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技术及隐身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

隐身技术及隐身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
隐身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军事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日趋成熟。隐身技术涉及的技术领域十分广泛,已经从最初应用在飞机的可视性控制,拓展到各种武器装备的雷达、红外、声、光、电磁等各种目标特征信号的控制。隐身技术给现代战争的思维模式和作战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隐身与反隐身已成为战争双方争夺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纵观隐身技术及隐身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可以把它分成3个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隐身技术发端于视觉隐身。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法国均开始在覆盖飞机的蒙皮上喷涂伪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对付目视探测威胁和刚刚发展起来的雷达、声纳探测威胁,通过降低武器的目标特征信号进行隐蔽进攻的概念已经逐渐形成,并且在飞机、潜艇等武器中开始应用。
二次世界大战后,地面发射和空中发射的防御性导弹迅速发展起来,导弹与雷达火控系统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防空系统的作战效能。1960年,美国U-2高空侦察机被苏联的SA-2防空导弹击落后,美国开始重视侦察机和的雷达目标特征信号控制技术研究,先后研制了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AGM-28B“猎犬”空对地等具有一定隐身性能的武器,为美国隐身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SR-71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研制的高空、高速侦察机,可以在27千米高空以3马赫的速度飞行。SR-71采用了双三角机翼、平底机身的翼身融合隐身外形,飞机表面涂有能吸收雷达波和红外线的磁性吸波材料。因此SR-71具有一定的雷达隐身性能和红外隐身性能。
吸波
(SR-71“黑岛”高空侦察机为美国隐身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GM-28B“猎犬”导弹是罗克韦尔公司研制的战略/战术空地,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射程960千米。它采用鸭式气动布局,进气道唇口采用了雷达吸波结构。
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美国是现代隐身技术发展的先驱。经历了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之后,美国对武器生存能力的重要性有了基于实战的理解。到了70年代中期,美国的隐身技术进入了正规的发展时期。1980年8月,当时美国国防部负责研究与工程的副部长佩里在首次公开披露美国的隐身计划时,对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做了如下总结:“多年以来我们尤其重视发展使雷达看不见飞机的那种技术。60年代初,我们将这样一种技术运用到了一些侦察机上,70年代又运用到当时正在研制的‘战斧’和ALCM空射上。到1977年夏,这一技术的效能已有较大提高,可广泛用于各种飞机,包括有人驾驶飞机。”
预先研究计划和先进技术演示验证计划
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组织和领导了一系列的隐身技术预先研究计划和先进技术演示验证计划,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创新性的隐身武器设计中。同一时期,欧洲国家如德国、英国和法国也开始进行隐身技术研究,制订并执行了隐身技术的发展计划,为欧洲先进军事国家隐身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3年,为了验证隐身战斗机的技术可行性,由DARPA领导,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执行了“海弗兰”(HaveBlue)计划。该计划的研究目标是研制5架实验型隐身战术(XST)技术验证机,用以演示隐身飞机的可行性。计划要求用雷达吸波材料作机体蒙皮,使其在前视后向扇区内雷达截面(RCS)最小,同时采用一种冷却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技术。第一架XST验证机于1977年进行试飞。在试验期间,使用缴获的苏联雷达和导弹系统来观测,证明这种飞机确实具有难以被发现的低可探测性。鉴于“海弗兰”计划取得的良好成果,美国政府大幅度提
高了隐身技术的研究经费预算,1980年的研究经费是1977年的研究经费的100倍。
70年代末,DARPA还针对90年代苏联将要部署的新型防空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突防效能的评估研究。基于这些研究的成果,1979年~1982年由DARPA领导,通用动力公司、洛克希德公司等执行了“水鸭黎明”(TealDawn)计划。该计划研究的突防技术,主要包括隐身外形技术、雷达吸波材料技术和先进推进技术。通过该计划,美国掌握了先进(ACM)的设计技术,这些技术后来被用于设计AGM-129隐身。
德国从70年代开始进行隐身技术研究,执行了“萤火虫”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研制一种可配备中程导弹的“萤火虫”隐身截击机。该飞机采用多面体隐身外形,与同一时期美国研制的F-117隐身战斗机具有相同的隐身原理。在X 波段,其头部方向的RCS可比常规飞机低20~30分贝。
隐身飞机
“海弗兰”计划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使得美国军方决定在XST技术验证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隐身战斗机,这就是后来的F-117A“夜鹰”隐身战斗机。该飞机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生产,1981年首次试飞成功,1983年10月开始服役。F-117A采用了奇特的多面体外形,机身表面由许多对称的平面组成,这使得鼻锥方向俯仰±30°范围内没有后向雷达散射回波,而在水平面内则使不可避免的反射集中在少数几个狭窄的方位角区域内。飞机的整个蒙皮及某些机内部件均涂
覆了铁氧体雷达吸波材料,翼梁、翼肋、大梁和垂尾等部件用吸波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由于采用上述技术,F-117A的RCS仅有0.025~0.1米2。
(“海弗兰”计划中的实验型隐身战术(XST)技术验证机。)
1977年,美国政府认为正在研制的B-1战略轰炸机无法有效突破前苏联在90年代的防空体系,因此中止了B-1研制计划;同样受“海弗兰”计划所取得成果的鼓舞,他们认为可以全力发展隐身轰炸机计划。1981年诺斯罗普公司开始研制B-2隐身战略轰炸机,该机于1989年首次试飞,并于1999年在科索沃战争中首次使用。B-2最为显著的隐身特点是采用了“飞翼”形总体外形布局,并把大部分部件安排在“飞翼”内;在进气道设计方面考虑到下方雷达探测的威胁,采用背负式S形进气道;大量使用雷达吸波涂料和蜂窝夹芯吸波结构材料;同时减小机身表面各种缝隙和不连续性。采取上述隐身措施之后,B-2的RCS 可低达0.1米2,是B-52轰炸机的1/1000、B-1轰炸机的1/100。
隐身导弹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37: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627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隐身   技术   隐身技术   发展   计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