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教材

1  
1.1 轧辊基础知识
轧辊是轧机的重要部件。按照轧机类型可分为板带轧机、型钢轧机和钢管轧机三大类。板带轧机轧辊的辊身呈圆柱形,热轧板带轧辊的辊身微凹,当受热膨胀时,可保持较好的板型;冷轧板带轧辊的辊身呈微凸,当它受力弯曲时可保证良好板型;型钢轧机轧辊的辊身上有轧槽,根据型钢轧制工艺要求,安排孔型。钢管轧制中采用斜轧原理轧制的轧辊有圆锥形、腰鼓形或盘形。
轧辊按辊面硬度可分为:
(1) 软辊:肖氏硬度约为3040HS,用于开坯机、大型型钢轧机的粗轧机等。
(2) 半硬辊:肖氏硬度约为4060HS,用于大型、中型、小型型钢轧机和钢板轧机的粗轧机。
(3) 硬面辊:肖氏硬度约为6085HS,用于薄板、中板、中型型钢和小型型钢轧机的精轧机及四辊轧机的支撑辊。
(4) 特硬辊:肖氏硬度约为85100HS,用于冷轧机。
轧辊由辊身、辊颈和轴头三部分组成。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轴头和连接轴相连接,传递轧制扭矩。轴头有三种主要形式:梅花轴头、万向轴头、带键槽的或圆柱形轴头。
1.2 轧辊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不论热轧或冷轧,轧辊都是实现轧制过程中金属变形的直接工具,因此,对轧辊质量要求严格。其主要质量要求有强度、硬度、耐热性及耐用性。轧制强度是最基本的指标,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耐冲击韧性。要使轧辊具有足够的强度,主要从选择轧辊材质及确定合理的轧辊结构与尺寸上全面考虑。轧辊强度足够与否,可根据轧辊强度计算确定。
硬度通常是指轧辊工作表面的硬度,也是轧辊的主要质量指标。它决定轧辊的耐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轧辊的使用寿命。轧辊的硬度可通过材料选用及对轧辊表面进行某种热处理来满足要求。另外,对于热轧辊来说,它还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以保证轧制产品的精度,同时也决定轧辊的使用寿命。
1.3 常用轧辊的材质选择
1.3.1 工作辊材质的选择
粗轧前段工作辊(R1):粗轧前段工作辊必须具有强韧性、耐磨性及抗热裂性。硬度范围为HS40—55左右。一般选用60CrNiMo铸钢等材质轧辊。
粗轧后段工作辊(R2):粗轧后段工作辊要求使用耐热裂性能良好的材质。一般选用半钢、高铬钢、高速钢等材质。
精轧前段工作辊(F1-4):精轧前段工作辊温度高,负荷大。一般选用铸造半钢和高铬离心复合铸铁等材质。高铬离心复合铸铁具有较高的辊面耐磨性和抗热裂性,而且能抑制辊面斑带缺陷。
精轧后段工作辊(F5-7):精轧后段工作辊使用在轧制的最终阶段,对产品质量,表面状态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对轧辊性能需要主要是高硬度、耐磨损、耐压痕、抗剥落和抗热裂,一般选用无限冷硬铸铁(普通型、改进型)等材质。
1.3.2 支承辊、立辊材质的选择
无论是粗轧用的或是精轧用的支承辊都要求有好的抗热裂性、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较高的强度。材质方面一般选用复合铸钢、合金锻钢(Cr3Cr5)等材质。
1.4 轧辊主要技术参数
1.4.1 轧辊主要工艺参数
轧辊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1所示。
1-1 轧辊的主要参数
轧辊尺寸(mm)
轧辊
单重
t
辊身长
全长
轧辊工作
面硬度
(Shore C)
轧辊辊颈硬度
(ShorC)
E1
E2
1200/1100
650
2680
12.7
5055
半钢
R1
工作辊
1350/1230
1780
4510
30.4
5055
60CrNiMo铸钢
R2
工作辊
1200/1100
1780
4510
25.7
50-55
4045
高铬离心复合铸钢
F14
工作辊
850/760
2080
4730
12.8
7080
4050
高铬离心复合铸铁
F57
工作辊
700/630
2080
4420
10.2
7080
4050
改进型无限冷硬
R2
支撑辊
1600/1450
1780
5080
43.8
5055
45CrNiMoV铸钢
F1E
630/570
350
505
2.04
4055
半钢
F17
支撑辊
1600/1450
1780
5080
43.8
5055
45CrNiMoV铸钢
1.4.2轧辊的机械性能参数
F1F4工作辊机械性能参数见表1-2所示。
  1-2 F1F4工作辊机械性能参数
屈服极限(Mpa)
工作层
540-750
辊颈+芯部
450
抗拉强度(Mpa)
工作层
620-820
辊颈+芯部
450
延伸率(%)
工作层
<1
辊颈+芯部
1-2
弹性模量(N/mm2)
工作层
210000 – 230000
辊颈+芯部
160000 – 180000
F5F7工作辊机械性能参数见表1-3所示。
1-3  F5F7工作辊机械性能参数
精轧工作辊
屈服极限(Mpa)
工作层
350-620
辊颈+芯部
7-aca
220-480
抗拉强度(Mpa)
工作层
350-620
辊颈+芯部
240-650
延伸率(%)
工作层
<1
辊颈+芯部
1-2
弹性模量(N/mm2)
工作层
180000 – 190000
辊颈+芯部
120000 – 180000
R2工作辊机械性能参数见表1-4所示。
1-4  R2工作辊机械性能参数
粗轧工作辊
屈服极限(Mpa)
工作层
辊颈+芯部
抗拉强度(Mpa)
工作层
700-800
辊颈+芯部
400-450
延伸率(%)
工作层
0-3
辊颈+芯部
0-4
弹性模量(KN/mm2)
工作层
200
辊颈+芯部
160-180
1.5我厂轧辊常用辊型
1.5.1轧辊辊型
见表1-5所示。
1-5轧辊辊型
序号
疫苗伴侣轧 
  精轧管
(μm)
(mm)
1
R1W
平(直线)
0
0-5下压
2
R2B
平(直线)
0
无要求
3
R2W
平(直线)
0
0-5下压
4
F17B R2B
直线+倒角
0
无要求
5
F1
CVC
辊径差1.2
0.71.2
6
F2
CVC
辊径差1.2
0.50.9
7
F3
CVC
辊径差1.2
0.40.8
8
F4
CVC
辊径差有源噪声控制1.2
批量抓鸡0.40.7
9
F5
二次抛物线
-0.16
0.20.4
10
F6
二次抛物线
-0.16
0.20.4
11
F7
二次抛物线
-0.18
00.2
12
E1E2F1E
平(直线)
0
≤0.5
1.5.2轧辊的磨削精度
轧辊的磨削精度见表1-6所示。
1-6 轧辊磨削精度
F1-7W R1-2W
0.02
0.02
R2B  FB
0.05
0.05
1.5.3轧辊倒角
倒角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轧辊端部因接触疲劳应力过大而产生的损坏。
粗轧支承辊如图1-1和表1-7所示。
                                  H
                                       
                                  A
1-1 倒角示意图
1-7 轧辊倒角尺寸
轧辊名称
Amax  mm
Amin  mm
H mm
R1W
150
120
        3
R2W
40
洗洁精技术
30
        5
FBR2B
250
220
2
1.6 轧辊加工规定
(1) 新轧辊的初始磨削要保证精度,表面粗糙度。
(2) 轧辊加工应有效去除表面硬化层,工作辊磨后不得高于入厂时硬度3HS,支撑辊磨后不得高于入厂时硬度3HS
(3) 轧辊加工除支撑辊辊身端部300mm内不允许有夹杂,气孔,砂眼等肉眼可见制造缺陷;粗轧工作辊辊身允许有夹杂,网裂等肉眼可见微小缺陷存在外,其余不得有任何肉眼可见缺陷。
(4) 轧辊应成套磨削,成对存放,磨削后的轧辊必须进行表面质量,辊型及直径检查合格后方可下机。
(5) 换辊周期根据现有轧辊材质和生产实际而定。
(6) 辊压值及辊压形式仅供配辊时参考,根据现场使用实际需要作适当的修改,调整。
(7) 轧辊磨削加工完毕,应将轧辊磨前磨后各参数存入磨床计算机,同时填写磨削台帐,并按磨削台帐的要求逐项填写,不得漏项。
1.7 轧辊常见事故案例汇编
1.7.1 剥落
a.马鞍状剥落
缺陷描述:典型的马鞍状疲劳剥落,其源头在工作层/辊芯界面下的芯部材料,并裂至辊身表面。可以看到,在剥落深处有一些不同亮度的疲劳线,显示扩展方向是从芯部至辊身表面。这种剥落常发生在高荷载的四辊热轧机工作辊上,其辊芯材料是片状石墨和铁,发生部位常位于辊身中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5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43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轧辊   轧机   工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