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1)(改进实验)现象:白固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试管口有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橡皮塞,有刺激性气味。
(2)保存方法: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
(3)使用方法:早晚使用,用土覆盖。
(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防止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
(5)实验结束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烧杯中的石灰水倒吸,导致试管炸裂。
(6)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  ---→ 水+ 二氧化碳 + 氨气
2.氮气
(1)性质:通常情况下,氮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气体,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用途: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灯泡的填充气;液氮用于医疗手术(沸点低);制作氮肥。
(3)性质决定用途    用途反映性质
3.铁生锈
(1)条件:水和氧气共同作用
(2)现象:铁丝表面有红棕物质出现;导管内液面上升。
4. 绿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化学反应)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5.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现象:石蜡熔化,发出黄白火焰,发出热量。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
点燃的方法证明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小颗粒
6.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本质区别:是否有无新物质生成
(2)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灯泡)智能机器人问答
(3)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气球、轮胎、)
(4)物理性质:颜、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热不稳定性、毒性等
7. 能量转变
蜡烛的燃烧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光能 
绿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动植物的呼吸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蓄电池充电时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是热能转化变成化学能
8.空气的组成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地铁门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或白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产生,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中,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d、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推论: N2热回收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e、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液面上升大于1/5原因:
装置漏气(气密性不好);        燃烧匙伸入的太慢;
红磷量不足;                    未夹紧止水夹(实验前放在水中)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橡皮塞未塞进;
未夹紧止水夹(实验前放在空气中)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使瓶内压强几乎不变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甲烷等)
酸雨(NO2SO2等)                    白污染(塑料垃圾等)
9. 所有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微粒构成的。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10、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11. 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破碎机锤头铸造工艺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磨毛的仪器:试剂瓶、滴瓶、分液漏斗、集气瓶
    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试管
(二)量筒(画图分析)
  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精确度为0.1防止冷凝水毫升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到的仪器:对应规格的量筒和胶头滴管。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称量干燥、不潮解的药品(如食盐),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称量定物质时,应先放物质
称量定量物质时,应先放砝码(先放的不能动)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试管夹):
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口1/3处。(中上部) 
加热时,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六)试剂瓶和滴瓶
广口瓶(固体药瓶)、细口瓶(液体药品)
棕瓶:见光、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注:氢氧化钠药瓶只能用橡皮塞(强氧化钠和玻璃中的成分反应)
滴瓶: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不能洗。
单独使用的胶头滴管需要洗涤后再取用另一种药品,使用时应在外面排除胶头内的空气,滴加时应竖直悬空。
(七)玻璃棒:
溶解(反应)中作用:搅拌,加快溶解(反应)速率。
蒸发中作用: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八)蒸发皿:当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九)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能控制滴加液体药品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三不”:不摸、不尝、不直接闻(招气入鼻法)
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    一横二送三竖直 
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一横二放三慢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大量液体: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少量极少量液体:
七芯电缆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2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44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品   加热   试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