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阀及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水阀及坐便器。


背景技术:



2.虹吸式抽水马桶在冲水时,会将其存水弯处的隔断水冲走一部分,因此需要在排水阀关闭后补充这一部分水,以免下水道的臭气通过存水弯进入到卫生间。相关技术中,为了补充这一部分水通常需要一个补水器,补水器主要分为外挂式补水器和集成式补水器,外挂式补水器一般固定在溢流管上,水通过溢流管进入到存水弯处,优点是安装调节方便,缺点是体积大,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相对较高;集成式补水器一般集成在排水阀或者冲水按钮上,优点是结构简单,但是会加重冲水按钮的手感,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进水阀,结构较为简单,且不会加重冲水按钮的手感。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进水阀的坐便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进水阀,包括:
6.阀体,具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7.分水件,设于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分水件具有分水腔、补水口和第一过水口;
8.切换开关,包括传动结构、补水浮壳和阀芯,所述阀芯安装于所述分水腔内,所述补水浮壳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补水浮壳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阀芯转动;
9.其中,所述进水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口和所述出水通道连通,且所述进水通道通过所述分水腔和所述补水口连通;所述补水浮壳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补水浮壳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关闭所述补水口;当所述补水浮壳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打开所述补水口。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水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通过将分水件设置在阀体内,分水件的第一过水口连通阀体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水件的分水腔连通进水通道和补水口,阀芯安装在分水腔内,传动结构分别连接补水浮壳和阀芯。因此,当按下冲水按钮后,坐便器的水箱开始进水时,水会顺着阀体的进水通道进入,最后顺着出水通道进入水箱,随着水箱内的液面逐渐上升,补水浮壳能够跟随液面的高度变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进而带动传动结构运动,传动结构能够带动阀芯转动。当补水浮壳处于第一位置时,阀芯关闭补水口;当水箱的水面逐渐上升时,补水浮壳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阀芯在传动结构的带动下转动以打开补水口,此时水依次通过进水通道、分水腔、补水口,最后进入溢流管,流向坐便器的存水弯进行补水。由于补水的结构集成在进水阀,因此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方便,且不会加重冲水按钮的手感,用户体验较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的外壁设有补水接头,所述分水件设有
过水槽,所述补水口通过所述过水槽和所述补水接头的内腔连通。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水件设有位于所述分水腔的转孔,所述阀芯包括转轴和挡水部,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转孔,所述挡水部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所述挡水部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补水口。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水部和所述转轴之间形成有过水通道,所述分水腔通过所述过水通道和所述补水口连通。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水部至少有两个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挡水部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分水件设有位于所述分水腔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限制所述阀芯的旋转角度。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水件的底壁内侧设有凸台,所述第一过水口设于所述凸台。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水件的外壁形成有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过水口通过所述螺旋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水件设有第二过水口,所述分水腔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口和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当所述补水浮壳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打开所述第二过水口;当所述补水浮壳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关闭所述第二过水口。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包括外壳和内管,所述内管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内管的内部形成有所述进水通道,所述内管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出水通道。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的外壁设有沿所述阀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补水浮壳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调节杆和转动杆,所述调节杆和所述补水浮壳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和所述调节杆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杆摆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和所述阀芯固定连接。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补水浮壳设有内螺纹部,所述调节杆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部,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补水浮壳且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配合。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坐便器,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进水阀。
2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坐便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通过将分水件设置在阀体内,分水件的第一过水口连通阀体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水件的分水腔连通进水通道和补水口,阀芯安装在分水腔内,传动结构分别连接补水浮壳和阀芯。因此,当按下冲水按钮后,坐便器的水箱开始进水时,水会顺着阀体的进水通道进入,最后顺着出水通道进入水箱,随着水箱内的液面逐渐上升,补水浮壳能够跟随液面的高度变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进而带动传动结构运动,传动结构能够带动阀芯转动。当补水浮壳处于第一位置时,阀芯关闭补水口;当水箱的水面逐渐上升时,补水浮壳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阀芯在传动结构的带动下转动以打开补水口,此时水依次通过进水通道、分水腔、补水口,最后进入溢流管,流向坐便器的存水弯进行补水。由于补水的结构集成在进水阀,因此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方便,且不会加重冲水按钮的手感,用户体验较好。
2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坐便器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水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水阀隐藏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水阀部分结构爆炸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水阀剖视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水件示意图;
34.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阀芯与分水件配合的示意图;
35.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阀芯与分水件配合的另一个状态示意图;
36.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水件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37.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水件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38.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切换开关部分结构爆炸图;
39.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阀芯示意图;
40.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水阀部分结构剖视图;
41.图14是图1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42.附图标记:
43.进水阀1000;
44.阀体100;外壳110;出水通道111;补水接头112;出水口113;安装口114;内管120;进水通道121;补水管130;泄压孔140;导轨150;
45.分水件200;分水腔210;限位块211;转孔212;补水口220;过水槽221;第一过水口230;第二过水口240;凸台250;螺旋通道260;套筒270;环形腔280;环形槽290;
46.切换开关300;传动结构310;调节杆311;转动杆312;卡块3121;补水浮壳320;阀芯330;挡水部331;过水通道332;限位槽333;卡槽334;转轴335;固定件340;装饰盖350;
47.阀门组件400;转动臂410;传动杆420;进水浮壳430;浮桶440;储水腔441;漏水孔442;浮塞450;
48.坐便器2000;排水阀2100;溢流管2200;水箱2300。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
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52.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3.坐便器2000的进水阀1000主要通过进水浮壳430控制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当用户按下冲水按钮后,坐便器2000的水箱2300水面下降,此时进水浮壳430跟随下降,以打开进水阀1000的阀门;当水箱2300的水面逐渐升高,带动进水浮壳430上升至预设的高度后,则会关闭阀门,停止进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进水阀1000,集成有补水结构,能够有效补充坐便器2000在存水弯处的水,结构简单,且不会加重冲水的手感。
54.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水阀1000包括阀体100、分水件200和切换开关300。阀体100具有进水通道121和出水通道111,进水通道121可以外接自来水管,出水通道111用于将水排进坐便器2000的水箱2300内部。分水件200设置于阀体100的内部。分水件200还设有分水腔210、补水口220和第一过水口230,进水通道121通过第一过水口230和出水通道111连通,因此水能够依次通过进水通道121、第一过水口230和出水通道111进入水箱2300。进水通道121通过分水腔210和补水口220连通,因此水能够依次通过进水通道121、分水腔210和补水口220,最后进入坐便器2000的存水弯(图中未示出)处进行补水。
55.切换开关300包括传动结构310、补水浮壳320和阀芯330,阀芯330安装在分水腔210内,传动结构310分别连接补水浮壳320和阀芯330。由于补水浮壳320能够跟随水箱2300的液面上升或者下降,因此补水浮壳320能够通过传动结构310带动阀芯330转动。其中,补水浮壳3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补水浮壳320处于第一位置时,阀芯330关闭补水口220;当补水浮壳320处于第二位置时,阀芯330打开补水口220,此时坐便器2000能够给存水弯补水,有效防止下水道的臭气通过存水弯进入室内。
56.通过将分水件200设置在阀体100内,分水件200的第一过水口230连通阀体100的进水通道121和出水通道111,分水件200的分水腔210连通进水通道121和补水口220,阀芯330安装在分水腔210内,传动结构310分别连接补水浮壳320和阀芯330。因此,当按下冲水按钮后,坐便器2000的水箱2300开始进水时,水会顺着阀体100的进水通道121进入,最后顺着出水通道111进入水箱2300,随着水箱2300内的液面逐渐上升,补水浮壳320能够跟随液面的高度变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进而带动传动结构310运动,传动结构310能够带动阀芯330转动。当补水浮壳320处于第一位置时,阀芯330关闭补水口220;当水箱2300的水面逐渐上升时,补水浮壳320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阀芯330在传动结构310的带动下转动以打开补水口220,此时水依次通过进水通道121、分水腔210、补水口220,最后进入溢流管2200,流向坐便器2000的存水弯进行补水。由于补水的结构集成在进水阀1000,因此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方便,且不会加重冲水按钮的手感,用户体验较好。
57.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下方时,也就是在水箱2300进水的过
程中,补水口220是先关闭后打开的控制逻辑,此方案适用于双档冲水的坐便器2000。可以理解的是,双档排水的坐便器2000在按下不同的冲水档位后,水箱2300剩余的水量不同。例如,坐便器2000具有全排和半排两个档位,按下全排的按钮后,水箱2300内剩余的水量少于半排,如果采用补水口220是先打开后关闭的控制逻辑,由于全排的水箱2300液面更低,因此在补水浮壳320上升至预设的高度过程中,全排所需的时间比半排更多,也就会导致全排比半排的补水量更多。因此,补水口220采用先关闭后打开的控制逻辑,可以使进水阀1000在液面升高至一定高度后再打开补水口220,保证在按下不同冲水档位后,补水量也能基本相同,而不是一开始就打开补水口220,以免出现补水量不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的情况。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水阀1000的阀门在水箱2300液面上升至预设的高度后会被关闭,因此补水也会停止,无需担心补水的情况一直持续。
58.当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方时,也就是补水口220先打开后关闭时,适用于单档冲水的坐便器2000。可以理解的是,当按下冲水按钮后,水箱2300的液面下降,补水口220打开,此时可以向存水弯处补水,当液面上升至预设的高度,补水口220关闭。因此,采用补水口220先打开后关闭的方案,可以保证补水量的基本恒定,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9.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下方时,也可以适用于单档冲水的坐便器2000;当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方时,也可以适用于双档冲水的坐便器2000,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后续的实施例均以第一位置在第二位置下方的情况进行举例说明。
60.参照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阀体100的外壁设有补水接头112和安装口114,安装口114和分水腔210连通,安装口114用于安装阀芯330,方便阀芯330穿过安装口114然后安装于分水腔210内。分水件200设有位于补水口220下方的过水槽221,补水口220通过过水槽221和补水接头112的内腔连通。因此,水能够从补水口220进入过水槽221,再进入补水接头112。可以理解的是,采用过水槽221和补水接头112的设计可以方便将水从进水阀1000中引出,且补水接头112可以外接补水管130,补水管130采用软管制成,方便连接补水接头112和将水导流至溢流管220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过水槽221也可以位于补水口220的上方或者侧边等位置,可以通过增加水压的方式将水往高处输送。
61.参照图7、图8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阀芯330包括转轴335和挡水部331,挡水部331设于转轴335的外周壁,挡水部331用于封堵补水口220;转轴335的一端和位于分水腔210内的转孔212转动连接,保证阀芯330转动的稳定性。当补水浮壳320位于第一位置时,挡水部331能够封堵补水口220,例如图8中所示的状态,此时水无法通过补水口220,方便控制补水口220的开关。
62.参照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挡水部331和转轴335之间形成有过水通道332。当补水浮壳320位于第二位置时,分水腔210通过过水通道332和补水口220连通,例如图7中所示的状态。此时水可以通过补水口220进水补水,方便水通过补水口220。因此,通过将阀芯330转动至不同的位置,可以实现补水口220的开启或关闭。
63.参照图6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挡水部331有两个且沿转轴335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挡水部331之间形成有限位槽333,限位槽333位于阀芯330靠近转孔212的一端。分水件200设有限位块211,限位块211位于分水腔210内。当阀芯330安装在分水腔210
内时,限位块211和限位槽333限位配合,以限制阀芯330的旋转角度,从而保证阀芯330转动的准确性,确保阀芯330能够打开或者关闭补水口220,提高进水阀1000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挡水部331也可以是两个以上,且沿转轴335的外周沿间隔设置。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64.参照图4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切换开关300还包括固定件340和装饰盖350,阀芯330远离转孔212的一端称为尾端,固定件340套设于阀芯330的尾端。固定件340的外壁设有卡扣,安装口114的侧壁设有卡口,卡扣和卡口卡接,以限制阀芯330从分水腔210中脱离。转动杆312和所述阀芯330的连接处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向内凸出形成有两个卡块3121,两个卡块3121均卡接于阀芯330尾端的卡槽334,以使转动杆312能够带动阀芯330转动。装饰盖350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穿设于转动杆312的通孔且和阀芯330的尾端连接,装饰盖350用于限制转动杆312脱离阀芯330,同时提升转动杆312的美观度。
65.参照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水件200的底壁内侧设有凸台250,凸台250设有第一过水口230,底壁内侧指的是位于环形腔28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过水口230设于凸台250上,可以在设计阶段方便调整第一过水口230的大小,降低设计难度。
66.参照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水件200的外壁设有螺旋通道260,螺旋通道260位于第一过水口230的下方且和第一过水口230连通,螺旋通道260还连通出水通道11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经过第一过水口230的水进入螺旋通道260后再进入出水通道111,因此水能够沿阀体100的内壁向下流动,不会直接向下冲击,能够降低水箱2300进水时的噪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67.参照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示分水件200在所述分水腔210中设有第二过水口240,第二过水口240连通出水通道111和分水腔210。当补水浮壳320位于第一位置时,传动结构310带动阀芯330转动,以使阀芯330打开第二过水口240;当补水浮壳320位于第二位置时,传动结构310带动阀芯330转动,以使阀芯330关闭第二过水口240。可以理解的是,当补水口220打开,则第二过水口240关闭,当补水口220关闭,则第二过水口240打开。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二过水口240的目的在于:如果只有一个第一过水口230,当补水口220未打开之前,分水件200内的水压较高,施加于阀芯330的压力较大,导致阀芯330与分水腔210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传动结构310可能无法带动阀芯330转动。因此,设置第二过水口240可以用于泄压,降低水压对阀芯330的影响,提高进水阀1000的可靠性。
68.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水件200的外壁设有环形槽290,环形槽290围绕分水腔210和过水槽221设置,环形槽290内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密封圈和阀体100的内壁抵接,有效避免水从分水腔210的开口处泄露的情况。
69.参照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水件200的内部设有套筒270,套筒270和分水件200的外壁间隔设置,因此套筒270和分水件200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环形腔280,进水通道121通过环形腔280和分水腔210连通,因此水能够依次通过进水通道121、环形腔280、分水腔210和补水口220。阀体100包括外壳110和内管120,内管120设于外壳110的内部。其中,内管120穿设于分水件200的套筒270且内部限定出进水通道121,内管120的外壁和外壳110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出水通道111,外壳110的下端侧壁设有和出水通道111连通的出水口113,水最后从出水口113中进入到水箱2300内部。可以理解的是,水从进水阀1000的
底部进入,最后沿出水通道111向下流动,从水箱2300的下部进水,有效改善水直接在上方喷入水箱2300导致噪音产生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进水通道121也可以是位于阀体100上方,外接水管方便供水。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70.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壳110的外壁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150,或者说沿阀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补水浮壳320和导轨150滑动连接,有效限制补水浮壳320的位置,提高补水浮壳320移动的精度。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外挂式补水器需要借助固定架作为导向装置,因此额外增加了固定架这个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导轨150设置在外壳110的外壁,且以进水阀1000自身的结构作为补水器的支点,因此其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固定架,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71.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传动结构310包括调节杆311和转动杆312,调节杆311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和补水浮壳320连接,补水浮壳320能够带动调节杆311沿上下方向移动。转动杆312的一端和调节杆311的上端活动连接,转动杆312的另一端和阀芯330的尾端固定连接。因此,补水浮壳320带动调节杆311沿上下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转动杆312摆动,进而使转动杆312带动阀芯330转动。结构简单,操作可靠。
72.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调节杆311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部,外螺纹部沿调节杆311的长度方向延伸。补水浮壳320设有内螺纹部(图中未示出),当调节杆311穿设于补水浮壳320时,内螺纹部和外螺纹部配合。可以理解的是,调节杆311和补水浮壳320之间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通过旋转调节杆311,能够方便调节补水浮壳320在调节杆311上的位置,从而改变补水量。例如,将补水浮壳320的初始位置向下调节,也就是补水浮壳320更靠近水箱2300底部。当水箱2300的水面上升时,补水浮壳320能够更快的接触水面,从而上浮,更快的打开补水口220进行补水。因此,将补水浮壳320向下调节能够增加补水量。将补水浮壳320向上调节时,也就是补水浮壳320远离水箱2300的底部。由于补水浮壳320离水箱2300的水面更高,因此打开补水口220所需的时间更长,从而减少了补水量。因此,进水阀1000能够根据不同的坐便器2000、用户习惯等来调节补水量的大小,提高进水阀1000的通用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73.可以理解的是,进水阀1000通常设有延迟进水的功能,延迟进水指的是:坐便器2000冲水时,水箱2300不会立即进水,而是等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进水,以免水箱2300在冲水的同时进水,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配合延迟进水的功能,可以保证合适补水量,减少浪费。
74.具体来说,参照图13和图14所示,进水阀1000包括阀门组件400,阀门组件400包括转动臂410、传动杆420、进水浮壳430、浮桶440和浮塞450。浮桶440和外壳110固定连接,浮桶440的内部限定出储水腔441,浮桶440和外壳110之间限定出避让口,方便补水浮壳320上下移动,提升进水阀1000的合理性。进水浮壳430位于储水腔441内,且进水浮壳430和传动杆420连接,因此进水浮壳430能够带动传动杆420上升或者下降。传动杆420和转动臂410转动连接,当传动杆420上下移动时,能够带动转动臂410转动,因此转动臂410的另一端能够打开或者封闭泄压孔140,从而使进水阀1000能够进水或者停止进水。浮塞450设于浮桶440的底部,储水腔441内的水能够从浮桶440和浮塞450的连接处慢慢泄露。
75.因此,延迟进水的过程大致为:冲水时,由于浮桶440内的水不会跟随水箱2300的
水同步下降,而是在浮塞450和浮桶440的连接处慢慢泄露,因此浮桶440内的进水浮壳430也不会第一时间下降,而是等待浮桶440内的水面下降至预设的位置后,转动臂410才会打开泄压孔140,此时进水阀1000能够正常进水。因此,采用延迟进水的设计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需要说明的是,浮桶440的底部也可以设置漏水孔442辅助漏水。或者,将漏水孔442和浮塞450的方案结合,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76.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坐便器20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进水阀1000,进水阀1000安装在坐便器2000的水箱2300内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坐便器2000,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进水阀1000,通过将分水件200设置在阀体100内,分水件200的第一过水口230连通阀体100的进水通道121和出水通道111,分水件200的分水腔210连通进水通道121和补水口220,阀芯330安装在分水腔210内,传动结构310分别连接补水浮壳320和阀芯330。因此,当按下冲水按钮后,坐便器2000的水箱2300开始进水时,水会顺着阀体100的进水通道121进入,最后顺着出水通道111进入水箱2300,随着水箱2300内的液面逐渐上升,补水浮壳320能够跟随液面的高度变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进而带动传动结构310运动,传动结构310能够带动阀芯330转动。当补水浮壳320处于第一位置时,阀芯330关闭补水口220;当水箱2300的水面逐渐上升时,补水浮壳320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阀芯330在传动结构310的带动下转动以打开补水口220,此时水依次通过进水通道121、分水腔210、补水口220,最后进入溢流管2200,流向坐便器2000的存水弯进行补水。由于补水的结构集成在进水阀1000,因此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方便,且不会加重冲水按钮的手感,用户体验较好。
77.由于坐便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进水阀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进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具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水件,设于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分水件具有分水腔、补水口和第一过水口;切换开关,包括传动结构、补水浮壳和阀芯,所述阀芯安装于所述分水腔内,所述补水浮壳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补水浮壳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阀芯转动;其中,所述进水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口和所述出水通道连通,且所述进水通道通过所述分水腔和所述补水口连通;所述补水浮壳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补水浮壳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关闭所述补水口;当所述补水浮壳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打开所述补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外壁设有补水接头,所述分水件设有过水槽,所述补水口通过所述过水槽和所述补水接头的内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件设有位于所述分水腔的转孔,所述阀芯包括转轴和挡水部,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转孔,所述挡水部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所述挡水部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补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部和所述转轴之间形成有过水通道,所述分水腔通过所述过水通道和所述补水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部至少有两个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挡水部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分水件设有位于所述分水腔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限制所述阀芯的旋转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件的底壁内侧设有凸台,所述第一过水口设于所述凸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件的外壁形成有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过水口通过所述螺旋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件设有第二过水口,所述分水腔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口和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当所述补水浮壳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打开所述第二过水口;当所述补水浮壳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关闭所述第二过水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外壳和内管,所述内管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内管的内部形成有所述进水通道,所述内管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出水通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外壁设有沿所述阀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补水浮壳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调节杆和转动杆,所述调节杆和所述补水浮壳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和所述调节杆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杆摆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和所述阀芯固定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浮壳设有内螺纹部,所述调节杆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部,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补水浮壳且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配合。13.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水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水阀及坐便器,涉及卫浴技术领域。进水阀包括阀体、分水件和切换开关。阀体具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水件设于阀体的内部,分水件具有分水腔、补水口和第一过水口;切换开关包括传动结构、补水浮壳和阀芯;补水浮壳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补水浮壳处于第一位置,传动结构驱动阀芯转动以关闭补水口;当补水浮壳处于第二位置,传动结构驱动阀芯转动以打开补水口。此时水依次通过进水通道、分水腔、补水口,最后进入溢流管,流向存水弯进行补水。由于补水的结构集成在进水阀,因此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方便,且不会加重冲水按钮的手感,用户体验较好。用户体验较好。用户体验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

谢炜 覃运荣 余角锋 江移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3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80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口   所述   补水   通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