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聚磷酸铵的改性和应用_崔小明

聚焦中国
FOCUS ON CHINA ■
防盗电子狗World Plastics
2009Vol.27No.10
聚磷酸铵(简称APP )是一种磷氮系特效膨胀型无机阻燃剂,通式为(NH 4)n +2P n O 3n+1,外观呈白粉末状,分水溶性和水难溶性,其中聚合度n 在10-20之间为水溶性,称为短链APP ;聚合度n 大于20的为水难溶性,称为长链APP 。该产品P-N 阻燃元素含量高、热稳定性能好,产品近乎中性,能与其他物质配伍,阻燃性能持久,无毒抑烟。APP 作为膨胀型阻燃剂的基础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阻燃领域,随着全球阻燃剂朝无卤化方向发展,以APP 为主要原料的膨胀型阻燃剂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APP 的阻燃机理是受热脱水后生成聚磷酸强脱水剂,促使有机物
表面脱水生成炭化物,加之生成的非挥发性磷的氧化物及聚磷酸对基材表面进行覆盖,隔绝空气而达到阻燃的目的,同时由于APP 含有氮元素,受热分解释放出CO 2、N 2、NH 3等气体,这些气体不易
燃烧,阻断了氧的供应,达到了阻燃增效和协同效应的目的。
1聚磷酸铵的改性
由于目前聚磷酸铵的生产受到生产条件的限制,在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的条件下,一般得到APP 聚合度只有几十,而且其与有机材料的相容性不能完全达到相应的力学性能要
求。另外,以APP 为基础的膨胀型阻燃剂(IFR )在聚丙烯(PP )、聚乙烯(P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等塑料的阻燃中显示出优良的阻燃作用,是目前阻燃技术研究开发的热点,但是,通常情况下APP 的热稳定性仍不能满足如PP 的加工要求,而且APP 还存在吸湿性较大的缺点,限制了它在电子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因此,为了能够使其发挥阻燃作用,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对其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目前较为常见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偶联剂改性、微胶囊化、表面活性剂改性以及三聚氰胺改性等4种[1-5]。
1.1偶联剂改性
阻燃剂聚磷酸铵的改性和应用
■崔小明
摘要:聚磷酸铵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介绍了其改性方法以及用途,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聚磷酸铵;阻燃剂;改性技术;应用
Progress of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tardant ammonium polyphosphate
Abstract :Ammonium polyphosphate is an important inorganic retardant 。The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ammonium polyphosphate a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mmonium polyphosphate are put forward 。
Key words:Ammonium polyphosphate ;retardant ;application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09-08-17
作者简介:崔小明,男,高级工程师,现在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主要从事情报调研和信息研究工作。:cuixm@126 技术交流阻燃剂聚磷酸铵的改性和应用
38
提高APP阻燃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使用偶联剂,偶联剂是一种具有两亲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它可
以使性质差别很大的材料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等,其中硅烷偶联剂又是品种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种。硅烷、硅氧烷、铝酸酯等本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加入到APP中,既可以增加其阻燃性,对其吸湿性也有一定的改善,同时也能够改善材料的韧性、耐热性以及吸水率。另外利用硅烷偶联剂还可以将小的有机分子加到APP分子链上改善其吸湿性。根据美国PPG公司报道,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处理APP,使此种APP与聚乙烯混料制成薄膜,耐水试验14天,发现磷的渗出率为2.7%,而未处理的则为15.6%。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人员奚强、常亮、邝生鲁等用有机硅偶联剂(WD-X)对聚磷酸铵(Ⅰ型-APP)阻燃剂表面进行改性,研究了偶联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及惰性溶剂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认为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质量分数1%,反应时间2.5~3.5h,反应温度120~130℃。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APP粒子表面呈疏水性,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得到很大改善。
1.2表面活性剂改性
水溶性的APP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其吸水性会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从碳原子数为14-18的脂肪酸及其二价金属盐、三价金属盐或其混合物中选择,其中二价盐包括镁盐、锌盐、钙盐,三价盐可以选择铝。在APP表面处理中需要使用溶液,任何可以溶解表面活性剂但是不影响APP质量的溶剂均可选用,包括氯化脂肪烃类,如氯甲烷、二氯甲烷以及等,另外
也可选用芳香烃或氯化芳香烃,如甲
苯、二甲苯和氯苯等。
除去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外,
还可以利用阳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来对APP进行改性,如采用二甲
基氯铵、碳原子数为14-18的脂肪
醇、带有酰基的碳原子数为14-18的
脂肪酸、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
共聚物及其混合物,其中后四种为非
离子改性剂,其亲水亲油平衡值
扫路刷(HLB)控制在10以下。
1.3三聚氰胺改性
采用三聚氰胺进行表面改性是近
年来研究开发的热点,较常见的是先
将APP表面包裹,之后利用一定的
交联剂把三聚氰胺与已经进行表面包
裹三聚氰胺的APP颗粒连接起来,
提高其之间的键合,改善吸湿性。可
选用的交联剂包括含有异氰酸酯、羧
甲基、甲酰基、环氧基等基团的化合
物。另外,APP是IFR的主要成分,
三聚氰胺通常作为发泡剂使用,当
APP在受热分解释放出氨而呈酸性
的情况下,能与三聚氰胺反应生成盐,
从而改善APP的性能。中山大学研究
报告,将一定数量APP和三聚氰胺搅
拌,升温到250℃并维持反应1小时,
降低温度,粉碎,得到三聚氰胺改性的
APP(MAPP)。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的
APP热分解温度比APP高且吸湿性
小。国外专利报道,在高速搅拌下将三
聚氰胺溶液加到APP中,可制成三聚
氰胺改性的APP。
在大多数情况下,经三聚氰胺改
性的APP仍不能满足需要,还需对
其进行再处理。日本Chisso公司报
道,用一种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处理
MAPP,使MAPP粒子间形成化学
键,从而改进MAPP的性能。日本
Tosoh公司用牌号为SILA-
ACES330(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的
偶联剂处理MAPP(牌号为Histaflam
AP462),用此产品阻燃EVA,可制
成耐水、绝缘性能优良的材料。
浙江大学研究人员曹堃等探讨了
三聚氰胺(M EL)改性聚磷酸铵(A
PP)过程中A PP本身的化学及物
理变化。发现在改性反应条件下,A
PP聚合度略有增加,晶型由I型变
为I、II型混合物,导致改性产物
(MAPP)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其失
重特征更符合阻燃要求。将其与季戊
四醇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用于聚
丙烯阻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
25%时即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同时
热分析还证明,与简单掺混型相比,
其失重速率峰值更小,500℃时的残
余量更高。
1.4微胶囊化
将微胶囊化技术运用在阻燃剂中
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在我
国,微胶囊包裹红磷开发研究较多。
微胶囊化技术可以通过界面聚合、原
位聚合、界面缩聚等方法以耐热性较
高的聚脲、密胺树脂、环氧树脂、季
戊四醇等作为包裹材料对APP进行
微胶囊化。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对
APP进行包裹处理,可以赋予其更
高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并改善其操
作性,有利于环境保护,扩大其应用
范围。目前赫斯特公司上市的牌号为
Exolit IFR-23,孟山都公司上市的
牌号为Phas-chek P/30,Albright
Wilson公司开发的牌号为Amgard
Mc的产品均为微胶囊化APP产品。
为了改善聚磷酸铵与高聚物的相
容性和提高它的热稳定性,南京航空
航天大学研究人员耿妍、陶杰、崔益
华等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地在其表面
包覆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试验表
明,三聚氰胺与甲醛摩尔比为1∶3,
pH值控制在8.5,水浴温度为80℃,
经机械搅拌可制得预聚体溶液;包覆
时囊材用量为聚磷酸铵质量的30%、
pH值控制在5.5、水浴温度为80℃、
机械搅拌即可制得包覆完全的微胶囊
化的聚磷酸铵。
欧洲专利报道,将5.2kgAPP与
39
2009年27卷第10
渗透聚苯板
聚焦中国
FOCUS ON CHINA ■
World Plastics
2009Vol.27No.10
500g 密胺甲醛树脂、5.6L 水、甲醇在120℃混合搅拌20分钟,制得密胺甲醛树脂包裹的APP 。将18份微胶囊化的APP 添加到聚丙烯中,其阻燃效果达到UL94V-0级,与添加未胶囊化的APP 相比,其水溶性由25℃下的8.2%和60℃下的62%,分别下降到0.2%和0.8%。
河北大学化学和环境科学学院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化APP ,将三聚氰胺、甲醛单体,以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器,然后加水稀释,控制其pH 值为7-8,搅拌数分钟使其溶解,然后升温到80℃,反应半小时后,得到密胺树脂预聚物,再按一定比例加入APP ,调整pH 值为5-6,继续反应2小时,冷却后抽滤,60℃真空干燥后得到微胶囊化APP 。研究人员为了考察制得微胶囊化APP 的性能,在聚丙烯塑化后分别加入普通APP 和微胶囊化APP ,发现微胶囊化APP 的阻燃性能明显增强。
北京联合大学使用EVA 对APP 制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 )微胶囊化,提高了IFR 阻燃聚丙烯的防潮性,并改善了IFR 与聚丙烯的相容性。合成步骤为,将3H 3PO 4在190℃下加入27gAPP 中,使其呈现熔融状态,并加入10g 、2.5g 三聚氰胺,反应5小时,再加入7.5g 三聚氰胺反应2小时,得到产物。将产物在230-250℃脱气处理2小时,冷却后研磨得到白粉末状IFR 。然后将EVA 与IFR 按比例在180℃下混合均匀,得到微胶囊化的IFR 。结果表明,加入EVA 后的IFR 阻燃聚丙烯吸潮性有明显改善,不加EVA 时为8.36%,微胶囊化后仅为0.86%。
2聚磷酸铵的应用[5-9]
2.1在纤维制品中的应用
以APP 为基础制成的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成的磷酸与纤维素中的
羟基作用生成磷酸酯和水,使纤维制品脱水炭化。一方面炭化层阻滞了热传导,另一方面分解成玻璃状的聚磷酸也起到隔热和隔氧气的作用,从而抑制基材的燃烧。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以水溶性APP 配合其他助剂处理木材,取得良好效果。北京轻工研究所用以APP 为主的水剂透明阻燃剂处理纯棉织品,氧指数达到50%。在制造纤维时,加入25%的APP 和1%Al 2(SO 4)3制成的纤维板材,达到了JIS-AI321难燃3级。
2.2在涂料中的应用
聚磷酸铵作为阻燃剂在涂料中的使用最为广泛。早期的防火涂料曾将APP 单独加入制成防火涂料,但随着人们对阻燃性能及成膜性能要求的提高,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防火涂料,即APP 作为酸源,与炭源及气源并用组成膨胀型阻燃剂。如利用三聚氰胺(MEI )、(PER )以及聚磷酸铵三者的协同效应组成阻燃剂,此种涂料的涂层很薄,约为0.3-0.5mm ,但遇到火后很快就膨胀为厚度达到10-25mm 的泡沫层,以此来保护材料。这种泡沫层的导热系数低,可以大大延长耐火时间(一般为30-40min )。该种涂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木材、纤维板以及胶合板的阻燃。另外该种涂料还用于保护钢铁构件(尤其是大跨度结构),钢铁构件在600℃以上就失去了原有的强度,发生软化变形,而在构件上涂以膨胀防火涂料后,着火时厚厚的隔热层就保护了钢材,降低了温度,从而赢得了灭火时间。有丰胸的胸罩吗
APP 配制的膨胀型防火涂料,阻燃性能优良,具有比正磷酸铵和偏磷酸铵配制的防火涂料阻燃时间长,成膜性好,在潮湿环境中或经水浸泡涂层变化不大等特点。APP 在涂层中既是阻燃剂又是发泡剂,达到一定温度后,APP 分解生成磷酸和氨气起稀释、隔绝空气的作用,同时,磷酸与生成酯类化合物覆盖于
基材表面,阻滞燃烧。
2.3在塑料中的应用
APP 在塑料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与多种合成树脂配合制备阻燃高分子材料。聚乙烯材料是现时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但其氧指数仅为17.4%,在高压、放热、放电等条件下极易引起火灾,因而聚乙烯的阻燃成为该材料能否广泛使用的关键。先前使用的聚乙烯无卤阻燃剂多为镁盐和铝盐阻燃剂,通过高温分解吸收塑料表面热量,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温度,并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冲淡可燃气体浓度,达到阻燃的效果,因此其使用量大,对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人们根据几种阻燃剂的协同作用,采用以聚磷酸铵为主阻燃剂,、沸石为助阻燃剂共同组成膨胀型体系加入PE 材料中,制成阻燃聚乙烯材料,其氧指数可提高到35%,阻燃级别达到UL94V-0级标准,且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优良,可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管材和吹塑制品中。
山西中北大学研究人员刘渊等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对聚乙烯(PE)
的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Ⅱ型APP 在添加量达到30%以后,PE 的氧指数达到了22.4,可以实现离火后很快自熄;在添加了APP 后,PE 的拉伸强度在开始的时候提高,当添加量超过20%后,其拉伸强度开始缓慢降低;PE 的缺口冲击强度在添加APP 后,在添加量很低时就产生了大幅度下降。
聚丙烯和聚乙烯一样,氧指数也仅有17%,因此,人们以APP 作为混合膨胀型阻燃剂的主要成分,与其它协效剂(如、三聚氰胺)共同组成IFR 阻燃体系,其氧指数上升到34.1%,阻燃性为UL94V-0级。经阻燃后材料的机械性能、阻燃性能及光稳定性能俱佳,可作为电视机元
技术交流阻燃剂聚磷酸铵的改性和应用
40
件、电池箱、保险丝盒、电缆导管、层顶片材以及工程塑料等阻燃要求较高的使用场所使用。山东三塑集团研究人员赵晓莹等采用聚磷酸铵(APP)作为无卤阻燃剂对聚丙烯(PP)进行了阻燃改性。结果表明,APP的加入,使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热变形温度、弯曲强度和极限氧指数有所提高,APP质量分数为30%时,极限氧指数达到35%。在50kW/m2热辐照条件下,利用锥形量热仪研究了APP质量分数为40%时PP/APP体系的燃烧性。结果表明,APP能明显降低PP的热释放速率(HRR)、有效燃烧热(EHC)和质量损失速率(MLR)。
早期的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主要用作隔热、隔音、防震,以及包装材料,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是PS的改性品种,与PS相比,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冲击强度,并且保留了PS易成型加工的优点,可进行注塑、挤塑、真空吸塑等成型加工,广泛用于制造各种电器零件、电视机、收音机、电话、吸尘器等的壳体,板材及冰箱衬里,但它同样易燃烧,同时产生带毒性气体的黑烟,限制了其在某些要求阻燃场所的使用,尤其是对塑料阻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家电行业。磷系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消烟效果,但常规磷系阻燃剂对制品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国内外正在研制开发新型磷系阻燃剂-选用新型长链聚磷酸铵,与辅助助燃剂一起构成多元阻燃体系,使阻燃体系与树脂相容性好,成本低廉,氧指数由17%上升到28.8%,阻燃性为UL94V-0极,达到阻燃、消烟的目的。
聚氨酯(PU)是现代塑料工业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其特点是通过改变分子中链的结构,能较大幅度地进行各种改性,因此PU塑料广泛用于各种绝热、防震、隔音、轻质构件和座垫、包装、汽车内饰等方面,但
PU塑料是极易着火燃烧的塑料制品,
在着火时放出使人窒息的毒气,造成
伤亡事故,因此为了提高PU塑料的
环氧树脂阻燃剂
阻燃性能,保持原有的机械性能,降
低阻燃剂的用量,控制成本,协同阻
燃作用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采用聚
磷酸铵与稀土金属氧化物Ce
2
O3组成
协同阻燃体系,可以达到较好的阻燃
效果,氧指数由原来的17.5%上升到
24.8%,阻燃性为UL94V-0级,对
材料机械性能影响小,特别是生烟
量、有毒和腐蚀性气体生成量少,达
到了使用要求。
聚甲醛(POM)是一种综合性能优
异的工程塑料,具有硬度大、耐磨
性、耐疲劳性和弹性好,化学稳定性
高,有突出的耐溶剂性,电绝缘性
网站实时监控
佳,吸水性低以及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好等优点,可用来取代有金属及其
合金,被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气、
各种精密机械、五金建材等行业。但
POM的氧指数仅为15%,是一种易
燃烧的塑料,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日益
扩大,对其进行阻燃改性的要求越来
越强烈。根据POM燃烧的机理及燃
烧特性,选用以APP为主阻燃剂,
三聚氰胺与双磷酸酯三聚氰
胺盐(MPP)为辅助阻燃剂,再配以高
分子吸醛剂共同组成阻燃体系,通过
塑炼方式加入POM中构成了阻燃
POM,经过测试其氧指数可以达到
50%,垂直燃烧达到FV-0级,且加
工条件与普通POM相同,可以满足
使用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夏英等通
过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氧指
数等研究了由聚磷酸铵与组
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对ABS的
阻燃作用。与传统的含卤阻燃ABS
相比,热失重分析显示,IFR的加入
使体系的残炭量显著增加,650℃时
ABS的残炭量由不加IFR时的1.9%
增至21.32%。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发现,经IFR阻燃的ABS在燃烧时
形成了由无数封闭孔洞构成的蓬松焦
化炭层,表明IFR对ABS具有良好
的膨胀阻燃效果。在IFR含量为30%
时,ABS的氧指数可达27.4%。
此外,APP还可以用于阻燃聚
氯乙烯、不饱和聚酯树脂、EVA、酚
醛树脂、丙烯酸酯类乳液、合成橡胶
制品、氯化聚氯乙烯以及氯磺化聚氯
乙烯等。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合成树脂工业的快速发
展,对APP的应用和需求亦将日益
增加。APP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阻
燃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超细化、
专用化、系列化,因此,今后应该加
强APP改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增
加其耐热稳定性,与树脂的相容性和
降低其吸湿性等,进而开发出系列
化、专用化的APP产品,以满足不
同领域对APP产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世伟,解田,李天祥等,水难溶性聚磷酸铵的
合成技术研究进展[J].贵州化工,2006,31(4):
12-15.
[2]曹堃,王开立,姚臻.聚磷酸铵的改性及其对聚
丙烯阻燃特性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7,23(4):136-139.
[3]耿妍,陶杰,崔益华等.聚磷酸铵微胶囊化的工
艺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6,3:
39-41.
[4]崔小明,聂颖.聚磷酸铵的生产工艺及改性技术
进展[J].杭州化工,2007,37(4):14-17.
[5]李玉芳.聚磷酸铵阻燃剂的生产及应用进展[J].化
工科技市场,2007,30(3):36-40.
[6]赵晓莹,张素珍,黄兆阁.聚磷酸铵阻燃聚丙烯
性能研究[J].塑料工业,2007,35(12):
49-51.
[7]李云东,古思廉.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应用[J].云南
化工,2005,32(3):51-54.
[8]夏英,蹇锡高,刘俊龙等.聚磷酸铵/
复合膨胀型阻燃剂阻燃ABS的研究[J].中国塑
料,2005,19(5):39-42.
[9]刘渊,贾润礼,柳学义.聚磷酸铵阻燃聚乙烯的
研究[J].塑料,2007,36(3):24-26,49.
41
2009年27卷第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7:1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429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阻燃   阻燃剂   改性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