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技术交底

上海青草沙凌桥支线C3工程
承包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监理单位:上海金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凌桥支线工程QLZ-C3标
交底部位
扬声器结构J24—J25与J24—J23
顶管施工技术交底
豆袋弹工序名称
顶管施工
交底提要:对施工队进行顶管施工安全、技术、质量及文明施工等相关交底。
交底内容:
一、质量技术交底内容
1 顶管机型
施工分包单位应根据管道穿越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地下水情况、地下障碍物和顶进区间需保护的构(建)筑物等因素,综合比较选择顶管机。本工程中机型为大刀盘泥水平衡式顶管机。
顶管机的纠偏油缸总推力不小于400T.若顶管机机头是由顶混凝土管的工具头改装的,则该顶管机壳体部分不能使用,顶管机头不允许穿外衣改造.顶管机在工厂完成改造后必须经过甲方的入厂验收并合格后,方可出厂.
2 顶管顶力
顶管施工的最大顶力7500KN.仓内压力控制在133.5KP,控制在正负20Ka范围内,:
3中继间
施工分包单位应结合顶进区间的地质条件对总顶力进行估算,当估算总顶力大于管道的允许顶力或工作井允许顶力时,应结合顶管机型和管壁减阻措施设置中继间,且需经总包单位批准。中继间的基本要求如下:
1)中继间的允许顶力应不大于管段允许顶力;中继间安装总顶力应不小于2倍管道允许顶力。
2)中继间的允许转角应在0.4°~1.2°之间;
3)中继间的合力中心应可调整;
4)中继间应采用密封性能可靠、密封圈压紧度可调及可更换的密封装置;
5)中继间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顶;
6)中继间的安装位置应通过计算决定;
7)中继间应采用计算机联动控制;
8)中继间拆除后应将其还原成管道,还原后的管道强度和防腐性应符合管道设计要求;
9)中继间拆除后,在薄弱断面处应加焊内环,两端焊缝应平滑。
4减阻措施
施工分包单位应根据顶进区间长度、中继间的设置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减少管壁阻力。顶管减阻的措施可采用扩孔和预留注浆孔,扩孔后的周边间隙可取10㎜~30㎜,在管底应保留支承弧面。扩孔后的间隙应压注减阻泥浆。每隔50m,安装一个注浆压力表,注浆泵处安装一个注浆流量计.
减阻泥浆的基本要求:
1)减阻泥浆可采用膨润土触变泥浆,施工分包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施工经验采用其它的化学泥浆.
2)膨润土触变泥浆技术参数应满足:静止24小时无离析水;失水量不大于15㎝/min。
3)顶管机后部断面缩小处应设置一组主注浆孔,中继间处应根据实际情况设注浆孔。在同一横截面上每组预留压浆孔为2~3个,管底不宜设注浆孔。
4)主注浆孔应与管道顶进同步注浆,先注浆后顶进。中继间注浆孔的注浆与中继间启动同步,运行中连续注浆。注浆量为0.1~0。14m水车式增氧机3/m。
5)管道在覆盖层较薄的土层中顶进时,注浆量不宜过大,应防止地面拱起及管道上浮。
6)顶进结束,对已形成的泥浆套的浆液进行置换及固化,置换浆液为水泥砂浆并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压浆体凝结后(一般为24小时)应及时对孔口进行封堵和采取与管道内壁相同的防腐措施.封堵应采用螺栓封堵方式,预留注浆孔内螺纹管材进场后由分包单位现场制作预留并采取与管道外壁相同的防腐措施。孔口具体封堵形式应在顶管施工前做验证试验。
注浆工作时注意事项。最主要的是有专人开关闸门,把闸门手轮全去掉防止误操作。顶进开始时,操作手观察润滑泥浆流量,无流量时马上停顶,检查管路,管路正常才能顶进.
图 2—7 注浆孔布置图
5测量
施工分包单位应在顶管施工前制订施工测量方案,分析测量精度。施工前应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便于校核和易于保护处。
顶管施工测量宜采用相对坐标,相对坐标的X轴线为工作井穿墙管内端面中心与接收孔的中心的连线。管内方向测量应根据顶进长度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施工分包单位应对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管道终点测量可能达到的最大误差。
所有测量资料应完整,原始记录必须保存。
6顶进设备安装
6.1导轨
1)导轨支架应采用钢材制作。导轨应固定在工作井的底板上,管道顶进时不得产生位移.其整体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2)导轨队管道的支承角以60°~70°为宜,导轨的高度应由实际穿墙管中心的高度决定.导轨的坡度应与设计图一致。
3)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为:
轴线位置:3㎜;
顶面高程:0~+3㎜;
两轨内距:±2㎜;
6。2千斤顶
1)顶管用的千斤顶和顶管井后座接触平面必须与顶进轴线相垂直,在顶进过程中随时检查,如发现严重倾斜,则必须重新布置,以保证安全。
2)千斤顶应为偶数,设置在管道两侧,并与管中心左右对称。每只千斤顶均应与管轴线平行.
3)千斤顶应同步运行。
4)千斤顶安装的位置和高程,应使其与顶进钢管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应适当低于管中心,具体数值由施工分包单位根据机头形式及预估的机头迎面阻力和基坑允许顶力决定.
5)千斤顶钢支架的刚度,应能保证千斤顶工作的稳定,支架应与操作台底板固定,并不得在顶进时产生位移。
6)千斤顶的后盖应与后座垫平、贴紧。
7顶管的顶进与纠偏
7。1顶管的顶进
1)管道初始顶进时速度不应过快,宜控制在10~20㎜/min左右,正常顶进速度控制在20~30㎜/min.
2)严格控制出土量,防止超挖及欠挖,正常情况下出土量控制在理论出土量的98%~100%。
3)当地面上有建(构)筑物时,应严格控制出土量和顶进速度。
4)管道顶进应连续作业,经较长时间停顿后的管道,在启动前应加大补浆量,连续补浆,或增加补浆点,直至管道顶动。
5)管道顶进时应根据地面监测数据及时调整顶进参数。
6)管道轴线的允许偏差:
        水平位移  L≤400,±130(㎜)         
                    400≤L≤1000,±150(㎜)
                    L>1000,±50+L/10㎜(㎜)
       
垂直位移  L≤400,±80(㎜)
                    400≤L≤1000,±100(㎜)
                    L>1000,±50+L/10㎜(㎜)
                    L为顶进长度,单位:m
7)施工分包单位应根据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管道允许偏差确定管道进出洞的大小及相应的止水措施,确保管道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顺利出洞。
7.2 顶管中的纠偏
当顶管偏离轴线时应进行纠偏,纠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勤测勤纠:每顶进一节距离测量一次工具管的姿态偏差,并及时机械纠偏;
2)每次纠偏角度不宜过大,并缓慢地调整纠偏角,纠偏角度可根据管径大小和顶进长度以及土质情况确定,一般可在5'~20之间选择;
3)纠偏必须自顶进中进行,严禁在停止顶进时纠偏;
4)管道偏差测量每顶进500mm宜不少于1次,在纠偏阶段宜不少于2次;
5)应不间断地分析管道顶进中偏移轨迹的变化,确定合理的纠偏幅度;
6)严格控制纠偏油泵的压力,不得使油泵压力升得过快。
8 通风、供电及通讯
施工分包单位应在管道内设置合适的通风装置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并配备氧气口罩,应采用压缩空气通风,通风量不应小于每人30m³/h,出口空气质量应符合环保要求.
顶管施工用电输出端宜分三路,分别供工作井上供电系统、井下顶管系统及井内主千斤顶用电。施工分包单位应根据施工情况采用调压器配电,或将高压电引进管内,增设变压器进行供电。顶管井内与管道内照明应采用36V的低压防爆行灯。管道内供电系统应配备触电、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分包单位应合理设置管道内与工作面现场的通讯方式,保证信息的畅通,以便在不利情况下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
9 其他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分包单位还应采取以下顶管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管道的吊运与堆放
施工分包单位应根据管道的大小、重量及管节长度及施工设备来制定合适的吊装、运输及堆放方式,必要时应在管道内设置适当的内支撑系统,防止管道因不适当吊装、运输、堆放等而产生过大的初始变形。因过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费用应由施工分包单位负责。管节吊装需采用专用吊具,并经甲方批准后方可使用。
2)洞口加固及顶管掘进穿墙措施
顶进前所有顶进设备及顶管工具头必须全部安装就位,设备需试运行。施工分包单位应采取合适的止水和挡泥措施,并保证进洞安全.
3)工具头出洞防磕头措施
工具头出洞时因自身太重可能下磕,施工分包单位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出洞.
4)初始顶进防止管道后退措施
顶管初始顶进阶段正面水土压力远大于管周围的摩擦阻力。拼接管子时主推千斤顶在缩回前必须对已顶进的部分与进行固定,否则管道发生后退会导致洞口止水装置受损,施工分包单位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管道后退,直至钢管外壁摩阻力大于工具头正面水土压力为止。
5)管道抗扭转措施
施工分包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顶进过程中由于周围土质的变化,纠偏的影响及管内设备的不均匀性会造成推进时管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
药盒
10 顶管施工应提交的记录资料
施工分包单位应提交业主顶管施工过程的相关记录资料。
1)工作井应有顶进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顶进长度、顶进总长度、启动顶力和正常顶进力.
2)顶管机的偏差应有测量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顶进长度、顶进总长度、方向测量和水准测量原始数据、计算后的左右和上下偏差值。
3)顶管应有纠偏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顶进长度、顶进总长度、各组纠偏油缸的纠偏量、锁紧压力和上下纠偏角、左右纠偏角.
4)中继间工作压力应有记录。
5)采用触变泥浆时应有注浆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顶进长度、顶进总长度、珠江压力和注浆量。
6)根据纠偏记录,应及时绘制顶管机顶进轨迹图,指导纠偏。除本节所指的顶管施工记录资料外,施工分包单位还应提交对周边环境相应的监测资料.
化学泥浆11 顶管施工监测
11.1 一般要求
1)顶管施工的不同阶段施工分包单位应负责对相邻隧道、邻近构筑物和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市政设施、地下水位及地表、管道变形和管道应力进行监测。
2)施工分包单位应负责保护各阶段使用的监测标志及仪器。若有损坏,施工分包单位应自费修复.在此情况下,项目监理可以指示施工分包单位停止所涉监测范围内的施工直到恢复原有监测状况,因此而造成的停工不能要求索赔.
3)所有测量结果应在读数后立即将其复印件送交给项目监理。施工分包单位应定期向项目监理、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内容包括测量结果、时间变形曲线、地表和建筑物状况、对结果的评估、顶进建议。
11.2 变形控制要求
顶管顶进区间变形控制要求:
1)在周围环境允许条件下,顶管施工地表面允许隆陷值应控制为+10/-10mm。
2)原水渠道、河流污水渠道:沉降≤5mm。
3)建筑物沉降:≤10mm。
4)地下管线沉降:≤10mm。
以上为顶管顶进区间内构(建)筑物沉降控制的一般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上述构(建)筑物以及区间内未提及的其他大型市政设施、重要的、特殊的建筑物作专门调研,构(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控制标准需取得相关管理单位和部门的许可后方可进行施工。
施工分包单位应针对各穿越节点的特点,分别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各穿越点(地铁、桩基、管涵)保护要求的穿越节点施工技术措施方案、监测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严格控制周围环境和管道变形,确保周围环境及管道自身的安全。
11.3 监测方案
本工程中顶管工程监测应按《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中规定的工程监测等级一级执行。
施工分包单位应在顶管推进前60天内提交其关于监测方案的详细建议,监测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1)在线路平面图上清晰标出监测点位置并说明监测项目;
2)说明测量方法、精度要求、仪器型号及性能、监测频率;
3)监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轴线监测、内径变化监测、钢管应力及应变监测、钢管内径变形监测、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双管顶进时相互影响情况监测、邻近构筑物和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沉降监测、地表沉降监测和地下水变化监测、顶力作用下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监测等;
4)所有监测方案必须得到总包单位批准和认可。总包单位有权根据工程需要,要求施工分包单位增加监测项目、测点密度、监测频率,施工分包单位应根据总包的要求执行;
5)对于钢管应力及应变、钢管内径变形、土体水平位移、双管顶进时相互影响情况的监测方案尚应提交顶管设计单位认可;
6)监测应持续至沉降/变形趋于稳定为止。
11。4 监测准备工作
1)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包括线路设计资料、沿线物探资料、测量控制数据资料等;
2)实地踏勘调查并召开沿线管线管理部门参加的相关协调会,对沿线的建、构筑物进行清查、确认;
3)有关监测仪器设备、监测方案的准备。
11。5 测点布设要求
1)地面沉降监测点要求在通过快速主干道路的轴线上布置沉降测点,并布设沉降监测剖面,对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适当增加沉降测点,对于绿化地带可少布置测点或不布点;
2)地下管线沉降测点要求尽量利用管线设施布设直接测点,并优先考虑上水、煤气管道队测点的要求;
3)沿线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测点,沉降点在一侧墙面至少布设2只,裂缝测点的布设尽量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因素.对重要的建筑物要求增加测点、增加监测项目和手段;
4)钢管管道的应力应变测点、内径变形测点每一断面布点不应少于4处;
监测点的布设应满足《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108-236-2006)中规定的要求。
11.6 监测报警值
1)地面沉降监测报警值:沉降累计报警值为—7mm~+7mm,单日沉降报警值为±3mm;
2)管道变形监测报警值:竖向变形累计报警值为7mm;
3)地下管线沉降监测报警值:参照管线部门规定的累计报警值和日报警值;
4)房屋沉降报警值:累计报警值由原房屋设计单位和房屋管理单位确定.
11。7 监测频率
1)正常情况下,顶进过程中,每天监测两次。对数据达到和超过报警值时,应适当增加监测频率;
2)地面沉降资料——顶管出洞后要求每日早晚各一次提供沉降资料,当顶管穿越重要管线及建筑时应增加测量频率;
静态破碎剂
3)顶管顶进轴线测量报表——施工期间每天需提交甲方;
4)顶管顶进每100米的轴线复测资料——及时提交。
二、安全及文明施工交底内容
⑴ 作业区域位于交通繁忙路段,为维护我公司形象,作业人员进入场地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六大纪律”,统一穿工作服,规范佩戴安全帽;
⑵ 施工区域地下管线较多,开工前由挖掘机械破除坚硬路面,组织工人开槽扦土,对管线位置进行确认,发现不明管道或发生管线破损事故及时上报项目部;
⑶ 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必须由专业单位进行检测,运转正常并附有合格证后方可开工;
⑷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开关箱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反应灵敏,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⑸现场所有临时用电的施工和维修工作由专业电工进行,电工持有专业上岗证书,用电操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⑹ 在进场散装水泥时,需注意扬尘控制,避免水泥装箱时漏气及溢出,造成环境污染;
⑺ 在施工中,所产生泥浆弃土及时进行外运,保证场地整洁,另安排专人对出场车辆进行清扫,避免泥渣、污水污染道路。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1、本表用于承包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2、本表一式二份,交底后承包单位项管部一份备案,作业班组一份。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2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472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管道   监测   单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