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柄翅果,蚬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柄翅果,蚬木
柄翅果,学名Burretiodendron esquiroli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柄翅果又名心叶砚木,落叶大乔木,高20余米,胸径达1米。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区海拔200至1100米阔叶林中。为喜暖树种,幼树可耐一定阴湿,对土壤适应性广。在郁闭大的林冠下,更新良好。5月开花,9至10月果熟。近年来,由于乱砍滥伐,现仅散见于次生林中,以柄翅果占优势的天然林已很难到。应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20余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褐,浅纵裂;小枝密生星状柔毛,后变无毛。叶厚纸质,宽卵形、卵形或倒卵形,长6--25厘米,宽5--20厘米,先端阔短尖,偶为三浅裂,基部斜心形,边缘有小齿,两面密生星状毛,基出脉5--7条;叶柄长2.5--12厘米。雌雄异株,聚伞花序腋生,长约3厘米;花单性,白或淡黄,花瓣5,萼片5,外面生星状柔毛,内面基部有腺体;雄花有雄蕊25--30,连成5束,在雄蕊丛中有退化子房,雌花的子房具柄,5室,花柱短,子房有5棱。果序长约1厘米;蒴果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3--3.5厘米,有5纵裂,熟时裂为5瓣;种子倒卵形
地理分布
分布于贵州南部罗甸、望谟、册亨和广西西北部隆林、西林、天峨、田林、乐业及云南东南部弥勒、丘北、罗平、石屏、金平、屏边等地。主要沿南盘江、红水河、红河及其支流分布。生于海拔200--1100米的阔叶林中。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柄翅果为喜暖树种。分布区南、北盘江一带河谷深切,焚风效应明显,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温为20.9℃,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雨季只有4个月,干湿季明显;在北盘江以东,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柄翅果仅见于红水河上游及步柳河等背风的干热河谷。由于高原屏障,冬季南下寒潮影响较弱,虽可出现极短暂的低温和霜冻,尚不见寒害。柄翅果为弱阳性树种,幼时能耐阴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母岩发育而成的红石灰土、红褐土、砖红壤性土均能生长。但对水份要求较高,多生于沟谷及两侧的下坡或河流域岸,常与青檀 Pteroceltis tartarinowii Maxim.、粗糠柴 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 Muell.-Arg.、香须树 Albizzia odoratissima (L.f.) Benth.、木棉 Bombax malabaricum DC.等混生,有时可成为小面积的局部优势种。在郁闭度大的林冠下,更新良好,每平方米幼树可达3株。幼树3月展叶,大树在5月中花叶同时开放,9--10月果熟,1月落叶。
保护价值
柄翅果是我国西部南亚热带滇黔桂接壤地区的特有种,有科研价值。又是沿江两岸、陡峭山地的主要乔木树种,对防止水土流失有重要意义。木材坚重,强度高,耐磨,是特种工业用材。保护措施
建议将贵州望谟县的渡邑保存较好的柄翅果天然林划为保护区,将罗甸县红水河沿岸划为水源林。广西、云南产区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保护。异地保护及繁育方法
柄翅果目前尚未进行大量引种试验。种子育苗繁殖方法。当果实由绿变为褐时即可采摘,将其在通风干燥处荫干,不宜爆晒或堆沤,宜随采随播或湿砂贮藏,若干藏则在短期内种子完全丧失发芽力。适于秋播。
蚬木,又名火木,椴树科Tiliaceae,常绿大乔木,渐危种。分布于广西和云南部分海拔700至900米热带石灰岩山地季雨林。3月开花,6月果熟,结实间隔2至3年。它是北热带原生性的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的建种之一,是热带石灰岩的特有植物,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它的木材坚重,有极为优良的力学特性,被列为国家一级珍贵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蚬木(Excetrodendron hsiemvu (Chun et How)H.T. Chang et Miau),又名火木,椴树科
Tiliaceae,常绿大乔木,渐危种 。分布于广西和云南部分海拔700至900米热带石灰岩山地季雨林。本种分布中心在广西南部,向西延伸到云南东南部石灰岩地区,向北越过北回归线逐渐成为偶见种而消失。在元江已是本种分布之北缘,且偶见。幼树耐阴,10龄以上需全光照。3月开花,6月果熟,结实间隔2至3年。它是北热带原生性的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的建种之一,是热带石灰岩的特有植物,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它的木材坚重,有极为优良的力学特性,是机械、特种建筑和制船、高级家具的珍贵用材,也是作砧板的好材料。
常绿大乔木,高达30米以上,胸径1米以上,间可达3米;树皮灰,平滑,老时呈灰褐,片状剥落。叶厚革质,椭圆状卵形或宽卵形,长9一18厘米,宽8一10厘米,离基三出脉;叶柄通常长4一5厘米。
雌雄异株,稀同株,聚伞花序,2或3歧;花通常单性,萼片内面有腺;花瓣通常5,白;雄花有雄蕊25一60,5束,花丝基部合生,退化子房显著;雌花的退化雄蕊多数,5束,花丝基部合生,花药萎缩无花粉,雌蕊长约6毫米,柱头5裂,子房5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椭圆形,熟时膜裂为5个果瓣,每果瓣有1种子。
蚬木为雌雄异株 植物,雌花常单生 或稀2花组成聚伞花序,雄花3-12朵组成复聚伞花序
成熟的雌雄株每年都有大量的花芽发育 ,但通常每3-4年开一次花,在不开花结实年,其雌雄花花芽 在生长至4-5mm长后即停止增大,之后逐渐萎缩 、变干而脱落。
木砧板编辑本段
分布区的年平均温19--22℃,冬天极端最低温一般在0℃以上,个别年份在强平流强辐射降温的影响下,低平地方可出现短暂的零下寒潮;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左右,分配不均匀,集中在5--9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不低于75%。蚬木耐寒性较弱,幼树在-1℃左右会枯萎,-4℃以下出现重寒害以至枯死。石山上土壤覆盖率低且浅薄,为各类石灰岩土,pH值6.0--7.5。蚬木具有深长广展盘旋于岩面石缝的根系,以适应水肥分散的石隙生境。
幼树5--6年生以前耐阴。10龄以上在全光照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速度中等,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高峰来临较迟,分别出现在15、30龄阶,此时的年生长量分别达1米、1厘米以上;在中等的立地条件,45龄的林木高约25米,胸径达30厘米不。林木成年来临较迟,一般在25龄以后,而栽培的孤立木15年即开花。结实有大小年,间隔期为2--3年。通常3月开花,6月上旬果熟。蚬木为北热带原生性的石灰岩季节性雨林建种之一,共建种随立地条件不同而变化,主要有肥牛树Cephalomappa sinensis (Chun et How)Kosterm.、
网脉核果木Drypetes perreticulata Gagnep.、岩樟Cinnamomum saxatile H.W.Li、金丝李 Garcinia paucinervis Chun et How、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us (Hemsl.)T. Chen、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Oerst.等。
编辑本段
蚬木雌雄花在发育早期均有小孢子大孢子 的早期发育,难以区分。蚬木子房5室,具中轴胎座,每室2胚珠;胚珠 倒生,厚珠心,双珠被,成熟胚囊内珠被3层细胞,外珠被3-4层细胞,内外珠被共同形成之字形珠孔;单细胞孢原,大孢子四分体主要为线形,稀为T形,通常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 为蓼型;在大孢子发生和胚囊发育时期有退化现象,成熟胚囊时期退化率和种子退化率分别达88﹪和91﹪。
花柱 极短,未成熟柱头的腹面具乳头 状突起,背面较平滑,无乳头状突起;成熟柱头 棒状5裂,腹面的乳头状突起十分发达。子房上位,5室;中轴胎座,每室2胚珠。在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阶段,子房表面开始出现盾状细胞;其后,这种细胞开始分裂,成为2个、4个细胞或4个以上细胞的集合体。这种细胞集合体很快将子房表面完全覆盖。
不育雄蕊和退化雄蕊的结构
雌花雄蕊每5-6个的基部合生为1束,其花丝和花药明显可分,小孢子具早期发育,但通常仅发育至小孢子母细胞后即停止,成为不育雄蕊。退化雄蕊条状,无花药,与不育雄蕊束相间排列,其纵切面由7-10层细胞 构成,解剖结构与花丝相似。在成熟雌花中,退化雄蕊与不育雄蕊的花丝基本等长。
大孢子发生孢原为单细胞
偶见多细胞。孢原细胞经一次平周分裂,形成内外2个细胞,外面是体积较小的周缘细胞,里面是体积较大的造孢细胞;周缘细胞平周分裂,参加珠心组织的形成,为厚珠心胚珠;造孢细胞细胞质浓厚,染深,体积逐渐增大,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 。大孢子母细胞较大,细胞质染深,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减数分裂前,大孢子母细胞的细胞核逐渐移动到珠孔端,大孢子母细胞经两次分裂形成四分体,四分体多排列成线形,极少数为T形;通常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极少数是珠孔端第一个或第三个大孢子发育,但大量观察发现,这些非合点端大孢子发育的胚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功能大孢子的细胞质浓厚,染较深,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其细胞核从近合点端逐渐移向珠孔端。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3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784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雄蕊   退化   细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