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读书笔记

西方文论读书笔记
【篇一:西方文论读书笔记】
《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
(赵一凡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北京第1版)
1、所谓文论,原本是指20世纪发展起来的诸多西方批评理论。与此同时, 它也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变革态势下,不断挣扎求生的欧美新学潮流。
作为新学,文论图变心切,反复倡导观念变革。革新之余,它们还喜欢在自己名号前,添加新(new-)、超(super-)、反(anti-)、后(post-)之类头衔,以此标榜先进,或与众不同。二战后,这些“加帽子”的文论流派层出不穷,诸如新左派、新历史,超现实、超自我,反文化、反表征、反俄狄浦斯,后工业、后现代、后殖民、后启蒙、后形而上学,不一而足。
尽管来路不一,倾向各异,文论的共同癖好却是一以贯之地反思和批判西方文明。从尼采到
福柯,各批判思潮绵延百年,起伏跌宕,不断超越形而上学,突破人文传统,引领西方学术创新图变。(序言001)
2、文论研究为何如此困难?(序言002)
(a. 文论多属于杂交理论或跨学科知识。b.文论多来自德、法、俄等欧陆国家,经过传播,形成跨国理论,进而在全球遭遇误读。c.文论富有挑战精神、革新冲动,不断对传统发出挑战,是英雄也是麻烦制造者。d.作者认为,文论的最烦在于其危机求变逻辑。反复受挫中产生的游戏癖好、意义虚无、理论商品化等等。)
3、准确说,西方现代性既非两项合成,亦非四项并列,而是三位一体:即 科学精神、民主政治、艺术自由。作为理性,它包含三个子项,分别是认知理性、道德理性、艺术理性。
我们所说的现代主义(modernism),或曰欧美现代派文学,一般从1857年算起,即文学史上同时出现波德莱尔《恶之花》、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那一年。而俄裔作家纳博科夫1958年在美国出版畅销书《洛丽塔》,则象征了后现代文学的出场。
(现代性:文艺现代性、哲学现代性、社会现代性)
社会现代性:a时空分割重组农业社会中,历书、沙漏、观象学为人提供了粗略时序,其特点是时空相联。就是说,传统时间总与地理标志相关。例如农妇看见羊下山,便知该为丈夫做晚饭。教堂钟声回荡,标志着礼拜或婚礼。
钟表,意味着现代时空的出现:它分割时空,将时间从空间中剥离出来,变成有序格栅。譬如闹钟,它将一天分为几个工作段、休息段。??时空重组的显著后果是:距离感淡化,空间几成幻象,现代人备感时间驱迫。
b金钱与专家:合成变革新机制  (现代人,可以什么都不懂,但只要有钱,相信专家制度,便能通过雇用和消费来获得一切,听起来让人充满希望,却又感到绝望,我们被钱和专家了,失去了自我行为能力。)
象征符号,即哦社会学家帕森斯定义的三大社会媒介:金钱、权力、语言。——第一讲《概说现代性》014、026
4、后现代评论:费德勒(《美国小说中的爱情与死亡》《小说的终结》)称,荒诞作品在
美国大批涌现,反映一个“大众文化时代开端,其特征是大规模机器生产和艺术赝品促销”。
苏珊-桑塔格称:批评家总爱说明一切,但“世界的神秘性是公开于众的”。面对生活瞬息万变,她号召大家捍卫感觉。她所谓的新感性(new sensibility),既反对阐释,也不榨取内容。她又说:后现代作品“既非毫无意义,亦非一目了然,而具有一种悬而未决的意义”。其主要特征,即逃避理性:正是出于对理性的厌恶,它才转向各种极端形式,追求“跟着感觉走”的个人体验。
后现代:作为一种反表征文艺形式——哈桑认为,美国后现代作家,继承欧洲人的实验传统,将它推向极限,变成一种反表征(anti-representation):这暴露当下语言与现实之间严重的形式紊乱。后现代作品貌似狂人呓语,可它在骨子里,却珍藏一种返璞归真的梦想。
——第二讲《后现代文艺缘起》037、038
5、 后现代文化定义:杂拼(来自现代派戏仿,以滑稽手法模仿经典,从中制造差异错位,引起人们的笑骂思考。)、精神分裂。053
6、误读合法化:德曼强调:文学的生命正在于“误读与误解的可能”。??有感于误读,哈特曼教授巧说互文性:作品从不属于某个作家或时代。它一路风尘,辗转传承。?据此,互文性不光是语言,它也指一种思想越位、方法融合。 ??对于当今学者,唯有大胆误读,方能刷新学术。误读不只是反叛,它更是超越传统之不二法门。  079
7、艺术生命来自读者的能动接受。文学作品并非一座独白式纪念碑。它更像一
部乐曲,“时刻期待阅读中产生的不同反响。”206
整体来说,这部讲稿条理清晰,对文学理论中经常提到的理论都有梳理。可以看出作者对《管锥编》的熟悉,还时时以武侠小说启发读者,这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没有那么枯燥。
《文学理论》
[美] 雷-韦勒克  奥-沃伦著
刘象愚 邢培明 陈圣生 李哲明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第一部
第一章:
p1、“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如果称为科学不太确切的话,也应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这是作者对文学研究的看法,同时提到了不同的声音,比如有的理论家否认文学研究是一门学问,“而认为它是一种‘再创造’”,另外亦有人认为“文学是根本无法‘研究’的,人们只能阅读、欣赏或鉴赏它,此外就只能是积累‘有关’文学的各类资料了”。个人认为,对于文学研究是必要的,并赞成它是一门学问,但是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文学作为提升素养或个人爱好,不求甚解,仅仅获得自己的阅读欲求即可。
p20、“我们满可以怀疑低级文学(如通俗刊物)是否‘有用’或‘有教育意义’。它们通常被认为只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娱乐’。不过它们有用与否这一问题,必须根据低级文学的读者的情况来回答,而不能以‘好文学’的读者水平为准”。自己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认为最大的优点就是客观、公正性和全面性。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对通俗读物是宽容的,在大众
文化发达的今天,这些肯定给了我们很好的慰藉——每个层次的阅读都有它存在的必要与合理性。
“当某一文学作品成功地发挥其作用时,快感和有用性这两个‘基调’不应该简单地共存,而应该交汇在一起。”作者提出了文学给人“高级的快感”,并且文学的有用性,它的严肃性和教育意义也是令人愉悦的。我认为这和“寓教于乐”有相似之处,文学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如培根的《谈读书》中提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p36、“文学的各种价值产生于历代批评的积累过程之中,它们又反过来帮助
我们理解这一过程。”“我们要研究某一艺术作品,就必须能够指出该作品在它自己那个时代的和以后历代的价值。一件艺术品既是‘永恒的’(即永久保有某种特质),又是‘历史的’(即经过有迹可循的发展过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复杂,作者认为,必须防止虚假的相对主义和虚假的绝对主义,于是提出了“透视主义”。作者认为,应该把各种类型的文学看作一个在不同时代都在发展变化的整体,可以相互比较,而且充满着各种可能性。
p45、欧洲三大语系分组法:日耳曼语系文学、拉丁语系文学和斯拉夫语系文学。
第三部
p68、关于文学和传记,作者提出了三个观点,一,传记解释和阐明了诗歌的创作过程;二,主张研究传记的内在价值,把注意重心转移到人的个性方面去。三,把传记看作是一门科学或一门未来科学的材料,即艺术创作的心理学的材料。并认为只有第一点是和文学研究直接相关的。作者对根据作品撰写传记的可靠性提出质疑,并认为传记式的文学研究方法会妨碍对文学创作过程的正确理解。 “与其说,文学作品体现一个作家的实际生活,不如说它体现作家的‘梦’;或者说,艺术品可以算是隐藏着作家真实面目的‘面具’或‘反自我’;还可以说,它是一副生活的图画,而画中的生活正是作家所要逃避开的。”“实际生活经验在作家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取决于它们在文学上的可取程度,由于受到艺术传统和先验观念的左右,它们都发生了局部的变形”。
p76、“‘文学心理学’的含义可以指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作家当作一种类型和个体来研究,也可以指创作过程的研究,或者指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最后,还可以指有关文学对读者的影响的研究(即读者心理学)”。 “诗人是一个社会所认可的或推崇的白日梦者;他不必去改变自己耽于幻想的性格,而是要持续不断地幻想下去,并公开地发表自己的幻想”。
p93、在文学和社会中,作者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在研究文学与社会关系中的双重身分。“他们基于非文学性的政治和道德标准,从事评价性的‘判决式’的批评”。中国是现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作品中,‘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和我们的文学作品的评价紧密结合,现今随着文学理论的多元化,这个词汇没有历史中那样频繁,但
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它无处不在的影响。这一方面成为了中国文学作品和理论发展的瓶颈。
p165、描述和分析艺术品不同层面的方法。1)声音层面,谐音、节奏和格律;2)意义单元,它决定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风格与文体的规则;3)意象和隐喻,即所有文体风格中可表现诗的最核心的部分;4)象征和象征系统中诗的特殊“世界”;5)形式与技巧6)文学类型的性质问题;7)文学作品的评价;8)文学史的性质
p236、“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如德语所说,是一种‘创作’的形式;就它的高级形式而言,它是史诗和戏剧这两种伟大文学形式的后裔”。中西文学历程中,小说的成熟都是比较晚的。猜想,一方面早期的书写工具比较简陋,诗歌比较精炼而得到发展;另一发面,如果后来居上的理论成立,小说与诗歌相比,也并非没有文化。
p237-239、“一部小说表现的现实,即它的对现实的幻觉,它那使读者产生一种仿佛在阅读生活本身的效果,并不必然是,也不主要地是环境上的、细节上的或日常事务上的现实。??细节的逼真是制造幻觉的手段,但正如在《格列佛游记》中一样,它常被作为圈套用以引诱读者进入一些不可能有或不能置信的情境之中,这样的情境比起那偶然意义的真实来具有更深一层的‘现实的真实’。”从中可以看出,小说的引人入胜并不必要是描写现实,而是给读者营造逼真的感觉。
“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在戏剧中,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都是文学的或文学加哲学的运动、传统和风格,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也是如此。它们的区别并不在现实与幻觉之间,而在于对现实各持有不同的概念,对幻觉各有不同的模式而已。”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39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研究   读者   作者   文论   作家   认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