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哲思与生命关怀——梁积林诗歌的三步解读

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甘肃大地,近年来诗歌创作成就辉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诗歌大省。从1986年至今,已经有三十多位甘肃诗人参加了诗刊社举办的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生活在河西走廊焉支山下的梁积林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多年以来,梁积林对西部大地上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等饱含地域彩的母体书写,成为甘肃诗坛的一道独特风景。自九十年代开始在《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飞天》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入选多种年度权威意象、哲思与生命关怀
包文平
——梁积林诗歌的三步解读
包文平,诗人,甘肃
。在《人民文学》《星星》《飞天》等发表有作品。
选本,出版诗集五部, 2005年参加“青春诗会”,被甘肃省文学院评为“2005年度甘肃文坛新闻人物”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是甘肃诗坛近年来最为活跃、后劲十足的诗人。 梁积林“既立足于他所生存的西北偏地,立足于无处不在的自然恩赐和磨砺,也在深植于大地的同时,向诗歌的空灵之处伸出自己探究的枝叶。他的诗歌既有土地给予的朴素,真挚和坚韧的耐久力量,也借助于心的时空,以适度的现代感受开掘当下人类在现代性过程中的内心感受。”[1]本文试从梁积林的诗歌意象解读、哲理沉思以及诗人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对于西部人生存状态的悲悯意识做一个梳理,从而抛砖引玉,给河西诗歌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的柴薪。
一、回归传统的诗艺述说
梁积林的诗歌既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读他的诗歌,仿若置身在唐朝时期的西部大地,朴素但又新颖的意象组合,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韵律,新奇独特的比喻,构成了他诗歌表达中最基本的元素,从而也建构了梁积林诗中富于边塞风情的诗学地理,也形成了他继承传统诗词,尤其是唐边塞诗的优秀传统,以此来展示自己独具风格的诗歌艺术。
在梁积林的诗中,所有的意象几乎都是从自己生活多年的河西走廊和辽阔的西部提取的。从他诗集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河西大地》《西圣地》《西北偏北》这就像一片富于吸引力的磁场,将梁积林和他的诗歌收敛起来,从有限的地域名词的书写上开掘出无限的诗歌表达手法和诗歌中有关生命感悟的深度。胡杨、胡蜂、悍马、大麦、经幡、祁连、牧马人、西大滩、黑水国
遗址、黑河、焉支山,这是梁积林独具特的意象,除非生在河西走廊,你一定不会对这些名词产生兴趣,或者即使写进诗中也表现得苍白无力,索然无味。但是,梁积林做到了,做得那么无可挑剔。沱沱河、敦煌、塔尔寺、布达拉、裕固、匈奴、吐火罗、古格王国、龟兹、交河古城……种种这些原生态的名词,在梁积林的诗中那么一站,就像是西部大地上泛黄的经卷一样,让人不禁叩长头顶礼膜拜。“白桦摇曳,牛羊过河/康隆寺的钟声锈迹斑驳/所谓大坂,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坡//叫声哥哥,叫声/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座宿命的俄博//无关星宿,草原红褐/怀揣红菱,吹灭霜灯//今夜,我在皇城/八百里的塔拉滩上/有一顶挂着马灯的褐子帐篷”(《肃南草原》)。短短的四节诗歌,堆砌了16个意象,但他们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用加法原则一层一层叠起了神秘开阔的诗歌高地。灵动的想象,简洁干净的词句,布局的节奏性、跳跃性以及紧凑性,无不在昭示一种肃南草原上空的神谕。让我们将目光停留在梁积林的诗句上,停留在诗人笔下肃南草原静谧祥和的氛围中来,给自己内心增添虔诚的分量。诗歌《西藏》中容纳了18个意象,但读来感觉却是一气呵成。梁积林的诗,仿佛是一个字一个字从自己的内心剪下来,拼贴到一块儿,构成一幅动感的西藏画面,这些名词巧妙地叠加,又让人从内心深处摒弃浮躁,与城市的喧闹隔绝,宛如行走在青藏高原广袤的苍穹下,洗净自己内心的铅华。
“在西部,一个内心湿润的人才能造就桀骜的诗歌之气。当你把一块落日磨砺成纷扬的时间粉末;当你把一块黑夜铸打成一个闭锁世俗的铁锁,整饬后的一个词语就是你生命的星宿;种下脚步才能收获道
路;能推开一粒霜的门的人,才能看到一个大雪隆冬的辽阔。”[2]]梁积林一直书写自己熟谙的西部精神家园,
敏锐地把脉自己的诗歌地理,努力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写作路数。“(西部)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边地独有的民族风情,加上诗人个性十足的发现与表达,梁积林的诗歌意象,构成了卓而不又无谁替代的独特风景。”[3]所以,我认为,梁积林的诗歌意象是原生态的,他用回归传统的诗艺技法和意象抒写出了自己对西部大地的感悟与疼痛,构筑了自己诗歌的原风景。在当代中国诗坛是独具魅力的特有现象。
二、内心深处的哲理思考
梁积林的诗歌明显带有思考的痕迹。这种思考,不仅仅体现在对于诗歌语言的锤炼和表现手法的追求,更多的是与自然万物身心交融,发现并迅速捕捉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景象,用冷静理智的观察、独到的领悟和体验,提炼出别具特的诗歌素材,从而书写一种对于宗教、哲学和时间的深度思考与诘问。
宗教与哲学的深度思考。他穿行在西部大地上,他虔诚的内心时刻在提醒自己:叩长头的喇嘛、头插鹰翎的裕固族老人、高挽裤管的回回,甚至一块牛头骨,一个老式油灯都在昭示一种神谕,是一次次对自己心灵哀矜的叩问与叮咛,都会让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想起仓央嘉措的情歌,他会“不由得泪流
满面,——爱啊,我突然感应到了我的前身的那个谁——‘我用菩萨大藏经念你的名’”写到“在这样的山中/我不得不把一头定定站立的牛,说成是/一个山神,或者是/要我点亮的一盏老式油灯”(《山中》)只有内心清净、心无外物的超脱者,才会把黄昏中一头定定站立的牛说成是“一个山神”。这种表达方式是宗教的,也是哲学的。梁积林说:“我不是一个有意在心灵上设
立祭坛的人”但是,神性的西部大地,仿佛无处不在闪耀着灵性的佛光。“……忆及多年前,彳亍而行的我/与一个游牧人野炊而随地挖下的一个炉灶/映火红。拓在地平线上的一块玉玺印。//——一只旱獭/面对一个土墩,/拜谒不止。”(《阴天:牧马的人》)一只旱獭的灵魂深处都具有一种宗教的虔诚与敬畏。由此可见,诗人在描写一个阴天的时候,他的心底都是时时存有一种善念、一种机缘与沉思。就连“郊外土佛寺的钟声/一只只飞到天上,盘旋;而后/一只只都落在了我的心上”(《土佛寺的钟声》),在诗人看来,土佛寺的钟声是什么呢?是一只只轻盈的白鸽子还是摊开翅膀的鹰?只是一个“落”字,写的那么清静,瞬间打扫了心上的浮沉琐事,让清净的佛性盥洗了他清白的胸膛。
身在西部,诗人的笔下文字点横撇捺、竖弯曲直都像是灵魂顿悟后一步一叩头的膜拜,读他的诗,让人不禁清心寡欲,每一个字都像是箴言与谶语,每一首诗都像是解读经卷的文字,让人陷入一种宗教与人生的哲学思考中。
梁积林是一个命运意识与时间概念极强的人。在他的诗歌中,诸如时间、时光、时辰、光阴等等的词汇随处可见,他时时体现出一种深入人与时间的关系的思考。翻开梁积林的诗集,“时光啊——一对空中的鹰翅/我只是在一根枯木上小坐了一会儿/它就把那么多的暗影/运送到了沟底”(《穿行》)他把时光比作一对鹰翅,其中隐藏一种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的感慨和人生一世来去匆匆的哀叹。在《骆驼城遗址》他写到:“我把一块破了的青瓦拿了拿又放回原处/我原谅了时间的错过”,在《耆婆湖边》他问:“……一墩芨芨,一把打扫时光的扫帚啊/是谁立在那儿”,若不是诗人内心深处有着极强的生命意
识与时间观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19: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90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歌   诗人   意象   时间   思考   甘肃   内心   时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