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9385_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2):10-12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 蔡海燕
郑 洁,李金才∗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1)
摘要:棉花是黄河流域棉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节省成本、利用资源和提高棉花品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降耗增效还存在极大的空间。针对黄河流域棉区的特点以及影响棉花产量的因素,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灌溉施肥、化控和病虫害防治3个方面,对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棉花;黄河流域棉区;栽培模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4)02⁃0010⁃03Study on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ode of Cotton in Yellow River Cotton Growing Areas ZHENG Jie ,LI Jin⁃cai ∗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China )
Abstract :Cotton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crop in Yellow River cotton growing areas ,which occupies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lives.In recent years ,the cotton production in China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especially in aspects of saving cost ,using resources ,improving cotton quality and so on.However ,there was still great space in saving and efficiency.In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Yellow
River cotton growing area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ttonyield ,the mode of cotton high yield cultivation in
Yellow River cotton growing areas was discussed from 3asp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planting mode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chemical control and pest control.
Key words :Cotton ;Yellow River cotton growing areas ;Cultivation mod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收稿日期:2013⁃09⁃22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04054)
作者简介:郑 洁(1979-),女,河北定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主要从事棉花栽培研究。E⁃mail:kjzz@hebau.edu。
通迅作者:李金才(1973-),男,河北景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
棉花栽培研究。E⁃mail:lijincailijincai@126。
  近年来,由于国家植棉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及新兴
棉花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得到了较好发展,在节
约成本、利用资源和提高棉花品质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栽培技术、种植品种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产量极不稳定、整体品质偏差、种植效益较低,严重影响了该地区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探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模式,挖掘该地区棉花增产潜力,提高棉花生产质量,对促进黄河流域棉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针对黄河流域棉区的特点,对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模式进行探讨
[1]
,以期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栽
培管理措施的改进和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棉
花早熟、丰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并使最优化的高产栽培模式得以推广。
1 黄河流域棉区的生态条件
  黄河流域是我国种植棉花面积最大的生产区,根据生态条件、生产布局及品种生育特点,可划分为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黑龙港、黄土高原及京津唐5个
亚区,其中以黄淮海平原棉花种植最为集中[2]。黄河流域棉区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适宜,日照条件好于
长江流域棉区,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成熟较早的陆地棉品种。但是,该区域初夏多旱,伏雨较集中,且降水变率大,易导致蕾铃脱落,此问题在生产上不易解决。此外,黄河流域棉区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不均,降水的稳定性差,旱、涝、风、冻、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些因素均会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3]。按照气候适宜性划分,黄河中
下游沿岸至关中为棉花的最适宜气候区,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其他地方及淮北为棉花的适宜气候区,本区的北部和西部为次适宜气候区,并逐步过渡到不适宜气
第2期郑 洁等: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候区。
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新疆棉区是我国
的三大棉区,其中黄河流域棉区在我国棉花生产中占
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4]。黄河流域棉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天津、山东、山西和陕西6个省区,从生
态条件来看,黄河流域棉区与长江流域棉区有着巨大
的区别。黄河流域棉区属于暖温带,春夏干旱、秋季
低温阴雨,存在大量的滨海滩涂、盐碱地和高岗旱地
等;无霜期180~230d,虽然比长江流域棉区短,但
比新疆棉区稍长;年降雨量为500~800mm,比长江
流域棉区少,比新疆棉区多;年日照时数2000~ 3000h,总辐射量约130kCal/(cm2·a)[5]。从土壤特性来看,黄河流域棉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全氮含量也偏低,存在氮素不足、缺磷严重现象,属于施钾有效区域。
2 影响棉花产量的因素分析
  棉花产量并不仅仅由棉花品种所决定,还受到栽培技术、外界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2.1 棉花品种
在棉花栽培实践和研究中可以发现,不同的棉花
品种,在同样的生态条件下甚至在同一地块中采用相
同的栽培措施,都会表现出不同的产量和质量,有的
品种能够优质、高产、稳产,有的品种则低质、低
产[6]。因此,棉花品种对棉花产量存在重要影响,不同的棉花品种其本身的遗传特性不同,这是造成不同棉花品种产量和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相对来说,高产棉花品种能更好地利用阳光和吸收转化营养元素,而低产棉花品种则对阳光的利用率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转化能力都相对较低。
2.2 生态条件
棉花品种是棉花高产的先天性条件,生态条件则
是棉花高产的基础。既便是采用优良的高产棉花品
种,如果在恶劣的生态条件下也不一定能获得高
产[7]。只有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采用高质优良的棉花品种,才有可能获得高产。其中,对棉花高产有影响的生态条件包括太阳辐射、光照度、降雨量、土质、温度、湿度、水分、无霜期等。
2.3 栽培技术
在棉花栽培中经常会发现,既便有了优质高产的
棉花品种,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进行种植,也不一定
能获得高产,甚至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究其原因是
在栽培技术上[8]。棉花品种是棉花高产的先天性条件,生态条件是棉花高产的基础,而栽培技术则是实现棉花高产的手段。栽培技术是对棉花生产的人工调
控,需要根据生态条件、品种特性等,采用相应的、
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才能真正获得高产。
3 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高产栽培模式
3.1 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
棉花皮棉产量由单位面积收获株数、单株有效结
铃数、单铃重、衣分等因子构成,其中单位面积收获
株数是产量的1个重要构成因子。一般而言,单位面
积株数的增加会引起单株结铃数和铃重的下降,但并
非呈直线下降关系[9]。单位面积总铃数在一定范围内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但当超过这一范围后,
总铃数则随种植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因此,必须在单
位面积总铃数、单株结铃数和铃重之间寻求平衡,确
定最佳种植密度,使棉花皮棉产量各构成因子的综合
值达到最大。目前黄河流域棉区种植方式一般采用麦
套棉、蔬菜茬后棉和一季春播棉3种种植方式,其中
以麦套棉种植为主。根据移栽时间和种植方式的不
同,其种植密度也有所区别。根据黄河流域棉区生态
条件,麦套棉种植密度以42000~60000株/hm2为宜,蔬菜茬后棉和一季春播棉种植密度以34000~ 50000株/hm2为宜[10]。此外,还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对种植密度进行调整,肥力较好的地块可以适当稀植,肥力较弱的地块则可以适当密植。
3.2 灌溉施肥
由于黄河流域棉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偏
低,缺磷、缺氮现象严重,因此要注意施肥,综合考
虑N、P、K肥的合理搭配,应当在棉花移栽前先对
地块增肥并施足基肥,花铃肥也应当早施并采用重施
的方法,增强营养元素的供给[11]。由于部分棉花品种生长发育较快,结铃性强,在生产中还需要进一
步增大肥量,增施钾肥,并根据植株长势追施叶面肥。根据黄河流域土壤肥力情况,多数地区底肥应施杂肥90000~120000kg/hm2[12],并根据生长期纯氮补给量为225kg/hm2的标准施肥[13]。不过由于不同地块肥力不同,且不同年份降水存在差异,因此这一施肥标准并非千篇一律的死标准,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14]。
黄河流域年降水量为500~800mm,年际和年内
变化均较大,因此灌溉难度较大。在棉花播种前要以1800~2200mm/hm2的灌水量贮水灌溉[15],整个棉区灌溉的关键时期集中在5月下旬~7月上旬,这一时期是棉花的苗期和初花期,灌水量应保持在600mm/hm2左右,不过由于黄河流域棉区水资源紧
·11·
河北农业科学2014年
缺,且灌水利用率不高,因此要注意采用技术节水灌溉[16]。
3.3 化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
化学调控是棉花栽培技术的重要变革,黄河流域棉区多在植株初花后才开始进入雨季,因此化控措施
宜在初花后使用。一般在蕾期、初花期、7月下旬和打顶后8d左右,分4次采用缩节胺进行化控[17]。对于土质好、灌溉条件优良、施肥水平高、植株密度大的棉田,宜施用缩节胺化控;而相对土质差、密度稀的棉田,则不宜施用缩节胺化控[18]。
目前所采用的棉花品种多具有抗虫能力,不过抗虫性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抗虫性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要根据虫害程度适时适当地进行虫害防治。目前黄河流域棉区二三代棉铃虫病害较为严重,需重点防治;此外,还有红蜘蛛、棉蚜等虫害。黄河流域棉区主要病害为黄萎病和枯萎病,宜种植抗病杂交棉,并采用轮作换茬种植方式进行轮作种植,改进栽培条件,适施化学药剂,以提高防病效果,减轻病害影响[19]。
4 黄河流域棉区的发展展望
  黄河流域棉区既是我国的主要棉区,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因此棉花种植受到粮食种植的影响,棉花种植规模发展能力相对较弱[20]。要促进黄河流域棉区的发展,必须从棉花品种入手,以提高单位产量和质量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优良的种植模式,寻求最佳种植密度,注意灌溉施肥和化控,加强病虫害防控,才能切实提高黄河流域棉区整体生产实力[21]。参考文献院
[1]侯平军,李海潮,冯青军,吴崇行.棉花不同栽培模式
优质高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 111-113.
[2]曹宗鹏,杨立轩,王清华,李海涛.棉花简化种植模式
与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0,(7): 192-193.
[3]赵海臣,杨 冰.棉花土豆双直播栽培模式[J].农村
新技术,2009,(23):7-8.
[4]刘素娟.河北省育成棉花品种与育种目标吻合性分析[J].中国棉花,2009,36(12):6-9.
[5]王汉霞,范希峰,田晓莉,段留生,李召虎.黄河流域
棉区北部留叶枝棉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棉花学报, 2010,22(5):430-436.[6]李金才,唐光雷,李存东.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
季棉个体形态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9(11):10220-10222.
[7]董合忠,李维江,苗兴武.盐碱地深播覆膜的生态效应
及对棉花成苗和产量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1, 23(2):121-126.
[8]王志才,李存东,张永江,刘连涛,孙红春.种植密度
对棉花主要体质量指标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1, 23(3):284-288.
[9]赵瑞海,韩春丽,勾 玲,雷 军,张旺锋.不同生态
棉区棉花单铃重构成因子的特征[J].作物学报,2009, 35(3):552-559.
[10]熊冠军,徐 芹,华金平.陆地棉两个同源基因
GhBlind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作物学报,2011, 37(2):362-368.
[11]郭惠明,李召春,张 晗.棉花CBF基因的克隆及其
转基因烟草的抗寒性分析[J].作物学报,2011, 37(2):286-293.
[12]郭银巧,赵传德,朱 艳,李存东,孙红春,曹卫星.
棉花地上部形态建成的光温模型[J].作物学报, 2009,35(11):2101-2106.
[13]翁永江,孔祥华.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
农业科技,2007,(5):72.
[14]张宏亮.陆地棉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J].安徽农
学通报,2007,13(22):54-55.
[15]张玉娥,贲永青.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7):15-17,23. [16]程 昊,孙寒冰.我国棉花生产波动的原因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99-10900. [17]王志忠,王兆晓,崔瑞敏.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产量及其
组分的长期预测及技术研究[J].棉花学报,2000,
(12):256-259.
[35]尚泓泉,赵志芳.黄河流域棉区麦棉两熟短季棉关键栽
培技术[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5,(6):35-
36.
[18]王志忠,刘秀菊,林永增,王树林.黄河流域棉花品种
主目标性状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S2):97-102.
[19]苗兴武,隋建村.黄河三角洲旱地棉花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2011,38(5):35-38.
[20]董彦卿,徐福利,张冀涛,王渭玲.渭北旱原陕229小
麦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22(2):86-91.
[21]陈 祥,朱全利,娄宏博,陈爱华.小麦套种棉花规范
化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 100-101.
·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9:3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898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棉花   棉区   黄河流域   种植   高产   品种   栽培   密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