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因素是21世纪英俄关系无法缓和的根本原因

环球智库
020
美国因素是21世纪英俄关系无法缓和的根本原因
英国俄罗斯是位于欧洲两翼的大国,同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最近10年里,英俄两国关系可以用“迷你冷战”来形容,出现了“政冷经热”的现象。可是,两国关系并非一开始就持续低迷。
冷战后英俄关系历史简介及特点苏联解体之初英俄关系迅速恢复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解体带来的冲击不亚于一场战争,除了国家分裂,经济运行和社会秩序都被极大破坏,俄罗斯虽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实力,但仍无力与美国争霸。在国际层面,俄想恢复大国身份,有扩大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亚洲的发展水平远不如欧洲,因此俄罗斯想重回国际社会必须融入欧洲,而这需要英国的支持。在经济层面上,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百废待兴,需要资金支持。与德国、法国相比,英俄两国有在十月革命之前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和经贸往来,英国也理所当成的成为俄罗斯在资金上拉拢的重要对象。1992年1月,苏联解体不足一个月叶利钦就对英国进行了访问,双方签订《经济与军事合作宣言》,宣布在防止核扩散问题上合作。这一举措被解读为西欧大国期待与俄进行安全合作,以得到充分保障。同年11月叶利钦再次到访英国,并强调本次访问
对于未来俄加入欧共体有积极意义,叶利钦希望撬动英国继而融入欧洲。英国方面同样高度重视与俄罗斯修复冷战时期破坏的两国关系。1994年2月,时任英国保守党首相约翰·梅杰访问俄罗斯,同年4月叶利钦回访英国。
双方领导人频繁会晤,就很多问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英国采取了切实支持俄罗斯的做法,以北约东扩为例。冷战结束后,对于北约定位发展,16个成员国与美国对于北约转型并没有确切目标,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也没有把北约东扩放在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他着急处理德国统一、海湾战争和捂脸遗留核武库等问题,种种这些棘手事件都需要俄罗斯的配合。可见,此时与俄罗斯立刻恶化关系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欧洲大国对该议题也存在意见分歧,德国刚统一不久,欧洲“怀疑德国”的情绪开始蔓延,鉴于此种情形,德国主张北约东扩,以弱化北约各国对它的担心。英国持反对意见,英国与俄罗斯关系刚有所缓和,此时北约东扩会将初露的英俄关系扼杀在摇篮里。1991年3月英国首相梅杰和外相赫德都表示,“不期待现在或将来东欧国家会加入到北约中去”“北约没有接纳东中欧国家的计划”。但是这些保证都是口头的,没有形成文字。法国则提出了拟订全欧洲安全公约的问题,模糊了对于是否东扩的回答。
梅杰首相与撒切尔夫人皆出自保守党,两者政策有延续性,董爽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英俄关系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533年。在此之后,双方虽然产生过多次争执甚至发生过战争,但合作的权重始终大于分歧,总体关系可以用“稳”字概括。二战后,东西方分裂成两个阵营,英俄联系被意识形态切断。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西化”改革,主动融入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英俄关系出现了短暂蜜月期。然而,2007年和2016年发生在伦敦的两起俄裔特工暗杀事件,为本就脆弱的英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历任英国首相和俄罗斯总统都在任内力图恢复摇摇欲坠的两国关系,但都未能成功。笔者认为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英俄两国关系重要性都不在各国对外关系的第一梯队中。因此,美国是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强干扰因素,当英俄关系运转良好时,英俄关系也向好;反之,则英国成为美俄对抗中反对俄国的强力推手。
关键词:俄罗斯;冷战结束;英俄关系;美国因素
主要体现在延续英美特殊关系上。笔者认为除了政策上的惯性之外,实用主义外交也解释了英国必须重视同美国的关系。1989年,英国经济迎来一波衰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高达150亿英镑,通胀率持续走高造成英镑急剧贬值,旅游、娱乐、餐饮等产品价格上涨。梅杰必须和已经成为单极的美国加强联系,力图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中某得利益。同时,梅杰也有自己政策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对苏联和俄罗斯保持接触和友好的态度,这有别与撒切尔夫人时期。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俄罗斯没能加入欧盟,北约在美国的主导下,之后几年逐渐东扩,直至2014年克
里米亚危机发生之后才有所收敛,英国态度组合也发生改变。同时,俄罗斯经济并没有因叶利钦的西化得到改善,与期望的恰恰相反,西方开出的“休克疗法”处方,没能够解救俄经济。英俄两国冷战后初期在都为恢复、改善两国关系作出实质动作,却因为各种因素没有无疾而终。
普京与时期动荡的英俄关系
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数百年来形成了一种浓重的“欧洲情结”。“进入欧洲,成为欧洲强国”成为俄罗斯魂牵梦绕的追求。普京也不例外,提出“回归欧洲”的说法,并采取一系列灵活、务实的的手段缓和俄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工党时期英国首相布莱尔率先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2000年3月10日他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成为普京上任后首位到访俄罗斯的西方领导人。第一次重大转折发生在,9·11时期。美国碍于反恐战争中对需要俄方支持,因而改善与俄的关系,俄甚至同意美国使用中亚前苏联的军事基地,以减少美俄相互敌对。美俄关系的提升,带动了英俄关系。普京与英国工党首相在2000年首次会晤中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双方建立,在情报共享、共同打击全人类的敌人——恐怖主义活动上达成积极共识。与之伴随的是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改善。2001年10月,普京访问布鲁塞尔并同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会谈时,双方达成共识,建立一个工作机构,把俄罗斯和北约的关系推向新水平。在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建议加,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成立了北大西洋—俄罗斯理事会,面对欧洲国家在该理事会中有意围堵俄罗斯情况,布莱尔甚至暗示可以适当给予俄方一些否决权和话语权。然而,英俄关系在之后急转直下。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的战争政策遭到联合国安理会的
强烈谴责。法国、俄国甚至威胁动用否决权,德国也表示严正抗议,三国形成反战联盟。只有英国、西班牙、保加利亚等国表示支持美国。布莱尔曾想用自己和普京私交甚密的优势,说服俄罗斯共同出兵,但普京严厉批评拒绝。
环球智库
021
两国在2001年之后形成的良好氛围,仅仅过去两年就被打破。2003年10月,两名俄罗斯前特工被英国警方抓获,他们计划在普京访问英国期间进行暗杀活动,暗杀活动与在英国政治避难的别列佐夫斯基有关。2006年,俄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中毒身亡,他曾多次批评普京的政策。英方鉴定专家表明,利特维年科死于高度放射性物质,死前在病床上质控普京下令谋杀他。英俄双方相互指责对方,很快采取报复措施,相互驱逐外交官,关系陷入谷底。之后的几年里,英俄在众多事件中产生分歧。例如,2008年发生的俄格战争中,英国表示支持格鲁吉亚;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中,英国停止与俄罗斯的一切军事合作,并宣布对俄进行经济制裁;特蕾莎·梅首相上任后,对美国表示英国将会继续制裁俄罗斯;2018年,俄裔英国人,前特工斯克里帕尔及女儿因化学毒剂袭击死亡,英俄双方又陷入外交“骂战”中。在最近的叙利亚战争中,英国跟随美国站到了俄罗斯的对立面,空中派出“台风”战斗机,
海中则派搭有的核潜艇。在这种充满敌意的氛围中,英国仍旧做出过改善双方关系的举措。主要表现在2011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借助出任总统之际,对俄进行国事访问。时隔6年来英国领导人首次访问俄国,双方都强调希望恢复双边对话,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总之,苏联解体之后,历届英国政府都做出过改善英俄双边关系的举措,从梅杰首相到如今已经离任的特蕾莎·梅首相,新上任的鲍里斯·约翰逊还没有表态。从历史上看,英俄也有着传统相互需求、利用的关系。只可惜如今的英俄关系从属与美俄关系,在美俄关系没有缓和的前提下,英国对俄国很难有所改善。
现在英俄无法缓和关系的美国因素分析军事技术上离不开美国支持
英俄关系得不到缓和,主要原因无非是相比于俄国,英国更重视与美国的关系。英国国内一直有主张购买美国军用潜艇的声音,主要原因是英国制造成本过高、设计过程存在一定风险,会间接造成英国国防建设的依赖性,核打击自主性降低。表象上看,英国并没有长期依附美国,但2004年,英国与美国将1958年签订的“双边防务协定”有效期再次延长10年,该协定规定英国可以利用美国的实验室、可以从美国获得技术来发展核弹头。可见这只是英国一种口头风光,在实际操作中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同时也解释英国在2000年之后在美国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作用的原因。
英美经济联系密切
表1 英美经贸
易量
数据来源:英国国家统计局
如表1所示,英国视角看,英美作为发达国家,两国主要进行产业内贸易,其互补程度并没有中美产业间贸易这样严重,美国是英国贸易伙伴中的第一名,贸易权重远读德国、荷兰这些地理上距离英国较近的国家,与经济学中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描述不符。贸易引力模型表示两国贸易量与国家间经济总量成正比,与地理位置成反比()。然而,从美国角度看,截至到2014年英国仅是美国第7大
贸易伙伴,第6名是中国香港,基本符合贸易引力模型的描述。可见,英国在贸易上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是地理位置都难以阻挡的。
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
历史上的英俄关系限定在欧洲多级体系内部(如图1),而现在的英俄关系背景是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它从属与美俄关系,又受限于英美欧俄小四角关系(如图2)
图1
图2
英国对于俄战略重要性远没有美国高;同理,俄国对于英国的重要性也不如美国。英国在石油、天然气,尤其是天然气方面依赖与从俄国进口,北欧的天然气从俄罗斯沿波罗的海海底,通过德国和荷兰,沿着北海海底最后抵达英国。俄罗斯从能源上卡住欧洲的命脉,英国只是俄对欧政策或对美政策的一个小分支。
总结
历史上,英俄两国曾经关系密切,冷战后历任英俄领导人都试图重塑英俄传统合作关系,但都以失败告终。归其原因,主要是英国实力衰弱,美国取代其全球领导地位后,英国在经济、军事上都需要美国的支持才能维持所谓全球“强国”身份,英俄关系的重要性在两国国家利益评判体系内下降。
注释
[1]罗志刚.西欧大国对俄罗斯安全合作政策[J]欧洲,2001(05)[2]叶自成.北约东扩与俄美中的地缘政治[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01)
[3][美]N·普兰,杨雁斌译.1991年的英国经济[J]国外社会科学,1992(07)
[4]潘德礼.列国志-俄罗斯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版。[5]周琦.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之策[J]湘潭大学学报,2004(08)
[6]汪自勇.美国反恐自卫权理论之批判——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J]法学评论,2003(07)
[7]郑文阳.普京传:他为俄罗斯而生》,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
[8]何奇松.英国核威慑之争论[J]欧洲研究,2008(06)
[9]Paul R.Krugman,Internationa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4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09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英国   美国   俄罗斯   关系   英俄   欧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