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珠从哪里来》公开课教案_5...

水珠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很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教学过程】
师:上课!上节课我们在学习《冰融化了》这个节时,你们还记得装有冰块的塑料袋外面有什么现象吗?
生:塑料袋外面有小水珠。
师:塑料袋外面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研究《水珠从哪里来》
板书:水珠从哪里来
师:今天老师把上节课用到的塑料袋变成了烧杯,如果我们把冰块放入烧杯中,烧杯外壁会不会也出现小水珠呢?
生:(实行简单猜测)
师: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生:想
师:下面就请每组的1号同学用小勺把冰块放入到1号烧杯中。
  然后仔细观察:过一会儿,烧杯的外壁是不是也会出现小水珠并且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出现小水珠了,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注意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冰块要轻拿轻放。
  (教师巡视)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观察。
你们能够先用手来摸一摸烧杯外壁,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看到实验现象,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具有特异功能的”——水写布,只要这块布一遇到水就会变黑,下面就请同学们也用这块布看看有没有水珠生成吧。
老师提醒同学们不要忘记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现象
师:下面哪个小组能来说一说你们组看到的实验现象呢?
生:我们组通过实验发现 1号烧杯外壁出现小水珠。
师:老师也请你拿着你们组的1号烧杯来前面给同学们看一看
  我们也用水写布来看一下吧(水写布变黑),是有小水珠生成。
哪个组再来说一说呢?
生:我们组通过实验也发现 1号烧杯外壁出现小水珠。
师:老师也请你拿着你们组的1号烧杯来前面给同学们看一看
  我们同样也用水写布来看一下吧(水写布变黑),是有小水珠生  成。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这两组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实验发现装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也有小水珠生成,和塑料袋一样。
师:唉,你们认为装冰块烧杯外壁水写布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请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先来想一想
师:下面老师就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1)冰多了化成水从杯口漫出来。
  (2)加冰时,冰碰到杯壁流下来
  (3)烧杯里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烧杯外壁来。
师:你能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水蒸气吗?它是怎么跑到烧杯外壁来的呢?
生:水蒸气是空气中的一种物质,通过烧杯口跑到外面来。
  (4)烧杯里的冷空气加上烧杯外的热空气变成水珠。
师:哎,你觉得是烧杯里的冷空气和烧杯外的热空气结合就会变成水珠,他们是怎么结合到一起的呢?
  (5)冰本身有白气跑到了杯壁上,变成了小水珠
师:在这里,老师要先纠正你一个错误,你所说的“白气”其实就是很小的小水滴,因为它很小,所以看起来就像白气一样。你能说一说它是怎么到达的烧杯外壁呢?
生:通过烧杯口出来的
  (6)冰化成水时,水里有分子,分子向各个方向活动,活动到杯壁上, 就变成了水珠。
师:你觉得是水里有一种叫做分子的物质,你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是分子吗?它是怎么跑到烧杯外壁的?
生:解释什么是分子,通过烧杯口跑到烧杯外壁
水蒸气用手一摸就会变成小水珠
实验验证:空气中有水蒸气,用手摸2号空烧杯没有水珠。
(板书写主要猜测)
师:老师把同学们刚才说的主要观点都写在了黑板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些猜测。你们觉得这些猜测都对吗,谁能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呀?
  生:我认为第一个不合理,冰化成水的高度还没有到达杯口,所以不可能流出来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谁来分析一下呢?
生:分析。我们组加冰的时候没有碰到烧杯口,发现烧杯外壁也有小水珠产生。
师:我们来看下面的这几种分析,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呢?谁能来说一说呢
生:他们都是觉得是烧杯里的冰产生的白气,水蒸气、冷空气跑到了烧杯外壁来变成了小水珠。
师:你观察的真细心。
这几种猜测都认为是杯内的物质跑到外面来,变成了小水珠。到底这种猜测对不对呢?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呢?
生:做实验。
师:同学们真棒,想到了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现在我们认为烧杯外壁水珠是烧杯内的物质通过烧杯口跑出来的,那么你们打算如何来做实验呢
生:把烧杯口封住
师:为什么要封住烧杯口呢?
当我们封住烧杯口,烧杯里面的物质还出的来吗?
生:出不来了。
师:如果外面还有水珠就说明,外面的水珠和杯内的物质没关系。如果没有水珠了,说明外面的水珠和杯内的物质相关系。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和你们想到一块去了,为了实验操作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保鲜膜把烧杯口盖住。请每组2号同学打开科学书的第一页拿出保鲜膜。
师:你们都会用保鲜膜吗?
生:会
师:你们还真厉害,但是你们肯定做的不规范,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演示做准确的实验操作。
(老师操作演示如何使用保鲜膜)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两个地方:
先把烧杯外壁已有的小水珠用餐巾纸擦干净
这是为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呀
你们觉得他说有道理吗
盖住烧杯口,仔细观察烧杯外壁是否还有小水珠。
下面请同学们开始实验吧。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用保鲜膜盖住烧杯口以后,发现烧杯外壁还有小水珠。
(两组回答)
师:其他组的实验现象和这两组一样吗?
生:一样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都发现了当我们用保鲜膜盖住烧杯口以后,烧杯外壁还有小水珠出现。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烧杯外壁的小水珠不是烧杯内的物质跑出来形成的。
师:谁能再说一说呢?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烧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烧杯内的物质跑出来形成的。现在难题已经攻克一半了,请同学们打起精神来加把劲,现在你们觉得烧杯外壁的水珠和什么相关呢?
师:现在你们来摸一摸1号烧杯的外壁,感觉怎么样呢?很凉还是很热呢?
生:1号烧杯外壁很凉
师:会不会和这个凉的、冷的烧杯外壁相关呢?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个2号烧杯,里面装的是常温水,为了防止烧杯内的水出来,老师也用保鲜膜把它的烧杯口封住了,从开始上课到现在,杯壁的外面有水珠吗?
请两组同学看看,没有水珠。
师:为什么装有常温水的烧杯就没有水珠
生:不冷,常温
师:也就是说,只有杯壁是凉的,烧杯外壁才会形成小水珠。
师:既然和凉相关,现在老师不往烧杯中加入冰块,只让烧杯壁变凉,你们说烧杯外壁会不会也出现小水珠呢?
生:、不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答案都不统一,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视频,相信你们会到答案。
播放:冰烧杯外壁也有水珠的视频。
师:哎、同学们,观看刚才的视频,你们看到了什么呀?
生:冰玻璃杯外壁也产生小水珠了。
师:那么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冰块,从冰箱中取出的冷杯子外壁上,也会形成小水珠。那么说明,“冷”的杯壁确实是形成小水珠的条件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条件吗?是什么接触了冷的杯壁形成水珠了呢?
师:为了协助同学们更好地思考,老师请同学们想一下。
我们的冷冻的空烧杯和不和外界接触呢?和什么接触?
生:接触,和外界的空气接触。
师:同样,装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也有小水珠,它和不和外界接触呢,什么接触?
生:也是和外界的空气接触。
师:同学们真棒,请同学们沿着这两点思考,想一想会不会是我们空气或者是空气中的什么物质遇到冷的外壁就变成小水珠了呢?
生:空气中有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师:原来就是空气中有一种叫做水蒸气的物质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同学们这节课的变现真棒,发现了小水珠从哪里来的秘密。那么,空气中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28: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740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烧杯   水珠   外壁   同学   实验   老师   冰块   发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