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原理及其方法

光谱分析原理及其方法
摘要:在电磁辐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某些粒子的能级发生改变,因而产生吸收、发射或散射辐射等行为,使电磁辐射的强度随波长而变化,从而能够定性、定量此种物质。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叫光谱分析其优点是灵敏,便宜,易操作,迅速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做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发射光谱,也可以利用吸收光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非常灵敏而且迅速某种元素在物质中的含量达10-10克,就可以从光谱中发现它的特征谱线,因而能够把它检查出来。本文从光谱分析的分类;光谱分析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样品制备;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和特点进行概述。并对光谱分析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光谱分析;分子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原子光谱;原子荧光光谱
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检查半导体材料硅和锗是不是达到了高纯度的要求时,就要用到光谱分析在历史上,光谱分析还帮助人们发现了许多新元素
如,铷和铯就是从光谱中看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特征谱线而被发现的光谱分析对于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也很有用十九世纪初,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它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最初不知道这些暗线是怎样形成的,后来人们了解了吸收光谱的成因,才知道这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仔细分析这些暗线,把它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就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根据分析原理光谱分析可分为发射光谱分析与吸收光谱分析二种;根据被测成分的形态可分为原子光谱分析与分子光谱分析。光谱分析的被测成分是原子的称为原子光谱,被测成分是分子的则称为分子光谱分子光谱中常见的是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中常见的是氢核磁共振(1HNMR)和碳核磁共振(12CNMR)。(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1.分子光谱法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为带谱。基于物质分子与电磁辐射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了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测量由此产生的反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而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子光谱分析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及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1]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组成:光源、单器、样品池、检测器。光源:①能提供连续的辐射;②光强度足够大;③在整个光谱区内光谱强度不随波长有明显变化;④光谱范围宽;⑤使用寿命长,价格低。 钨灯——可见光区 3202500nm,氢灯或氘灯——紫外光区 195375nmU3010(碘钨灯、氘灯)波长范围190-900nm。单器:包括狭缝、准直镜、散元件。吸收池:玻璃——由于吸收紫外UV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 石英——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光电管;光电倍增管;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记录装置:讯号处理和显示系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v-Vis法)具有设备简单、适用性广、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特点。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检验、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肿瘤诊断、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和科研生产工作中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一比尔(Lambert—Beel-)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其数学表示式如下:
A=abc
式中:A—吸光度;a—摩尔吸光系数;b—吸收介质的厚度;c—吸光物质的浓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1.1.2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以及样品要求
操作规程:①打开仪器开关,仪器使用前应预热30分钟。②转动波长旋钮,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量波长。③根据测量波长,拨动光源切换杆,手动切换光源。200-339nm使用氘灯,切换杆拨至紫外区;340nm-1000nm使用卤钨灯,切换杆拨至可见区。④调T零在透视比(T)模式,将遮光体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按下“调0%”键,屏幕上显示“000.0”或“-000.0”时,调T零完成。⑤调100%T/ OA先用参比(空白)溶液荡洗比皿2-3次,将参比(空白)溶液倒入比皿,溶液量约为比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按下“调100%”键,屏幕上显示“BL”延时数秒便
出现“100.0”(T模式)或“000.0”、“-000.0”(A模式)。调100%T/ OA完成。⑥测量吸光度:参照操作步骤③、步骤④。在吸光度(A)模式,参照步骤⑤调100%T/ OA。用待测溶液荡洗比皿2-3次,将待测溶液倒入比皿,溶液量约为比皿  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读取测量数据。⑦测量透视比:参照操作步骤③、步骤④。 在透视比(T)模式,参照步骤⑤调100%T/ OA。用待测溶液荡洗比皿2-3次,将待测溶液倒入比皿,溶液量约为比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读取测量数据。⑧浓度测量:参照操作步骤③、步骤④。在透视比(T)模式,参照步骤⑤调100%T/ OA。用标准浓度溶液荡洗比皿2-3次,将标准浓度溶液倒入比皿,溶液量约为比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按下“功能键”切换至浓度(C)模式。按下“▲”或“▼”键,设置标准溶液浓度,并按下“确认”键。用待测溶液荡洗比皿2-3次,将待测溶液倒入比皿,溶液量约为比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读取测量数据。
注意事项:使用紫外光谱测量浓度时,需要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并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所测的紫外吸收光谱曲线,计算得到结论。操作时,注意需要提前预热20分钟。样品制备好了以后不能长时间的放置。对于不同的物质,需要在特定的波长下进行吸收检测。对于样品检测时,需要及时冲洗干净玻璃皿。
1.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仪器与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类很重要的分析仪器,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部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督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着较长的历史,其主要理论框架早已建立,制作技术相对成熟。但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机、电、算等任何一方面的新 技术都可能再推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整体性能的进步。在追求准确、快速、可靠的同时,小型化、智能化、在线化、网络化成为了现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新的增长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一项产业,用户的需求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向客户、以人为本是设计和制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该遵循的法则[2]
应用范围包括:①定量分析,广泛用于各种物料中微量、超微量和常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
的测定。②定性和结构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还可用于推断空间阻碍效应、氢键的强度、互变异构、几何异构现象等。③反应动力学研究,即研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测定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探讨反应机理。④研究溶液平衡,如测定络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酸碱离解常数等。
1.2 红外光谱法(IR)
红外光谱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自1940年商品红外光谱仪问世以来,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一些新技术 (如发射光谱、光声光谱、—红联用等) 的出现,使红外光谱技术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1.2.1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组成:光源、单器、样品池、检测器。光源:①能提供连续的辐射;②光强度足够大;③在整个光谱区内光谱强度不随波长有明显变化;④光谱范围宽;⑤使用寿命长,价格低。 钨灯——可见光区 3202500nm,氢灯或氘灯——紫外光区 195375nmU3010(碘钨灯、氘灯)波长范围190-900nm。单器:包括狭缝、准直镜、散元件。吸收池:
玻璃——由于吸收紫外UV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 石英——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光电管;光电倍增管;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记录装置:讯号处理和显示系统。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物质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收,形成这一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据此可以对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不停地作振动和转动运动而产生的,分子振动是指分子中各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相对运动,多原子分子可组成多种振动图形。当分子中各原子以同一频率卤钨灯光谱、同一相位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简谐振动时,这种振动方式称简正振动(例如伸缩振动和变角振动)。分子振动的能量与红外射线的光量子能量正好对应,因此当分子的振动状态改变时,就可以发射红外光谱,也可以因红外辐射激发分子而振动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的能量不是连续而是量子化的。但由于在分子的振动跃迁过程中也常常伴随转动跃迁,使振动光谱呈带状。所以分子的红外光谱属带状光谱[3]
1.2.2红外光谱法操作步骤以及样品要求
操作步骤:开机→仪器自检→软件操作→整理绘图。环境要求(室内温度:18 25
相对湿度:≤ 60%)。开机:开启电源稳压器,打开电脑、打印机及仪器电源。建议在操作仪器采集谱图前,先让仪器稳定20分钟以上。仪器自检:按【OMNIC】打开软件后,仪器将自动检测并在右上角【状态】出现绿【√】。这样表示电脑和仪器通讯正常。软件操作:进入【采集】菜单的【实验设置】,进入【诊断】观察红外信号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就直接跳到下一步,如果不正常(比如说最大值小于4),就按【准直】进行光路自动校准,如果还是不正常,就先按【重置光学台】,等几秒钟再按【准直】;将背景样品放入样品仓或以空气为背景,按【COL BKG】采集背景光谱;将测试样品放入样品舱,按【COL SMP】采集红外光谱;需要时,按BSLN COR自动校正基线,或进行平滑处理等其它数据处理;需要时,按【制图检索】进行谱图检索和红外谱图解析;按【FIND AKS】识别谱峰;打印。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3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51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分子   分光   可见   光谱   波长   样品   物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