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治未病”理念探析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刻内涵

用“治未病理念探析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刻内涵
作者:***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0年第08期
        [摘要]从“治未病”的理念出发,结合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揭示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阐明了防患于未然的核心思想。从“未病先防——转变执纪理念”、“有病早治——重视关口前移”以及“愈后防复——健全机制重成效”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治未病”理念在“四種形态”中的运用,旨在让党员干部在执纪过程中抓小抓好,将问题遏制于萌芽状态,全面提升执纪能力。
        [关键词]“治未病”;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严治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之以恒正风肃纪。①这传承了党的一贯方针,体现了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使人很容易地联想起中医“治未病”理念。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②“治未病”理念重视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如何让党员干部在刚刚出问题时,及时得到提醒、纠正,防患于未然,在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四种形态”传承了党的一贯方针。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惩戒在于警示,治病为了救人,避免讳疾忌医、有病不治,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一、“治未病”理念与“四种形态”之间的联系
        (一)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为主”是“治未病”的核心思想。而“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同样强调的也是“未病先防”理念,未雨绸缪,着眼于监督执纪贵在平时下功夫,既要广大党员干部经常自我反省,在工作生活中谨言慎行,时刻牢记纪律规矩,努力不犯错或少犯错;又要强化组织监督,对一些在工作、生活、作风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咬耳扯袖、提醒告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谈话函询、管理教育,将监督执纪关口前移,防小抓小,从小事小节小错严起,守住纪律和规矩第一道防线。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2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40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执纪   监督   未病   理念   形态   党员干部   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