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更准确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智能手表作为智能穿戴设备中的一种,不仅具有显示时间的基础功能,还具有接收提醒、接打电话、监测身体指标、运动过程记录等各种功能,深受用户的青睐。
3.智能手表一般包括手表本体和与手表本体连接的表带,手表本体用来提供显示和互动功能,且通过表带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由于常见的智能手表表带都是橡胶材质,不便像传统手表的金属表带一样折叠,所以,一般现有智能手表表带是通过至少一端与手表本体之间相互拆卸分离,实现手表的佩戴和摘下过程。
4.在现有技术中,手表本体与表带拆装困难,而且连接结构不仅组装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7.设备主体
8.表带,所述表带的端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卡槽;
9.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以可线性运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设置有卡勾;
10.复位弹簧,预压在所述移动件和所述设备主体之间;
11.所述移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将所述卡勾卡入所述表带的卡槽内,且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力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线性移动至所述卡勾从所述卡槽内移除。
1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主体上,且具有与所述设备主体之间形成间隙的定位部,所述移动件的搭接部被所述复位弹簧预压紧在所述定位部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移动件的按压部穿过所述定位部并且从所述定位部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伸出,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搭接部上并穿过所述定位部并从所述第二表面伸出。
1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u字型板件,所述固定件的两个悬臂部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连接两个所述悬臂部的中间连接部为所述定位部。
1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搭接部和所述按压部相互垂直设置。
1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导向缺口,所述按压部通过所述第一导向缺口穿过所述定位部;和/或,
16.所述固定件开设有第二导向缺口,所述卡勾通过所述第二导向缺口穿过所述定位部。
1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主体具有导向槽,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移动件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力沿所述导向槽向远离所述定位部的方向运动。
1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被构造为将所述移动件沿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力方向的运动行程限制在预设行程内。
1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卡勾,至少两个所述卡勾沿垂直于所述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2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为长条形卡槽,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至少两个所述卡勾均卡入同一个所述卡槽内。
2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复位弹簧,至少两个所述复位弹簧沿垂直于所述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2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带上注塑成型有硬胶连接件,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硬胶连接件上。
23.在本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在需要将表带连接到设备主体上时,可以将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固定件、移动件和复位弹簧的部分插装在表带的插槽内,并利用复位弹簧将卡勾卡入表带的卡槽内,从而实现设备主体与表带相互固定;而在需要将表带与设备主体分离时,用户可以用手按压移动件,克服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使移动件相对于设备主体线性移动至卡勾从卡槽内移除,然后拉动表带即可将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固定件、移动件和复位弹簧的部分从插槽内拔出,从而将设备主体与表带分离。本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中设备主体与表带的拆装很方便,而且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25.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6.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27.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28.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立体示意图;
29.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30.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件、复位弹簧和固定件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31.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件、复位弹簧和固定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32.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件、复位弹簧和固定件和设备主体的剖面示意图。
33.图1至图7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34.1-设备主体;11-导向槽;2-表带;21-插槽;22-卡槽;23-硬胶连接件;3-移动件;31-卡勾;32-搭接部;33-按压部;331-限位面;4-复位弹簧;5-固定件;51-定位部;52-悬臂部。
具体实施方式
35.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36.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7.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3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40.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41.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42.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4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表带、移动件和复位弹簧。其中,表带的端部开设有插槽,插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卡槽;移动件以可线性运动的方式设置在设备主体上并且设置有卡勾;复位弹簧预压在移动件和设备主体之间;移动件被构造为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将卡勾卡入表带的卡槽内,且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弹性力相对于设备主体线性移动至卡勾从卡槽内移除。
44.在本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在需要将表带连接到设备主体上时,可以将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固定件、移动件和复位弹簧的部分插装在表带的插槽内,并利用复位弹簧将卡勾卡入表带的卡槽内,从而实现设备主体与表带相互固定。而在需要将表带与设备主体分离时,用户可以用手按压移动件,克服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使移动件相对于设备主体线性移动至卡勾从卡槽内移除,然后拉动表带即可将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固定件、移动件和复位弹簧的部分从插槽内拔出,从而将设备主体与表带分离。本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中设备主体与表带的拆装很方便,而且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45.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照图1至图6,结合一个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46.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具体包括设备主体1、表带2、移动件3和复位弹簧4。
47.设备主体1可以包括智能手表的表体、智能手环的手环本体等部分,用于执行检测用户运动情况、显示信息并与用户交互等功能。
48.表带2用于固定将设备主体1固定在用户的手腕上,具体的,表带2可以一端与设备主体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也可以两端均与设备主体1可拆卸连接。
49.如图2所示,设备主体1上安装有移动件3。其中,移动件3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在表带2上,且一侧设置有卡勾31。如图3所示,表带2的端部开设有插槽21,插槽21的槽壁上开设
有卡槽22。如图4所示,复位弹簧4预压在移动件3和设备主体1之间。当设备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件5、移动件3和复位弹簧4的部分插装在表带2内时,移动件3能够在复位弹簧4作用下将卡勾31卡入表带2的卡槽22内。而在卡勾31卡入表带2的卡槽22内时,移动件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相对于设备主体1线性移动至卡勾31从所述卡槽22内移除。
50.在本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在需要将表带2连接到设备主体1上时,可以将设备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件5、移动件3和复位弹簧4的部分插装在表带2的插槽21内,并利用复位弹簧4将卡勾31卡入表带2的卡槽22内,从而实现设备主体1与表带2相互固定;而在需要将表带2与设备主体1分离时,用户可以用手按压移动件3,克服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使移动件3相对于设备主体1线性移动至卡勾31从卡槽22内移除,然后拉动表带2即可将设备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件5、移动件3和复位弹簧4的部分从插槽21内拔出,从而将设备主体1与表带2分离。本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中设备主体1与表带2的拆装很方便,而且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51.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固定件5,固定件5固定连接在设备主体1上,且具有与设备主体1之间形成间隙的定位部51,移动件3的搭接部32被复位弹簧4预压紧在定位部51的第一表面上,这样,定位部51可以提供预压力,将复位弹簧4预压在移动件3和设备主体1之间。
52.而移动件3的按压部33穿过定位部51并且从定位部51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伸出,卡勾31设置在搭接部32上并穿过定位部51并从第二表面伸出。这样,按压部33穿过定位部51从第二表面伸出,便于用户可以按压到按压部33,卡勾31穿过定位部51并从第二表面伸出,便于卡勾31卡入表带2的卡槽22内。
53.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5为u字型板件,固定件5的两个悬臂部52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两个悬臂部52的中间连接部为定位部51。具体的,固定件5的两个悬臂部52可以与设备主体1之间粘接,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与设备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两个悬臂部52,可以增大固定件5与设备主体1之间的固定面积,使得固定件5可以更好地固定于设备主体1之间上。
54.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搭接部32和按压部33相互垂直设置。由于移动件3的搭接部32被复位弹簧4的一端预压紧,所以搭接部32与复位弹簧4的延伸方向垂直,而在搭接部32和按压部33相互垂直设置时,用户按压按压部33的方向与复位弹簧4的延伸方向为同一方向,这样,可以便于用户按压部33时的发力,也可以节省用户按压时手指的移动距离。
55.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5上开设有第一导向缺口,按压部33通过第一导向缺口穿过定位部51;和/或,固定件5开设有第二导向缺口,卡勾31通过第二导向缺口穿过定位部51。通过设置第一导向缺口或第二导向缺口,可以使按压部33或卡勾31沿着对应的导向缺口移动,从而防止按压部33或卡勾31在移动时发生偏移,导致卡勾31无法插入卡槽22内的情况发生。
56.如图7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具有导向槽11,按压按压部33时移动件3克服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沿导向槽11向远离定位部51的方向运动。这样,可以使移动件3沿导向槽11运动,防止移动件3在移动时发生偏移,导致卡勾31无法插入卡槽22内的
情况发生。
57.如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按压部33具有限位面331,限位面331被构造为将移动件3沿克服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方向的运动行程限制在预设行程内。这样,可以限制移动件3的移动行程,防止移动件3克服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方向移动过多,造成卡勾31从定位件缩回的情况发生。另外,也便于用户掌握移动件3的按压程度,在移动件3达到在预设行程时,用户就可以停止按压,将设备主体1从表带2上拔出。
58.如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卡勾31可以设置多个,而卡槽22则为长条形的卡槽22,在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作用下至少两个卡勾31均卡入同一个卡槽22内。这样,即使卡勾31沿卡槽22的延伸方向轻微移动,各个卡勾31也都能卡入卡槽22内。
59.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复位弹簧4,至少两个复位弹簧4沿垂直于移动件3的运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这样,复位弹簧4不仅能够提供更强的弹力,也能使移动件3的受力更加均衡。
60.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表带2上注塑成型有硬胶连接件23,插槽21设置在硬胶连接件23上。这样,可以增加插槽21的强度,使表带2与设备主体1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
61.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表带(2),所述表带(2)的端部开设有插槽(21),所述插槽(21)的槽壁上开设有卡槽(22);移动件(3),所述移动件(3)以可线性运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1)上并且设置有卡勾(31);复位弹簧(4),预压在所述移动件(3)和所述设备主体(1)之间;所述移动件(3)被构造为在所述复位弹簧(4)作用下将所述卡勾(31)卡入所述表带(2)的卡槽(22)内,且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线性移动至所述卡勾(31)从所述卡槽(22)内移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主体(1)上,且具有与所述设备主体(1)之间形成间隙的定位部(51),所述移动件(3)的搭接部(32)被所述复位弹簧(4)预压紧在所述定位部(51)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移动件(3)的按压部(33)穿过所述定位部(51)并且从所述定位部(51)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伸出,所述卡勾(31)设置在所述搭接部(32)上并穿过所述定位部(51)并从所述第二表面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为u字型板件,所述固定件(5)的两个悬臂部(52)与所述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两个所述悬臂部(52)的中间连接部为所述定位部(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32)和所述按压部(33)相互垂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上开设有第一导向缺口,所述按压部(33)通过所述第一导向缺口穿过所述定位部(51);和/或,所述固定件(5)开设有第二导向缺口,所述卡勾(31)通过所述第二导向缺口穿过所述定位部(5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具有导向槽(11),按压所述按压部(33)时所述移动件(3)克服所述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沿所述导向槽(11)向远离所述定位部(51)的方向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33)具有限位面(331),所述限位面(331)被构造为将所述移动件(3)沿克服所述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方向的运动行程限制在预设行程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3)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卡勾(31),至少两个所述卡勾(31)沿垂直于所述移动件(3)的运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2)为长条形卡槽(22),在所述复位弹簧(4)的弹性力作用下至少两个所述卡勾(31)均卡入同一个所述卡槽(22)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复位弹簧(4),至少两个所述复位弹簧(4)沿垂直于所述移动件(3)的运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2)上注塑成型有硬胶连接件(23),所述插槽(21)设置在所述硬胶连接件(23)上。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表带、移动件和复位弹簧。其中,表带的端部开设有插槽,插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卡槽;移动件以可线性运动的方式设置在设备主体上并且设置有卡勾;复位弹簧预压在移动件和设备主体之间;移动件被构造为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将卡勾卡入表带的卡槽内,且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弹性力相对于设备主体线性移动至卡勾从卡槽内移除。本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中设备主体与表带的拆装很方便,而且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

邱祥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卡路里体育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6

技术公布日:

2022/10/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4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50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设备   表带   主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