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工艺基本内容

炼焦工艺
1基本组分
焦炭78%、焦炉煤气15~18%、煤焦油2.5~4.5%。
1.2焦炉煤气
氨0.25~0.4%(生产硫铵,我国为0.25%);
粗苯0.8~1%(苯、甲苯、二甲苯);
硫化物0.2~1.5%(可生产硫磺和吡啶)
1.3煤焦油精制
轻馏分:苯、甲苯、二甲苯、重苯;
酚馏分:酚、甲酚、二甲酚;
萘组分:萘、精萘、工业喹啉;
洗油组分:苯类吸收剂;
蒽油组分:提取蒽、菲、咔唑;
沥青:铺路、生产沥青油和电极沥青
2选煤的必要性
煤中的硫包括无机硫(选煤可以部分去掉)、有机硫(物理选煤不能去掉,用浮选法)
煤中还有内在矿物,成矿时混入的粘土(二氧化铝)、沙粒(二氧化硅)、硫铁矿。其中前两种可以通过粉碎、洗选除去。
外在矿物,采煤时混入的矸石。比重大,直接燃烧时为灰分,炼焦时全部留在焦炭中。选煤时除去。
水分,内在水和成矿有关,在配煤时考虑,外在水影响焦炉的操作稳定性。炼焦前需要干燥处理。
3炼焦参数
3.1炼焦阶段
干燥预热:350℃,失去水分。
焦体形成阶段:350~480℃,交连、缩聚、重排,气、固、液共熔体。有膨胀压
半焦形成阶段:480~650℃,增加了气、固相的生成,胶质固化。
焦炭形成阶段:650~1000℃,半焦不稳定的有机物分解或缩聚,产物为气体。750℃后主要是氢气。体积收缩。
3.2炼焦煤
气煤:挥发性大,收缩大,膨胀压小,2~14kPa;胶质体少,粘性差。热解350~440℃(90℃),加入便于推焦,保护炉体。
肥煤:挥发度低于气煤,收缩大,膨胀压小4.9~19.6kPa,胶质体最多,粘性最好。热解320~460℃(140℃)。
焦煤:挥发性适中,收缩量低;成焦强度大,热解390~465℃(75℃)。膨胀压很大14.7~34.3kPa。对焦炉的墙体不利。
瘦煤:挥发度最低,热解450~490℃(40℃),结焦块大,液体少,收缩量最低,粘结性差,膨胀压答19.6~78.4kPa。
3.3配煤指标
水分:8~10%。内在水和外部水总和。
灰分:10.5~11.2%(混入杂质部分),保证成焦率76%,满足高炉需要。
挥发分:18~30%
硫分:80%进入焦炭(1~1.2%),要求控制1%以下。
黏结性:胶质层最大厚度Y=16~18mm。黏结指数65~78%。
膨胀压:安全10~15kPa,选择8~15kPa。
粒度:3mm以下占90%。
4炼焦炉
4.1焦炉的结构
4.1.2炭化室
煤隔绝空气干馏的地方,炉顶上有装煤车(其实可用给矿器),装煤车上面有煤仓。炭化室两侧有炉门,炼好焦进入推焦车,沿导焦车进入熄焦车(干法,用惰性气体冷却,回收热能)。平均温度为1100℃4.1.2燃烧室
为炭化室提供热量的地方,和炭化室交错排列,燃烧室的墙面温度为1300℃,在炭化室锥体用隔墙分成若干个立火道(22~32)。
双联式:每一组为2个,其中一个用上升煤气,煤气燃烧;另一个通过隔墙跨孔让燃烧后的废气下降,为了加热均匀,20~30min换向一次。
两分式:炭化室下面设立蓄热室。单侧进空气,双侧进煤气(或相反),燃烧后废气汇于水平集合烟道,有另一侧下降。
跨顶式:每个燃烧室两个蓄热室。一个预热煤气,另一个预热空气。已经淘汰。
4.1.3蓄热室
上部经过斜道和燃烧式相连,下部经过废气盘分别与分烟道、贫煤气管和大气相通。
4.1.4斜道区
是蓄热室的顶部,在炭化室和燃烧室下面。倾角大于300。
4.1.5炉顶区
有装煤孔、上升管孔、拉条沟等。
4.1.6焦炉基础平台、烟道和烟囱
焦炉下面的分烟道通过废气盘汇成总烟道,再连接烟囱。
4.2焦炉选择
4.2.1炭化室
长度、高度、宽度。
4.2.2炉型选择
煤焦炉的计算设计,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区、烟囱等。
总体物料、能量衡算,偏重煤焦炉设计。
炼焦化学品的回收和精制
1炼焦化学品的产生、组成和产率
1.1炼焦化学品的产生
叉车称重
粗煤气产生于两个阶段。一是在胶质体形成阶段,透气性差,主要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和初次焦油气,氢气含量较低,称为里行气。二是在半焦形成和收缩阶段,产生大量气态物质,在炉顶区会发生二次分解。称为外行气。量大,占90%。
1.2焦化产品的化学组成
塔底油以干配煤为基准。焦炭(75~78%),净煤气(15~19%),焦油(2.5~4.5),化合水(2~4%),粗苯(0.8~1.4%),氨(0.25~0.35%),其他(0.9~1.1%)。
粗煤气是炭化室溢出的气体部分(g/m3)。水蒸气(250~450),焦油气(80~120),粗苯(30~45),氨(8~16),硫化氢(6~30),(1~2.5),轻吡啶碱(0.4~0.6),萘(10),氮(2~2.5)。
回收化学品和净化后的煤气是净煤气(回炉煤气)。密度(0.48~0.52Kg/m3),低热值(1.76~1.84KJ/m3)。
体积分数组成:氢气(54~59),甲烷(23~28),轻烃(2~3),一氧化碳(5.5~7),二氧化碳(0.5~2.5),氧气(0.3~0.7),氮气(3~5)。
1.3化学产品的回收方法
荒煤气冷凝析出煤焦油和水。再加压输送煤气,后多用吸收法。
1.3.1配煤影响
配合煤影响挥发分、氧、氮、硫的组成。
焦油:受到原料煤的挥发分和煤的变质程度影响。煤的挥发分高,软化温度低,形成胶质体温度区间大,则焦油产率大。
粗苯:碳氢比增大,粗苯产量增加。
氨:来源于煤中的氨,一般煤含氨2%,60%转入焦炭中,15%~20%形成氨,其余形成和吡啶。
硫化物:干煤含硫0.5~1.2%,其中20~45%转入煤气中。
煤气成分:变质年轻的煤,煤气含一氧化碳、甲烷和重氢多,氢含量低。
1.3.2炼焦温度影响
炉墙温度增加:焦油密度增加,芳烃增加,最易温度700~800℃。
炉顶温度:温度高,热分解加剧,焦油和粗苯下降,化合水增加,氮氢结合氰化氢增加,避免甲苯热分解,炉顶空间温度控制在750℃。
1.4处理过程
700℃左右的粗煤气首先冷却,水蒸气和大部分焦油冷凝,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溶于冷凝液。
煤气再经过捕焦油雾、脱萘、脱硫、洗氨、终冷、洗苯得到净煤气。脱硫可生产硫黄;洗氨可生产硫胺;洗苯得到粗苯,经过精制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
铅酸蓄电池组装初冷器得到液体部分经过氨水澄清槽得到焦油,焦油经过精制可得到酚类、吡啶碱、洗油、萘、蒽、沥青等。
2煤气初冷
dtt使用浓度
650~800℃粗煤气经过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用70~75℃的氨水喷洒,煤气被冷却到80~85℃,60%的煤焦油被冷凝。进入气液分离器,气体部分进入初冷器,使残存的焦油和93%得水冷凝,煤气冷凝到25~35℃。气体质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体积降低了五分之二,且被水蒸气饱和。送入鼓风机进行绝热压缩,焦油和水离心作用大部分以液态析出。经过电捕收,去掉剩余的焦油雾滴。
集气管和汽水分离器冷凝下来的液体进入油水澄清槽,分成三部分。最上面是氨水,用泵打到桥管和集气管;最下面是煤尘和焦油渣,送到配煤工序;中间的煤焦油用泵送到焦油的精制车间。
绝缘子串氨水要求:压力为0.17Mpa;喷洒量5m3/t。
冷却设备:管壳式冷却器,管间走煤气,管内走冷却水。管间可用热煤气清洗焦油、萘的结垢物。管内可用酸洗。
焦油和氨水的分离:可采用离心分离,氨水多次洗涤焦油;也可用粗苯稀释焦油。
3煤气的净化
3.1煤气脱焦油雾
初冷煤气含焦油2~5g/m3,经过鼓风下降为0.4g/m3,进入洗苯塔,影响洗油的质量。可用电捕焦油器。
圆筒状,内部用管子,管子中心导线为负极,管壁为正极,焦油雾在电场中带负电,能吸向在管壁上。冬天需要蒸汽夹套加热。鼓风机前后多可以安装,我国常安装在鼓风机后面,焦油含量低。
3.2煤气除萘
焦炉煤气中含萘8~12g/m3。经初冷降为1.1~1.25g/m3;鼓风后变为1.3~2.8g/m3。容易堵塞管道。可用洗油、轻柴油等物理吸收,所用设备为吸收塔,萘可降至0.5g/m3。吸收温度为30~40℃,循环洗油含萘7~10%。
3.3煤气脱硫
煤气中的硫来自配煤中的35%,无机硫为硫化氢,有机硫90%转化成硫化氢,煤气炼钢降低钢的质量;脱出硫化氢成为必要。可生产硫黄和硫酸。脱硫有干法和湿法两类。干法能脱出无机硫和有机硫,工艺简单,脱硫剂再生困难,一般小厂使用;湿法脱硫脱硫剂容易再生。
3.2.1干法脱硫
用氢氧化铁和硫化氢反应生成三硫化二铁;在水和氧气下回到氢氧化铁和单质硫。但是,硫容易吸附在氢氧化铁上脱硫能力下降,需要再生。
注意:补加水,脱硫剂含水30%;温度为29℃。
装置:箱式、塔式两种。
3.2.2改良A.D.A法脱硫
2,6~蒽醌二磺酸钠和2,7~蒽醌二磺酸钠;0.12~0.28%的偏钒酸钠;少量酒石酸钾钠,防止钒沉淀;碳酸钠,调整pH值8.5~9.1。
物质能够全部再生。
装置:脱硫塔(逆向,采用填料塔),下面液体进入再生塔(内装三块筛板)。
3.2.3萘醌法脱硫
用氨水和硫化氢反应成硫氢化氨,氰化氢成氰化氨。硫氢化氨和1,4-萘醌-2-磺酸形成硫单质;再生塔中氧气存在氧化成1,4-萘醌-2-磺酸和单质硫。
3.2.4低温甲醇洗涤法脱硫
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容易溶解在1MPa的高压、低温甲醇中,减压后容易析出。
流程:吸收塔(高压)下部排除硫化氢的甲醇溶液,降压到1大气压进入第一再生塔(-20℃)上段,
冷至(-29℃)进入第一再生塔下端,脱出硫化氢和部分二氧化碳。底部液体进入第二再生塔,加热,酸性气气从上面逸出,加压冷却液体-60℃回到吸收塔。
4煤气中氨和吡啶的回收
配煤含氮2%,其中20%转化为氨,对煤的产率为0.3%;吡啶可以计算(见上面)。
4.1氨的回收
4.1.1饱和法生产硫酸铵
煤气中的氨和1~2%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饱和器中析出硫酸铵晶体。经过煤气预热器(60~70℃)除去水分;进入饱和器(硫酸也进入)形成硫酸氢氨(40~45%)和硫酸铵(6~8%),吡啶也被吸收;进入除酸器,煤气进入粗苯工段。
饱和器中的母液经过水封槽,蒸发剩余氨水,氨水再和煤气进入饱和器;饱和器底锥部的硫酸氨结晶浆液经过结晶泵到结晶槽;晶体离心分离、干燥等生产硫酸铵。
饱和器:吸收氨和吡啶,容易结晶在壁表面,定期用热水或酸洗。中央煤气管要求加衬,经常受到酸的侵蚀,外壳内部也要有衬体;中央煤气管下部有煤气分配伞,28个,弯成弧度导向叶片,在母液下0.2~0.3m。
操作条件:煤气流速12~15m/s,母液中空速0.7~0.9 m/s;饱和器温度50~55℃;最佳母液含游离酸4~6%;搅拌循环。
4.1.2无饱和器法
用喷洒式酸洗塔,不饱和吸收。
含氨6g/m3的煤气进入酸洗塔,和母液循环槽构成循环。两段喷洒。酸度为2.5%和3%,硫酸铵达到不饱和状态。
母液循环槽,硫酸氨浓度达到40~42%进入蒸发器,浓缩结晶。
4.1.3无水氨的生产
磷酸二氢铵吸收成磷酸氢氨。
煤气进入两段空喷吸收塔。99%的氨被吸收。剩余浓度为0.08~0.1g/m3的煤气。
塔底富液大部分打回吸收塔回流,少部分富液进入除焦油器,在空气鼓泡下进入贫富液换热器,118℃进入蒸脱器,脱出酸性气体;加压进入冷凝器进入解析塔上部,被加热至180~187℃,部分解吸,下降为贫液(198℃),贫液经过换热器、冷却器和吸收塔的上端循环液合并作为吸收剂。
解析塔上面出来的氨蒸汽到冷凝器和富液换热,冷却到130℃,泵加压到1.7MPa进入精馏塔,塔底用1.8MPa过热蒸汽加热,塔顶得到99.8%纯氨气。回流比2。
4.2粗吡啶的回收
粗吡啶是有特殊气味的油状液体,沸点范围115~116℃,容易溶于水。
饱和器母液中提取吡啶碱,用蒸馏剩余氨水在中和器和吡啶硫酸盐反应,制备吡啶。反应完全。
工艺:上面介绍饱和器法制硫酸铵过程中蒸发剩余氨气(11%)进入中和器的底部,母液温度为100~105℃。从中和器底部出来硫酸铵母液,返回饱和器或无饱和器发酸洗塔的下段。
中和器顶部的吡啶碱和蒸汽进入冷凝器,再到分离器,得到粗轻吡啶馏分。含吡啶75~80%,含水15%,含酚7%,可精制;分离器中分出的含盐水溶液,用泵打入蒸氨塔。
5.粗苯的回收
脱氨后的焦炉煤气含苯系化合物,产律是炼焦煤的0.9~1.1%,粗苯中组成为:苯(55~75%),甲苯(11~22%),二甲苯(2.5~6),不饱和化合物(7~12%),其他。180℃之前,是粗苯的主要成分。
5.1粗苯的回收方法
洗油吸收法。洗油专门洗苯塔,脱苯后洗油返回到洗苯塔。
吸附法。用活性炭或硅胶等固体吸附剂,效果好。多用于粗苯的定量分析。
加压冷冻法。在0.8MPa下冷冻到-45℃,使粗苯冷凝下来。
5.2煤气的最终冷却和除萘
经过隔板喷淋下来的冷却水逆流而被冷却。
含萘冷却水经液封管到煤气终冷塔的焦油洗萘器底部,向上流动,和热焦油逆流。相当于萃取吸收。
或热焦油到焦油洗萘器,萃取冷水中的萘,含萘焦油从洗萘器下部排除。
设备:带洗萘的终冷塔的上部为多层带孔的弓形筛板隔板(19层),水经孔喷淋而下;塔的下部是洗萘器,一般8层筛板。
5.3粗苯的吸收
温度:一般选择25℃。
洗油:石油洗油(分子量230~240)或焦油洗油(分子量170~180)。效果相当,石油洗油的用量是焦油洗油的1.3倍。用量是最小用量1.5倍。要求230℃前的溜出物小于3%;300℃前的溜出量大于90%。
贫油粗苯含量:0.4~0.6%。
吸收面积:用填料塔,增大吸收面积。
压力:压力是吸收的推动力,增加压力有利于苯的吸收。
5.4洗苯塔
用填料塔、板式塔和空喷塔。填料塔效果好。
5.5富油脱苯
5.5.1生产一种苯
设计为脱苯塔。压力为7~8MPa间接加热为140~150℃,从第三层板进入,大多数粗苯和萘在塔顶蒸出;塔底贫油和富油换热冷却到115℃,而富油加热到90~100℃;贫油冷却到30℃进入洗苯塔喷洒。
眼镜清洗剂
用再生器(管式炉加热再生法)去掉水汽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2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387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焦油   煤气   进入   饱和器   洗油   吡啶   温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