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三物理物理基础知识汇总

人教版初二、三物理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声音定位
    初二、三物理:基础知识汇总(人教版)
  第一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
  、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2 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
  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
  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的构造:
  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
  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n)骨、镫骨。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
  内耳:耳蜗、半规管(共三条)
  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
  7、双耳效应:
  定义: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耳朵可以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强度不同;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时间有先后;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振动的步调有差异;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8、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发音体的振幅有关)
  音:不同乐器的音不同,人的声音的音因人而异(只所以能区别各种乐器的声音,就是因为其发出的声音的音不同)
  9、频率的概念: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决定
着声音的音调。
  10、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1、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12、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13、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5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507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声音   振动   传播   频率   耳朵   发声   物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