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原则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 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 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 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 合理。
抗菌药物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 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 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 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 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 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 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的 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 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 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 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 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获知细菌培 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 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 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 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四、抗菌药物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 药物特点制订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 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方案,
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 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在制订方案时应 遵循下列原则。
(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二)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剂量范围给药。治 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 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 大(剂量范围高限);而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 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剂量 范围低限)。
(三)给药途径:
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 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 者初始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 早转为口服给药。
2.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 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 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全身性感染或脏
器感染 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 况,例如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浓度时可加用局部 给药作为辅助。此情况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 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以及眼 科感染的局部用药等。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 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 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 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泡菌素 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昔类等耳毒性 药不可局部滴耳。抗菌膜
(四)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 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泡菌素类和其他B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 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 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2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526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物   抗菌   应用   治疗   感染   局部   病原菌   细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