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与力偶的一些练习题

力对点的矩
从实践中知道,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除了能使物体移动外,还能使物体转动,力矩就是度量力使物体转动效果的物理量。
力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现以扳手拧螺帽为例,如图2.1所示。手加在扳手上的力,使扳手带动螺帽绕中心转动。力越大,转动越快;力的作用线离转动中心越远,转动也越快;如果力的作用线与力的作用点到转动中心点的连线不垂直,则转动的效果就差;当力的作用线通过转动中心时,无论力多大也不能扳动螺帽,只有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转动中心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时,转动效果最好。另外,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线不变而指向相反时,将使物体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在建筑工地上使用撬杠抬起重物,使用滑轮组起吊重物等等也是实际的例子。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以下的规律: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的效果,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转动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也成正比。这个垂直距离称为力臂,转动中心称为力矩中心(简称矩心)。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F对点之矩(简称力矩),记作。计算公式可写为
                                        (2.1)
式中的正负号表示力矩的转向。在平面内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正;力使物体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负。因此,力矩是个代数量。
力矩的单位是
由力矩的定义可以得到如下力矩的性质:
(1)力对点的矩,不仅决定于力的大小,同时与矩心的位置有关。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随之不同;
(2)当力的大小为零或力臂为零时,则力矩为零;
(3)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因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没有改变,所以,力矩不变。
(4)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例2.1 分别计算图2.2中点的力矩。
解  从图2–2中可知力点的力臂是
故mo(F)=±F1= F1sin300
=49××
mo(F)=±F2=-F2×4
必须注意:一般情况下力臂并不等于矩心与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的力臂是,不是
合力矩定理
在计算力对点的力矩时,有些问题往往力臂不易求出,因而直接按定义求力矩难以计算。此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这个力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求出力臂的分力,在由多个分力力矩的代数和求出合力的力矩。这一有效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合力矩定理,即:
如果有个平面汇交力作用于点,则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
即      mo(FR)=mo(F1)+ mo(F2) +…+ mo(Fn) =∑mo(F)        (2.2)
称为合力矩定理
合力矩定理一方面常常可以用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简化力矩的计算。这样就使力矩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在力臂已知或方便求解时,按力矩定义进行计算;在计算力对某点之矩,力臂不易求出时,按合力矩定理求解,可以将此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分力,如两分力对该点的力臂已知,即可方便地求出两分力对该点的力矩的代数和,从而求出已知力对该点矩。
例 2.2  计算图2.3中点之矩。
解  点取矩时力臂不易出。将F分解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FX、FY,它们对点的矩分别为
    mo(FX)=FXb=Fbsin
mo(FY)= FYa=Facos
由合力矩定理
mo(F)= mo(FX)+ mo(FY)= Fbsin+ Facos
例 2.3  槽形杆用螺钉固定于点,如图2.4(a)所示。在杆端点作用一力,其大小为,试求力对点的矩。

解 方法1(按力矩定义计算):本题中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已知,要计算力F对点的矩,关键是出力臂的长度。为此,自矩心作力作用线的垂线,线段就是力臂,如图2.4(b)所示。
由图2.4(b)中的可得
           
而在中,,所以
于是力F对点的矩为
    mo(F)=Fd=-400×83.9=33560Nmm
“一”号表示力F将使槽形杆绕点有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
方法2(按合力矩定理计算):将力F分解为水平力FX和铅直力FY,如图2.4(c)所示。由合力矩定理知,力F对点的矩就等于分力FX、FY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即
mo(F)= mo(FX)+ mo(FY) =-FX×120+FY×40
            =-400sin600×120+400cos600×40
=-41560+8000=-33560Nmm
可见两种方法结果完全一样。但在方法1中,求力对点的矩需要通过几何关系才能出力臂,计算比较麻烦;而方法2用合力矩定理计算则比较简便。在实际计算中,常用合力矩定理来求力矩或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力偶及其基本性质
力偶和力偶矩
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为了使物体发生转动,常常在物体上施加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平行力。例如钳工用丝锥攻丝时两手加力在丝杠上(图2.5所示)。
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时,它们的合力,即没有合力。但因二力不共线,所以也不能平衡。它们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转动。力学上把这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叫力偶。用符号(,)表示。两个相反力之间垂直距离叫力偶臂(如图2.6所示),两个力的作用线所在的平面称为力偶作用面。力偶不能再简化成比力更简单的形式,所以力偶与力一样被看成是组成力系的基本元素。
如何度量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呢?由实践可知,组成力偶的力越大,或力偶臂越大,则力偶使物体转动的效应越强;反之,就越弱。这说明力偶的转动效应不仅与两个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力偶臂的大小有关。与力矩类似,用力偶中一个力大小和力偶臂的乘积并冠以适当正负号(以示转向)来度量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称为力偶矩,用表示。即
                                                    (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889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力矩   转动   物体   力偶   力臂   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