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氢换热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加氢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氢换热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加氢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2.加氢处理是石油产品中较为重要的处理方法之一,是指在一定温度、氢分压及催化剂条件下,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等杂原子及金属杂质,使烯烃饱和、芳烃部分加氢饱和,以改善油品的使用性能。
3.加氢处理的过程为:油品与氢气混合后,送入加热炉加热到规定温度,再进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完成后,氢气在分离器中分出,并经压缩机循环使用;产品则在稳定塔中分出硫化氢、氨、水以及在反应过程中少量分解而产生的气态氢。
4.现有的加氢换热系统如申请号为cn202110477804.0的发明专利申请《采用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加氢换热系统及换热工艺》(申请公开号为cn113063309a)、申请号为cn202110477790.2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加氢工艺用的换热系统及换热工艺》(申请公开号为cn113267075a)公开的方案。
5.现有的加氢换热系统中的换热器的工作负荷一般需要维持在设计负荷60~110%之间,当在开工阶段或原料供应不足时,很难维持在60%以上的工作负荷。低负荷运行往往会导致换热器内结垢、结焦的发生,使得整套系统难以长期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加氢换热组件,以使换热器能适应负荷波动。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加氢换热组件的加氢换热系统。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氢换热组件,包括有换热装置、用于输送原料油的原料油总管线、用于输送氢气的氢气总管线,其特征在于:
9.所述原料油总管线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原料油管线、第二原料油管线;
10.所述氢气总管线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氢气管线、第二氢气管线;
11.上述第一原料油管线、第二原料油管线、第一氢气管线、第二氢气管线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一阀门;
12.所述换热装置为具有一个壳程和两个管程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该两个管程为第一管程、第二管程,第一管程的入口端与第一原料油管线的出口端、第一氢气管线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管程的入口端与第二原料油管线的出口端、第二氢气管线的出口端相连通。
13.本技术中的“氢气”可为从加氢装置输出的循环氢(循环氢中可能带有杂质),或者是直接从外部接入的氢气。
14.为保证换热效果,优选地,所述缠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由内而外逐层螺旋缠绕成多层螺旋管,各层螺旋管中均具有第一管程、第二管程的换热管,且第一、第二管程的换热管均布在各层螺旋管中。如此,使得壳程介质与各层螺旋管的介质进行均匀换热,特别是当第一管程中通原料油与氢气、第二管程中仅通少量氢气时,能有效保证换热效果。
15.优选地,所述原料油总管线、氢气总管线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二阀门。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程的出口端、第二管程的出口端为独立分开而形成两路;
17.或,所述第一管程的出口端、第二管程的出口端合并为一路。
18.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程的出口端、第二管程的出口端为独立分开而形成两路的状态下,加氢换热组件还包括有:
19.第一原料油旁路管线,其输入端与第一原料油管线相连通,并位于第一原料油管线的入口端和第一原料油管线上的第一阀门之间;其输出端与上述第一管程的出口端相连通;
20.第二原料油旁路管线,其输入端与第二原料油管线相连通,并位于第二原料油管线的入口端和第二原料油管线上的第一阀门之间;其输出端与上述第二管程的出口端相连通;
21.上述第一原料油旁路管线、第二原料油旁路管线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三阀门。如此,可根据换热器的管程出口温度控制第三阀门,如当换热器的管程出口温度较高时,可打开对应的第三阀门,使得未换热的低温原料油与管程出口的介质混合,从而降低管程出口介质的温度。
22.同样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程的出口端、第二管程的出口端合并为一路的状态下;加氢换热组件还包括有:
23.第三原料油旁路管线,其输入端与上述原料油总管线相连通,输出端与第一管程的出口端、第二管程的出口端合并后的一路相连通;
24.且所述第三原料油旁路管线上设有第三阀门。
2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氢换热系统,包括有加热炉、与加热炉的输出端相连通的加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上所述的加氢换热组件,第一管程的出口端、第二管程的出口端与上述加热炉的输入端相连通,换热装置之壳程的入口端与上述加氢反应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换热装置的壳程的出口端连接至下游设备。
26.优选地,还包括有加热炉旁路管线,其输入端连接于加热炉的输入端和换热装置的管程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其输出端连接于加热炉的输出端和加氢反应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管线上;且加热炉旁路管线上、加热炉的输入端和换热装置的管程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四阀门。如此,当管程出口介质的温度较高时,可直接走加热炉旁路管线。
27.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程的出口端、第二管程的出口端为独立分开而形成两路的状态下,该两路通过各自的管线与加热炉的输入端相连通,且在两路管线上均设有上述的第四阀门,所述加热炉旁路管线也有两条,并均设有第四阀门,两条加热炉旁路管线的输入端分别与对应的两路管线相连通,输出端连接于加热炉的输出端和加氢反应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管线上。如此,可根据工况以及加工油品的不同,实现炉前混氢和炉后混氢不同加工工艺
的转换,可兼顾两种加氢工艺的有点,使得生产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加宽广。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增设第一、第二原料油管线、第一、第二氢气管线、以及设于各管箱上的第一阀门,第一原料油管线、第一氢气管线的输出端连接至换热装置的第一管程,第二原料油管线、第二氢气管线的输出端连接至换热装置的第二管程,如此,当换热装置处于正常工况或高负荷工况运行时,第一阀门都打开,原料油以及氢气混合后走换热装置的两个管程;当换热装置处于低负荷工况运行时,可通过调整气液相在不同管程内的流量来达到所需最小流速要求,如原料油仅走第一管程,氢气走第一管程和第二管程,由于所有的原料油走第一管程,能保证进入换热器的油气混合进料流速处于正常设计的60%~110%之间,解决了低负荷长周期运行的问题,并保证了流速,维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由于第二管程内有氢气经过,有效避免了因多股流换热器某一管程内无介质时长期承受高外压、高温工况对换热器带来的损伤。且本技术能实现炉前混氢和炉后混氢不同加工工艺的转换。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3.实施例一:
3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氢换热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加氢换热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一,该加氢换热组件包括有换热装置1、用于输送原料油的原料油总管线2、用于输送氢气的氢气总管线3、第一原料油旁路管线51、第二原料油旁路管线52。
35.原料油总管线2、氢气总管线3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二阀门42。原料油总管线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原料油管线21、第二原料油管线22。氢气总管线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氢气管线31、第二氢气管线32。第一原料油管线21、第二原料油管线22、第一氢气管线31、第二氢气管线32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一阀门41。
36.换热装置1为具有一个壳程和两个管程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该两个管程为第一管程11、第二管程12,第一管程11的入口端与第一原料油管线21的出口端、第一氢气管线31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管程12的入口端与第二原料油管线22的出口端、第二氢气管线32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为独立分开而形成两路。本实施例中,缠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由内而外逐层螺旋缠绕成多层螺旋管,各层螺旋管中均具有第一管程11、第二管程12的换热管,且第一、第二管程的换热管数量相同并交替地均布在各层螺旋管中。
37.上述第一原料油旁路管线51的输入端与第一原料油管线21相连通,并位于第一原料油管线21的入口端和第一原料油管线21上的第一阀门41之间,第一原料油旁路管线51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原料油旁路管线52的输入端与第二原料油管线22相连通,并位于第二原料油管线22的入口端和第二原料油管线22上的第一阀门41之
间,第二原料油旁路管线52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相连通。同时,第一原料油旁路管线51、第二原料油旁路管线52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三阀门43。
38.本实施例的加氢换热系统具有上述的加氢换热组件、加热炉6、加氢反应器7以及加热炉旁路管线8。
39.其中,从换热器两个管程出来的两路管线合并成一路后与加热炉6的输入端相连通,加热炉6的输出端与加氢反应器7的输入端相连通,加氢反应器7的输出端与换热装置1之壳程的入口端相连通,换热装置1的壳程的出口端连接至下游设备。该下游设备为现有技术,包括有热高压分离罐、热低压分离罐、空冷器、冷低压分离罐等,在此不做赘述。
40.上述加热炉旁路管线8的输入端连接于加热炉6的输入端和换热装置1的管程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其输出端连接于加热炉6的输出端和加氢反应器7的输入端之间的管线上;且加热炉旁路管线8上、加热炉6的输入端和换热装置1的管程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四阀门44。且加热炉6的输入端和换热装置1的管程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的第四阀门44位于加热炉6的输入端和旁路管线8的输入端之间的管线上。
41.本实施例的换热工艺如下:
42.当缠绕管式换热器内的工作负荷m与设计负荷n之间满足n 60%≤m≤n 110%的第一工况时,各第一阀门41均打开,原料油与氢气混合后走缠绕管式换热器的两个管程,且各管程中氢油比为500~1100nm3/m3(氢油比可为500nm3/m3、1100nm3/m3或500至1100之间的任意值,具体根据实际工况设计);
43.当缠绕管式换热器内的工作负荷m与设计负荷n之间满足n 30%≤m<n 60%的第二工况时,第一原料油管线21上的第一阀门41打开,第二原料油管线22上的第一阀门41闭合,第一、第二氢气管线上的第一阀门41均打,从而使得氢气分为两路,第一路氢气与原料油混合后走第一管程,且第一管程中氢油比为475~1050nm3/m(氢油比可为475nm3/m3、1050nm3/m3或475至1050之间的任意值,具体根据实际工况设计);第二路氢气走第二管程,且第二管程中氢气的流速不低于0.1m/s;加氢反应中氢油比是由催化剂性能决定的,当催化剂性能一定时,原料油加工减少,氢气可同步减小。因第二工况下原料油只走一个管程,相比于第一工况氢气流速变化不大。
44.当缠绕管式换热器内的工作负荷m与设计负荷n满足m>n 110%的第三工况时,各第一阀门41均打开,原料油与氢气混合后走缠绕管式换热器的两个管程,且各管程中氢油比为450~1000nm3/m3(氢油比可为450nm3/m3、1000nm3/m3或450至1000之间的任意值,具体根据实际工况设计)。第三工况下,为了充分换热,原料油旁路将关闭,此时氢油比下降。
45.本技术中,从加工原料油的量和设计值的比例,可以判断缠绕管式换热器内的工作负荷的多少。且各工况下,原料油的压力和温度一般略高于氢气的压力和温度。
46.本技术换热器中管程入口温度为110~160℃,管程出口温度为320~380℃,壳程入口温度为360~420℃,壳程出口温度220~260℃,操作压力5~20mpa。
47.当缠绕管式换热器内由高负荷(≥n 60%)运行转至低负荷(<n 60%)运行时,先清洗第一管程11,具体如下:将所有的原料油以及大部分氢气通入第一管程11,将流速为0.1m/s的小部分氢气通入第二管程12(注,除保证第二管程内有0.1~0.7m/s低流速的氢气外,其他氢气全部通入第一管程内,且原料油和氢气的温度、压力不变),维持48~72h时间后,将全部的氢气通入第一管程11,将所有的原料油输入第二管程12,并维持12~24h时间
后,完成第一管程11的清洗;
48.然后清洗第二管程,具体如下:将所有的原料油以及大部分的氢气通入第二管程12,将流速为0.1~0.7m/s的小部分氢气通入第一管程11(注:除保证第一管程内有0.1~0.7m/s低流速的氢气外,其他氢气全部通入第二管程内,且原料油和氢气的温度、压力不变),维持48~72h时间后完成第二管程12的清洗。
49.实施例二:
50.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氢换热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加氢换热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为独立分开而形成两路,两路通过各自的管线与加热炉6的输入端相连通,且两路管线上均设有上述的第四阀门44,加热炉旁路管线8也有两条,并均设有第四阀门44,两条加热炉旁路管线8的输入端分别与对应的两路管线相连通,输出端连接于加热炉6的输出端和加氢反应器7的输入端之间的管线上。
51.实施例三:
52.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氢换热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加氢换热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合并为一路,且合并为一路的管线与原料油总管线2之间通过第三原料油旁路管线53相连通,且第三原料油旁路管线53上设有第三阀门43。

技术特征:


1.一种加氢换热组件,包括有换热装置(1)、用于输送原料油的原料油总管线(2)、用于输送氢气的氢气总管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总管线(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原料油管线(21)、第二原料油管线(22);所述氢气总管线(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氢气管线(31)、第二氢气管线(32);上述第一原料油管线(21)、第二原料油管线(22)、第一氢气管线(31)、第二氢气管线(32)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一阀门(41);所述换热装置(1)为具有一个壳程和两个管程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该两个管程为第一管程(11)、第二管程(12),第一管程(11)的入口端与第一原料油管线(21)的出口端、第一氢气管线(31)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管程(12)的入口端与第二原料油管线(22)的出口端、第二氢气管线(32)的出口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由内而外逐层螺旋缠绕成多层螺旋管,各层螺旋管中均具有第一管程(11)、第二管程(12)的换热管,且第一、第二管程的换热管均布在各层螺旋管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总管线(2)、氢气总管线(3)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二阀门(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为独立分开而形成两路;或,所述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合并为一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为独立分开而形成两路的状态下,加氢换热组件还包括有:第一原料油旁路管线(51),其输入端与第一原料油管线(21)相连通,并位于第一原料油管线(21)的入口端和第一原料油管线(21)上的第一阀门(41)之间;其输出端与上述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原料油旁路管线(52),其输入端与第二原料油管线(22)相连通,并位于第二原料油管线(22)的入口端和第二原料油管线(22)上的第一阀门(41)之间;其输出端与上述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相连通;上述第一原料油旁路管线(51)、第二原料油旁路管线(52)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三阀门(4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合并为一路的状态下;加氢换热组件还包括有:第三原料油旁路管线(53),其输入端与上述原料油总管线(2)相连通,输出端与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合并后的一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三原料油旁路管线(53)上设有第三阀门(43)。7.一种加氢换热系统,包括有加热炉(6)、与加热炉(6)的输出端相连通的加氢反应器(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加氢换热组件,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与上述加热炉(6)的输入端相连通,换热装置(1)之壳程的入口端与上述加氢反应器(7)的输出端相连通,换热装置(1)的壳程的出口端连接至下游设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氢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热炉旁路管线(8),其输入端连接于加热炉(6)的输入端和换热装置(1)的管程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其输出端连
接于加热炉(6)的输出端和加氢反应器(7)的输入端之间的管线上;且加热炉旁路管线(8)上、加热炉(6)的输入端和换热装置(1)的管程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四阀门(4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氢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程(11)的出口端、第二管程(12)的出口端为独立分开而形成两路的状态下,该两路通过各自的管线与加热炉(6)的输入端相连通,且在两路管线上均设有上述的第四阀门(44),所述加热炉旁路管线(8)也有两条,并均设有第四阀门(44),两条加热炉旁路管线(8)的输入端分别与对应的两路管线相连通,输出端连接于加热炉(6)的输出端和加氢反应器(7)的输入端之间的管线上。

技术总结


一种加氢换热组件,包括有换热装置、原料油总管线、氢气总管线,原料油总管线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原料油管线、第二原料油管线;氢气总管线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氢气管线、第二氢气管线;第一、第二原料油管线、第一、第二氢气管线上均设有第一阀门;换热装置为具有一个壳程和两个管程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该两个管程为第一管程、第二管程,第一管程的入口端与第一原料油管线的出口端、第一氢气管线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管程的入口端与第二原料油管线、第二氢气管线的出口端相连通。本申请还公开了具有上述加氢换热组件的加氢换热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换热器能适应负荷波动及实现炉前混氢和炉后混氢不同加工工艺的转换。炉前混氢和炉后混氢不同加工工艺的转换。炉前混氢和炉后混氢不同加工工艺的转换。


技术研发人员:

胡兴苗 陶江 吕书明 李禹平 崔娇月 汤其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1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6:3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62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线   氢气   原料   油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