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解读(最新)

2016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解读(最新)电动车太阳能充电器
202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解读(最新)
  工信部近日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重新划定新能源汽车范围,根据意见稿,工信部将新能源汽车范围调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被业界看做是国家提高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的一个标志。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变化有利于监督管理。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目前这个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将会加强在标准法规、产品开发、市场运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统筹协调。将来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与税的结合,将会有利于市场的调控,也有利于监督管理。
  对于申请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征求意见稿》要求需要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并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按照《要求》,审查条件将有17项具体条款,其中有8项为否决条款,只要超过2项未达标,则该企业就不被准入。
挤爆胶囊
  在业内看来,对于中小车企而言,审查条款的增多意味着需在研发能力提升方面加大投入,而非过去的简单的生产能力。此前,有消息称,不少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不具备控制系统的研发能力,甚至一些知名的企业也不符合条件。
  对于工信部即将发布的新规,各家车企人心惶惶。奇瑞汽车新能源汽车负责人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奇瑞还在研究具体的应对策略。
铸轧
  奇瑞:这个不方便说,我觉得我们还在研究,还在研究当中,好吧。
  汽车专家贾新光认为,这次工信部提高门槛主要是为了整顿现在混乱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贾新光:投资过热,车型比较混乱,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所以还需要整顿新能源车的发展秩序,其中措施之一,就是提高准入门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透露,工信部的目标是将来新上的纯新能源车企不超过10家。这也意味着除去已拿到资质的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外,留给打算进入新能源造车领域的企业只有8家。董扬认为,提高准入门槛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董扬:现在就是两个原因,一个就是现在大家干的人多了,在一个就是安全,危险性也增加了,出现事故也增加了。其实我不认为会有什么比较大的影响,本来就应该这样。我一直认为电动汽车比汽车难度还大,除了汽车之外,还得把电机电池都搞清楚,而且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一次性要求也更高,所以我一直主张严格控制准入。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特别对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做出了新的规定。其中明确指出申请人是已取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是已经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现有汽车生产企业,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外资进入新能源整车领域也与常规车一样面临50%股比的要求,要考虑到新能源车未来规模化量产的可能性,目前互联网造车企业中,不少采用国外开发、国外建厂生产的模式,一旦进入中国市场想取得资质,也需符合国家投资的管理规定。
【阅读延伸】
  工信部:负责管理汽车行业的资质及产品准入。(规则)
  细看"规定"和"规则"不难发现,对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准入变得愈发严苛起来。虽然截止目前,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成为了最先通过"规定"审核,取得新能源乘用车牌照生产的企业,但业界的种种"吐槽"却也始终不绝于耳。诸如"万向为何没有通过"、"蔚来汽车究竟如何"等声音,着实成为了业界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对于主管部门而言,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自然会听到来自不同地区的种种质疑。因为"规则"由他们制定。"规则"制定的导向和宽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讲到这里不禁唏嘘,对政策发布的跟进与执行,依旧是不得不尊重的企业准则。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能够形成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力,则决定了企业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成长空间。
  以下,对"规则"和"规定"进行梳理,以便于企业同仁参考并形成判断。
准入控制系统  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监督管理。
  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
  发改委:新建企业及产品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相关要求,通过考核后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并按单独类别管理。
  工信部:应是已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许可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新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或跨产品类别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
  编辑:显然,发改委批准牌照,也需满足工信部"规则"。满足规则的企业,必须已具备基础生产资质,这是满足"规则"的第一步;只要有了生产资质,即便生产跨资质产品,至少可以通过办理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解决。
  发改委:新建企业生产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符合乘用车、电动汽车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所采用动力蓄电池单体和系统应当是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新建企业须提交对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质保承诺,质保承诺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相关规定。
牛头刨  工信部: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保障能力,同时还应满足相应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的要求。
  所生产的车辆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超声波除垢
  装用的动力蓄电池(包括超级电容器)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满足《汽车动力蓄电池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延伸检查要求》。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以下简称《准入条件》)。
  《汽车动力蓄电池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延伸检查要求》。
  编辑:其实不要怪罪主管部门推出类似《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强制配套企业进入相关目录。从技术开发的角度审视,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配套企业的思路早已清晰。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1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427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汽车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