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成型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领域高分辨率、高刷新技术的不断提升与技术更迭,用户对于移动终端产品的续航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低温多晶氧化物(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ltpo)技术整合铟镓锌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低漏电、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高迁移率的优势,使低频显示在中小尺寸面板的应用得以实现,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续航能力。
3.由于现有ltpo技术阵列基板为原有ltps阵列延伸,电容器结构位于ltps与igzo器件之间,存储电容电极板面积难以增大,不利于分辨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成型方法,阵列基板通过改变电容器的位置,电容器的电极板可延伸或偏移以增加电容面积,利于提高分辨率,同时电容器的设置位置能够降低信号串扰的风险。
5.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器件层,层叠设置于衬底在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器件层包括第一类型晶体管、第二类型晶体管以及电容器,第一类型晶体管包括第一源/漏极,第二类型晶体管包括第二源/漏极,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板以及第二电极板;其中,第一电极板与第一源/漏极以及第二源/漏极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第二电极板设置于第一类型晶体管和第二类型晶体管在厚度方向背离衬底的一侧。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电极板与第一源/漏极以及第二源/漏极均同层设置。
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器件层还包括电源走线,电源走线与第二电极板同层设置;或者,电源走线至少部分复用为第二电极板。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类型晶体管还包括第一有源区,第二类型晶体管还包括第二有源区,第一有源区以及第二有源区在厚度方向上背离衬底的一侧覆盖有第一绝缘层组,第一绝缘层组上设置有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第一源/漏极通过第一过孔与第一有源区连接,第二源/漏极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二有源区连接;其中,第二电极板在衬底的正投影与第一过孔和/或第二过孔在衬底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绝缘层组包括覆盖第一有源区以及第二有源区至少一者设置的第一子绝缘层,第一子绝缘层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绝缘层一以及绝缘层二,绝缘层一位于衬底以及绝缘层二之间,绝缘层一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200埃~2000埃。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绝缘层一包括在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氮化硅层以
及氧化硅层,氮化硅层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000埃;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绝缘层组还包括第二子绝缘层,第二子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子绝缘层在厚度方向上背离衬底的一侧,第二子绝缘层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3000埃-8000埃。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类型晶体管还包括第一栅极,第二类型晶体管还包括第二栅极,第一电极板与第一栅极以及第二栅极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第二电极板与第一源/漏极以及第二源/漏极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类型晶体管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中的一者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且另一者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器件层还包括扫描信号线以及数据信号线,第二电极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电极板、扫描信号线以及数据信号线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在衬底上的正投影。
15.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16.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成型方法,包括:
17.提供基板基础,基板基础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与第一有源区相对且绝缘设置的第一栅极和与第二有源区相对且绝缘设置的第二栅极以及覆盖于第一有源区以及第二有源区在基板基础的厚度方向上背离衬底的一侧的第一绝缘层组;
18.图案化第一绝缘层组,在第一绝缘层组上形成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第一有源区部分显露于第一过孔,第二有源区部分显露于第二过孔;
19.在第一绝缘层组背离衬底的一侧成型与第一有源区连接的第一源/漏极、与第二有源区连接的第二源/漏极以及第一电极板;
20.在第一源/漏极、第二源/漏极以及第一电极板背离衬底的一侧成型第二绝缘层;
21.在第二绝缘层背离衬底的一侧成型第二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共同形成电容器。
2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成型方法,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以及器件层,器件层设置在衬底在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器件层包括第一类型晶体管、第二类型晶体管以及电容器,第一类型晶体管包括第一源/漏极,第二类型晶体管包括第二源/漏极,电容器的第一电极板与第一源/漏极以及第二源/漏极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电容器的第二电极板与设置于第一类型晶体管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在厚度方向背离衬底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电极板设置在第一类型晶体管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的上方,使得电容器的第二电极板可以向外延伸或者偏移,以增加电容面积,利于高分辨率需求。
附图说明
23.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24.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成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7.图4至图18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成型方法中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
29.10-衬底;
30.20-器件层;
31.21-第一类型晶体管;211-第一有源区;212-第一栅极;213-第一源/漏极;213a-第一源极;213b-第一漏极;22-第二类型晶体管;221-第二有源区;222-第二栅极;223-第二源/漏极;223a-第二源极;223b-第二漏极;
32.23-电容器;231-第一电极板;232-第二电极板;
33.24-电源走线;
34.25-第一绝缘层组;251-第一子绝缘层;251a-绝缘层一;251b-绝缘层二;251c-绝缘层三;252-第二子绝缘层;
35.26-第二绝缘层;
36.27-平坦化层;28-第二电源走线;29-遮光层;30-缓冲层;
37.200-oled器件;210-阳极;220-发光材料层;230-阴极;
38.x-厚度方向。
39.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41.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成型方法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2.由于现有ltpo技术阵列结构为原有ltps阵列延伸,主电容结构位于ltps与igzo器件之间,需同时兼顾ltps晶界修复与电容功能,且电容同层或相邻层信号繁多,介质层偏薄、介电偏大,因此,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极易受到其它信号串扰影响,进而造成显示品质下降,且由于igzo底部遮光层(back shield metal,bsm)、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共用,使得存储电容难以通过增大极板面积增大,在面对极高ppi产品时需引多层金属形成多个电容,并将多个电容进行并联以增大总电容,但却在垂直方向与侧面方向上进一步增加了信号串扰的风险,难以兼顾。
4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通过改变电容器的位置,电容器的电极板可延伸或偏移以增加电容面积,利于提高分辨率,同时电容器的设置位置能够降低信号串扰的风险。
44.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100,包括衬底10以及器件层20,器件层20层叠设置于衬底10在自身厚度方向x的一侧,器件层20包括第一类型晶体管21、第二类型晶体管22以及电容器23,第一类型晶体管21包括第一源/漏极213,第二类型晶体管22包括第二源/漏极223,电容器23包括第一电极板231以及第二电极板232。其中,第一电极板231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第二电极板232设置于第一类型晶体管21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22在厚度方向x背离衬底10的一侧。
45.可选地,衬底10可以为硬质衬底,当然也可以是柔性衬底。
46.可选地,第一类型晶体管21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22中的一者可以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且另一者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47.可选地,第一类型晶体管21包括第一源/漏极213可以理解为第一类型晶体管21的第一源/漏极213包括第一源极213a以及第一漏极213b。
48.可选地,第二类型晶体管22包括第二源/漏极223可以理解为第二类型晶体管22的第二源/漏极223包括第二源极223a以及第二漏极223b。
49.可选地,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可以分层设置,也即不同层设置,当分层设置时,第一电极板231可以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中的一者同层设置。
50.可选地,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也可以同层设置,也就是说,第一电极板231可以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同层设置。
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阵列基板100的器件层20包括第一类型晶体管21、第二类型晶体管22以及电容器23,第一类型晶体管21包括第一源/漏极213,第二类型晶体管22包括第二源/漏极223,电容器23的第一电极板231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电容器23的第二电极板232设置于第一类型晶体管21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22在厚度方向x背离衬底10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电极板232设置在第一类型晶体管21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22的上方,使得电容器23的第二电极板232可以向外延伸或者偏移,以增加电容面积,利于高分辨率需求,并且能够降低垂直方向上的串扰。
52.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板231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均同层设置。
5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通过使得第一电极板231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均同层设置,使得第一类型晶体管21的第一源/漏极213与第二类型晶体管22的第二源/漏极223可以同层制作,仅需要一道掩模版,可以减少制程。
54.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第一类型晶体管21包括第一有源区211、第一栅极212以及第一源/漏极213,第二类型晶体管22包括第二有源区221、第二栅极222以及第二源/漏极223。第一有源区211与第二有源区221分层设置,第一栅极212与第二栅极222分层设置,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同层设置。
55.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有源区211以及第二有源区221在衬底10的厚度方向x上背离衬底10的一侧覆盖有第一绝缘层组25,第一绝缘层组25上设置有第一过孔25a以及第二过孔25b,第一源/漏极213通过第一过孔25a与第一有源区211连接,第二源/漏极223通过第二过孔25b与第二有源区221连接;其中,第二电极板23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过孔25a和/或第二过孔25b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56.可选地,第二电极板23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一过孔25a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当然,第二电极板23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也可以与第二过孔25b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板23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也可以同时与第一过孔25a以及第二过孔25b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57.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减少第二电极板232在厚度方向x上与第一类型晶体管21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22至少一者的正对面积,减小垂直串扰,保证阵列基板100的性能。
58.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使得第一类型晶体管21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且第二类型晶体管22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59.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组25包括覆盖第一有源区211以及第二有源区221至少一者设置的第一子绝缘层251,第一子绝缘层包括在厚度方向x上层叠设置的绝缘层一251a以及绝缘层二251b,绝缘层一251a位于衬底以及绝缘层二251b之间,绝缘层一251a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200埃~2000埃。
60.可选地,第一子绝缘层251可以覆盖第一有源区211设置。第一栅极212以及第一有源区211通过第一子绝缘层251彼此绝缘设置。
61.可选地,第一子绝缘层251还可以覆盖第二有源区221设置,第二栅极222以及第二有源区221通过第一子绝缘层251彼此绝缘设置。
62.可选地,第一子绝缘层251覆盖第一有源区211的部分以及覆盖第二有源区221的部分的材料可以相同,并且可以分步成型,既能够保证绝缘需求,同时,分步成型的方式利于第一有源区以及第二有源区的分步成型。
63.可选地,第一子绝缘层251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硅,也可以包括氮化硅,当然,还可以同时包括氧化硅以及氮化硅。
64.可选地,绝缘层一251a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200埃~2000埃,包括1200埃、2000埃两个端值,可选地,绝缘层一251a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400埃~1800埃,可选为1500埃、1600埃、1700埃等。
6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通过使得第一子绝缘层251覆盖第一有源区211以及第二有源区221中的至少一者,并使得绝缘层一251a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200埃~2000埃之间,能够兼顾第一类型晶体管21的晶界修复,不影响第二类型晶体管22器件的同时,第一子绝缘层251界面内电场的增加利于第一类型晶体管21截止区翘尾现象,降低漏电流。
66.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子绝缘层251包括在厚度方向x层叠设置的氮化硅层以及氧化硅层,氧化硅层位于氮化硅层靠近衬底10的一侧,且氮化硅层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000埃,可选小于600埃。
67.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小绝缘层一251a上方的h阻挡层如绝缘层二251b同第一类型晶体管21的第一有源区211距离,兼顾第一类型晶体管21的晶界活化修复,且降低h阻挡层(亦可称之为h屏蔽层,作用为阻挡h的扩散,且本身不产生h或h含量极低)的厚度及工艺调试难度,同时双层结构内电场的存在能够利于抑制第一类型晶体管21截止区翘尾现象,降低漏电流。
68.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组25还包括第二子绝缘层252,第二子绝缘层252设置于第一子绝缘层251在厚度方向x上背离衬底10的一侧,第二子绝缘层252的厚度的
取值范围为3000埃-8000埃。
69.可选地,第二子绝缘层252的厚度为3000埃-8000埃之间的任意数值,包括3000埃、8000埃两个端值。进一步可选为4000埃-7000埃,可选为5000埃、5500埃、6000埃、6500埃。
70.可选地,第一栅极212以及第一源/漏极213可以通过第二子绝缘层252绝缘设置。
71.可选地,第二子绝缘层252可以包括氧化硅。
72.参见式(1)以及式(2):
[0073][0074][0075]
其中:
[0076]cp
为信号线间交叠形成的寄生电容;cst为主电容;δv为vdata等跳变信号的跳变电位;
△v耦合
为寄生电容及信号跳变造成的耦合电位;ε
ild
为第二子绝缘层介质层介电常数;s为组成寄生电容信号走线间的正对面积;d为第二子绝缘层介质层厚度;
[0077]
由耦合电位计算公式可知,主电容cst的增大及寄生电容cp的减小均有利于耦合效应的弱化,从削减寄生电容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容计算公式(2),减小信号线正对面积、减小εild,通过使得第二子绝缘层252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3000埃-8000埃,能够有利于削弱因耦合造成的串扰影响,兼顾过孔刻蚀工艺的可实施性。并且,通过增加第二子绝缘层252的厚度,跳变data信号可与第二电极板232同层设置并通过电源信号线进行横向屏蔽,因此电容结构无需进行正对设计,可进行横向或竖向外延以增大电容面积,无需增加副电容结构,利于高分辨率要求以及串扰改善。
[0078]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还包括第二绝缘层26,第二绝缘层26覆盖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设置。
[0079]
可选地,第二电极板232所在层结构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所在层结构通过第二绝缘层26绝缘设置。
[0080]
可选地,第二绝缘层26可以包括氮化硅,可选地,第二绝缘层26的厚度为1000埃~1300埃,可选为1100埃、1150埃、1200埃、1250埃等。
[0081]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通过第二绝缘层26,能够保证第二电极板232所在层结构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所在层结构彼此之间绝缘设置要求,提高安全性能。并且,第二绝缘层26的厚度采用上述尺寸范围,在保证绝缘要求的基础上,能够使得第一电极板231以及第二电极板232之间的距离适中,满足电容大小要求。
[0082]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器件层20还包括电源走线24,电源走线24与第二电极板232同层设置。
[0083]
可选地,在第二绝缘层26背离衬底10一侧形成有图案化的金属层,其包括第一电源走线24,第一电源走线24与第二电极板232位于同一金属层,第二电极板232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与第一电源走线24连接,以获取固定电位。
[0084]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源走线24与第二电极板232不限于分区设置并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得第一电源走线24至少部分复用为第二电极板232,同样能够满足电容器23的功能需求。
[0085]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第一电极板231与第一栅极212以及第二栅极222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第二电极板232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
[0086]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电容器23与第一类型晶体管21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22所形成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功能需求,保证对发光元件的驱动要求。
[0087]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器件层20还包括扫描信号线以及数据信号线,第二电极板23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电极板231、扫描信号线以及数据信号线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
[0088]
可选地,扫描信号线可以与第一栅极212以及第二栅极222中的一者同层设置。
[0089]
可选地,数据信号线可以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
[0090]
可选地,第二电极板23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第一电极板231、扫描信号线以及数据信号线中的一者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也可以覆盖第一电极板231、扫描信号线以及数据信号线中的两者以上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当然,还可以将三者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都覆盖。
[0091]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通过使得第二电极板23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电极板231、扫描信号线以及数据信号线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既能够保证电容量需求,同时,第二电极板232还能够起到屏蔽效果,以屏蔽来自屏体上部、侧部以及侧下部的电磁信号,以防止屏体上部、侧部以及侧下部的电磁信号对屏体内部信号的干扰。
[0092]
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100,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oled器件200,oled器件200可以包括阳极210、发光材料层220以及阴极230,oled器件200可为顶发光器件。阳极210与第一类型晶体管21的第一源/漏极213连接。
[0093]
显示面板可为柔性显示面板也可为刚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等设备,还可应用于电子书、电子报纸、电视机、便携式电脑,以及可折叠、可卷曲等oled柔性显示及照明等。
[0094]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因其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电容器23的第二电极板232设置于第一类型晶体管21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22在厚度方向x背离衬底10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电极板232设置在第一类型晶体管21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22的上方,使得电容器23的第二电极板232可以向外延伸或者偏移,以增加电容面积,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0095]
如图3至图17所示,又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阵列基板100的成型方法,可以用于成型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成型方法包括:
[0096]
s100、如图4至图14所示,提供基板基础,基板基础包括衬底10、第一有源区211、与第一有源区211相对且绝缘设置的第一栅极212、第二有源区221、与第二有源区221相对且绝缘设置的第二栅极222和覆盖第一有源区211以及第二有源区221在厚度方向x上背离衬底10的一侧的第一绝缘层组25;
[0097]
s200、如图14所示,图案化第一绝缘层组25,在第一绝缘层组25上形成第一过孔
25a以及第二过孔25b,第一有源区211部分显露于第一过孔25a,第二有源区221部分显露于第二过孔25b;
[0098]
s300、如图15所示,在第一绝缘层组25背离衬底10的一侧成型与第一有源区211连接的第一源/漏极213、与第二有源区221连接的第二源/漏极223以及第一电极板231;
[0099]
s400、如图16所示,在第一源/漏极213、第二源/漏极223以及第一电极板231背离衬底10的一侧成型第二绝缘层26;
[0100]
s500、如图17所示,在第二绝缘层26背离衬底10的一侧成型第二电极板232,第二电极板232与第一电极板231共同形成电容器23。
[0101]
可选地,步骤s100中,提供的基板基础可以是提前预制好的,当然,也可以是现场预制的。
[0102]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步骤s100包括:
[0103]
如图4所示,在衬底10上形成图案化的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底部的第二电源走线28以及底部遮光层29,第一金属层可以包括钼金属。
[0104]
如图5所示,在图案化的第一金属层上成型缓冲层30,缓冲层30可以包括氧化硅层、氮化硅层两层绝缘层结构。
[0105]
如图6至图8所示,在缓冲层30上成型图案化的第一有源层并进行轻掺杂以及重掺杂,以形成第一有源区211;
[0106]
如图9所示,在第一有源区211背离衬底10的一侧成型绝缘层一251a并图案化,以使得底部遮光层29显露于绝缘层一251a,绝缘层一251a可以包括氧化硅以及氮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0107]
如图10所示,在绝缘层一251a上成型第一栅极212以及第一金属走线,第一栅极212与第一有源区211相对设置,第一金属走线与第二电源走线28电连接;
[0108]
如图11所示,在第一栅极212以及第一金属走线背离衬底10的一侧形成绝缘层二251b,绝缘层二251b包括氧化硅以及氮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0109]
如图12所示,绝缘层二251b背离衬底10一侧的预定区域成型图案化的第二有源层,以形成第二有源区221;
[0110]
如图13所示,在第二有源区221背离衬底10的一侧成型绝缘层三251c以及第二栅极222,绝缘层一251a、绝缘层二251b以及绝缘层三251c可以理解为上述提及的第一子绝缘层251;
[0111]
如图14所示,在第二栅极222以及绝缘层二251b背离衬底10的一侧成型第二子绝缘层252,第二子绝缘层252与第一子绝缘层251形成所提及的第一绝缘层组25,以此成型基板基础。
[0112]
可选地,继续参阅图14所示,在步骤s200中,图案化第一绝缘层组25,在第一绝缘层组25上形成第一过孔25a以及第二过孔25b,第一过孔25a由第一绝缘层组25背离衬底10的一侧起始延伸至第一有源区211,以使得第一有源区211部分显露于第一过孔25a,第二过孔25b由第一绝缘层组25背离衬底10的一侧起始延伸至第二有源区221,以使得第二有源区221部分显露于第二过孔25b。
[0113]
可选地,如图15所示,在步骤s300中,可以在第一绝缘层组25背离衬底10的一侧成型金属层并图案化,金属层可以采用钛铝钛,以成型与第一有源区211连接的第一源/漏极
213、与第二有源区221连接的第二源/漏极223以及第一电极板231。
[0114]
可选地,如图16所示,在步骤s400中,所成型的第二绝缘层26可以包括氧化硅和/或氮化硅。
[0115]
可选地,如图17所示,在步骤s500中,在成型第二电极板232时,可以同步形成同层设置的顶部的第一电源走线24等。
[0116]
可选地,如图18所示,在步骤s500之后,还可以包括在第二电极板232所在层结构背离衬底10的一侧成型平坦化层27。
[0117]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的成型方法,可以用于成型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的成型。由于成型方法中,电容器23的第一电极板231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电容器23的第二电极板232设置于第一源/漏极213以及第二源/漏极223在厚度方向x背离衬底10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电极板232设置在第一类型晶体管21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22的上方,使得电容器23的第二电极板232可以向外延伸或者偏移,以增加电容面积,利于高分辨率需求。
[0118]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器件层,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在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器件层包括第一类型晶体管、第二类型晶体管以及电容器,所述第一类型晶体管包括第一源/漏极,所述第二类型晶体管包括第二源/漏极,所述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板以及第二电极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一源/漏极以及所述第二源/漏极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所述第二电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类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二类型晶体管在所述厚度方向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一源/漏极以及所述第二源/漏极均同层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层还包括电源走线,所述电源走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同层设置;或者,所述电源走线至少部分复用为所述第二电极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晶体管还包括第一有源区,所述第二类型晶体管还包括第二有源区,所述第一有源区以及所述第二有源区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覆盖有第一绝缘层组,所述第一绝缘层组上设置有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所述第一源/漏极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有源区连接,所述第二源/漏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有源区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过孔和/或所述第二过孔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错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组包括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区以及所述第二有源区至少一者设置的第一子绝缘层,所述第一子绝缘层包括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绝缘层一以及绝缘层二,所述绝缘层一位于所述衬底以及所述绝缘层二之间,所述绝缘层一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200埃~2000埃;优选地,所述绝缘层一包括在所述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氮化硅层以及氧化硅层,所述氮化硅层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000埃;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组还包括第二子绝缘层,所述第二子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绝缘层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子绝缘层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3000埃-8000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晶体管还包括第一栅极,所述第二类型晶体管还包括第二栅极,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一栅极以及所述第二栅极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板与所述第一源/漏极以及所述第二源/漏极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晶体管以及所述第二类型晶体管中的一者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且另一者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层还包括扫描信号线以及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二电极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板、所述扫描信号线以及所述数据信号线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9.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0.一种阵列基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板基础,所述基板基础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与所述第一有源区相对且绝缘设置的第一栅极和与所述第二有源区相对且绝缘设置的第二栅极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一有源区以及所述第二有源区在所述基板基础的厚度方向上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的第一绝缘层组;图案化所述第一绝缘层组,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组上形成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所述第一有源区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有源区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组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成型与所述第一有源区连接的第一源/漏极、与所述第二有源区连接的第二源/漏极以及第一电极板;在所述第一源/漏极、第二源/漏极以及第一电极板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成型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二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成型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与所述第一电极板共同形成所述电容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成型方法,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器件层,层叠设置于衬底在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器件层包括第一类型晶体管、第二类型晶体管以及电容器,第一类型晶体管包括第一源/漏极,第二类型晶体管包括第二源/漏极,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板以及第二电极板;其中,第一电极板与第一源/漏极以及第二源/漏极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第二电极板设置于第一类型晶体管以及第二类型晶体管在厚度方向背离衬底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阵列基板通过改变电容器的位置,电容器的电极板可延伸或偏移以增加电容面积,利于提高分辨率,同时电容器的设置位置能够降低信号串扰的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

王杰 苗占成 孙丹丹 杜哲 白青 孙亚斐 鲁建军 张峰 李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9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4:2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衬底   电极   所述   晶体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