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矿山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矿山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1.1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原则与目标(1)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原则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针对采矿区实施,结合本工程建设与开采特点、性质和评价区环境特征,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确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原则为:
①自然资源的补偿原则由于项目区自然资源(主要指草地植被资源和土地资源)会因为项目建设和运营受到一定程度的损耗,而这两种资源都属于再生期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资源,它们除自身存在市场价值外,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因而必须执行自然资源损失的补偿原则。
②受损区域的恢复原则项目影响最大的区域是占地区(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和直接影响区,用地格局的改变影响了原有自然体系的功能,如物种移动,因此应进行生态学设计,尽量减少这种功能的损失。根据区域环境特征,评价提出了一般影响地段采取土地恢复和人工植被恢复的原则。
③人类需求与生态完整性维护相协调的原则项目建设和运营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满足需求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与生态完整性的维护发生矛盾,生态保护措施就在于尽力减缓这种矛盾,在自然体系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开发利用资源,为社会经济的进步服务。
④突出重点,分区治理的原则按照开采区、矿石加工区、办公生活区、排土场、矿区道路等,根据不同分区的特点分别进行整治,并把整治的重点放在植被恢复上。
⑤贯彻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及时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复垦矿山压占和损毁土地,矿山占用土地和损毁土地治理率达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
(2)生态综合整治目标通过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使矿山开发工程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得到有效控制,工程破坏的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区域整体生态环境不发生恶化。达到矿区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矿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社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如下:
①保护矿区内工程建设未扰动的自然植被区域及矿区周边地区,维持该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在矿区道路建设维修过程中,尽量减少地表植被的破坏;
对已破坏的区域,及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②及时将废弃地尽可能的复垦成可利用地,在自然条件及土地类型允许的前提下首先复垦成草地。
③土地复垦规划中的工艺要经济合理,矿山能够承受复垦费用,并在复垦工程完成过程中逐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1.2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措施1.2.1生态环境综合防治要求(1)生态影响的避免生态影响的避免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最大程度上避免潜在的不利生态影响。根据现场调查结合资料分析预测,该矿区项目对区域生态的影响包括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两部分。
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避免的生态影响主要是施工过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的生态恢复受到干扰,因此必须强调保护,同时在生产中必须注意土地复垦与恢复工作,必须以恢复和改善被干扰土地的生态平衡为主要目的。
(2)生态影响的消减本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一般,抗干扰能较差,因此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尽量消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3)生态影响的恢复项目建设及运营不可避免的要影响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其中,有些影响是暂时的,有些影响则可以通过生态恢复技术予以消除。本项目对生态影响的恢复根据对项目区的实地调查以及环境影响分析,恢复的重点为项目区域内各种工程占地。
本项目重点的生态恢复地点有开采区、矿石加工区、办公生活区、排土场和矿区道路等,以及各类临时施工占地范围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物措施是种植草种和灌木,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在布局上实行灌草结合。对于植被盖度较高的区域,采取监控措施,防止人为的扰动破
坏,加强缓坡带的保育措施。
1.2.2施工期生态影响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集中生活办公区、工业场地和在采矿区,但施工材料的运输、施工人员践踏、临时占地及弃土弃渣等将会破坏局部区域内的植被,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破坏,造成区域水土流失加剧。因此,本项目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1)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植物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尽可能减少对现有植被的破坏。
(2)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的范围,限制施工人员的在作业带范围外施工。
(3)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避开雨季施工。施工中开挖土方要及时回填,尽量减少堆放时间,尽量减少占用面积。
(4)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尽量缩短施工时间。施工结束后,要即时进行施工迹地的平整与植被恢复,尽量减少裸地的暴露时间。
(5)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圈定矿权界线、界定施工范围,施工人员必须在界定的范围内作业,并将不跨界施工条款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写入施工合同,严重违规的可以取消其施工资格,最大限度减少占地扰动面积。
(6)严禁大风天气道路施工运输,定期对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
(7)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负责及时清理现场,施工临时占用的土地应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尽可能减少工程完工后人为因素对当地植被的再度扰动、破坏。
1.2.3运营期生态影响防治措施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生态影响避免、生态影响的减缓和生态影响的恢复方面。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图5-1。
(1)生态影响避免①在采矿过程中,将矿区内工程扰动范围限制在12.58hm2范围内,严格控制生产活动区域,不得新增扰动区,区域设置警示牌,尽可能减小工程对区域地表植被的破坏。
②露天采场:应严格按照《甘肃省AA县XX滑石矿1矿区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定的矿山露天采场边坡参数,开采方式及顺序进行,降低地质灾
害风险及提高开采安全性,防止因采场边坡坡度过大、开采不当引起滑坡等灾害,造成水土流失。
③排土场:采取先挡后弃原则,根据实际地形,首先在排土场下游砌筑一道1.5m高挡渣墙,该墙体呈下宽上窄形状。排土场应是由里向外逐渐堆弃,满铺一层后由装载机整平,经适当碾压第二层开始堆弃,逐层填高,在卸车和碾压过程中采取洒水车定期喷洒进行洒水降尘,并对堆体进行抑尘网覆盖,避免剥离表土长期裸露,排土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
排土场正常天气条件下,不产生废水;当在一定的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条件下(非正常工况)将形成废石淋溶水,在排土场下游设置容积为60m3的收集池,通过雨水排水沟进入收集池,收集到的排土场淋溶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排土场洒水降尘,不外排。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52: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32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   影响   恢复   施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