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了解一下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了解一下中医发展简史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及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中医学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民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医药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至公元16世纪,一直居于世界医学的先进行列。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字中就有关于疾病和医药卫生的记载。在周代,已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医学分科,并开始进行除虫、灭鼠、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活动。
成书于春秋战国的《内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古老也是最宏伟的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书中许多解剖、生理、病理学的认识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医学水平,其中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观点,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1628年发现血液循环早10m多年。
1800年前写成的药物学专书《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以前的药物知识,书中记述的黄连治痢、常山截疟、麻黄治喘、海藻治瘿瘤、水银治疥疮等,是世界药物学上的最早记载。
公元2世纪时,华佗首先使用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剖腹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外科手术记录;他倡导的“五禽戏',成为体育疗法的先驱。
晋代葛洪研究炼丹术,著《抱朴子》,详记了无机物炼制金丹的过程和服用方法,应用了升华、蒸馏等制药法,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
公元659年,唐政府组织编写的《新修本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1247年)在法医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比欧洲最早的法医学著作还早35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大约在公元11世纪,古人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为“人工免疫'预防接种的发明开创了道路。
16世纪中叶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集中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经验,编写了闻名世界的《本草纲目》,该书不仅丰富了我国药物学的内容,而且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被誉为“东方医药巨著'。
由此可见,中医学有着辉煌的历史成就。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五个时期。
(一)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秦汉时期,中医学发展的特点是对历代医家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人体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方剂和中药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有以下四部。
1.《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
《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成就,同时也初步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黄帝内经》以当时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哲学思想为指导,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从整体出发,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等,同时书中蕴含了社会医学、气候医学、时间医学、心理学等丰富内容。
该书的许多方面处于当时的世界领先水平。例如在形态学方面,对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已相当接近现代医学的认识,如食道与肠的比例是1:35,现代解剖学是1:37。在血液循环方面,已认识到血液在脉中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在发病学上,强调人体的抗病力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并提出了“治未病'的论点。在方法上,已有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导引疗法、物理疗法、手术疗法、饮食疗法、心理疗法等丰富的手段。
2·《难经》又名《八十一难经》,成书约在秦汉之际,作者不详,托名秦越人撰。本书用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等,尤其在脉诊、经络、命门和三焦等方面,补充了《内经》之不足。
3·《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宋代林亿等整理出版时,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结合前人和同代医家的临床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辨证论治的著作。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
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载方剂269首,使用药物达214种,这些方剂一直被后世医家所沿用,故《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方书之祖'。
4·《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共收载中药365种,根据功效和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基础。书中记述的黄连治痢、常山截疟、麻黄治、喘、海藻治瘿瘤、水银治疥疮等,均是世界药物学上的最早记载。
《二)晋隋唐时期
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有着显著发展。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总结了秦汉三国以来的针灸学成就,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深人地阐明了脉理,确立了寸口诊脉法,首创“三部九候'及脏腑分配原则,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隋代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书,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源和症状,如指出寸白虫(绦虫)病是吃了不熟的牛肉所致。唐代王冰潜心钻研《内经》,对《黄帝内经素问》重新编次和注释,对中医
理论有所发挥。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两本以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手段为主的方书,《千金要方》一书载方5300首,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自《黄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尤其是在脏腑辨证方面有了较大的发挥。
(三)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医学家们在前代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深人研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中医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阐述了“三因致病说',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大类,发展了张仲景的病因学说,使中医病因学说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系统地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
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气氛活跃,涌现了许多各具特的医学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医家是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朱丹溪,后人尊之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提倡“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故后世称他
为“寒凉派'。李杲(东垣)倡导“脾胃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在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故被称之为“补土派'。张从正(子和)提出“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革新观点,批评当时“强补'之风,倡导“攻邪论',主张治病应当首先以驱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之为“攻邪派'。朱震亨(丹溪)倡导“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药,被后世称为“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藏象理论得到不断丰富,临床各科的辨证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温病学理论迅速发展。明代赵献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阐发了“命门学说',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生理作用。明代医家张景岳深人研究《内经》,先后用三十年时间编写《类经》,以类分门,详加注释;晚年结合毕生临床经验,辑成《景岳全书》,他在阴阳学说及藏象学说等方面的学术观点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明代李中梓在总结前人对脏腑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清代医学家王清任重视解剖,著《医林改错》,改正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发展了淤血理论,并创立了一系列活血化淤的方剂。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0:1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12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医学   学说   世界   疗法   人体   理论   方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