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智慧公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智慧公路就是借助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公路运输系统的协同管控与创新服务,促进路网科学管理、高效运行和优质服务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3.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为保证行车安全,设置了中央分隔带,并根据需要按不同间距设置了中央分隔带开口。中央分隔带开口的设置是为了在道路(隧道)进行维修、养护、应急抢险时,车辆可通过开口到反方向车道行驶。
4.正常情况下,为保持中央分隔带防护性能的完整性,中央分隔带开口处通过多个活动式立柱护栏拼接进行封闭,且活动式立柱护栏设置高度应与中央分隔带高度协调一致。
5.然而,当需要通过中央分隔带开口时,需要将拼接式的多个活动式立柱护栏进行拆除,增加了人工及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降低人工及时间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应用于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及升降式护栏,所述管理方法包括: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时,获取所述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及道路事件信息,所述智慧公路具有第一车道和与所述第一车道反向的第二车道,所述第一车道和所述第二车道之间设置有中央分隔带,所述中央分隔带开设有若干分隔带开口,每个分隔带开口处设置有升降式护栏,所述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事件位置;根据所述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所述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基于所述公路信息、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当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所述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智慧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获取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
和道路事件信息,其中,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以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时间位置。然后,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接着,根据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信息和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并且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相应的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以方便救援车辆的及时通过。从而,通过上述的方式,无需人工进行护栏的拆除,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及时间成本。
9.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所述公路信息、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包括:确定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处的车道;当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同时位于所述第一车道或所述第二车道时,则依次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当所述道路事件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车道且所述当前车辆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车道,或当所述道路事件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车道且所述当前车辆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车道时,根据所述公路信息得到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根据所述分隔带开口位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确定需要通过的目标分隔带开口;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目标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当前车辆位置确定救援车辆与道路事件位置是否同时处于第一车道或第二车道,从而能够确定救援行驶路径中是否存在目标分隔带开口,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生成救援行驶路径,进而能够提高救援行驶路径生成的准确性。
11.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所述分隔带开口位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确定需要通过的目标分隔带开口,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目标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包括:获取位于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前方的第一分隔带开口及位于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后方的第二分隔带开口;获取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获取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大小关系;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时,则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当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时,则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大小关系,确定根据第一分隔带开口或者第二分隔带开口,以及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路径进行选择,提高救援车辆的救援效率。
13.作为优选,在所述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
若否,则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若是,则执行所述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能够确定救援车辆从第一分隔带开口进行逆行的危险系数是否过高,从而能够根据判断的结果选择将第一分隔带开口或者第二分隔带开口作为救援行驶路径的一部分,进而能提高救援过程中行驶路线的安全性。
15.作为优选,在所述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判断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若存在所述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则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若不存在所述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则执行所述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道路事件信息判断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进而确定通过第一分隔带开口还是第二分隔带开口,进而确定生成的救援行驶路径,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救援延迟,能够进一步提高救援效率。
17.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判断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包括:基于所述道路事件信息获取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的道路拥堵状况;若存在所述道路拥堵状况,则获取所述道路拥堵状况距离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最近的位置,作为拥堵起始位置;获取所述拥堵起始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之间的区域,作为正常区域;判断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是否位于所述正常区域;若是,则确定不存在所述第一道路拥堵状况;若否,则确定存在所述第一道路拥堵状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道路事件位置以及获取的拥堵起始位置,确定正常区域,然后判断第二分隔带开口是否位于正常区域内,从而确定救援车辆能否通过第二分隔带开口,进而确定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能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19.作为优选,在所述依次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判断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若存在所述第二道路拥堵状况,则获取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后方未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且距离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所述分隔带开口位置,作为后方开口位置;
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前方且距离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所述分隔带开口位置,作为前方开口位置;依次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后方开口位置、所述前方开口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若不存在所述第二道路拥堵状况,则执行所述依次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道路事件位置后方是否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如果存在,则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后方未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且距离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作为后方开口位置,然后获取前方开口位置,并根据当前车辆位置、后方开口位置、前方开口位置以及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能够进一步提高救援的效率。
21.作为优选,还包括: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基于所述时间信息确定当前是否处于夜晚;若是,则获取亮度检测仪检测的当前亮度;判断所述当前亮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亮度阈值;若是,则获取开灯指令;基于所述开灯指令控制位于所述升降式护栏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光,以使位于所述升降式护栏上的导光软管发光。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时间信息确定当前是否处于夜晚,如果处于夜晚则获取当前亮度,且在当前亮度大于或等于亮度阈值时,获取开灯指令控制升降式护栏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光,从而使导管软管发光,能够起到指示和示警的作用。
23.作为优选,在确定当前处于夜晚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且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的灯光颜改变,以调整所述导光软管的发光颜。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激光发射器的灯光颜,能够进一步对救援车辆进行道路指引,从而能够提高行驶过程中的准确性。
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及升降式护栏,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时,获取所述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及道路事件信息,所述智慧公路具有第一车道和与所述第一车道反向的第二车道,所述第一车道和所述第二车道之间设置有中央分隔带,所述中央分隔带开设有若干分隔带开口,每个分隔带开口处设置有升降式护栏,所述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事件位置;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所述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公路信息、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
生成所述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护栏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所述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在智慧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获取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和道路事件信息,其中,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以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时间位置。然后,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接着,根据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信息和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并且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相应的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以方便救援车辆的及时通过。从而,通过上述的方式,无需人工进行护栏的拆除,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及时间成本。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智慧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获取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和道路事件信息。然后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接着,根据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信息和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并且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相应的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以方便救援车辆的及时通过。从而,通过上述的方式,无需人工进行护栏的拆除,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及时间成本。
28.2.根据当前车辆位置确定救援车辆与道路事件位置是否同时处于第一车道或第二车道,从而能够确定救援行驶路径中是否存在目标分隔带开口,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生成救援行驶路径,进而能够提高救援行驶路径生成的准确性;3.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能够确定救援车辆从第一分隔带开口进行逆行的危险系数是否过高,从而能够根据判断的结果选择将第一分隔带开口或者第二分隔带开口作为救援行驶路径的一部分,进而能提高救援过程中行驶路线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至步骤s15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至步骤s26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1至步骤s33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1至步骤s43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1至步骤s56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1至步骤s65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71至步骤s76的流程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信息获取模块;2、第二信息获取模块;3、路径生成模块;4、护栏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至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系统。
33.参照图1,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及升降式护栏,服务器包括:第一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时,获取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及道路事件信息;第二信息获取模块2,用于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路径生成模块3,用于基于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位置和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护栏控制模块4,用于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
34.服务器能够接收和发送相关的控制信息,并控制升降式护栏的开启或关闭。具体来说,服务器包括第一信息获取模块1、第二信息获取模块2、路径生成模块3以及护栏控制模块4。
35.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时,第一信息获取模块1获取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以及道路事件信息,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第二信息获取模块2以及路径生成模块3。其中,智慧公路具有第一车道和与第一车道反向的第二车道,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之间设置有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开设有若干分隔带开口,每个分隔带开口处设置有升降式护栏,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事件位置。
36.然后第二信息获取模块2,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路径生成模块3,其中,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
37.接着,路径生成模块3根据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信息以及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并发送给护栏控制模块4。最后,当救援行驶路径中存在需要通过的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护栏控制模块4控制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
38.从而,通过上述的方式,无需人工进行护栏的拆除,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及时间成本。
39.其中,升降式护栏包括分别设置于分隔带开口两端的安装架,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毫米波雷达或者激光雷达,用于检测车辆。且两个安装架之间滑动连接有若干导光软管,且导管软管与地面平行,导管软管的两端安装有滑块,且滑块沿安装架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架滑动连接。
40.同时,在分隔带开口处,位于导光软管的正下方开设有能够容纳所有导光软管的开口,当滑块带动导光软管竖直向下滑动时,能够将所有导光软管以及滑块收纳至开口内,从而实现升降式护栏的开启。
41.具体开启方式可以是安装架的顶端和底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齿轮,安装架底端的齿轮通过一个连接板延伸至开口内,连接板与安装架处于同一直线上,且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安装架的高度。两个齿轮之间啮合有链条,链条与位于同一个安装架上的滑块固定连接,且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私服电机,且私服电机与其中一个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42.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链条,链条带动滑块使滑块带动导光软管移动,当导光软管和滑块全部移动到开口内即实现了升降式护栏的开启,当伺服电机反转时,带动导光软管和滑块从开口内上升,即实现了升降式护栏的关闭。
43.为了尽可能保证升降式护栏的防护作用,在两个正对的滑块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也就是一个导光软管两端的滑块之间还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导光软管平行。通过私服电机带动升降式护栏的开启或关闭时,可以仅开启一端的私服电机,另一端可以通过连接杆带动,进而实现两个安装架上的滑块的滑动,并将连接杆与导光软管全部收纳于开口内。
44.同时,滑块上还安装有激光发射器,且激光发射器与刀光软管共线,也就是每一个导光软管均对应一个激光发射器,当激光发射器进行发光时,可以将导光软管照亮。
45.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以下结合上述的管理系统对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46.参照图2,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包括:s1.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时,获取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及道路事件信息;s2.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s3.基于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位置和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s4.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
47.具体来说,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时,获取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以及道路事件信息。其中,智慧公路具有第一车道和与第一车道反向的第二车道,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均为单向车道,且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之间设置有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开设有若干分隔带开口,每个分隔带开口处设置有升降式护栏,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事件位置。
48.其中,公路信息的获取方式为通过系统进行预存道路的相关数据,例如道路的整体路线、分隔带位置以及分隔带开口位置等,需要获取时可以直接进行调用。道路事件信息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公路上的摄像头进行拍摄后获得,每个摄像头都对应相应的位置,获取相应的摄像头拍摄的照片,即可获得相应的道路事件信息,例如道路事件位置,道路事件类型,例如道路事故或道路堵塞等。当然,也可以通过gps定位,例如通过道路救援电话报告当前的道路事件信息,并通过导航系统进行位置的发送等方式。信息获得之后,即可上传至服务器。
49.接着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其中,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其中,当前车辆位置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救援车辆上的gps导航装置进行定位后获得。救援车辆信息还可以包括救援车辆的车牌号等信息,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手动或自动上传至服务器,从而获得,还可以是救援车辆被指派进行救援工作时,即将救援车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50.接着,根据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位置以及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也就是依次按照当前车辆位置、公路信息以及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使救援车辆进行救援过程中,能够按照救援行驶路径进行救援。其中,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也就是救援行驶路径中可能存在需要通过的
分隔带开口以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也可能不存在。
51.当存在分隔带开口以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时,证明此时救援车辆需要变换车道进行行驶,例如从第一车道变换到第二车道,或者从第二车道变换到第一车道,所以此时就需要开启升降式护栏,而当不存在时,则不需要开启。
52.所以,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也就是确定目标分隔带开口的位置时,生成开启指令,从而控制相应的升降式护栏的私服电机转动,进而控制连接杆与导光软管全部收纳于开口内,以此实现升降式护栏的开启。
53.当然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且目标隔离带的毫米波雷达或者激光雷达检测到救援车辆之后,再生成开启指令以控制升降式护栏开启。当然,再进一步的,还可以是在升降式护栏处设置车牌识别装置,例如摄像头,当识别到救援车辆的车牌号时,且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此时再生成开启指令以控制升降式护栏开启。
54.从而,通过上述的方式,无需人工进行护栏的拆除,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及时间成本。同时又能够提高护栏开启的安全性,能够尽可能防止其他车辆穿越升降式护栏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55.参照图3,为了使生成的救援行驶路径能够更加准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即基于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位置和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包括:s11.确定道路事件位置和当前车辆位置所处的车道;s12.当道路事件位置和当前车辆位置同时位于第一车道或第二车道时,则依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救援行驶路径;s13.当道路事件位置位于第一车道且当前车辆位置位于第二车道,或当道路事件位置位于第二车道且当前车辆位置位于第一车道时,根据公路信息得到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s14.根据分隔带开口位置、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确定需要通过的目标分隔带开口;s15.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目标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
56.具体来说,在生成救援行驶路径时,首先就要道路事件位置和当前车辆位置所处的车道,确定的方式均可以通过导航系统获得,当然还可以通过上传的道路事件信息确定道路事件位置所处的车道,即道路事件信息中还包括道路事件所处的车道。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已知的位置确定的方式进行确定所处车道。
57.如果道路事件位置和当前车辆位置位于同一个车道,也就是均位于第一车道或者第二车道,证明此时救援车辆的行驶方向与道路事件为同向,因此此时救援车辆不需要进行车道之间的变换,就可以直接前往道路事件位置。
58.所以,此时依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也就是此时不需要穿过分隔带开口,因此此时可以根据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救援行驶路径,所以此时的升降式护栏也无需开启。
59.而当道路事件位置位于第一车道且当前车辆位置位于第二车道,或当道路事件位
置位于第二车道且当前车辆位置位于第一车道时,由于相邻的两个分隔带开口之间的距离较远,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救援的效率,根据公路信息得到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
60.然后,根据分隔带开口位置、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确定需要通过的目标分隔带开口,即在所有的分隔带开口位置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目标分隔带开口,当然,选择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61.接着,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目标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使救援车辆能够从当前车辆位置,然后穿过目标分隔带开口后行驶到道路事件位置,进而能够方便进行道路救援。
62.通过这种方式,根据道路事件位置与当前车辆位置的车道,有选择性的生产救援行驶路径,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进而提高道路救援的速度,同时能够提高救援行驶路径生成的准确性。
63.参照图4,为了能够更好的选择合适的目标分隔带开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分隔带开口位置、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确定需要通过的目标分隔带开口,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目标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包括:s21.获取位于道路事件位置前方的第一分隔带开口及位于道路事件位置后方的第二分隔带开口;s22.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和第一分隔带开口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s23.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和第二分隔带开口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s24.确定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大小关系;s25.当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则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二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s26.当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时,则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一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
64.具体来说,首先根据所有分隔带开口位置,以及道路事件位置,获取位于道路事件位置前方的第一分隔带开口以及位于道路事件位置后方的第二分隔带开口。即通过确定道路事件位置之后,可以确定道路事件在整个智慧公路上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确定道路事件位置与所有分隔带开口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通过公路信息确定位于道路事件位置前后方向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从而能够确定相应的分隔带开口。
65.接着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和第一分隔带开口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和第二分隔带开口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获取方式可以通过导航系统进行测量之后获得,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的方式,例如通过照片拍摄并通过图像算法计算之后获得。
66.然后确定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道路事件位置距离哪个分隔带开口更近。如果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证明道路事件位置距离第一分隔带开口更近,所以此时为了能够更快的到达现场,则依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第一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
67.如果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由于救援车辆越过分隔带开口到道路事件所在的车道进行移动,此时为逆向行驶,为了尽可能保证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此时依
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第二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能够尽可能降低救援车辆逆行,从而提高道路救援过程中的安全性。
68.参照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道路救援过程中行驶的安全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一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之前,还包括:s31.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s32.若否,则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二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s33.若是,则执行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一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
69.具体来说,在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一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之前,此时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也就是即使在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的情况下,还需要判断救援车辆进行逆行的距离是否过大,也就是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其中,预设安全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根据车道的车辆的多少,如果车辆过多,则预设安全距离可以减小,如果车道的车辆较少,则预设安全距离可以适当增大。
70.如果第一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证明此时救援车辆的逆行距离较远,所以此时考虑到行驶的安全,即使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此时依然依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第二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使车辆从第二分隔带开口进入道路事件所在的车道,能够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71.如果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证明此时救援车辆进入道路事件所在的车道进行逆行的距离可以接受,危险性较低,所以此时继续执行后续的步骤,也就是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一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从而使从第一分隔带开口进入道路事件所在的车道,进而方便及时进行道路救援,进而提高救援效率。
72.参照图6,考虑到出现道路事故可能会造成道路拥堵的情况,为了能够更快的进行道路救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二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之前,还包括:s41.基于道路事件信息判断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s42.若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则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一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s43.若不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则执行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二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
73.具体来说,当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且在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二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之前,首先要基于道路事件信息判断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获取方式可以通过道路上设置的摄像头拍摄之后获得,例如当拍摄的照片中包括若干车辆,且车辆的位置没有发生移动,则证明堵车。当然也可以通过导航系统监测之后获得。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监测后获得。其中,第一道路拥堵状况是指救援车辆无法通过第二分隔带开口的拥堵状况。
74.如果不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证明此时道路事件后方的救援车辆能够正常进行
通行,因此这时不需要进行救援行驶路径的调整,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即执行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二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从而能够尽可能保证道路救援行驶的安全性。
75.如果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证明此时道路事件的后方救援车辆不容易通过,所以此时无需经过第二分隔带开口,直接依次基于当前车辆位置、第一分隔带开口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使救援车辆在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的情况下依然从第一分隔带开口穿过,进而实施道路救援工作,从而能够尽可能提高救援的速度。
76.参照图7,为了提高道路拥堵判断的准确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1即基于道路事件信息判断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包括:s51.基于道路事件信息获取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的道路拥堵状况;s52.若存在道路拥堵状况,则获取道路拥堵状况距离道路事件位置最近的位置,作为拥堵起始位置;s53.获取拥堵起始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之间的区域,作为正常区域;s54.判断第二分隔带开口是否位于正常区域;s55.若是,则确定不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s56.若否,则确定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
77.具体来说,判断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先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的道路拥堵状况,获取方式同样可以是通过路边或者分隔带上的摄像头进行拍摄之后获得,如果拍摄的图像中车辆的位置没有发生移动,证明存在道路拥堵状况。
78.当存在道路拥堵状况时,获取道路拥堵状况距离道路事件位置最近的位置,作为拥堵起始位置,获取的方式依然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的方式确定,然后获取拥堵起始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之间的区域,作为正常区域,其中正常区域是指拥堵起始位置与道路事件位置之间没有其他车辆的区域,当然也可以是指可以使救援车辆通过的区域。
79.接着判断第二分隔带开口是否位于正常区域,也就是通过图像识别算法,确定拍摄的图像中,在正常区域内是否存在第二分隔带开口。如果第二分隔带开口位于正常区域内,证明此时救援车辆可以通过第二分隔带开口,也就说明此时不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如果第二分隔带开口没有无语正常区域内,证明此时救援车辆无法通过第二分隔带开口进行道路打转换,所以说明此时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
80.进而,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尽可能提高道路是否拥堵判断的准确性,能够进一步确定第二分隔带开口能否通过救援车辆,能够尽可能提高救援的效率。
81.参照图8,在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均处于同一个道路时,也可能由于道路拥堵造成救援车辆无法在同一个道路上直接移动到道路事件位置进行救援,因此,就需要重新规划路径,所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依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之前,还包括:s61.基于道路事件信息判断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s62.若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则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后方未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且距离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作为后方开口位置;
s63.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前方且距离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作为前方开口位置;s64.依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后方开口位置、前方开口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s65.若不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则执行依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
82.具体来说,首先根据道路事件信息判断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判断方式与判断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相同。从而能够判断救援车辆能否直接进行道路救援。其中,第二道路拥堵状况是指救援车辆无法在与道路事件同一个车道的后方直接到达道路事件位置时的道路拥堵状况。
83.如果不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则不需要对行驶路径进行调整,所以可以继续执行依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
84.如果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此时为了及时进行道路救援,就需要变换车道,因此,此时则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后方未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且距离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作为后方开口位置。也就是获取第二道路拥堵状况的拥堵长度,获取方式可以通过导航系统监测后获得,从而确定第二拥堵状况尾端的位置,然后确定距离道路事件位置最小尾端的位置,也即是距离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从而方便救援车辆从后方开口位置进入对向的车道。
85.然后,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前方且距离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作为前方开口位置,当确定道路事件位置之后,即可根据道路事件位置确定在道路事件前方的最近的分隔带开口,从而能够确定前方开口位置。当救援车辆在对向车道行驶之后,可以通过前方开口位置再次进入道路事件所在的车道,从而能够尽可能的提高救援车辆移动到道路事件位置的速度。
86.最后,依次根据当前车辆位置、后方开口位置、前方开口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救援行驶路径,从而使救援车辆能够依次按照当前车辆位置、后方开口位置、前方开口位置和道路事件位置进行移动,尽可能保证救援的及时性。
87.参照图9,为了提高救援车辆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管理方法还包括:s71.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s72.基于时间信息确定当前是否处于夜晚;s73.若是,则获取亮度检测仪检测的当前亮度;s74.判断当前亮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亮度阈值;s75.若是,则获取开灯指令;s76.基于开灯指令控制位于升降式护栏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光,以使位于升降式护栏上的导光软管发光。
88.具体来说,进行道路救援行驶的过程中,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可以通过计时器或者其他的时间记录软件进行计时后获得。然后根据当前的时间信息确定当前是否处于夜晚,当然,这里的夜晚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规划,例如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进行确定,例如确定夜晚的时间为下午六点钟至第二天凌晨五点钟。
89.如果没有处于夜晚,证明此时的可见度正常,不需要进行灯光的指示。如果处于夜晚,此时获取亮度检测仪检测的当前亮度,并判断当前亮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亮度阈值,从而确定激光发射器是否需要接通。
90.如果当前亮度小于亮度阈值,证明此时大概率没有车辆通过,因此此时不需要接通激光发射器,从而能够节约用电。如果当前亮度大于或等于亮度阈值,此时获取开灯指令,并根据开灯指令控制激光发射器接通发光,从而使激光能够通过导光软管使导光软管发光,从而能够对行驶的救援车辆进行指引。
91.当然,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实施方式中,这里进行发光的激光发射器也可以设置为救援行驶路径中的分隔带开口对应的升降式护栏上的激光发射器,也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升降式护栏上的激光发射器在当前亮度大于亮度阈值时均开启。从而能够进行灯光指引的同时,能够尽可能进行节约用电。
9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当前处于夜晚之后,还包括: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且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激光发射器的灯光颜改变,以调整导光软管的发光颜。
93.也就是,激光发射器可以设置不同的灯光颜,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且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可以控制不同颜的激光发射器接通,进而使激光发射器的颜发生改变,从而能够调整导光软管的发光颜,能够更好的对救援车辆进行引导,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9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在智慧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获取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和道路事件信息,其中,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以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时间位置。其中,智慧公路具有第一车道和与第一车道反向的第二车道,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之间设置有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开设有若干分隔带开口,每个分隔带开口处设置有升降式护栏。然后,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接着,根据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信息和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并且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相应的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以方便救援车辆的及时通过。从而,通过上述的方式,无需人工进行护栏的拆除,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及时间成本。
9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及升降式护栏,所述管理方法包括: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时,获取所述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及道路事件信息,所述智慧公路具有第一车道和与所述第一车道反向的第二车道,所述第一车道和所述第二车道之间设置有中央分隔带,所述中央分隔带开设有若干分隔带开口,每个分隔带开口处设置有升降式护栏,所述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事件位置;根据所述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所述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基于所述公路信息、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当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所述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公路信息、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包括:确定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处的车道;当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同时位于所述第一车道或所述第二车道时,则依次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当所述道路事件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车道且所述当前车辆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车道,或当所述道路事件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车道且所述当前车辆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车道时,根据所述公路信息得到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根据所述分隔带开口位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确定需要通过的目标分隔带开口;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目标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隔带开口位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确定需要通过的目标分隔带开口,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目标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包括:获取位于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前方的第一分隔带开口及位于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后方的第二分隔带开口;获取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获取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大小关系;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时,则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当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时,则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若否,则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若是,则执行所述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判断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若存在所述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则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一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若不存在所述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则执行所述依次基于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判断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一道路拥堵状况,包括:基于所述道路事件信息获取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的道路拥堵状况;若存在所述道路拥堵状况,则获取所述道路拥堵状况距离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最近的位置,作为拥堵起始位置;获取所述拥堵起始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之间的区域,作为正常区域;判断所述第二分隔带开口是否位于所述正常区域;若是,则确定不存在所述第一道路拥堵状况;若否,则确定存在所述第一道路拥堵状况。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判断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所在的车道的后方是否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若存在所述第二道路拥堵状况,则获取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后方未存在第二道路拥堵状况,且距离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所述分隔带开口位置,作为后方开口位置;获取道路事件位置前方且距离所述道路事件位置最小的所述分隔带开口位置,作为前方开口位置;依次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所述后方开口位置、所述前方开口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若不存在所述第二道路拥堵状况,则执行所述依次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位置和所述道路事件位置直接生成所述救援行驶路径的步骤。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基于所述时间信息确定当前是否处于夜晚;若是,则获取亮度检测仪检测的当前亮度;判断所述当前亮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亮度阈值;
若是,则获取开灯指令;基于所述开灯指令控制位于所述升降式护栏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光,以使位于所述升降式护栏上的导光软管发光。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当前处于夜晚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且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的灯光颜改变,以调整所述导光软管的发光颜。10.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及升降式护栏,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一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时,获取所述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及道路事件信息,所述智慧公路具有第一车道和与所述第一车道反向的第二车道,所述第一车道和所述第二车道之间设置有中央分隔带,所述中央分隔带开设有若干分隔带开口,每个分隔带开口处设置有升降式护栏,所述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所述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事件位置;第二信息获取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所述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路径生成模块(3),用于基于所述公路信息、所述道路事件位置和所述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所述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护栏控制模块(4),用于当所述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所述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智慧公路的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当智慧公路发生道路事件时,获取智慧公路的公路信息及道路事件信息,公路信息包括所有分隔带开口的分隔带开口位置及对应的升降式护栏;道路事件信息包括道路事件位置;根据道路事件信息获取进行道路救援的救援车辆信息,救援车辆信息包括救援车辆的当前车辆位置;基于公路信息、道路事件位置和当前车辆位置生成救援车辆的救援行驶路径;当救援行驶路径中需要通过目标分隔带开口时,控制目标分隔带开口处的升降式护栏开启。本申请具有降低人工及时间成本的效果。低人工及时间成本的效果。低人工及时间成本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李敬阳 孙建华 邬辑熙 李向阳 陈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九通智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8

技术公布日:

2022/12/19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2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03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位置   道路   事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