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座舱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座舱及汽车。


背景技术:



2.当今汽车技术革新朝着电气、智能和网络化的方向驱动,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建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车辆的智能座舱中,设置有与驾驶座正对的仪表屏和设置于仪表屏靠近副驾驶座一侧的中控屏,这两个屏分别独立控制,仪表屏用于显示车身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或者电机功率、车速、转向灯等;中控屏用于操作和显示一些车载娱乐功能。当前的汽车内的车载显示设备方案提供的显示功能定位比较单一,主要面向驾驶座舱,无法为副驾舱和后排座舱提供比如娱乐等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座舱及汽车,解决现有的汽车内车载显示功能单一,无法为副驾驶和后排座舱提供娱乐功能的问题。
4.在一个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舱显示系统,包括中控显示屏、仪表显示屏、第一座椅显示屏、第二座椅显示屏、副驾驶显示屏及显示控制芯片;所述显示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显示接口、第二显示接口、第三显示接口、第四显示接口及第五显示接口;所述中控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中控显示屏用于显示与车辆控制相关联的界面;所述仪表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二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仪表显示屏用于显示与车辆状态相关联的信息;所述副驾驶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三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副驾驶显示屏用于面向副驾驶位显示多媒体信息;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设置在驾驶位座椅的背部,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通过所述第四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用于显示多媒体信息;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设置在副驾驶位座椅的背部,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五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用于显示多媒体信息。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舱显示系统还包括左视镜显示屏及右视镜显示屏;所述显示控制芯片还包括第六显示接口及第七显示接口;所述左视镜显示屏通过所述第六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左视镜显示屏用于显示与左后视镜相关联的信息;所述右视镜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七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右视镜显示屏用于显示与右后视镜相关联的信息。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控制芯片还包括图形处理器及视频输出处理器;所述图形处理器电耦合至所述视频输出处理器,所述视频输出处理器电耦合至所述第一显示接口、所述第二显示接口、所述第三显示接口、所述第四显示接口、所述第五显示接口、所述第六显示接口及所述第七显示接口。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舱显示系统还包括第一转换器及第二转换器,所述第六显示接口及所述第七显示接口均为mipi接口,所述左视镜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器电耦
合至所述第六显示接口,所述右视镜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器电耦合至所述第七显示接口,所述第一转换器及所述第二转换器均被配置为将mipi信号转换为lvds信号。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接口为edp接口,所述第二显示接口为 lvds接口,第三显示接口为edp接口,第四显示接口为dp接口或者hdmi接口,第五显示接口为dp接口或者hdmi接口。
9.在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所述智能座舱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座舱显示系统。
10.在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智能座舱。
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支持一个显示系统设备提供多种显示需求,支持座舱内各个位置的驾驶辅助及娱乐等功能,同时支持多屏互动;对于车内空调、音乐等,各个显示屏所在的座舱位置均可以进行控制,满足汽车智能化电子显示需求;解决当前汽车内车载显示设备零散,无法互联统一的问题。
12.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13.附图仅用于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座舱显示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座舱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座舱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座舱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芯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详细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技术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
限制本技术。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23.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24.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技术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25.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座舱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座舱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控制芯片110、中控显示屏120、仪表显示屏 130、副驾驶显示屏140、第一座椅显示屏150、第二座椅显示屏160。
26.所述显示控制芯片110包括第一显示接口、第二显示接口、第三显示接口、第四显示接口及第五显示接口。
27.所述中控显示屏120通过第一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所述中控显示屏120用于显示与车辆控制相关联的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控显示屏120为触控显示屏,所述中控显示屏120用于控制车辆空调及娱乐装置以及显示导航地图及倒车影视。
28.所述仪表显示屏130通过第二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所述仪表显示屏130用于显示与车辆状态相关联的信息。
29.所述副驾驶显示屏140通过第三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所述副驾驶显示屏140用于面向副驾驶位显示多媒体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驾驶显示屏140为触控显示屏。
30.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150设置在驾驶位座椅的背部,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150通过第四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用于显示多媒体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150为触控显示屏。
31.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160设置在副驾驶位座椅的背部,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160通过第五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用于显示多媒体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160为触控显示屏。
32.在本实施例中,在智能座舱内设置中控显示屏120、仪表显示屏130、第一座椅显示屏150、第二座椅显示屏160及副驾驶显示屏140。中控显示屏120 设置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的对面,中控显示屏120通过第一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中控显示屏120用于控制车辆空调及音乐等娱乐装置,同时中控显示屏120还用于导航地图显示及倒车影视显示等。仪表显示屏130设置在驾驶座正对面,仪表显示屏130通过第二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仪表显示屏130用于提供3d仪表盘显示,实时显示燃油指示、清洗液指示、电子油门指示、前后雾灯指示以及报警指示灯信息,监控汽车状态。将副驾驶显示屏140设置在副驾驶座椅正对面,副驾驶显示屏140通过第三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
110,副驾驶显示屏140作为娱乐功能屏,用于为副驾驶乘员提供看电影及玩游戏等功能。第一座椅显示屏 150和第二座椅显示屏160分别设置在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的背部,第一座椅显示屏150通过第四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第二座椅显示屏 160通过第五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第一座椅显示屏150和第二座椅显示屏160定位娱乐功能屏,用于为后排乘员提供看电影及玩游戏功能,同时也可以为后排乘员提供空调及音乐等娱乐装置提供控制功能。以此方式,支持一个系统设备提供多种显示需求,支持座舱内各个位置的驾驶辅助及娱乐等功能,同时支持多屏互动;对于车内空调、音乐等,各个显示屏所在的座舱位置均可以进行控制,满足汽车智能化电子显示需求;解决当前汽车内车载显示设备零散,无法互联统一的问题。
33.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座舱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图1的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座舱显示系统还包括左视镜显示屏210及右视镜显示屏220。
34.所述显示控制芯片110还包括第六显示接口及第七显示接口。
35.所述左视镜显示210屏通过所述第六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110,所述左视镜显示屏210用于显示与左后视镜相关联的信息。
36.所述右视镜显示屏220通过所述第七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110,所述右视镜显示屏220用于显示与右后视镜相关联的信息。
37.在本实施例中,将左视镜显示屏210设置在车内左侧a柱和相应左前门之间,左视镜显示屏210用于虚拟后视镜成像,左视镜显示屏210通过第六显示接口电耦合至于显示控制芯片110,将左视摄像头230集成在传统左侧后视镜位置,在左侧摄像头的配合下,左侧摄像头获取车辆左侧后方位置的图像,并在左视镜显示屏210上进行显示,使得驾驶员可以通过左视镜显示屏 210观察车辆左侧后方的情况。将右视镜显示屏220设置在车辆右侧a柱和对应右前门之间,右视镜显示屏220用于虚拟后视镜成像,右视镜显示屏220 通过第七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110,将右视摄像头240集成在传统右侧后视镜位置,在右侧后视镜的配合下,右侧后视镜获取车辆右侧后方位置的图像,并在右视镜显示屏220上显示,使得驾驶员可以通过右视镜显示屏220观察车辆右侧后方的情况。左视镜显示屏210及右视镜显示屏220显示没有任何延迟,大大降低视觉盲区和危险,
38.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座舱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控制芯片110还包括图形处理器及视频输出处理器。所述图形处理器电耦合至所述视频输出处理器,所述视频输出处理器电耦合至所述第一显示接口、所述第二显示接口、所述第三显示接口、所述第四显示接口、所述第五显示接口、所述第六显示接口及所述第七显示接口。
39.显示控制芯片110(system on chip,soc)包括图形处理器及视频输出处理器。视频处理器(video output process,vop)提供四路视频端口(videoports),每个端口(port)都支持切割模式(split mode),每个端口都可以拓展为两个显示接口,视频处理器最多可以对接8个显示接口。图形处理器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为vop(视频输出处理器)的四个视频端口向帧缓冲器(frame buffer)申请4份足够大小的帧缓冲器单元作为显示数据池,vop的每个端口都支持split mode,将用于vop的三个视频端口 vp0、vp1及vp2的帧缓冲器单元进行切割,切割后的6个帧缓冲器单元分别用于投显到座舱内不同的
显示屏上。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端口vp0进行切割得到第四显示接口及第五显示接口,端口vp0对应的帧缓冲单元切割后得到两个帧缓冲器单元,分别为帧缓冲器单元6及帧缓冲器单元7,分别用于第一座椅显示屏150和第二座椅显示屏160投显;端口vp1进行切割得到第一显示接口及第三显示接口,端口vp1 对应的帧缓冲单元切割后得到两个帧缓冲器单元,分别为帧缓冲器单元3及帧缓冲器单元4,分别用于主控显示屏和副驾驶显示屏140投显;端口vp2进行切割得到第六显示接口及第七显示接口,端口vp2对应的帧缓冲器单元切割后两个帧缓冲器单元,分别为帧缓冲器单元1和帧缓冲器单元5,分别用于左视镜显示屏210和右视镜显示屏220投显;而端口vp3未进行切割直接作为第二显示接口,端口vp3对应的帧缓冲器单元2投显于仪表显示屏130。图形处理器负责整个显示系统的绘图,为座舱内的所有显示屏对应显示链路的 framebuffer实时输出显示数据来填充buffer。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芯片110可以采用芯片rk3588,其具有丰富的显示接口:两个dp接口、两个hdmi接口、两个edp接口、两个mipi接口及lvds接口。芯片rk3588是rockchip的新一代旗舰soc。它采用8nm制程工艺、基于a76+a55的big.little设计,具备4kui性能、8kvpu,拥有 npu2.0等。内置专用npu主要用于ai应用程序。rk3588支持8k视频解码和 4k视频编码,同时还支持多个4k输出。
42.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座舱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座舱显示系统还包括第一转换器310及第二转换器320。所述第六显示接口及第七显示接口均为mipi接口,所述左视镜显示屏210通过第一转换器310电耦合至第六显示接口,所述右视镜显示屏220通过第二转换器320电耦合至第七显示接口,所述第一转换器310及第二转换器320 均用于将mipi信号转换为lvds信号。左视镜显示屏210和右视镜显示屏220 采用lvds显示屏,通过第一转换器310和第二转换器320将主控芯片110的两路mipi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
4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接口为edp接口,所述第二显示接口为 lvds接口,第三显示接口为edp接口,第四显示接口为dp接口或者hdmi接口,第五显示接口为dp接口或者hdmi接口。中控显示屏120及副驾驶显示屏140均采用edp显示屏,仪表显示屏130采用lvds显示屏,第一座椅显示屏150和第二座椅显示屏160均采用dp/hdmi显示屏。
44.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显示控制芯片包括图形处理器、帧缓冲器、视频输出处理器和多个显示接口。
45.图形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图形数据。
46.帧缓冲器包括多个帧缓冲器单元,所述多个帧缓冲器单元被配置为分别接收来自所述图形处理器的对应图形数据。
47.视频输出处理器包括多个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所述多个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分别电耦合到所述多个帧缓冲器单元中的对应帧缓冲器单元,并且所述多个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被配置为分别基于来自对应帧缓冲器单元的图形数据生成多个显示数据。
48.多个显示接口分别电耦合到所述多个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中的对应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并且被配置为分别基于来自对应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的显示数据来输出多个显示接口数据。
49.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帧缓冲器包括第一帧缓冲器单元、第二帧缓冲器单元、第三
帧缓冲器单元、第四帧缓冲器单元、第五帧缓冲器单元、第六帧缓冲器单元和第七帧缓冲器单元;所述视频输出处理器包括第一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第二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第三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和第四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所述多个显示接口包括第一显示接口、第二显示接口、第三显示接口、第四显示接口、第五显示接口、第六显示接口和第七显示接口;所述第一帧缓冲器单元和所述第二帧缓冲器单元电耦合到所述第一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所述第三帧缓冲器单元和所述第四帧缓冲器单元电耦合到所述第二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所述第五帧缓冲器单元和所述第六帧缓冲器单元电耦合到所述第三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所述第七帧缓冲器单元电耦合到所述第四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所述第一显示接口和所述第二显示接口电耦合到所述第一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所述第三显示接口和所述第四显示接口电耦合到所述第二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所述第五显示接口和所述第六显示接口电耦合到所述第三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所述第七显示接口电耦合到所述第四视频输出处理器单元。
5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接口为dp接口或者hdmi接口,所述第二显示接口为dp接口或者hdmi接口,所述第三显示接口为edp接口,所述第四显示接口为edp接口,所述第五显示接口为mipi接口,所述第六显示接口为mipi接口,并且所述第七显示接口为lvds接口。
51.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vop)提供四路视频端口,每个端口都支持切割模式,每个端口都可以拓展为两个显示接口,视频处理器最多可以对接8个显示接口。图形处理器为vop的四个视频端口向帧缓冲器申请4份足够大小的帧缓冲器单元作为显示数据池,vop的每个端口都支持splitmode,将用于vop的三个视频端口vp0、vp1及vp2的帧缓冲器单元进行切割,切割后的6个帧缓冲器单元分别用于投显到座舱内不同的显示屏上。
52.具体地,对端口vp0进行切割得到第四显示接口及第五显示接口,端口 vp0对应的帧缓冲单元切割后得到两个帧缓冲器单元,分别为帧缓冲器单元6 及帧缓冲器单元7,分别用于第一座椅显示屏150和第二座椅显示屏160投显;端口vp1进行切割得到第一显示接口及第三显示接口,端口vp1对应的帧缓冲单元切割后得到两个帧缓冲器单元,分别为帧缓冲器单元3及帧缓冲器单元4,分别用于主控显示屏和副驾驶显示屏140投显;端口vp2进行切割得到第六显示接口及第七显示接口,端口vp2对应的帧缓冲器单元切割后两个帧缓冲器单元,分别为帧缓冲器单元1和帧缓冲器单元5,分别用于左视镜显示屏210和右视镜显示屏220投显;而端口vp3未进行切割直接作为第二显示接口,端口vp3对应的帧缓冲器单元2投显于仪表显示屏130。
53.图形处理器负责整个显示系统的绘图,为座舱内的所有显示屏对应显示链路的framebuffer实时输出显示数据来填充buffer。
54.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所述智能座舱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座舱显示系统。
55.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智能座舱。
5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支持一个显示系统设备提供多种显示需求,支持座舱内各个位置的驾驶辅助及娱乐等功能,同时支持多屏互动;对于车内空调、音乐等,各个显示屏所在的座舱位置均可以进行控制,满足汽车智能化电子显示需求;解决当前汽车内车载显
示设备零散,无法互联统一的问题。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技术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技术的实质理念,利用本技术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座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显示屏、仪表显示屏、第一座椅显示屏、第二座椅显示屏、副驾驶显示屏及显示控制芯片;所述显示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显示接口、第二显示接口、第三显示接口、第四显示接口及第五显示接口;所述中控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中控显示屏用于显示与车辆控制相关联的界面;所述仪表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二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仪表显示屏用于显示与车辆状态相关联的信息;所述副驾驶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三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副驾驶显示屏用于面向副驾驶位显示多媒体信息;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设置在驾驶位座椅的背部,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通过所述第四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用于显示多媒体信息;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设置在副驾驶位座椅的背部,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五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用于显示多媒体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视镜显示屏及右视镜显示屏;所述显示控制芯片还包括第六显示接口及第七显示接口;所述左视镜显示屏通过所述第六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左视镜显示屏用于显示与左后视镜相关联的信息;所述右视镜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七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所述右视镜显示屏用于显示与右后视镜相关联的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芯片还包括图形处理器及视频输出处理器;所述图形处理器电耦合至所述视频输出处理器,所述视频输出处理器电耦合至所述第一显示接口、所述第二显示接口、所述第三显示接口、所述第四显示接口、所述第五显示接口、所述第六显示接口及所述第七显示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换器及第二转换器,所述第六显示接口及所述第七显示接口均为mipi接口,所述左视镜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器电耦合至所述第六显示接口,所述右视镜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器电耦合至所述第七显示接口,所述第一转换器及所述第二转换器均被配置为将mipi信号转换为lvds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接口为edp接口,所述第二显示接口为lvds接口,所述第三显示接口为edp接口,所述第四显示接口为dp接口或者hdmi接口,所述第五显示接口为dp接口或者hdmi接口。6.一种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舱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舱显示系统。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智能座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座舱及汽车,所述系统包括中控显示屏、仪表显示屏、第一座椅显示屏、第二座椅显示屏、副驾驶显示屏及显示控制芯片;所述中控显示屏通过第一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所述仪表显示屏通过第二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所述副驾驶显示屏通过第三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设置在驾驶位座椅的背部,所述第一座椅显示屏通过第四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设置在副驾驶位座椅的背部,所述第二座椅显示屏通过第五显示接口电耦合至显示控制芯片。支持一个系统设备提供多种显示需求,解决当前汽车内车载显示设备零散,无法互联统一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

黄国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0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8:2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81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显示屏   接口   座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