块疤。一开始,他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焦油,后来改名叫。
结构
索布雷洛还顺便尝了尝的味道(脑洞不是一般的大),自己说舌尖轻触后,有种甜甜辣辣的芳香口感,但是尝过之后,头痛地死去活来。在那之后,就被他束之高阁了,这东西太猛,怕死的还是别碰。
这一年,他才35岁。
后世的文章习惯性把索布雷洛发现描述成偶然事件,但其实人家在那之前就一直在进行着不同的配比尝试,只不过那上百次枯燥重复的实验,并不在读者们的兴趣范围里而已。
佩罗兹的学生里,有个叫尼古拉•捷宁的俄国化学家,亲眼目睹了的威力,他回到俄国后被一个瑞典企业家聘为家庭教师辅导化学,也就顺便给自己的学生讲了这个猛料。
这个学生就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是英马努埃尔•诺贝尔的第三个儿子。
诺贝尔出生的1833年,他家里已经快破产了。诺贝尔的父亲英马努埃尔是个要强的人,他
把北欧人崇尚设计的精神内核发挥到了极致。他14岁时辍学,靠着仅有的一点读书写字的技能,当过海员,后来又自学了建筑学,加上绘画和机械设计方面的天赋,四处接活干建筑,积攒了资金后自己办企业,逐渐在瑞典闯出了一片天地。但天有不测风云,运输建筑材料的驳船遭遇沉没事故导致损失巨大,而刚搬进的新家也突然失火。资金链一下子断了,各方债主也趁机上门来要钱。
诺贝尔4岁时,父亲去了俄国继续寻用武之地,他的童年回忆里,都是母亲在咬牙坚持着抚养他们兄弟三人。穷困之下,冬天里他还和哥哥一起在斯德哥尔摩街头卖过火柴(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有现实来源的)。但即便再艰难,她母亲都坚持把兄弟三人送进了学校读书,自己在街头摆摊,起早贪黑卖蔬菜给孩子们挣学费。无论中外,古往今来的大人物,往往都有这样一个不屈的母亲。
诺贝尔9岁时,父亲在俄国的事业有所起,全家人才搬到了圣彼得堡团聚,穷苦的生活从此成为过往。
英马努埃尔在俄国办厂、搞发明、建造机械,但他的主要业务还是帮助军方设计。那个时候铁路还很不发达,军队入侵主要是选择海上登陆,西边的国家(主要是英国有这个
胆)要染指俄国,就必须拿下西面波罗的海的芬兰湾。不是还有北极么?北极不行,当时的军舰还做不到在那大冰帽子一样的海面上来去自如。诺贝尔的父亲就是受命研制放在芬兰湾,谁来就炸谁。除了,他也研制地雷,登陆了也可以炸你,总之包大家满意。
事业顺风顺水,英马努埃尔也有精力严抓儿子们的教育,文学、科学、工学样样不落,诺贝尔的家庭教师捷宁就是这个时候被他请来的。有这样的职业化学家面授机宜,加上他从小受母亲的鞭策,学习也都是起早贪黑得刻苦,诺贝尔的知识基础堪称豪华了。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2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041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纤维   硝化   俄国   爆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