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教学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主题
本课包含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两大核心,蕴含“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通过二战爆发原因及战争进程梳理,引导学生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加深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认识;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同时,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意识。
(二)教材内容
本课正文包括三个子目:第一目,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围绕法西斯主义的产生与一战的关系及绥靖政策,分析二战爆发的背景;第二目,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二战过程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第三目,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讲述战胜国对战后世界作出的以雅尔塔体系为代表的和平安排。
三个子目均设置了“学习聚焦”“历史纵横”栏目,以高度精炼的文字概括本目基本内容和要点提炼,拓宽了学生对二战相关史实的认识。教材还通过“史料阅读”栏目提供了一手文献,尤其是4幅二战相关地图,利于教学化繁为简和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提升。此外,“学思之窗”“探究与拓展”等栏目拓宽了学生对法西斯主义产生背景、安理会运作机制、绥靖政策、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差异的认识。
(三)核心知识概念
本课知识内容多,跨度大,涉及多个关键点,但难在因果梳理,重在主题架构,很多概念可淡化处理,如经济大危机、日本军部、闪击战、《慕尼黑协定》、《联合国家宣言》、中途岛海战等;核心知识概念主要有:法西斯主义、雅尔塔体系、联合国、国际格局,可结合“学习聚焦”和史料素材,在对其原因、特征、影响等分析中解读,涵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四)教材地位阐释
本课为第七单元最后一课,主要探究二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及时代特点。它承接了一战后世
界局势的变动,也开启了第八单元冷战和两极格局演变的序幕,是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在整个单元、教材体系乃至世界史的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二、教学立意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二)教学目标
1.充分运用地图和文献资料,了解二战进程,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阅读与梳理,认识二战爆发的原因和反法西斯国家应对战争的策略与特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3.通过对一战后国际秩序、二战进程及其灾难的了解,掌握两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加深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认识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认同,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战发生的背景;二战后建立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以雅尔塔体系为代表的国际新秩序。
教学难点:二战爆发背景的复杂性;战后国际新秩序建立的积极意义与局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秩序的变动。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法,简要回顾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等重点史实,置疑:一战后,世界真的和平吗?
(二)和平环境下的重重困境
揭开一战后“和平”的真实面纱,通过梳理“重重困境”,深入认识二战爆发的重要因素和复杂性,引发对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反思,为理解二战后国际秩序变动作铺垫,加深对二战后国
际新秩序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建议课前布置史料阅读与梳理任务,指导学生尝试对长文本、多条目的史料、教材图文资料以及史学前沿观点进行综合阅读与分析;通过课堂解读,培养学生既能在复杂背景下从宏观上把握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又能在细节处对原因背后的真相抽丝剥茧的剖析能力,提升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三)战争逆流中的人类命运
本部分可尝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课前录制二战进程微视频、制作二战进程时空轴、制作二战形势动态图或通过对关键图片、地图进行二战进程模拟讲解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实践能力,便于学生直观生动地掌握“局部战争—全面爆发—全球阶段—战争结束”的二战进程,并通过影音视图或数据分析,控诉二战的血腥与灾难,引导学生置身历史情境,站在人类命运角度审视战争,思考面对战争的态度。
(四)战争状态下的世界对策
回归历史现场,以二战全史为研究整体,上升到对战时世界对策的理性认识:逐渐抛弃幻
想投入战斗、由孤立作战到国际合作、将军事与政治手段并举。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由教师先概括对策然后由学生进行例证的教学安排,可提前整理若干重大的、耳熟能详的反法西斯事例,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
(五)战后局势里的国际秩序
该部分内容是本课重点、难点。一方面,通过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缺陷和二战启示的认识,理解战争危害与倡导国际共处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紧迫性;另一面,结合教材梳理雅尔塔体系建立的基本进程,并补充史料使学生对战后欧美国家实力变化及国际新秩序的制定有充分认识,深入理解战后国际新秩序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进步性和大国强权政治的历史局限,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格局演变。
(六)战后,世界真的和平吗?
呼应主题,拓展探讨三个层面:国际秩序下的和平与对峙、强权主义下的战争新形式、对战争与和平的重新审视,使学生明确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状态以及冷战阴影下对抗的存在和新战争形式的风险。但“真正持久的胜利是和平,而不是战争”,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进行主题升华。
(七)教学总结
反对战争未必意味着和平来临,甚至需要用斗争来对抗战争;迎来和平未必意味着摆脱了战争,同样可能暗藏着战争的风险。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追求,需要公正合理、健全有效的国际机制保障和不断增强的和平、民主意识的维护,需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意识及大国担当。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1:10: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33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国际   战争   秩序   史料   进程   历史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