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急冷油减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蒸汽裂解方法在生产乙烯中占有主导地位,乙烯装置原来经过预热后进入急冷区,急冷油和急冷水为下游用户提供热量并发生蒸汽,随着在高温下的运行,急冷油的粘度会逐渐升高,严重时流动性变差并堵塞设备和管线,急冷油塔釜温度低而塔顶温度高,降低了稀释蒸汽发生量,同时需补入大量中压蒸汽,增加乙烯装置的综合能耗,并排出较多污水,严重时可能影响装置的生产负荷,因此急冷油的黏度控制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现有技术中,传统减黏方法中,以蒸汽汽提急冷油与乙烷炉裂解气汽提急冷油应用最为广泛,蒸汽汽提时,较轻组分比较容易分离,但是中重组分几乎未被萃取出来,因此效率较低;而应用乙烷炉裂解气汽提与蒸汽汽提法相比,虽然能够较好地将急冷油中的轻、中组分分离出来,但是裂解气的热量被大量浪费。
4.专利号cn104449826a和cn104449827a的专利文件都公开了一种降低乙烯装置急冷油减黏的方法,前者主要介绍了其方法,后者主要介绍了它的系统和方法,二者虽有一定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1)采用普通抽提塔进行抽提;(2)操作压力均为超临界压力,即4mpag以上。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溶剂与急冷油在抽提塔中不能充分混合,且塔的压力过高,对塔的材质、操作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专利号cn104449808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降低乙烯装置急冷油减黏的系统和方法,它将急冷油在进入抽提塔前先进行气化闪蒸,分离轻组分后再进入塔内利用超临界溶剂抽提。该方法先将急冷油加热至最高500度,浪费了大量热能,无法达到节约能量的目的,且抽提塔无法很好地混合溶剂与急冷油,该系统同时也有前述压力过高导致的制造、操作、稳定等问题。
6.因此,一般的急冷油减黏方法不能达到节约能耗并高效分离急冷油中有效组分,如何在较为温和的压力和温度下对急冷油进行减黏,并降低成本一直是急冷油减黏工艺中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通过设置汽提塔和萃取塔实现急冷油的两次轻、重组分分离,不仅保证了重组分的分离效果,还能减轻两道工序中的负荷,该系统还具有溶剂回收装置,能够有效回收溶剂实现溶剂的循环利用,降低成本,并且该萃取塔可以通过气相入口向下部封头内通入与溶剂相同组分的气相溶剂,提高抽提效果,该萃取塔具有转盘装置,可以使重组分溶质的流动性增加,防止堵塞,塔筒内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当一侧塔筒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另一侧塔筒工作,保证工艺的连续进行,且由于该萃取塔的抽提效果的提高,使得该萃取塔的操作压力显著降低,提高该系统的操作稳定性。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该系统包括:
9.汽提塔,所述汽提塔上连接有急冷油进料管线和蒸汽管线;
10.萃取塔,所述萃取塔包括:
11.塔筒,内部设置有间壁,所述间壁将所述塔筒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塔筒内部中心设置有柱状空间,所述塔筒外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相连通的第一溶质入口、第一抽提溶剂入口和第二溶质入口、第二抽提溶剂入口,所述第一溶质入口和所述第二溶质入口与所述汽提塔的第一重质组分出口连接;
12.上部封头,设置于所述塔筒上端,与所述塔筒相隔离,所述上部封头上部设置有气相入口和分别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相连通的两个气相出口;
13.下部封头,设置于所述塔筒下端,与所述塔筒相连通,所述下部封头外壁上开设有轻质溶质注入口,所述下部封头下端开设有重质溶质排出口;
14.转盘装置,设置于所述下部封头内部;
15.溶剂供应装置,所述溶剂供应装置的溶剂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抽提溶剂入口和所述第二抽提溶剂入口连接;
16.溶剂回收装置,所述溶剂回收装置与所述萃取塔的第一轻质组分出口和所述重质溶质排出口连接,所述溶剂回收装置能够分离出气相溶剂并将所述气相溶剂通过气相溶剂输出端进行输出,所述气相溶剂输出端与所述气相入口和所述溶剂供应装置的第一溶剂输入端连接,所述溶剂回收装置能够分离出轻油并将所述轻油通过轻油输出端进行输出,所述轻油输出端与轻油外输管线和所述轻质溶质注入口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第一重质组分出口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萃取塔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设置有重油泵和重油换热器,所述重油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溶质入口和所述第二溶质入口连接。
18.可选地,所述溶剂供应装置包括:
19.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溶剂输入端、第二溶剂输入端和溶剂输出端,所述第二溶剂输入端与第二溶剂输送管线连接;
20.第二管线,一端与所述第一溶剂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有溶剂压缩机,所述第二管线上设置有溶剂换热器。
21.可选地,所述溶剂回收装置包括:
22.第一溶剂分离罐,所述第一溶剂分离罐上设置有第一轻油输入口、第一气相溶剂输出口和第一轻油输出口,所述第一轻油输入口与所述气相出口连接;
23.第二溶剂分离罐,所述第二溶剂分离罐上设置有第二轻油输入口、第二气相溶剂输出口和第二轻油输出口,所述第二轻油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轻油输出口连接;
24.第三溶剂分离罐,所述第三溶剂分离罐上设置有重油输入口、第三气相溶剂输出口和重油输出口,所述重油输入口与所述重质溶质排出口连接。
25.可选地,所述气相出口通第三管线与所述第一轻油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三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轻油换热器,所述第一轻油输出口通过第四管线与所述第二轻油输入口连接,所述第四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重质溶质排出口通过第五管线与所述重油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五管线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26.可选地,所述第一气相溶剂输出口、所述第二气相溶剂输出口和所述第三气相溶
剂输出口通过第六管线与所述溶剂压缩机连接。
27.可选地,所述汽提塔的第二轻质组分出口和所述第二轻油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七管线和第八管线与所述轻油外输管线连接,所述重油输出口与重油外输管线连接。
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急冷油减黏方法,利用上述的急冷油减黏系统,该方法包括:
29.对急冷油进行蒸汽汽提,分离出第一重组分和第一轻组分;
30.通过萃取塔和溶剂供应装置对所述第一重组分进行萃取,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
31.回收所述第二重组分和所述第二轻组分中的溶剂并将回收的溶剂输送至所述溶剂供应装置。
32.可选地,所述通过萃取塔和溶剂供应装置对所述第一重组分进行萃取,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包括:
33.将所述第一重组分通过第一溶质入口和第二溶质入口输送至所述萃取塔;
34.利用所述溶剂供应装置通过第一抽提溶剂入口和第二抽提溶剂入口将抽提溶剂输送至所述萃取塔;
35.通过所述第一重组分与所述抽提溶剂在所述萃取塔内的接触,分离出所述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重组分通过重质溶质排出口排出,所述第二轻组分通过气相出口排出。
36.可选地,所述通过萃取塔和溶剂供应装置对所述第一重组分进行萃取,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还包括:
37.通过气相入口向上部封头内注入回收的溶剂,所述回收的溶剂为气相溶剂;
38.所述气相溶剂通过柱状空间内向下进入下部封头并与所述第一重组分接触;
39.通过轻质溶质注入口向下部封头内注入所述第二轻组分。
40.本发明提供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及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
41.1、该系统通过设置汽提塔和萃取塔实现急冷油的两次轻、重组分分离,不仅保证了重组分的分离效果,还能减轻两道工序中的负荷;
42.2、该系统还具有溶剂回收装置,能够有效回收溶剂实现溶剂的循环利用,降低成本;
43.3、该系统的萃取塔可以通过气相入口向下部封头内通入与溶剂相同组分的气相溶剂,提高抽提效果;
44.4、该系统的萃取塔具有转盘装置,可以使重组分溶质的流动性增加,防止堵塞;
45.5、该系统的萃取塔的塔筒内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当一侧塔筒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另一侧塔筒工作,保证工艺的连续进行;
46.6、由于该萃取塔的抽提效果的提高、重组分溶质流动性的增加,使得该萃取塔的操作压力显著降低,提高该系统的操作稳定性。
47.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48.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
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49.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50.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的萃取塔的结构示意图。
51.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的萃取塔的上部封头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52.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的萃取塔的塔筒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53.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的萃取塔的下部封头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54.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一种急冷油减黏方法的流程图。
55.附图标记说明:
56.1、塔筒;2、间壁;3、第一空间;4、第二空间;5、柱状空间;6、第一溶质入口;7、第一抽提溶剂入口;8、第二溶质入口;9、第二抽提溶剂入口;10、上部封头;11、气相入口;12、气相出口;13、轻油外输管线;14、下部封头;15、轻质溶质注入口;16、重质溶质排出口;17、转盘装置;18、驱动电机;19、转轴;20、叶轮;21、叶片;22、塔板;23、汽提塔;24、急冷油进料管线;25、蒸汽管线;26、第一管线;27、重油泵;28、重油换热器;29、混合器;30、第二管线;31、溶剂换热器;32、第一溶剂分离罐;33、第二溶剂分离罐;34、第三溶剂分离罐;35、重油外输管线;36、第三管线;37、轻油换热器;38、第四管线;39、第五管线;40、第六管线;41、第二溶剂输送管线;42、第七管线;43、第八管线;44、溶剂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58.实施例一
59.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该系统包括:
60.汽提塔23,汽提塔23上连接有急冷油进料管线24和蒸汽管线25;
61.萃取塔,萃取塔包括:
62.塔筒1,内部设置有间壁2,间壁2将塔筒1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塔筒1内部中心设置有柱状空间5,塔筒1外壁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相连通的第一溶质入口6、第一抽提溶剂入口7和第二溶质入口8、第二抽提溶剂入口9,第一溶质入口6和第二溶质入口8与汽提塔23的第一重质组分出口连接;
63.上部封头10,设置于塔筒1上端,与塔筒1相隔离,上部封头10上部设置有气相入口11和分别与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相连通的两个气相出口12;
64.下部封头14,设置于塔筒1下端,与塔筒1相连通,下部封头14外壁上开设有轻质溶质注入口15,下部封头14下端开设有重质溶质排出口16;
65.转盘装置17,设置于下部封头14内部;
66.溶剂供应装置,溶剂供应装置的溶剂输出端与第一抽提溶剂入口7和第二抽提溶剂入口9连接;
67.溶剂回收装置,溶剂回收装置与萃取塔的第一轻质组分出口和重质溶质排出口16连接,溶剂回收装置能够分离出气相溶剂并将气相溶剂通过气相溶剂输出端进行输出,气相溶剂输出端与气相入口11和溶剂供应装置的第一溶剂输入端连接,溶剂回收装置能够分离出轻油并将轻油通过轻油输出端进行输出,轻油输出端与轻油外输管线13和轻质溶质注入口15连接。
68.具体的,在汽提塔23内采用中压或高压蒸汽,蒸汽温度大于200℃,蒸汽与急冷油的重量比为0.1-99,对急冷油进行蒸汽汽提,分离出第一重组分和第一轻组分;第一重组分经过增压以及降温/升温后分别通过第一溶质入口6和第二溶质入口8作为高黏度溶质输入至萃取塔内,萃取塔内操作压力可以低于1mpa,操作温度为30-120℃;溶剂供应装置向萃取塔内输入抽提溶剂,经过萃取塔的分离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第二轻组分和第二重组分经过溶剂回收装置将气相溶剂回收,回收得气相溶剂可以输回溶剂供应装置循环利用,节省成本;同时还可以通过气相入口11将回收的气相溶剂输入萃取塔内,提高抽提效果;第二轻组分经过溶剂回收装置分离出的轻油可以与第一轻组分汇流,汇流后的轻组分可以通过轻油外输管线13外输也可以一部分输回轻质溶质注入口15,提高萃取塔内的高黏度溶质的流动性。
69.可选地,蒸汽采用1.2mpag,280℃的中压蒸汽;蒸汽与急冷油的重量比为0.1-99。
70.可选地,抽提溶剂为c4烷烃,抽提溶剂与汽提后急冷油的重量比为5。
71.可选地,转盘装置17包括:
72.驱动电机18,设置于上部封头10顶端;
73.转轴19,与驱动电机18输出端相连接,转轴19贯穿上部封头10和柱状空间5,下端伸至下部封头14内部;
74.叶轮20,设置于转轴19下端,叶轮20周围设置有至少两个叶片21。
75.具体的,驱动电机18可以通过转轴19带动叶轮20和叶片21转动,叶轮20和叶片21靠近重质溶质排出口16设置,进而带动下部封头14内的重质溶质通过重质溶质排出口16排出。
76.可选地,塔筒1内在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内均设置有多个塔板22,每个塔板22的尺寸均小于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的截面尺寸。
77.具体的,多个塔板22沿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内水平截面方向设置,每个塔板22都将第一空间3或第二空间4内的截面挡住一部分。
78.可选地,多个塔板22在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内交错设置,使得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内的液体和气体的流动轨迹为s形。
79.具体的,交错设置的多个塔板22可以提高溶质和抽提溶剂在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内的停留时间,并且可以使得溶质和抽提溶剂充分混合,提高抽提效果。
80.可选地,柱状空间5贯通塔筒1,与上部封头10和下部封头14相连通。
81.具体的,柱状空间5连通上部封头10和下部封头14,可以方便通过柱状空间5向下部封头14内注入与溶剂相同组分的气体,进一步与高黏度溶质接触,提高抽提效果。
82.可选地,柱状空间5通过外壁与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相隔离。
83.具体的,柱状空间5的外壁可以使得注入下部封头14内的与溶剂相同组分的气体不与塔筒1内气、液相接触。
84.可选地,柱状空间5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85.在其他示例中,柱状空间5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正方形或多边形。
86.可选地,转轴19的截面尺寸小于柱状空间5的截面尺寸。
87.具体的,转轴19的截面尺寸小于柱状空间5的截面尺寸可以保证转轴19与柱状空间5之间有间隙,方便与溶剂相同组分的气体的注入,也可以避免转轴19转动时接触柱状空间5的外壁。
88.可选地,转轴19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89.在其他示例中,转轴19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正方形或正多边形。
90.可选地,上部封头10内填充有气相,气相为与溶剂相同组分的气体或惰性气体。
91.具体的,上部封头10内的气相与塔筒1内的液相或气相不接触,上部封头10与塔筒1之间可以设置隔板来隔离,气相的设置可以保证上部封头10内只有气相。
9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重质组分出口通过第一管线26与萃取塔连接,第一管线26上设置有重油泵27和重油换热器28,重油换热器28的输出端与第一溶质入口6和第二溶质入口8连接。
93.具体的,汽提后分离出的第一重组分经过增压以及降温/升温后进入萃取塔。
94.在本实施例中,溶剂供应装置包括:
95.混合器29,混合器29上设置有第一溶剂输入端、第二溶剂输入端和溶剂输出端,第二溶剂输入端与第二溶剂输送管线41连接;
96.第二管线30,一端与第一溶剂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有溶剂压缩机44,第二管线30上设置有溶剂换热器31。
97.具体的,抽提溶剂采用c3-c5烷烃或烯烃中的一种或混合物,抽提溶剂与汽提后的急冷油的重量比为0.5-10;抽提溶剂为亚临界态,即压力和温度均小于溶剂或混合溶剂的临界压力与临界温度;混合器29能够将回收的气相溶剂与新输入的第二溶剂混合,混合后供应给萃取塔。
98.在本实施例中,溶剂回收装置包括:
99.第一溶剂分离罐32,第一溶剂分离罐32上设置有第一轻油输入口、第一气相溶剂输出口和第一轻油输出口,第一轻油输入口与气相出口12连接;
100.第二溶剂分离罐33,第二溶剂分离罐33上设置有第二轻油输入口、第二气相溶剂输出口和第二轻油输出口,第二轻油输入口与第一轻油输出口连接;
101.第三溶剂分离罐34,第三溶剂分离罐34上设置有重油输入口、第三气相溶剂输出口和重油输出口,重油输入口与重质溶质排出口16连接。
102.具体的,第一溶剂分离罐32和第二溶剂分离罐33为轻油溶剂分离罐,第三溶剂分离罐34为重油溶剂分离罐。
103.在本实施例中,气相出口12通第三管线36与第一轻油输入口连接,第三管线3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轻油换热器37,第一轻油输出口通过第四管线38与第二轻油输入口连接,第四管线3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重质溶质排出口16通过第五管线39与重油输入口连接,第五管线39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10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相溶剂输出口、第二气相溶剂输出口和第三气相溶剂输出口通过第六管线40与溶剂压缩机44连接。
105.具体的,第一气相溶剂输出口、第二气相溶剂输出口和第三气相溶剂输出口中的回收的溶剂为气相溶剂,在第六管线40内混合后回输至溶剂压缩机44,进而循环进入溶剂供应装置,实现溶剂的循环使用。
106.在本实施例中,汽提塔23的第二轻质组分出口和第二轻油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七管线42和第八管线43与轻油外输管线13连接,重油输出口与重油外输管线35连接。
107.具体的,第二轻质组分出口和第二轻油输出口中的第一轻组分和轻油在轻油外输管线13中汇流并向外输送。
108.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急冷油减黏系统使用时,通过急冷油进料管线24和蒸汽管线25将急冷油和中压蒸汽输送至汽提塔23内,采用蒸汽汽提将急冷油分离成第一重组分和第一轻组分,第一重组分输送至重油外输管线35,第一轻组分分为两股分别输送至萃取塔的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内;第一溶剂通过溶剂压缩机44经过溶剂换热器31进入混合器29,同时第二溶剂通过输送至混合器29,在混合器29内混合形成抽提溶剂,抽提溶剂分两股分别输送至萃取塔的第一空间3和第二空间4,第一溶质入口6和第二溶质入口8设置在第一抽提溶剂入口7和第二抽提溶剂入口9的上方,通过第一重组分的溶质与抽提溶剂逆流接触,形成第二轻组分和第二重组分,第二轻组分向上,第二重组分向下,第二轻组分通过气相出口12排出,第二重组分进入下部封头14并通过重质溶质排出口16排出。
109.排出的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进入溶剂回收装置,第二轻组分经过第一溶剂分离罐32和第二溶剂分离罐33,经过两次分离,有效地分离出轻油和气相溶剂,提高了分离效果;第二重组分经过第三溶剂分离罐34分离出重油和气相溶剂,重油可以通过重油外输管线35输出,气相溶剂则回流至溶剂供应装置重的溶剂压缩机44内,实现溶剂的循环利用。
110.另外,为提高抽提效果和保证第二重组分的流动性,可以将与抽提溶剂组分相同的气相溶剂从气相入口11注入上部封头10,保证上部封头10内只有气相,气相从柱状空间5内向下进入下部封头14,进一步与高黏度的第一重组分溶质接触,进一步抽提溶质,提高抽提效果,提高减黏效果;并且下部封头14内的转盘装置17可以转动,带动重质溶质从重质溶质排出口16排出塔外,当第一重组分溶质黏度过高,导致下部封头14中的溶质流动性较差时,还可以通过轻质溶质注入口15注入溶质回收装置回收的轻油作为轻质溶质,增加第一重组分溶质的流动性;由于上述手段有效提高了抽提效果、增加了第一重组分溶质的流动性、提高了对急冷油的减黏效果,该萃取塔的操作压力可以大幅减低,萃取塔的操作压力可以降至1mpa以下,提高操作稳定性。
111.实施例二
112.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急冷油减黏方法,利用上述的急冷油减黏系统,该方法包括:
113.对急冷油进行蒸汽汽提,分离出第一重组分和第一轻组分;
114.通过萃取塔和溶剂供应装置对第一重组分进行萃取,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
115.回收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中的溶剂并将回收的溶剂输送至溶剂供应装置。
116.具体的,该方法先后对进冷油进行蒸汽汽提和萃取塔的抽提,实现对急冷油的两
次轻、重组分的分离,不仅保证了轻、重组分的分离效果,进而提高急冷油的减黏效果,还能减轻两道工序中的负荷;该方法还采用溶剂回收装置有效回收溶剂实现溶剂的循环利用,降低成本。
11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萃取塔和溶剂供应装置对第一重组分进行萃取,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包括:
118.将第一重组分通过第一溶质入口和第二溶质入口输送至萃取塔;
119.利用溶剂供应装置通过第一抽提溶剂入口和第二抽提溶剂入口将抽提溶剂输送至萃取塔;
120.通过第一重组分与抽提溶剂在萃取塔内的接触,分离出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第二重组分通过重质溶质排出口排出,第二轻组分通过气相出口排出。
12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萃取塔和溶剂供应装置对第一重组分进行萃取,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还包括:
122.通过气相入口向上部封头内注入回收的溶剂,回收的溶剂为气相溶剂;
123.气相溶剂通过柱状空间内向下进入下部封头并与第一重组分接触;
124.通过轻质溶质注入口向下部封头内注入第二轻组分。
125.具体的,通过将回收的气相溶剂从气相入口向下部封头内通入萃取塔,提高抽提效果,进而提高急冷油的减黏效果;并且将部分第二轻组分通过轻质溶质注入口输入回萃取塔,可以进一步降低萃取塔内的溶质的黏度,提高溶质的流动性,避免堵塞,进一步提高减黏效果。
126.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急冷油减黏方法实施时,以急冷油的粘度为9845mpa.s(50℃)为例:10t/h的急冷油进入汽提塔,经5t/h的1.2mpag,280℃的中压蒸汽汽提后,分离出第一轻质组分2439kg/h,第一重质组分从汽提塔下部分离,经过重油泵与重油换热器增压到0.9mpag,79℃,分为两股进入萃取塔中;循环的第一溶剂经过溶剂压缩机与溶剂换热器后达到亚临界状态,0.9mpag,79.2℃,与来自界区外的第二溶剂:75.6t/h亚临界正丁烷溶剂经过混合器混合后形成抽提溶剂并分为两股进入萃取塔,急冷油与抽提溶剂的比为1:7.6;萃取出的第二轻质组分从萃取塔的上部分离,减压至0.8mpag并加热至80℃,进入第一溶剂分离罐;35.3t/h气相溶剂可从第一溶剂分离罐顶部回收,底部轻油经减压至0.3mpag后进入第二溶剂分离罐;0.21t/h气相溶剂可从第二溶剂分离罐顶部回收,底部轻油1570kg/h与汽提塔顶部的第一轻组分的轻油混合后经轻油外输管线输出;萃取后的重油从萃取塔底部分离,直接减压至0.1mpag后,进入第三溶剂分离罐,1.73t/h气相溶剂可从第三溶剂分离罐顶部回收,重油从重油外输管线输出;三股气相溶剂汇合后返回溶剂供应装置,循环利用;有需要时也可以有部分气相溶剂通过气相入口注入萃取塔,提高抽提效果,有需要时也可以有部分轻油通过轻质溶质注入口注入萃取塔,提高溶质的流动性。在本实施例中,三股气相溶剂共计37.24t/h,溶剂回收率为98%,纯度为99.9%;处理并汇流后的减黏油4009kg/h,粘度《5mpa.s(50℃)。
127.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汽提塔,所述汽提塔上连接有急冷油进料管线和蒸汽管线;萃取塔,所述萃取塔包括:塔筒,内部设置有间壁,所述间壁将所述塔筒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塔筒内部中心设置有柱状空间,所述塔筒外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相连通的第一溶质入口、第一抽提溶剂入口和第二溶质入口、第二抽提溶剂入口,所述第一溶质入口和所述第二溶质入口与所述汽提塔的第一重质组分出口连接;上部封头,设置于所述塔筒上端,与所述塔筒相隔离,所述上部封头上部设置有气相入口和分别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相连通的两个气相出口;下部封头,设置于所述塔筒下端,与所述塔筒相连通,所述下部封头外壁上开设有轻质溶质注入口,所述下部封头下端开设有重质溶质排出口;转盘装置,设置于所述下部封头内部;溶剂供应装置,所述溶剂供应装置的溶剂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抽提溶剂入口和所述第二抽提溶剂入口连接;溶剂回收装置,所述溶剂回收装置与所述萃取塔的第一轻质组分出口和所述重质溶质排出口连接,所述溶剂回收装置能够分离出气相溶剂并将所述气相溶剂通过气相溶剂输出端进行输出,所述气相溶剂输出端与所述气相入口和所述溶剂供应装置的第一溶剂输入端连接,所述溶剂回收装置能够分离出轻油并将所述轻油通过轻油输出端进行输出,所述轻油输出端与轻油外输管线和所述轻质溶质注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油减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质组分出口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萃取塔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设置有重油泵和重油换热器,所述重油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溶质入口和所述第二溶质入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油减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供应装置包括: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溶剂输入端、第二溶剂输入端和溶剂输出端,所述第二溶剂输入端与第二溶剂输送管线连接;第二管线,一端与所述第一溶剂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有溶剂压缩机,所述第二管线上设置有溶剂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冷油减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溶剂分离罐,所述第一溶剂分离罐上设置有第一轻油输入口、第一气相溶剂输出口和第一轻油输出口,所述第一轻油输入口与所述气相出口连接;第二溶剂分离罐,所述第二溶剂分离罐上设置有第二轻油输入口、第二气相溶剂输出口和第二轻油输出口,所述第二轻油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轻油输出口连接;第三溶剂分离罐,所述第三溶剂分离罐上设置有重油输入口、第三气相溶剂输出口和重油输出口,所述重油输入口与所述重质溶质排出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冷油减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出口通第三管线与所述第一轻油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三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轻油换热器,所述第一轻油输出口通过第四管线与所述第二轻油输入口连接,所述第四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重质溶质排出口通过第五管线与所述重油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五管线上设置有第三阀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冷油减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相溶剂输出口、所
述第二气相溶剂输出口和所述第三气相溶剂输出口通过第六管线与所述溶剂压缩机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冷油减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塔的第二轻质组分出口和所述第二轻油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七管线和第八管线与所述轻油外输管线连接,所述重油输出口与重油外输管线连接。8.一种急冷油减黏方法,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急冷油减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对急冷油进行蒸汽汽提,分离出第一重组分和第一轻组分;通过萃取塔和溶剂供应装置对所述第一重组分进行萃取,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回收所述第二重组分和所述第二轻组分中的溶剂并将回收的溶剂输送至所述溶剂供应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急冷油减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萃取塔和溶剂供应装置对所述第一重组分进行萃取,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包括:将所述第一重组分通过第一溶质入口和第二溶质入口输送至所述萃取塔;利用所述溶剂供应装置通过第一抽提溶剂入口和第二抽提溶剂入口将抽提溶剂输送至所述萃取塔;通过所述第一重组分与所述抽提溶剂在所述萃取塔内的接触,分离出所述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重组分通过重质溶质排出口排出,所述第二轻组分通过气相出口排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急冷油减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萃取塔和溶剂供应装置对所述第一重组分进行萃取,获得第二重组分和第二轻组分还包括:通过气相入口向上部封头内注入回收的溶剂,所述回收的溶剂为气相溶剂;所述气相溶剂通过柱状空间内向下进入下部封头并与所述第一重组分接触;通过轻质溶质注入口向下部封头内注入所述第二轻组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冷油减黏系统及方法,包括:汽提塔;萃取塔;溶剂供应装置,溶剂供应装置的溶剂输出端与第一抽提溶剂入口和第二抽提溶剂入口连接;溶剂回收装置,溶剂回收装置与萃取塔的第一轻质组分出口和重质溶质排出口连接,溶剂回收装置能够分离出气相溶剂并将气相溶剂通过气相溶剂输出端进行输出,气相溶剂输出端与气相入口和溶剂供应装置的第一溶剂输入端连接,溶剂回收装置能够分离出轻油并将轻油通过轻油输出端进行输出,轻油输出端与轻油外输管线和轻质溶质注入口连接;该系统通过设置汽提塔和萃取塔实现急冷油的两次轻、重组分分离,不仅保证了重组分的分离效果,还能减轻两道工序中的负荷。能减轻两道工序中的负荷。能减轻两道工序中的负荷。


技术研发人员:

曹勃 王振维 赵百仁 刘罡 赵明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6.16

技术公布日:

2022/12/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8:3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63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溶剂   所述   组分   溶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