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研究论文:“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数学研究论文:“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想保证有效性,必须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由此保证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渐入佳境。由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双减”理念与小学数学教学不断整合。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优化预习过程,实现学习减负
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准备阶段中的一个环节,其往往对后续课程起到一定的奠基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的预习,可以为后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预习过程的优化,继而使学习能够不断减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双减”政策对作业和辅导的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确保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意识到自己是预习的主体,懂得去了解即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研判学习重点和难点,这样可以为后续的课程开展奠定基调。考虑到小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使用微课资源,创设对应的任务情境,要求学生依照实际情况填写任务单,这样学生能够自然进入自主预习中,也可以在这样的预习任务中实现多方面素养的培育。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会依靠线上共享平台,上传对应的自主预习任务单和微课资源,学生可以提前去观看微课课程,在观看之后进入对应概念思考中,进而在任务单的引导下进入高效学习状态,由此使预习的针对性得以提升。在任务单中,教师会设定详细的预习指南,确保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在预习过程中做什么。预习目标设定为:初步认识角,能够对角的各个元素进行界定,可以在生活中寻角,尝试用简单的工具画出对应的角。预习方法会以微课观看的方式来进行,然后去阅读教材的内容,并且进入自主绘图的状态。在这样的预习任务之后,课堂上开展检测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角的绘制和识别。接着在进阶的阶段,将角和数角作为主要目标,继而设定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结合探究结果归纳学习成果。在观看微课资源和阅读教材内容之后,要求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1)一个角有多少个边?有多少顶点?什么因素会对角的大小造成影响?(2)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尝试使用直尺工具绘制出一个角。(3)在现实生活中寻一些角,尝试对这样角的特点进行归结。接着,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预习感受,总结自己学习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是不能理解的。显然,在上述预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多数的小学生都能够进入自主预习的状态,初步了解对应数学知识,继而为后续的高效数学课堂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课堂减负工作的开展,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确保学生都可以迅速掌握数学知识,自然可以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课堂减负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轻松、愉快数学学习环境的构建,继而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成长。由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懂得在此过程中创设数学情境,组织游戏活动[1],继而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不断减轻。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会将学生作为主体,运用趣味教学法,保证小学生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由此使数学学习的负担不断减轻,保证他们能够在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锻炼技能。详细来讲,其教学过程为:(1)开展课堂检测活动,即在课程导入的环节,设定对应的检测题目,了解学生对混合运算的了解程度、公式的使用方式等。在此期间,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设定对应喊停的游戏机制,依靠这样的游戏,快速了解学情。学生在此过程中会去听取其他同学的讲述,继而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不足,这样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会得到很好的体现,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因此不断提升。(2)积极引导数学教学朝着进阶的方向发展。小学数学
教师要懂得在此过程中,合理地实现生活情境的架构,设定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在购物的场景中使用运算法则,这样可以保证混合运算的情境更加生活化,使学生可以正确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数学学习质量也会因此不断提升。例如,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快要开学了,爸爸带你去文具超市挑选文具,为开学做准备,你需要2支铅笔、1个文具盒、4本练习本、1块橡皮,在超市文具区域看到铅笔的价格是2.5元,文具盒的价格是8元,练习本的价格是3元,橡皮的价格是1.5元,请问此时你需要花多少钱?显然,上述情境可以很好地将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融入进去,让学生增强对混合运算的理解[2]。
(三)确保课堂作业能够实现提质增效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作业设计中要懂得合理地将“双减”理念融入,由此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能够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要将提质增效作为基本背景,合理地优化作业设计,控制作业的量,提升作业的质,这样才能够保证作业的综合效益得以发挥。当然在作业板块,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正确认识自身的水平,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继而查漏补缺,由此保证数学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学情,依靠设置作业和线上辅导交互的方式,使数学学习进入高质量的状态。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教师会设计针对性的作业方案,合理地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多数会以实践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动手操作,在小组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使用各种纸板或者工笔刀来进行对应图纸的绘制或者折叠,由此使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在这样的作业任务中,教师也可以快速地了解学生的不足。对于课堂作业的结果,教师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和系统来反馈,教师可以快速地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界定,继而使课堂作业的整体教学效益得以不断提升。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双减”政策的落实,的确可以使作业内容和方式得以不断优化,习题训练的时间会慢慢减少,学习的压力会慢慢缓解,学习的效能感不断提升,这样自然可以使实际的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四)关注课后服务体系的完善,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双减”政策要求积极建立学科课后服务体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开展高质量的数学学习,继而培养综合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要懂得依照提质增效的诉求,合理地对课后服务体系进行优化,继而保证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其一,要关注课后服务体系的构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判在此方面可以
投入的资源,继而保证创造良好的课后服务环境,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课后服务中参加更多的数学实践活动,充分锻炼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测量”知识点时,课后服务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诸多工具,有软尺、铅笔、记录本,要求学生以学校的物体为对象,尝试进行测量,以分小组的方式来进行,每个成员都可以去测量,并且将对应的数据记录在本子上,在此期间可以相互配合,如果有测量上的问题,可以迅速地相互探讨和指正。其二,在实际课后服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去探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先自己寻求解决方案,与同学进行探讨,再去寻求教师的帮助,由此确保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能够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其三,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要积极引入家长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确保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数学体验活动,在良好的数学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数学素养。比如,一些地区有良好的图书馆资源、科技馆资源,这些都可以与数学课后服务活动关联起来,为此,学校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对应机构进行沟通,选择合适的机会,以合适的方式来进行,使课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够在这样的数学课后服务体系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自然是有诸多益处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1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895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数学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