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


背景技术:



2.夯实机具主要应用于小面积地基的打平与夯实中。当前市场中的夯实机具主要有火力夯、电动蛙式夯、快速冲击夯等,其夯实效果较好,但此类夯实机具大多将换向阀设置于夯实机具外部,需要再对换向阀安装外部启动装置保证其运作,耗费资源较多,并且容易导致设备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损坏,影响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能实现将换向阀设置于夯实机具内部并利用油压驱动换向阀工作,完成自动循环换向,提高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下端连接有钎杆;钎杆下端通过连接件与夯实装置相连接;所述缸体内部设置油缸;所述油缸内部设置柱塞;所述柱塞向下运动时会与钎杆发生碰撞;所述缸体内部侧面设置有液压循环管路结构与蓄能结构。
6.所述油缸包括上油口、中上油口、中下油口、下油口;所述柱塞包括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外壁的上活塞、下活塞;
7.所述液压管路结构包括二位三通换向阀、上腔室、下腔室、进油管、回油管、下腔室管;所述柱塞向下运动至油缸底部时,下活塞抵住下油口,上活塞位于上油口和中上油口间中下段;所述柱塞移动至上止点时,下活塞抵住中上油口,上活塞位于上油口和中上油口间中上段;
8.所述进油管经分流与所述上腔室以及下油口常态连通;所述回油管经分流与所述上油口、中上油口常态连通;所述下腔室、中下油口间通过设置下腔室管常态连通;
9.所述下腔室面积较上腔室面积大;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移动至上止点时,二位三通换向阀接通上油口与进油管;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移动至下止点时,二位三通换向阀接通上油口与回油管;
10.其中,所述缸体由前体、缸身、后体组成,并由四组通常螺栓贯穿四周连接。
11.其中,所述缸体外壁设置有蓄能器,蓄能器设置于缸体外壁的蓄能腔室中,所述蓄能腔室下端设置开口并与进油管、下油口相连。
12.其中,所述后体内设置氮气室,其内充满氮气,后体表面设置氮气注入阀用于向氮气室补充氮气。
13.其中,所述夯实装置包括连接件和夯板。
14.其中,所述缸体下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缸体下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t形套,用于限制钎杆直线运动。
15.其中,钎杆外侧两端与缸体下端间设置有钎杆销,钎杆销为钎杆的下止位,用于消减钎杆运动时的应力。
16.其中,缸体外部设置有进油阀和回油阀,所述进油阀和回油阀分别与进油管和回油管连接。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缸体内部侧面设置液压循环管路结构,降低了换向阀因暴露在外而易损坏的可能性,并利用油压实现内部换向阀自动循环换向,无需增加启动装置,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斜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准备阶段内部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运行第一阶段内部结构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运行第二阶段内部结构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运行第三阶段内部结构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运行第四阶段内部结构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运行第五阶段内部结构图。
27.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28.1-缸体、2-油缸、10-上油口、11-中上油口、12-中下油口、13
‑ꢀ
下油口、20-钎杆销、21-t形套、22-钎杆、23-连接件、24-夯板、30
‑ꢀ
柱塞、31-上活塞、32-下活塞、33-杆体、40-通常螺栓、41-后体、42
‑ꢀ
氮气室、43-缸身、50-换向阀、51-上腔室、52-进油阀、53-回油阀、 54-进油管、55-回油管、56-下腔室、57-蓄能腔室、58-蓄能器、59
‑ꢀ
前体、60-氮气注入阀、61-下腔室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30.请参阅图1、图2,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1.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包括缸体1,缸体1下端连接有钎杆22;钎杆22下端与夯实装置相连接;缸体1内部设置油缸2;油缸2内部设置柱塞30;柱塞30向下运动时会与钎杆22发生碰撞;缸体1内部侧面设置有液压循环管路结构与蓄能结构。
32.下活塞32抵住下油口13,上活塞31位于上油口10和中上油口 11间中下段,油缸2与上油口10、中上油口11、中下油口12处于接通状态;柱塞30移动至上止点时,下活塞32抵住中上油口11,上活塞31位于上油口10和中上油口11间中上段,油缸2与上油口 10、中下油口12、下油口13处于接通状态;
33.进油管54经分流与上腔室51、下油口13常态连通;回油管55 经分流与上油口10、
中上油口11常态连通;下腔室56、中下油口12间通过设置下腔室管61常态连通;
34.下腔室56面积较上腔室51面积大;二位三通换向阀50移动至上止点时,二位三通换向阀50接通上油口10与进油管54;二位三通换向阀50移动至下止点时,二位三通换向阀50接通上油口10与回油管55。
35.进一步的,缸体1由前体59、缸身43、后体41组成,并由四组通常螺栓40贯穿四周连接。
36.进一步的,缸体1外壁设置有蓄能器58,蓄能器58设置于缸体 1外壁的蓄能腔室57中,蓄能腔室57下端设置开口并与进油管54、下油口13相连。
37.进一步的,后体41内设置氮气室42,其内充满氮气,后体41 表面设置氮气注入阀60用于向氮气室42补充氮气。
38.进一步的,夯实装置包括连接件23和夯板24。
39.进一步的,缸体1下端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为t形套21,用于限制钎杆22直线运动。
40.进一步的,钎杆22外侧两端与缸体1下端间设置有钎杆销20。
41.进一步的,缸体1外部设置有进油阀52和回油阀53,进油阀52 和回油阀53分别与进油管54和回油管55连接。
42.工作原理实施例:
43.准备阶段,模块处于图2状态,蓄能器58保持膨胀状态,换向阀50位于下止点并与回油阀53连接。
44.如图3所示,当进油阀52、回油阀53连接并运转时,高压油通过进油阀52注入,此时高压油一部分进入上腔室51,将蓄能器抵入下止点,另一部分通过进油管54进入油缸2,并将蓄能器58挤压至压缩状态。
45.如图4所示,当柱塞30被高压油抵入至上止点时,油缸2与中下油口12接通,高压油进入下腔室56,此时下腔室56与上腔室51 油压处于平衡,但下腔室56面积较上腔室51面积大,且蓄能器由压缩状态开始膨胀,推动换向阀50上移。
46.如图5所示,换向阀50抵入上止点时,换向阀接通油缸2与进油阀52,高压油推动柱塞30向下移动。
47.如图6所示,柱塞30向下运移途中,中下油口12与油缸2连接,油缸2与回油管55连接,下腔室56中高压油经由下腔室管61与中下油口12进入油缸2,通过回油管55排出,下腔室56压力下降,换向阀50开始向下运移。
48.如图7所示,柱塞30运移至下止点并撞击钎杆22,从而使夯板 24获得作用力。此时液压冲击夯实机具运转的一个循环完成并进入下一个循环。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下端连接有钎杆(22);钎杆(22)下端与夯实装置相连接;所述缸体(1)内部设置油缸(2);所述油缸(2)内部设置柱塞(30);所述柱塞(30)向下运动时会与钎杆(22)发生碰撞;所述缸体(1)内部侧面设置有液压循环管路结构与蓄能结构;所述油缸(2)包括上油口(10)、中上油口(11)、中下油口(12)、下油口(13);所述柱塞(30)包括杆体(33)以及设置在杆体外壁的上活塞(31)、下活塞(32);所述液压循环管路结构包括二位三通换向阀(50)、上腔室(51)、下腔室(56)、进油管(54)、回油管(55);所述柱塞(30)向下运动至油缸(2)底部时,下活塞(32)抵住下油口(13),上活塞(31)位于上油口(10)和中上油口(11)间中下段,油缸(2)与上油口(10)、中上油口(11)、中下油口(12)处于接通状态;所述柱塞(30)移动至上止点时,下活塞(32)抵住中上油口(11),上活塞(31)位于上油口(10)和中上油口(11)间中上段,油缸(2)与上油口(10)、中下油口(12)、下油口(13)处于接通状态;所述进油管(54)经分流与所述上腔室(51)、下油口(13)常态连通;所述回油管(55)经分流与所述上油口(10)、中上油口(11)常态连通;所述下腔室(56)、中下油口(12)间通过设置下腔室管(61)常态连通;所述下腔室(56)面积较上腔室(51)面积大;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50)移动至上止点时,二位三通换向阀(50)接通上油口(10) 与进油管(54);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50)移动至下止点时,二位三通换向阀(50)接通上油口(10)与回油管(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由前体(59)、缸身(43)、后体(41)组成,并由四组通常螺栓(40)贯穿四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外壁设置有蓄能器(58),蓄能器(58)设置于缸体(1)外壁的蓄能腔室(57)中,所述蓄能腔室(57)下端设置开口并与进油管(54)、下油口(13)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体(41)内设置氮气室(42),其内充满氮气,后体(41)表面设置氮气注入阀(60)用于向氮气室(42)补充氮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装置包括连接件(23)和夯板(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下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t形套(21),用于限制钎杆(22)直线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其特征在于:钎杆(22)外侧两端与缸体(1)下端间设置有钎杆销(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其特征在于:缸体(1)外部设置有进油阀(52)和回油阀(53),所述进油阀(52)和回油阀(53)分别与进油管(54)和回油管(55)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冲击夯实机具模块,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下端连接有钎杆;钎杆下端与夯实装置相连接;所述缸体内部设置油缸;所述油缸内部设置柱塞;所述柱塞向下运动时会与钎杆发生碰撞;所述缸体内部侧面设置有液压循环管路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资源,较好的保护设备以避免频繁维修的特点。繁维修的特点。繁维修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

李涛 王庆 陈娟 伍原辉 路建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5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8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上油   所述   缸体   夯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