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虫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药虫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虫类药的发展简史
“虫”字在古代是作动物的总称的,如《大戴礼》:“禽为羽虫,兽为毛虫,它为甲虫,人为裸虫”。《周礼》有“五药”之说,玄注“五药者,草、木、虫、石、人也。”这里就说明虫为五药之一,虫类药就是指小型动物药物。
虫类药包括一些昆虫(羌螂虫,地鳖虫,斑鳌),软体动物(蚰蜒),环节动物(蚯蚓,水蛭),节支动物(全蝎,蜈蚣,蝼蛄,蜘蛛),以及小型爬行脊动物(蟾蜍,壁虎,蕲蛇,海马)等等。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动物已达150多万种,而植物只有30多万种,因此,虫类药物的资源是很广阔的,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发掘和应用。
世界三大虫类,都走入药的:1.蚕的记载近5000年。2.蜂在西周时就广泛的运用。3.紫胶约于公元三世纪开始应用。
记载虫类药物的医学文献,最早的是汉初《神农本草经》,其中记载虫类药物28种,占动物类药物43%,占全部记载药的80%.
东汉张仲景应用虫类药物内、妇科疾病,创立了以虫类药为主的抵当汤(丸),大黄蔗虫丸,下血汤等著名方剂,给后世的影响很大。
以后历代都有较大的发展,如在晋代葛洪《肘后方》,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将虫类药物广泛地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宋代许慎微的《普济本事方》,也较多的应用了虫类药。金元时代苍本上是因袭旧法,直至明代李时珍全面总结了药物经验。《本草纲目》中收集虫类药达126种,占动物类药物的24%,使虫类药物得到很大的发展。
清代温热病学家如:杨栗山,叶天士,王孟英等,他们敢于创新,广泛应用虫类药物各种疾病,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近百年来,善于运用虫类药物的医家,主要有盐山张锡纯,武进辉铁焦及镇江章次马谐光生,他们医案治验记载,颇多创见。
解放以来,许多医药家非常重视虫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并研究清楚了多种虫类药物的有效
成分,应用来各种疑难重症。例如用蜈蚣注射液治皮肤癌,斑鳌素片原发性肝癌,蟾蜍用作强心及粘膜麻醉等,大大发展了虫类药物的应用和经验,值得深入探索,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虫类药物的主治功用
虫类药物的主治功用,往往可因其功效不同而异,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攻坚破积:机体的脏器发生病理变化,形成坚痞肿块,如内脏肿瘤,肝脾肿大等。
2、  活血化瘀:机体的循环瘀滞或代谢障碍出现血瘀证相,用以推陈出新。
3、  息风定痉:适用于肝风内动,出现痉挛抽搐等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
4、  宣化泄热:热性病早期,邪热郁于肌表,症见发热,疹发不透等,以宣透,化毒,泄热,透邪。
5、  壮阳温肾:肾阻虚衰,症见阳痿不举,遗尿,小便失禁等。
6、  消痈散肿:毒邪壅结,导致痈肿,恶疽,顽癣等。
使用虫类药物要:1、辩证准确,选药精当,严格掌握剂量,使邪去而不伤正,效提而不狂悍。2、从小剂量用起,逐步加大剂量。3、虫类药多温燥,使用时注意配合养阴养血的药物。4、尽量能将虫类药物的剂型进行改革,以避免不良刺激。
三、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全蝎:为钳蝎科动物向荆蝎的全体,又名“全虫”。
功用:
1、祛风定痉:用于惊厥抽搐,中风瘫痪等。
2、审筋逐湿:善于走窜,用于风湿痹痛等。
3、化瘀解毒:用于顽疽恶疮,抗癌消瘤等。
本品含有蝎毒素,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而对心脑血管有兴奋作用。其药理研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还有扩张血管,降低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用量:每日3g,研末,分三次吞服,效果较好,作汤剂效果较差。
临床应用:1、偏头痛:“钩蝎散”能平肝熄风,培本。炙全蝎3g、钩藤10g、紫河车5g、共研细末,每日三次,每次5g,以上为一日量,5-7日为一疗程。
2、乙脑极期:“夺痰定惊散”适用于痰浊阻滞气机,蒙蔽心窍而致的高热昏迷,惊厥频作,痰涎壅盛,内闭败脱之症。炙全蝎20g,水牛角50g,胆南星30g,天竺黄30g,人工麝香10g,川贝30g。共研细末,每日三次,每次4g,口服,以上为两周量。用后多可疾消神延。
3、瘰疬:“消疬散”,善于开淤散结,软坚消疬,炙全蝎20g,炙蜈蚣10g,穿山甲20片,核桃50g,研末研匀,每日两次,每次5g,口服,以上为10日量。
4、:“抗痨散”能开淤解毒,培本补肺,炙全蝎30g,,胎盘30g,白芨30g,炙蜈蚣15g,地鳖虫15g,甘草g,共研细末,每日两次,每次4g,口服,以上为半月量。
此外,单味或配伍共之药物,尚可破伤风, 痈疽,痹痈,肿瘤,白血病,湿疹,神经系统及骨关节等疾患。
(二)蜈蚣:为蜈蚣科少棘后蜈蚣,味辛性微温,入肝经,本品含有类似蜂毒的组织胺样
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等。对皮肤真菌及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癌。
功用:
1、熄风定惊:风动抽摯或口眼歪斜,手足麻木。
2、开疥解毒:对肿病及疮疡痈疽均可应用。
3、舒利关节:适用于类风湿之类的关节变形,痉挛拘急等。
4、杀人孕卵:对宫外孕之孕卵未终绝等有效。孕妇慎用。
一般药剂用1条,煎剂用两条。临床应用:1、口眼歪斜:蜈蚣1条,研细末,以防风,党参各10g煎汤送服。一日量,分三次服。
2、骨痨、瘰疬:“结核散“:蜈蚣1条,全蝎3g,地鳖虫2g,每次取3g,混入鸡蛋内搅匀,煮汤服用。以上为一日剂量,分两次服。
3、毒蛇咬伤中毒:蜈蚣细粉每次2g,每日三次,口服。
面瘫的中药4、乳痈:蜈蚣1条,全蝎3g,研细末用黄酒送服。以上为一日量,分两次服。
5、白日咳:蜈蚣1条,甘草10g,研细末,1-2岁,每次0.5g,3-4岁,每次0.7g,每日两次。
6:宫外孕孕卵未终绝等:用“宫外孕方”:当归8g,丹参8g,乳香8g,没药8g,生蒲黄8g,五灵芝8g,三棱6g,莪术6g,牛膝10g,煎汤,蜈蚣1条研细末冲服,以上为1日量,分三次服。
7、  下肢溃疡:患部先用银花,野菊花适量煎水冲洗,然后撒上蜈蚣细粉,以膏药覆盖,每日换药一次。
8、  慢性骨髓炎:蜈蚣10条,研细末,装胶囊,分十份,每日服一份,外用以凡士林纱条盖,蜈蚣细粉填入瘘骨内,每日换药一次。
9、  慢性溃疡,疖肿,外伤感染:活蜈蚣2条,泡入60ml菜油中,三日后用棉球蘸油擦患处,每日两次,连用7-14天。
10、  急慢性肾炎:蜈蚣1条,研细末,放入生鸡蛋内,外以湿纸及黄土糊住,放灶内烧熟,每日吃一个,能改善症状,消除尿蛋白。
11、  慢支炎:蜈蚣1条,研细末,放入鸡蛋内煮熟,每日吃一枚,连服20日。
此外,尚可破伤风,泪囊炎,丹毒,烧伤,淋巴内瘤,类风湿,急性白血病,癫痫,小儿消化不良,疝气,宫颈癌等。
(三)、僵蚕(附蚕沙):
为蚕蛾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化的全虫,味咸辛而性平,入肝、心、脾、肺四经。本品主要含脂肪及蛋白质,白僵菌还含甾体112-羟基化酶素,用于合成类皮质激素。
功用:1、疏风泄热:邪气及风疹瘙痒。
2、化痰消坚:结核,瘰疬,喉痹,咽肿。
3、解毒镇静:疮毒,癫痫。
4、通经活络:痹痈,闭经。
临床应用:1、热病初起:疏风泄热,清肠解毒,有截断热能之功,僵蚕10g,蝉蜕10g,乌梅12g,滑石20g,藿香12g,薄荷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2、面瘫:“平肝祛风汤”,僵蚕12g,全蝎3g,(以上研细末),菊花15g,荆芥12g,钩藤15g,石决明15g,白芍15g,白芥子12g,甘草6g,煎汤,每日一剂,冲服细末,分三次服。
3、荨麻疹:适用于风热型等,僵蚕12g,蝉蜕10g,防风12g,薄荷10g,蒲公英30g,甘草6g,煎汤,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4、慢性咽炎:养阴清热,化痰和咽:僵蚕10g,全蝎3g,(以上研细末),黄芩15g,金银花15g,代赭石15g,牡蛎20g,生地黄15g,麦冬15g,桔梗10g,甘草6g,煎汤,每日一剂,冲服细末,分三次服。
5、乳腺小叶增生:消核汤,疏肝解郁,利血消坚,协润冲任。僵蚕12g,蜂房6g,当归10g,赤芍15g,虫附10g,橘核10g,陈皮10g,甘草6g,煎汤,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蚕砂:味辛甘,性平,含有多量的维生素A.B.C,并有蛋白质,叶绿素及生花胶素。
功用:1、祛风渗湿:用于时感夹湿,发热肢楚。
2、解毒化瘀:用于荨麻疹,闭经等。
临床功用:1、荨麻疹:“蚕砂饮”:蚕砂10g,丹参12g,地肤子12g,蝉蜕10g,重楼5g,甘草6g,煎汤,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44: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503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蜈蚣   类药物   用于   应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