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
科目名称:环境微生物
代    码:823
第一章  病毒
1-1.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1-2.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1-3.病毒的繁殖
1-4.病毒的培养课
重点掌握:病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病毒的繁殖过程及溶原性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2-1.细菌
2-2.放线菌
2-3.蓝细菌
2-4.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彰武
重点掌握:细菌的细胞及菌落形态、细胞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细菌的带电性及等电点、革兰氏染的原理与步骤);放线菌的菌丝体及菌落形态;放线菌的繁殖方式;蓝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以及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的蓝细菌种属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3-1.真菌
3-2. 酵母菌
重点掌握:真菌的种类、细胞及菌落形态、繁殖方式;酵母菌的种类、细胞及菌落形态、繁殖方式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理
4-1.微生物的酶
4-2.微生物的营养
4-3.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重点掌握:微生物酶的结构与组成、酶的催化特性、米-门公式的形式与意义;微生物的营养物与营养类型、微生物所需的碳氮磷比;微生物的培养基及其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呼吸类型、产能方式。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5-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5-2.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5-3.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
重点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阶段;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极端的温度、pH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菌种的保藏方法。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6-1.微生物的遗传
6-2.遗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DNA的概念、结构、复制与变性;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基因工程和PCR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
7-1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7-2.氮循环
7-3.硫循环
重点掌握:共生、互生、寄生、捕食、拮抗等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氮循环(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蛋白质的水解及氨基酸的转化);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及其危害。第八章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
8-1. 微生物对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8-2. 微生物对无机污染物的转化
重点掌握:微生物对石油等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原理;微生物对汞等重金属的转化原理第九章  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微生物学原理 
9-1.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生态系统
9-1-1.好氧活性污泥法
9-1-2.好氧生物膜法
9-2.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和丝状膨胀控制
对策
9-3.厌氧环境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落
重点掌握:污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原理;好氧活性污泥及其组成;菌胶团、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MLSS、SV、SVI);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原因与控制对策;废水厌氧处理过程及微生物特征。第十章  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10-1.生物脱氮
10-2. 生物除磷
重点掌握:生物脱氮的全过程及微生物特征,生物脱氮的工艺与原理;生物除磷的工艺与原理。第十一章 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11-1.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
11-2.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重点掌握:获得各种微生物纯培养的方法;显微镜的组成及成像原理参考资料:《微生物学》(第一版),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
科目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考研网
代    码:824
一、 水文循环
二、 岩石的水理性质和地下水赋存条件
三、 饱和带、非饱和带水力特性及达西定律
四、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五、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动态与均衡
六、 地下水系统
七、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的类型、特征及研究方法
八、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参考资料:《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等,地质出版社,1995
科目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
代    码:825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判断题,约占30-40%;问答题及分析论述题:约占60-70%。
一、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与内涵
1、 工程地质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2、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与主要研究内容;
3、 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工程地质勘察
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2、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特点;
3、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和相互关系;
3、工程地质测绘目的、适用条件、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点;
4、工程地质勘察对钻探的特殊要求;
5、工程地质勘察中常用物探方法的作用其能解决的主要问题;
6、常用的原位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7、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勘察的要点,如滑坡、崩塌和危岩、泥石流等;
8、各类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分析评价要点。
三、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1、地震工程地质:地震相关概念、地震基本知识、地震基本特征、地震效应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地震小区划、强震区建筑抗震原则及措施;
2、泥石流工程地质:基本概念、泥石流基本特征与形成条件、泥石流分类及其基本特征、泥石流防治原则与措施;
3、滑坡与崩塌:与斜坡变形破坏有关的基本概念、斜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变形破坏形式、斜坡稳定的控制因素与影响
及其作用机理;斜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及其基本特征;滑坡崩塌的基本特征、形态要素、形成机理,滑坡与崩塌分类,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和基本原理,滑坡与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滑坡与崩塌防治的基本原则与工程措施。
4、地面沉降工程地质:地面沉降及相关基本概念、地面沉降的诱发因素及地质环境、抽水引发地面沉降的机理、地质沉降监测方法、地面沉降控制和原则和措施。参考资料:《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张倬元等,地质出版社,2005;
《专门工程地质》张咸恭、李智毅等,地质出版社,1988
科目名称:水处理工程与环境化学
代    码:826
《水处理工程》
第一章 水质处理概论
水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循环与利用,天然水中的污染物,各种污水中的污染物,水体的污染与自净,富营养化的产生、危害与控制,水体污染的控制途径,污染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系统,城市给水与污水处理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物化处理技术 
混凝机理、常用混凝剂和助凝剂、混凝过程、常用混凝设备等;沉淀基本理论及沉淀和澄清设施;过滤理论、滤料选择、滤池操作过程及常用过滤设施等;氯消毒剂其它消毒法;氧化还原法地下水除铁除锰、水的吸附法除氟等;药剂软化法、离子交换软化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电渗析、反渗透等)。
第三章 生物处理技术原理
废水生物处理简介,生物处理基本概念、原理与分类,废水好氧、厌氧生物处理原理,废水可生化性原理及其判别,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第四章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影响因素与主要设计、运行参数,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与曝气池的工艺参数,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新工艺,曝气的理论基础,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活性污泥反应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生物膜的构造和特征,生物滤池的基本概念与类型,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的特征、构造、运行方式、设计及计算。生物转盘的构造与技术条件,转盘的生物膜与生物相,生物转盘的设计与计算,生物转盘的优缺点。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征、构造及应用。生物流化床的特征、构造及应用。
第五章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净化机理、影响因素、组成、特征及发展趋势;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厌氧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接触法、厌氧流化床、厌氧膨胀床、厌氧生物转盘等工艺的
工作原理、功能、构造特点、应用条件与设计计算。
第六章 天然生态处理工艺
稳定塘的类型、净化机理与主要特征,常用几种稳定塘的特征、构造及应用,土地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类型与设计。
第七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污泥的分类、性质与排除,污泥浓缩,污泥的厌氧、好氧消化,污泥的自然干化、消毒、脱水、干燥,污泥的最终处置与利用。 
第八章 深度处理                                               
悬浮物的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溶解性无机盐类的去除,污水的消毒技术,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机理及常用工艺流程,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第九章 典型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废水处理工艺系统选择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典型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原理和方法,特种水(含油及石油化工废水、造纸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环境化学》
第一章 引言
了解环境的学科分支和主要的环境问题,掌握环境污染物分类的原则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了解大气结构和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要求掌握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光化学烟雾、酸雨和臭氧空洞的形成机理。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了解天然水的基本特征,重要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与分布,要求了解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进行的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解吸、絮凝-沉降等迁移过程的而基本原理,了解颗粒物的环境意义,掌握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的挥发、吸附、水解、光解和生物降解的速率表征形式。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掌握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的吸附、酸碱和氧化还原特性,理解农药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机理与影响因素。
第五章 了解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与毒性
了解污染物质与生物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求掌握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与效应
了解以金属、POPs为代表的典型污染物在个圈层的转归与效应,要求理解典型污染物(AS、 Cr 、Pb 、PAH、 PCB和表面活性剂)的来源、性质和迁移转化规律。
第七章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
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化学氧化、电动力学修复、渗透反应格栅等),要求掌握几种修复技术的原理、环境影响因素、各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水力控制、渗透反应格栅、土壤气相抽提、强化生物降解、强化天然衰减、化学氧化等)。参考资料:《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
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科目名称:地下水科学概论
代    码:853
本课程的考试是考查考生了解地下水在地壳浅部的分布、运动、循环和动态特点,了解地下水在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了解地下水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的方面,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本原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及灵活运用于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地下水科学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学科发展和前沿领域。
2.了解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和物理性质,了解岩石中空隙类型,掌握孔隙度、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等概念,了解包气带、饱水带、含水层、隔水层、弱透水层、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的含义和特点,了解基本蓄水构造的类型和岩层富水程度的判别等。
3.了解达西定律的涵义及其运用,了解渗透流速、水力梯度、渗透系数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流网的绘制方法及其运用。了解非饱和带水分分布和运移特点。了解其他地下水运动模型。
4.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方式和影响因素,了解我国水循环的特点。了解大气降水、地表水等对地下水的补给机制,了解泉、泄流、蒸发等排泄方式的特点,掌握各种补给量和排泄量的估算方法。了解地下径流的径流强度。
5.了解天然地下水中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天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其形成作用,掌握溶滤水、沉积水、内生水的基本特点。了解污染地下水的基本水化学特征。
6.了解地下水系统含义、组成和分析方法。了解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不同条件下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特点和水均衡计算方法。
7.了解洪积扇、冲积平原、湖积物、黄土等松散沉积物中地下水的分布特点。了解分布于平原地区、
山间盆地、内流盆地和大型沉积盆地地下水的基本特点。
8.了解裂隙介质类型、裂隙水的基本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岩体和断裂带的渗透性特征,了解主要导水构造和阻水构造。
9.了解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岩溶发育的特征和岩溶水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南方和北方岩溶和岩溶水的特点与差异。
10.了解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和属性,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和资源量的评价方法,了解流域水资源评价要点。了解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危害,了解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和原则。
11.了解劣质地下水危害、利用与控制,了解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了解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参考资料:《地下水科学概论》,
周训等,地质出版社,2009
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代    码:613
第一部分 理论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
1-1  库仑力、离子键、共价健和八电子规则
1-2  路易斯结构式和共振式
裂隙水1-3  原子轨道的量子描述
1-4  分子轨道与共价键
1-5  杂化轨道理论
1-6  有机分子的结构与分子式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0:3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776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了解   地下水   生物   处理   掌握   方法   特点   基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