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发明权属界定及奖酬优化研究:基于美国的启示

西南知识产
权评论
128
职务发明权属界定及奖酬优化研究:
基于美国的启示*
何莹刘晨晨**
摘要:作为单位与发明人间利益连接的枢纽,职务发明的权属界定与奖酬安排直接关系到我国高质量发展时期专利转化的效率效果㊂2020年新修正的‘专利法“明确了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处置权并增加了 产权激励 条款,但长期备受关注的职务发明权属争议与奖酬安排问题仍未明晰㊂美国雇员发明制度的发展变迁显示,从早期坚持雇员独享专利权模式,到雇主附条件主张 专利使用权 ,再到雇佣双方可对专利权属进行事先约定,美国雇员发明制度始终致力于有效平衡雇主与雇员间利益㊂基于美国的启示,我国职务发明权属界定及奖酬安排可从限制法定职务发明类型㊁调整离职冷却期范围及优化奖酬制度等方面予以优化㊂
关键词:职务发明权属界定奖酬标准美国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职务发明创造是专利技术成果的中流砥柱,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简报,2020年1 12月,职务发明创造分别占国内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的96.2%和87.0%㊂相较于10年前,我国职务发明数量显著提升㊂然而与数量增长势头极不匹配的是,专利成果的转化率和实施率明
*
**
本文系2021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 职务发明权益配置优化研究 (项目编号:21SKJD035)的阶段性成果,依托基地 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㊂
何莹,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刘晨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实务㊂
职务发明权属界定及奖酬优化研究基于美国的启示129 显偏低㊂①在职务发明数量日益攀升的现实背景下,提升专利成果的转化率和实施率,对于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㊂
职务发明制度涵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㊁促进成果转化㊁平衡发明人与单位间利益关系等诸多功能,
在创新日益组织化甚至全球化的当下,职务发明制度能够持续深度激励创新尤为关键㊂过去40余年中,职务发明制度作为我国专利制度的重要组成,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㊁科技与市场深度融合方面被寄予厚望,但法律规定不明㊁司法适用标准存疑等现实导致职务发明的权属界定及奖酬实现引发众多争议㊂
2020年‘专利法“进行第四次修改,于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了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处置权,首次在立法层面明确单位可以依法处置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并在第十五条增加第二款 产权激励条款 ,鼓励单位对发明人就职务发明创造予以产权激励,极大地丰富了职务发明制度㊂然而职务发明权属及奖酬标准问题的困窘并未真正消弭,职务发明权属配置失衡依旧存在,甚至因为新增条款的杂糅而更显扑朔㊂针对我国现存的职务发明权属争议及奖酬问题,本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美国相关制度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借鉴其有益经验,以期改善我国困境㊂
二 现实窘困:我国职务发明制度中的权属争议
与奖酬缺陷
职务发明制度,在一些国家也被称为雇员发明制度㊂由于其在本质上涉及雇主与雇员双方利益,当二者之间的利益无法也不可能得到 精准平衡 时,便不可避免地呈现两种重心不同的情形,大体可分为 厚雇主主义 与 厚雇员主义 ㊂
(一)权属界定偏重单位利益
我国现行法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①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简报:2010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职务发明专利为209559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为81.3%;2010年,国内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中,职务专利为501555件,占国内有效实用新型专利的比重为59.0%㊂据‘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2020年国内有效专利的产业化率为41.6%,其中有效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相对较低,为34.7%;2020年国内有效专利实施率为57.8%㊂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1:2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004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职务   发明   制度   奖酬   专利   单位   研究   发明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