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浪漫主义”在中国

西方“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在中国
要:文学史是叙述文学发展的历史,在文学史的写作中,既要渗透文学史家的独特见解又要观照时代精神。本文以不同时期出版的三本文学史专著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文学史中对鲁迅《野草》与创造社的评价,区别了不同时代文学史写作的特征与原因,旨在揭示西方“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过程,探索现代文学学科的变迁并试图分析接受中“误读”产生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鲁迅 现代主义 创造社 浪漫主义 “误读”
“文学史是叙述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史写作既不同于文学作品选也不同于历史著作本身,需要通过充分研究历史资料,渗透研究者的独特见解,探索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观照文学外部规律,揭示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整体性特点。”[1]在文学史专著的变迁中,可见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以及学科的发展过程。“五四”新文学时期形成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共同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三大基本流向,影响着后来各个时期文学的发展。[2]然而,在接受的过程中,无论界定、引用与评价上都存在着一些偏颇与“误读”:通常将鲁迅的“现代主义”定位为“现实主义”,将创造社界定为“以浪漫主义为宗旨”的文学社团。是何种原因造成了
这种“误读”?而这种“误读”中的接受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史”的界定
50年代王瑶先生写作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下称《史稿》),90年代钱理、温儒敏、吴福辉写作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下称《三十年》)与21世纪王嘉良、颜敏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本文学史著作在对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和创造社的评价与界定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与差异。鲁迅的创作技巧与作品主题的意识由“现实主义”变为“现代主义”,而理论界用“浪漫主义”来概括创造社创作方法的这一说法,也引起了思考与质疑。
(一)对鲁迅《野草》的评价
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史稿》中对于《野草》的点评并不是很多,“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诗的结晶,在悲凉之感中透露着坚韧的战斗性。文字用了象征、重叠,来凝结和强调悲愤的声音。”《史稿》的特点在于大量引用原著或当时所发表的社论,在对《野草》的评价中引用了《英文译本序》来说明创作各种小说的背景,引《这样的战士》里的一段来概括《野草》与鲁迅的特
点,最后总结“鲁迅的文字正是这样的投”,鲁迅正是这样的“战士”。反复强调了鲁迅的战斗功能、革命功能和教育功能。这种战斗意义背后所体现的是“政治功利性”,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表现。所谓现实主义,存在反映论和创作论两个层面,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既被规定为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生活的艺术观点,又包含着一定限制的纪实风格。[3]现实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中,经历了与自然主义的分袂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等几个阶段,而文学史正是将现实主义与中国的务实传统相结合并发扬光大,这也体现了五四时期的文学传统与时代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3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39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史   文学   中国   现实主义   发展   历史   接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