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创新发展纪实

宁波材料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李建新谢晔翁云骞
通讯员徐俊波张⼒拉秦⽻
港通天下、书藏古今,物⾩民丰、⼈⽂荟萃,“宁波帮”甬商四海闻名,宁波籍院⼠甲冠全国。民营经济活跃、⼈⽂底蕴深厚的宁波,得改⾰开放风⽓之先,⼀直⾛在全省发展前列。
党的⼗⼋⼤以来,省委作出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甬江两岸,千帆竞渡,悄然崛起⼀座世界⼀流、国内领先的⾼科技之“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
这是⼀座创新能量充沛、研发实⼒⾮凡的未来之“城”:世界第⼀条300吨级⽯墨烯⽣产线、世界第⼀个材料基因⼯程商业化成果、世界第⼀款量产超级电容、国内第⼀条百吨级碳纤维织造⽣产线、国内第⼀款环保⾼性能变形锌产业化项⽬,两家国内实⼒最强的国家级材料研究院所落户在此;
这是⼀座市场主体众多的创业之“城”:560家规上新材料企业集聚在⼀区多园,其中产值超百亿元的两家,产值超10亿元的30余家,产值⼀亿元以上的更是数量众多。
并诞⽣了⼀批国际国内⾏业龙头企业:光学薄膜市场占有率达30%的激智科技、占全球钕铁镚80%市场份额的韵升、多个⾼性能铜合⾦细分市场⾸屈⼀指的博威…………
这是⼀座造“城”理念独特、政府服务创新的改⾰之“城”:不拼体量,拼创新能⼒;不拼GDP,拼创新辐射⼒。
有所为,有所不为,凝神聚⼒于打通产学研通道、塑造协同创新机制。成果、产品带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速换挡,惠及全市,辐射全省、华东乃⾄全国。
两年多来,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引资260亿元,宁波新材料产业产值以每年50%的速度迅猛增长,2014年超过1000亿元,在全国7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中遥遥领先,强劲⽀撑着全市⼯业加速转型。
今年前三季度,宁波⼯业技改投资856亿元,同⽐增长30.4%,总量、增幅双双位列全省第⼀。
造“城”之路:
不拼体量,拼创新能⼒
选择哪条路径实现创新发展?⼗⼋⼤以来,全省各地都在省委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下发出“路径追问”。
宁波冷静地紧盯问题短板、⽴⾜产业现实,摒弃综合性科技城⽅案,依托落户本地的中国科学院、兵器科学院两家国家顶级材料研究所,把⽬光牢牢聚焦在新材料上。
新材料,被称为“⼯业魔术”,每次⾰命性新材料的⼤规模采⽤,必会拉起新⼀波产业⾰命的浪潮。宁波在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产业中,研发优势相对突出,民营企业⽣机勃勃,⼀条打造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以新材料的研发应⽤带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通幽曲径逐渐清晰明朗。2013年5⽉,宁波新材料科技城项⽬正式启动。
城怎么造?地要不要圈?地狭⼈稠、⼨⼟⼨⾦的宁波必须独辟蹊径,从创新中寻答案。“宁波市在建城之初,就确⽴了思路:不拼体量,拼创新能⼒;不拼GDP,拼创新辐射⼒。”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主任张南芬告诉记者。
循着这样的思路,宁波没有跑马圈地,没有另起炉灶,⽽是创造性地提出“⼀区多园”建城路线,精⼼在原有产业格局
中“螺蛳壳⾥做道场”。依托甬江两岸的国家⾼新区、⾼教园区北区、镇海新城北区内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等研发机构,有效整合资源,集聚⾼端要素,形成55平⽅公⾥的核⼼区,只保留研发、孵化、总部,企业⼀旦做⼤就别迁分布在余姚、慈溪及市内的“多园”。
创新要素快速集聚,创新机制也在逐渐形成。传统院校重科研、轻产业、脱离市场,这是中国科研成果沉睡象⽛塔的死结。如何破解?科技城管委会⽴下⼀个影响深远的“规矩”,凡是落户科技城的科研机构,必须下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包“出”科研成果的同时还要包“上”⽣产线,实现“⼀个研究院就是⼀个
孵化器”。
与此同时,城内所有科研机构的理化实验设备必须⾯向社会企业开放,有偿使⽤,市场结算,往往在实验室⾥,⼀对对科企合作伙伴喜结良缘。两招之下,产学研通道⼀举打通,上下游、横向间企业协同创新蔚然成风。
兵科院宁波分院负责⼈张⽴平相当⾃豪:“科研机构实⼒的标准就是应⽤为王。”该院已与宁波当地500多家企业结成伙伴,合作项⽬每年为企业新增产值近100亿元。⼯业CT、⾦属材料疲劳检测仪等尖端设备的开放,不仅拓展了技术市场,更积累起宝贵的原始数据。两年来,科技城先后启动宁波新材料国际创新中⼼、新材料众创空间、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初创园等⼀批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功引进诺丁汉⼤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等60余个新材料领域重点项⽬,累计引资260多亿元。⽬前,科技城集聚各类⼈才近6万名,“国千”“省千”⼈才76名,海归⼈才1000多名。孵化成功并有序转移到产业分园和周边地区的企业超过100家,甚⾄远⾄新昌,强劲辐射甬绍平原。
创新机制:
⼩⼩科技城,⼤⼤正能量
地球上已知118种元素,尚有60种不为⼈⽤,假如穷尽它们的组合,需要做天⽂数字的新材料实验,
⽽每⼀次就可能做上10到15年。这就是传统新材料研发的模式——试错法。“传统新材料的研发就像炒菜,盐放多了就加点⽔,或者加点糖。不断地添加元素,调整配⽐。”杨正平曾如此描述“试错法”。然⽽,⼀场颠覆性的材料研发⽅法⾰命,正在新材料科技城静悄悄地上演。
⼀个新落成的研究院,⼀个刚孵化的⼩公司,担起了这个⼤项⽬。⾛进刚落户不久的宁波国际材料基因⼯程研究院所
属“英飞迈公司”,如同漫步在童话中的梦境。幽蓝的灯光中,造型奇特的“⾼通量组合材料离⼦束溅射镀膜设备”横卧如⼀台“时光穿梭机”。这就是新材料基因研究商业化的关键性装备。⼀台“基本组合”的配置,就要卖到数百万元。⽬前,“英飞迈”已售出数台,国内外订单纷⾄沓来。
所谓“材料基因⼯程”,即借⽤⽣物基因芯⽚的研究⽅法,把各种可能的材料元素和配⽐“溅射”在⼀块⼩⼩的芯⽚上,⼀块芯⽚就能“录⼊”100万种元素组合,⾰命性提⾼了样本分析速度。去年,⼀个由6⼈组成的海归团队在管委会⼈才新政吸引下,落户新材料科技城,⽀撑起这个世界顶尖的前沿项⽬。
按协议,“英飞迈”每卖出⼀台基因⼯程设备,宁波国际材料基因研究院就有权共享设备的实验数据,积累的数据库正是另⼀个伟⼤计划的基础。这就是60种未⽤元素穷尽组合实验数据库的建设计划。这个数据库⼀旦建成,就如同⼈类材料研发有了⼀部“辞海”,实验结果只需按图索骥,剩下就是分析。
依托强劲的研发实⼒,通过紧密的协同创新,新材料科技城⼀批企业“弯道超车”,追赶着国际产业的最前沿。同时,⼀批宁波块状产业的传统企业也搭上了这趟“新材料号”⾼铁,汽车配件、模具产业等⾏业企业⼯艺创新层出不穷。
宁波博威集团研发部门负责⼈孟祥鹏感慨万千。从⼩⼩的圆珠笔书写头,到运载⽕箭关键部位的连接件,博威品牌铜合⾦产品在全球享有声誉。“很多时候,⼀个⼩⼩的技术细节,企业就是没办法解决。为此,我们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等专业研究机构⼀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也是企业能⼀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关键。”
孟祥鹏清楚记得,在做铜合⾦替代项⽬开发时,铜钛锆锌的线材⼀拉就断,正是兵科院宁波分院专家团队经过反复试验,解决了这⼀棘⼿难题。如今,宁波博威已成为国内仅有的铜合⾦替代⽅案提供商,产品⼴泛应⽤于航空航天、路桥船舶、低压电器等领域,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
宁波博威仅是兵科院宁波分院建⽴科研合作机制的众多企业之⼀,多年来,通过“镁合⾦泄⽓保⽤轮毂技术”“⾼纯铝溅射靶材电⼦束焊接”等数⼗项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该院已为宁波⼯业企业解决了⼀⼤批技术难题,其中,光是“⾼品质⼤型复合铝合⾦铸件差压铸造技术”就为宁波宝迪汽车带来了超过20亿元的新增产值。
协同创新的威⼒,不是做加法,⽽是做乘法。在余姚,不少低压电器企业已经开始向宁波博威⼤批量
采购变形锌产品;
协同创新的威⼒,不是做加法,⽽是做乘法。在余姚,不少低压电器企业已经开始向宁波博威⼤批量采购变形锌产品;在奉化,百琪达⾃动化设备公司通过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研发的磁材料专⽤装备,⼴受宁波韵升等⼤型钕铁硼企业青睐;在鄞州,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代超级电容10⽉份通过新品鉴定,其中采⽤的⽯墨烯材料恰是慈溪墨西科技的独门秘技…………
“科技城建设必须跳出与县区⽐拼经济总量的⽼路,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为市域经济转型升级做好⽀撑。”杨正平告诉记者,“每⼀种新材料的研发应⽤,都劈开⼀块市场蓝海,强有⼒地⽀撑起⼀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墨烯与超级电容的组合,就是⼀个新能源的⽆限市场。这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个万亿级的市场容量,这对科技城内的⼤院名所和企业来说,将是巨⼤的机遇。”
优化服务:
打造创业者“天使之城”
良好的产业前景、优渥的落户条件、浓厚的创业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新材料领域的初创团队落脚宁波。⼏个⽉
前,“海归”刘亚军率领的清华博⼠团队带着液态⾦属和减震合⾦技术,栖落新材料科技城。7项获批、
14在审的专利全是含⾦量最⾼的发明专利,产品⼀旦产业化,将全⾯填补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空⽩。可初来乍到,⼀没资⾦、⼆对市场如盲⼈摸象,怎么办?
“科技城管委会对我们的项⽬⾮常认可,不但积极协助、服务企业,还主动牵线搭桥帮我们拉到了1700多万元的融资,公司终于可以⼤展拳脚。”团队成员郭强激动地说。⽬前,这个名叫新瑞清科的公司已开始运转,⼩批量试⽣产也已经开始。
深化政府改⾰、创新政府服务,是释放市场活⼒、激发企业活⼒的关键⼀招。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为加⼤招商引智⼒度,出台了多个极具突破性和竞争⼒的政策:设⽴1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基⾦,重点引进研发机构、⽀持创业孵化、集聚创新⼈才、⿎励成果转化、引进产业项⽬,完善科技⾦融。
出台《关于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才管理改⾰试验区的若⼲意见》,在财税、⾦融、医疗、教育、就业等11个⽅⾯进⾏⼤幅度创新;在新材料科技城建⽴全国⾸家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规模为5年5亿元,⽤于⿎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充当天使投资⼈,促进初创企业成长;成⽴全市⾸家科技银⾏,政府与社会资本⼀起,建⽴放⼤25倍杠杆的⼩微科技创新企业信贷风险池…………
此外,通过举办中国科技创业计划⼤赛、中国创业创新⼤赛、⿊马⼤赛全球新材料⾏业总决赛等创业创新活动,宁波新材料科技城还会对⼀些优秀的项⽬给予资本⽀持,提供全⽣态的创业服务。新材料科技城⽇益成为⼀座“天使之城”。
“⼀系列配套政策加强了新⽼政策的延续性、互补性,使⼈才管理改⾰的各项举措更加完善。”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从事⼈才招引⼯作的负责⼈介绍,科技城还专门成⽴了针对性的事业编制挂靠机构,为⼤院名所专家来甬开展⼯作解决后顾之忧。
得益于全⾯创新的政府公共服务,如今在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些企业已开始谋划在⼈才、科技、资本、产业领域全⾯出击,收获飞跃式发展。眼下,城内⼤批⾼成长性企业与研发机构正积极共同申请设⽴博⼠后⼯作站。
“当年正是政府的天使投资为我们提供了数千万元的启动资⾦,才让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海归博⼠、宁波激智科技创始⼈张彦介绍,7年前,他和创业伙伴夹着⽪包、⾚⼿空拳来到宁波⾼新区创业,7年后,激智科技⾃主研发的光学薄膜已屡破国外垄断,如今,企业不光成⽴了国家级的博⼠后科研⼯作站,还把⽣产线扩展到了象⼭、江北等周边区县,去年更是成功完成创业板上市,年销售额逼近5亿元。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54: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89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宁波   材料   科技   企业   创新   产业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