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真题及答案_百度文 ...

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真题及答案
第1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70题,共7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排屑装置
1.本质安全设计措施是指通过改变机路设计或工作特性,来清除危险或减少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安全措施。下列采用的安全措施中,属于本质安全措施的是(  )。
A.采用安全电源
B.设置防护装置
C.设置保护装置
D.设置安全标志
【答案】A
【解析】消除或减小相关的风险,应按下列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即“三步法”。
第一步:本质安全设计措施,也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通过适当选择机器的设计特性和暴露人员与机器的交互作用,消除或减小相关的风险。此步是风险减小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
第二步:安全防护措施,也称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如果仅通过本质安全设计措施不足以减小风险时,可采用用于实现减小风险目标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步:使用安全信息,也称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如果以上两步技术措施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时,应使用信息明确警告剩余风险,说明安全使用设备的方法和相关的培训要求等。
A选项属于本质安全设计措施,BC选项属于安全防护措施,D选项属于使用安全信息。
2.机械制造企业的车间内设备应合理布局,各设备之间、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的墙壁之间的范离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依据《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落》(JBJ 18),大型机床操作面间距最小安全距离是(  )。
A.0.5m
B.1.0m
C.1.5m
D.2.0m
【答案】C
【解析】各设备之间、管线之间,以及设备、管线与厂房、建(构)筑物的墙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设计和建筑规范要求。机床间的最小距离及机床至墙壁和柱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由表可知,大型机床操作面间距最小安全距离是1.5m。
机床布置的最小安全距离(单位:m)
3.机械产品设计应考虑维修性,以确保机械产品一旦出现故障,易发现、易检修下列机械产品设计要求中,不属于维修性考虑的是(  )。
A.足够的检修活动空间
B.零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
C.故障部位置于危险区以外
D.关键零部件的多样化设计
【答案】D
【解析】维修性设计应考虑以下要求:将维护、润滑和维修设定点放在危险区之外;检修人员接近故障部位进行检查、修理、更换零件等维修作业的可达性,即安装场所可达性(有足够的检修活动空间)、设备外部的可达性(考虑封闭设备用于人员进行检修的开口部分的结构及其固定方式)、设备内部的可达性(设备内部各零、组部件之间的合理布局和安装空间);零、组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同时,必须考虑维修人员的安全。
4.金属切削作业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包括机械危险、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危险等因素,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切削机床设计时应尽可能排除危险因素。下列切削机床设计中,针对机械危险因素的是(  )。
A.控制装置设置在危险区以外
B.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
C.工作位置设计考虑操作者体位
D.传动装置采用隔离式保护装置
【答案】D
【解析】防止机械危险安全措施:有可能造成缠绕、吸入或卷入等危险的运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如链传动、齿轮齿条传动、带传动、蜗轮传动、轴、丝杠、排屑装置等)应予以封闭、设置防护装置或使用信息提示。通常传动装置采用隔离式防护装置,如齿轮、链传动采用封闭式防护罩,带传动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保护区域较大的范围采用防护栅栏。
需要人员近距离作业的操作区,刀具和运动部件的防护,应针对性采用符合要求的保护装置。
5.砂轮机借助高速旋转砂轮的切削作用除去工件表面的多余层,其操作过程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无论是正常磨削作业、空转试验还是修整砂轮,操作者都应站在砂轮机的(  )。
A.正后方
B.正前方
C.斜后方
D.斜前方
【答案】D
【解析】无论是正常磨削作业、空转试验还是修整砂轮,操作者都应站在砂轮的斜前方位置,不得站在砂轮正面。
6.剪板机借助于固定在刀架上的上刀片与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下刀片作相对往复运动,从而使板材按所需的尺寸断裂分离。关于剪板机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剪板机不必具有单次循环模式
B.压紧后的板料可以进行微小调整
C.安装在刀架上的刀片可以靠摩擦安装固定
D.剪板机后部落料区域一般应设置阻挡装置
【答案】D
【解析】剪板机应有单次循环模式,A选项错。
压料装置(压料脚)应确保剪切前将剪切材料压紧,压紧后的板料在剪切时不能移动。B选项错。
安装在刀架上的刀片应固定可靠,不能仅靠摩擦安装固定。C选项错。
在使用剪板机时,剪板机后部落料危险区域一般应设置阻挡装置,以防止人员发生危险。D选项正确。
7.木材机械加工过程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机械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粉尘因素等,下列木材机械加工对人体的伤害中,发生概率最高的是(  )。
A.皮炎
B.呼吸道疾病
C.过敏
D.切割伤害
【答案】D
【解析】诸多危险有害因素中,刀具切割的发生概率高,危险性大,木材的天然缺陷、刀具高速运动和手工送料的作业方式是直接原因。
8.圆锯机是以圆锯片对木材进行锯切加工的机械设备。锯片的切割伤害、木材的反弹抛射打击伤害是主要危险。手动进料圆锯机必须安装分料刀,分料刀应设置在出料端,以减少木材对锯片的挤压,防止木材的反弹,如图所示。关于分料刀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料刀顶部应不高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
B.分料刀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10mm
C.分料刀的宽度应介于锯身厚度与锯料宽度之间
D.分料刀刀刃为弧形,其圆弧半径不应大于圆锯片半径
【答案】C
【解析】应能在锯片平面上作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调整,分料刀顶部应不低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3mm,其他各点与锯片的距离不得超过8mm。AB选项错。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其强度和刚度,受力后不会被压弯或偏离正常的工作位置。其宽度应介于锯身厚度与锯料宽度之间,在全长上厚度要一致。C选项正确。分料刀的引导边应是楔形的,以便于导入。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圆锯片半径。D选项错。
9.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铸造作业过程最可能存在的是(  )。
A.机械伤害、放射、火灾
B.灼烫、噪声、电离辐射
C.爆炸、机械伤害、微波
D.火灾、灼烫、机械伤害
【答案】D
【解析】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一)火灾及爆炸;(二)灼烫;(三)机械伤害;(四)高处坠落;(五)尘毒危害;(六)噪声振动;(七)高温和热辐射。
10.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坏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取具有一定机械性能、形状和尺寸服件的加工方法,下列伤害类型中,锻造过程最常见的是(  )。
A.起重伤害
B.机械伤害
C.高处坠落
D.电击伤害
【答案】B
【解析】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伤害事故,按其原因可分为3种:
(1)机械伤害。锻造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工具或工件的非正常选择和使用,人的违章操作等,都可导致机械伤害。如锻锤锤头击伤;打飞锻件伤人;辅助工具打飞击伤;模具、冲头打崩、损坏伤人;原料、锻件等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砸伤;操作杆打伤、锤杆断裂击伤等。
(2)火灾爆炸。红热的坯料、锻件及飞溅氧化皮等一旦遇到易燃易爆物品,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3)灼烫。锻造加工坯料常加热至800~1200℃,操作者一旦接触到红热的坯料、锻件及飞溅氧化皮等,必定被烫伤。
11.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关于体力劳动强度级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16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Ⅰ级”
B.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20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Ⅲ级”
C.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22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Ⅳ级”
D.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18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Ⅱ级”
【答案】D
【解析】体力劳动强度指数Ⅰ。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强度按大小分为4级,见下表。由表可知,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18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级”。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12.疲劳分为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象,而
精神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疲劳产生的原因来自工作条件因素和作业者本身因素。下列引起疲劳的因素中,属于作业者本身因素的是(  )。
A.工作强度
B.熟练程度
C.环境照明
D.工作体位
【答案】B
【解析】作业者本身的因素:作业者因素包括作业者的熟练程度、操作技巧、身体素质及对工作的适应性,营养、年龄、休息、生活条件以及劳动情绪等。B选项符合。
工作条件因素:泛指一切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产生影响的工作环境,包括劳动制度和生产组织不合理。如作业时间过久、强度过大、速度过快、体位欠佳等;机器设备和工具条件差,设计不良。如控制器、显示器不适合于人的心理及生理要求;工作环境很差。如照明
欠佳,噪声太强,振动、高温、高湿以及空气污染等。ACD属于工作条件因素。
13.人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和机器两个子系统构成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体系统。在自动化系统中,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  )。
A.以机为主
B.以人为主
C.人机同等
D.人机共体
【答案】A
【解析】在自动化系统中,则以机为主体,机器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于闭环系统的机器自身的控制,人只是一个监视者和管理者,监视自动化机器的工作。
14.在电流途径左手到右手、大接触面积(50~100cm)且干燥的条件下,当接触电压在100~220V时,人体电阻大致在(  )。
A.500~1000Ω
B.2000~3000Ω
C.4000~5000Ω
D.6000~7000Ω
【答案】
【解析】人体电阻是皮肤电阻与体内电阻之和。皮肤由外层的表皮和表皮下面的真皮组成。在干燥条件下,当接触电压在100~220V范围内时,人体阻抗大致上在2000~3000Ω之间。
15.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形态的能量造成的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下列触电事故伤害中,属于电击的是(  )。
A.电弧烧伤
B.电烙印
C.皮肤金属化
D.跨步电压触电
【答案】D
【解析】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线电击、两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
按照电流转换成作用于人体的能量的不同形式,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伤害。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4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657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因素   设计   作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