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眼视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背景技术:



2.多点正向离焦镜片采用微透镜形式在视网膜周边配置了足量的近视离焦,采用不同于光学中心的光焦度所产生不同屈光力,用于抑制近视的发展。现有框架眼镜的临床实践表明通过单纯近视离焦能够抑制眼轴增长,可以减少相对性远视离焦以改变人眼周边屈光状态。但视网膜周边散光离焦也是促使眼轴逆向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增加对视网膜周边散光进行矫枉过正的功能是现有离焦镜片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散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离焦镜片缺少对视网膜周边散光进行矫枉过正功能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散光离焦眼镜片的眼镜。
4.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包括:
5.母镜和设置在所述母镜上的至少一组环带;所述母镜包括光学中心;所述环带以所述光学中心为圆心,并沿所述母镜的径向方向设置;
6.所述环带包括多组彼此相连的微透镜,所述微透镜在任意第一方向上的宽度w1和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2满足:0.1mm≤|w
1-w2|≤4.0mm。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镜包括靠近眼侧的第一面和远离眼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环带位于所述第二面上。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镜包括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层连接,以形成夹层;所述环带位于所述夹层中。
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环带位于所述第二面时,所述第一面包括球面、非球面、环曲面或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环带位于所述夹层中时,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球面或非球面,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球面、非球面、环曲面或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镜被所述环带界定为第一屈光区和第二屈光区;所述第二屈光区包括所述微透镜覆盖所述母镜的区域;所述第一屈光区包括自所述光学中心向所述微透镜延伸的区域以及相邻所述环带之间的区域。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的曲面面型为环曲面或超环曲面中的任一种。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微透镜的曲面面型为环曲面时,所述第二屈光区包括屈光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屈光力d1和第二屈光力d2;所述第一屈光力d1和所述第二屈光力d2满足:d
2-d1≥2.0d,且d
1-d0≥3.0d;其中,d0表示所述母镜的处方屈光力。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微透镜的曲面面型为超环曲面时,所述第二屈光区包括至少三个方向的屈光力,所述屈光力包括最大屈光力d
max
和最小屈光力d
min
,所述最大屈光
力d
max
和所述最小屈光力d
min
所在的屈光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最大屈光力d
max
和所述最小屈光力d
min
满足:d
max-d
min
≥2.0d,且d
min-d0≥3.0d;其中,d0表示所述母镜的处方屈光力。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带沿所述母镜的径向方向上等距排列或非等距排列;相邻所述环带之间的距离为0.5~4mm。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等距排列具体是指:各环带间距都是0.5mm、或者都是1mm,或者都是1.5mm,或者都是2mm等。
1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的非等距排列具体是指:环带之间的距离可以是无序的增大或变小;也可以是各环带之间的距离逐步递减。相邻的环带之间的距离变小时,其离焦面积也会相应增大;环带之间的距离变大时,离焦面积相应变小。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带为闭合环带或非闭合环带;或者
19.所述环带围绕所述光学中心呈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分布;或者
20.所述微透镜为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或椭圆形。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眼镜,所述眼镜包括上述的散光离焦眼镜片。
2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包括母镜和设置在母镜上的至少一组环带;母镜包括光学中心;环带以光学中心为圆心,并沿母镜的径向方向设置;环带包括多组彼此相连的微透镜,微透镜在任意第一方向上的宽度w1和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2满足:0.1mm≤|w
1-w2|≤4.0mm。本技术在母镜的光学中心周边配置多组环带,使佩戴者戴镜后,眼睛透过环带结构时能够同时具有针对视网膜周边的远视性离焦进行矫枉过正的近视性离焦功能和针对视网膜周边的散光进行矫枉过正的散光离焦功能;同时,由于组成环带的微透镜在一个方向宽度与垂直这个方向的宽度不相等,使得微透镜的排列密度不同,同时各环带间距不同,还可以增加局部离焦面积,以双重离焦功能抑制青少年轴性近视的进一步发生或发展。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的正面结构图;
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复合离焦眼镜片的侧面结构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复合离焦眼镜片的侧面结构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微透镜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微透镜为环曲面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微透镜为超环曲面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非闭合环带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多边形环带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0-母镜,20-环带,30-第一屈光区,40-第二屈光区,50-缺口,101-光学中心,102-第一表面,103-第二表面,104-夹层,105-第一介质层,106-第二介质层,201-微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参见图1-2所示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包括:母镜10和设置在母镜10上的至少一组环带20;母镜10包括光学中心101;环带20以光学中心101为圆心,并沿母镜10的径向方向设置;环带20包括多组彼此相连的微透镜201。采用环带结构的设计不仅提供对佩戴者戴镜后的视网膜周边的远视性离焦进行矫枉过正的近视性离焦功能,同时对视网膜周边的散光进行矫枉过正,以双重离焦功能抑制青少年轴性近视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微透镜201在任意第一方向上的宽度w1和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2满足:0.1mm≤|w
1-w2|≤4.0mm。图4中,横向的箭头表示第一方向,竖向的箭头表示第二方向,当两个方向上的宽度满足上述的范围时,单个微透镜的面型是环曲面或超环曲面面型的非圆形结构,且微透镜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不同的屈光力,可以在任一瞳孔扫描面积范围内同时兼容明视区域和离焦区域,从而保证人眼在正常视觉状态下每一个微透镜都会产生近视性离焦和散光离焦,近视性离焦能够使原本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的像,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的功能,同时散光离焦能够对视网膜周边的散光进行矫枉过正的功能。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微透镜201在一个方向宽度与垂直这个方向的宽度不相等时,各个微透镜201之间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以组成环带20;因此由于每个微透镜201具有不同的形状,使得各环带20之间存在不同的间距,由于间距不同,就可以调整局部的离焦面积,来提高眼镜片的适配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微透镜201也可以采用形状相同的结构来组成环带20,此时还可以通过主动调整各环带20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局部离焦面积。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选择不限于图4中显示的方式,实际上只有在微透镜的任意方向上都满足上述的范围,才能使得镜片具有同时调节近视离焦量和散光离焦量的要求。同时,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宽度差的绝对值进一步优选为0.1mm、0.2mm、0.3mm、0.4mm、0.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和4.0mm中的任一项。
39.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参见图2,母镜10包括靠近眼侧的第一面102和远离眼侧的第二面103;第一面102和第二面103相对设置;其中,环带20位于第二面103上。靠近眼侧具体可以理解为贴近眼睛的一侧,此时第一面102多为凹面;与第一面102相对应的就是位于外侧的第二面103,第二面103多为凸面;环带20设置在凸起的第二面103上,能够保证戴镜者视网膜周边获得形成诱导眼轴逆向发展的足量离焦刺激。
4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微透镜201在母镜10的表面时容易产生磨损,使得微透镜201形状发生变化,导致微透镜201的离焦量变小,影响功能性,因此需要对微透镜201进行保护,参见图3,母镜10包括第一介质层105和第二介质层106;第一介质层105与第二介质
层106连接,以形成夹层104;环带20位于夹层104中。位于夹层104中的环带20,微透镜201凸起的方向朝向第二面103。
4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层105和第二介质层106是两种折射率的材料,当环带20在第一介质层105的表面时,第二介质层106通过注塑工艺、浇筑工艺或者通过粘贴等方式构成一个母镜10;其中,第一介质层105的折射率为n1,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为n2,第一介质层的屈光力为(n
2-n1)
×
r1,第二介质层106的屈光力为(n
2-n1)
×
r2,其中r1为微透镜的屈光力在子午方向的曲率半径,r2为微透镜的屈光力在垂直子午方向的曲率半径。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环带20位于第二面103时,第一面102包括球面、非球面、环曲面或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或者当环带20位于夹层104中时,第二介质层106包括球面或非球面,第一介质层105包括球面、非球面、环曲面或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母镜10被环带20界定为第一屈光区30和第二屈光区40;光线通过第一屈光区30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光线通过第二屈光区40时成像在除了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以实现抑制眼睛发生屈光不正的功能;其中,参见图2,第二屈光区40包括微透镜201覆盖母镜10的区域,具体可以理解为微透镜201对应母镜10设置的区域,由于环带20的结构设置于母镜10的表面,因此微透镜201与母镜10的屈光力共同形成第二屈光区域40;第一屈光区30包括自光学中心101向微透镜201延伸的区域以及相邻环带20之间的区域,由于环带设置有多组,因此最靠近光学中心101的环带与光学中心之间的区域以及相邻环带之间的区域都组成了视力清晰的第一屈光区,优选的,最靠近光学中心101的环带与光学中心之间的区域为圆形,光学中心101可以提供处方屈光力d0,因此光学中心101以及光学中心101以外的区域,同形成第一屈光区域30。
44.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微透镜201产生至少两个不同的屈光力,微透镜201的曲面面型为环曲面或超环曲面中的任一种。
45.在一些实施例中,环曲面(toric surface)是指在微透镜表面上有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别为最大和最小曲率半径的曲面,并且同一轴向上的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与微透镜顶点的曲率半径相等;在xyz笛卡尔坐标系上定义环曲面,z轴沿着内法线穿过环曲面顶点,xoy平面过环曲面顶点并与z轴垂直,环曲面以x方向为子午基轴方向,由以下函数确定:
[0046][0047]
其中,c
x
为环曲面x轴方向的曲率,cy为环曲面垂直x轴方向的y轴方向的曲率,c
x
<cy。
[0048]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当微透镜201的曲面面型为环曲面时,第二屈光区40包括屈光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屈光力d1和第二屈光力d2;图5中,第一屈光力d1所在的方向为子午方向,第二屈光力d2所在的方向为弧矢方向,第一屈光力d1和第二屈光力d2满足:d
2-d1≥2.0d,且d
1-d0≥3.0d;其中,d0表示母镜10的处方屈光力。
[0049]
在一些实施例中,超环曲面(atotic surface)是指在微透镜表面上有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别为最大和最小曲率半径的曲面,并且同一轴向上的任意一点或任意一段的曲率半径与微透镜顶点的曲率半径不相等;在xyz笛卡尔坐标系上定义所述的超环曲面,z轴沿着内法线穿过超环曲面顶点,xoy平面过超环曲面顶点并与z轴垂直,所述的超环曲面由以下
函数确定:
[0050][0051]
其中,c为超环曲面顶点曲率,k
x
为x轴方向的二次曲线常数,ky为垂直x轴方向的y轴方向的二次曲线常数,a4、a6……an
分别是x轴方向的高次项系数,b4、b6……bn
分别是y轴方向的高次项系数;高次项系数的取值数量级范围:a4、a6……an
为10-4
~10-n
,b4、b6……bn
为10-4
~10-n

[005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当微透镜201的曲面面型为超环曲面时,第二屈光区40包括至少三个方向的屈光力,如d
max
、d
mid
和d
min
,且至少三个方向上得屈光力均不同,即d
max
、d
mid
和d
min
均不同;其中,屈光力包括最大屈光力d
max
和最小屈光力d
min
,最大屈光力d
max
和最小屈光力d
min
所在的屈光方向相互垂直,最大屈光力d
max
和最小屈光力d
min
满足:d
max-d
min
≥2.0d,且d
min-d0≥3.0d;其中,d0表示母镜10的处方屈光力。
[0053]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圆形的微透镜201的最大直径为1~4mm,最小直径为0.5~2mm。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环带20沿母镜10的径向方向上等距排列或非等距排列;等距排列具体是指各个环带20之间的距离相等,非等距排列具体是指从光学中心101向外侧各个环带20的间距逐渐增大,或者也可以是逐渐减小,或者也可以是无序的间距排列。
[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中共设置了11条环带,以光学中心101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环带至第十一环带,各个环带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1、l2、l3、l4、l5、l6、l7、l8、l9和l10,相邻环带20之间的距离为0.5~4mm,如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的间距是0.5mm,第二环带和第三环带的间距是0.6mm,第三环带和第四环带的间距是0.7mm等逐渐增大。各环带20间距不同,可以增加局部的离焦面积,以巩固离焦效果。
[0056]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带20为闭合环带或非闭合环带;闭合环带具体是指微透镜201收尾连接使环带20形成完整的圆形;非闭合环带是指环带上具有一缺口50,参见图7,缺口50可以是垂直向下,也可以是彼此倾斜,倾斜角度为3~12
°
,通过缺口50的设计,可以增加戴镜者眼睛向下内旋的可视区域,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当环带结构为闭合结构时,多组环带围绕母镜的光学中心101呈对称分布;当环带结构为非闭合结构时,多组环带中的靠近光学中心的第一组环带或第一组、第二组环带为非闭合环带,剩余的多组环带为闭合环带分布在非闭合环带的外围。
[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透镜201为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或者,环带围绕光学中心101呈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分布。如图8所示,环带20呈多边形,可以为不同屈光状态提供离焦调节。
[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母镜10的材质包括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高分子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等。热塑性树脂包括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固性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环硫树脂、硫代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烯丙基树脂以及聚氨基甲酸酯中的任一种。
[0059]
在一些实施例中,母镜10至少一侧的表面形成有包覆膜,包覆膜包括增加镜片透光度的透明涂膜,包括增加镜片耐久度的硬质涂膜、包括阻挡有害光线的反射膜、包括实现成像可视性的减反射增透膜、包括具有变功能的偏光膜或者包括掺杂对紫外线敏感材料
的其它变膜等。包覆膜本身可以具有不同的颜,在反光情况下目视的颜可以是绿、蓝、黄、紫等,也可以是其他颜。
[0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眼镜片的制备工艺可以包括:通过金属或玻璃模具利用注塑或浇筑成型工艺制成眼镜片毛坯,后经车房加工毛坯的后表面制成所需的眼镜镜片;或者通过金属和玻璃模具利用uv光固化工艺制成眼镜片毛坯,后经车房加工毛坯的表面制成的佩戴者所需的眼镜镜片;或者通过金属和玻璃模具利用uv光固化工艺制成眼镜片贴片,后通过贴合工艺制成的眼镜片或眼镜片毛坯。
[0061]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工艺所得的眼镜片与眼镜框架组合后可以进一步制备形成眼镜,眼镜片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类椭圆形或其他异形结构。
[0062]
在一些实施例中,母镜10的第一屈光区30的折射率和第二屈光区40的折射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第二屈光区4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屈光区30的折射率,第二屈光区40需要使得光线通过第二屈光区40时形成近视性离焦,设置第二屈光区4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屈光区30的折射率,即第二屈光区40使用较高折射率的光学材料,可以使得镜片更薄且达到目标屈光力。
[0063]
本技术中,在眼镜片光学中心周边配置多组环带结构,使佩戴者戴镜后,眼睛透过环带结构时,能够具有针对视网膜周边的远视性离焦进行矫枉过正的近视性离焦和视网膜周边的散光离焦的功能;同时具备近视离焦和散光离焦配置,能够保证戴镜者视网膜周边获得形成诱导眼轴逆向发展的足量离焦刺激,同时也能够为不同屈光状态、不同视功能、不同年龄段、不同处方屈光度以及不同视网膜周边屈光状态的青少年人依据自身情况不同订制更有针对性、效果更佳的产品。
[0064]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65]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母镜(10)和设置在所述母镜(10)上的至少一组环带(20);所述母镜(10)包括光学中心(101);所述环带(20)以所述光学中心(101)为圆心,并沿所述母镜(10)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环带(20)包括多组彼此相连的微透镜(201),所述微透镜(201)在任意第一方向上的宽度w1和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2满足:0.1mm≤|w
1-w2|≤4.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镜(10)包括靠近眼侧的第一面(102)和远离眼侧的第二面(103);所述第一面(102)和所述第二面(103)相对设置,所述环带(20)位于所述第二面(10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镜(10)包括第一介质层(105)和第二介质层(106);所述第一介质层(105)与所述第二介质层(106)连接,以形成夹层(104);所述环带(20)位于所述夹层(104)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带(20)位于所述第二面(103)时,所述第一面(102)包括球面、非球面、环曲面或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带(20)位于所述夹层(104)中时,所述第二介质层(106)包括球面或非球面,所述第一介质层(105)包括球面、非球面、环曲面或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镜(10)被所述环带(20)界定为第一屈光区(30)和第二屈光区(40);所述第二屈光区(40)包括所述微透镜(201)覆盖所述母镜(10)的区域;所述第一屈光区(30)包括自所述光学中心(101)向所述微透镜(201)延伸的区域以及相邻所述环带(20)之间的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201)的曲面面型为环曲面或超环曲面中的任一种;当所述微透镜(201)的曲面面型为环曲面时,所述第二屈光区(40)包括屈光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屈光力d1和第二屈光力d2;所述第一屈光力d1和所述第二屈光力d2满足:d
2-d1≥2.0d,且d
1-d0≥3.0d;其中,d0表示所述母镜(10)的处方屈光力;当所述微透镜(201)的曲面面型为超环曲面时,所述第二屈光区(40)包括至少三个方向的屈光力,所述屈光力包括最大屈光力d
max
和最小屈光力d
min
,所述最大屈光力d
max
和所述最小屈光力d
min
所在的屈光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最大屈光力d
max
和所述最小屈光力d
min
满足:d
max-d
min
≥2.0d,且d
min-d0≥3.0d;其中,d0表示所述母镜(10)的处方屈光力。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带(20)沿所述母镜(10)的径向方向上等距排列或非等距排列;相邻所述环带(20)之间的距离为0.5~4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带(20)为闭合环带或非闭合环带;或者所述环带(20)围绕所述光学中心(101)呈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分布;或者所述微透镜(201)为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或椭圆形。10.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散光离焦眼镜片。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眼镜片包括母镜和设置在母镜上的至少一组环带;母镜包括光学中心;环带以光学中心为圆心,并沿母镜径向方向设置;环带包括多组彼此相连的微透镜,微透镜在任意第一方向上的宽度W1和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2满足:0.1mm≤|W


技术研发人员:

冯涛 余浩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明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9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16: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71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环带   所述   透镜   曲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