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多元表征,助推幼儿成长——以建构游戏趣玩“过山车”为例

解析多元表征,助推幼儿成长——以建构游戏趣玩“过山车”为例
摘要】多元表征是运用语言、艺术形式或其他物体作为实物的象征或替代物,由象征性形象或符号引起不在眼前之物或没有做出的动作的活动。大班幼儿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扩展、经验的丰富,其想象和象征性游戏水平较高。本文通过大班建构游戏趣玩“过山车”,对幼儿游戏中的多元表征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解析幼儿游戏,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大班 自主游戏  多元表征
游戏实录】今天,孩子们户外自主游戏搭建的主题是游乐场的过山车。游戏前,艺容选择和诗涵相约一起搭建游乐场里的过山车,并绘制好了游戏计划。游戏计划上有3个小朋友、平衡木、轮胎、体操垫及一架过山车。
游戏开始了,泓颖将攀爬凳直立在地上,艺容和诗涵抬来一把梯子,将梯子顶端抬高担在攀爬凳最上方,将梯子的底部放在地上,并用轮胎抵住。这样过山车就搭好了。锦佳爬上攀爬凳,斜靠在体操垫上,艺容站在一旁手扶着体操垫帮忙固定,艺容手放开,锦佳坐着体操垫
从梯子上往下滑,滑到梯子的第三根横木处速度慢了下来,接着体操垫就凹进梯子第4和第5根横木的中间了。艺容将体操垫拿开,然后抬起地上的平衡木,将平衡木平行放在梯子的中间,当作过山车的第二层轨道,放上垫子后,垫子下滑的速度快多了,没有出现陷落。玩了一会儿,艺容忽然说;“现在滑的速度有点慢,要是能快一点就好了。”她和诗涵商量了一下后,将抵在木梯底部的轮胎向后挪动,把平衡木底部直接抵在地板上,再用轮胎抵着平衡木以后,又开始了游戏。这次小朋友下滑的速度加快了一些,而且也没有刚刚摇晃了。游戏继续进行着,艺容指着梯子的空隙对沅承说“拿个什么东西放在垫子下面”。沅承转身看了一下,从地上捡起两根竹筒,艺容接过竹筒,将竹筒放置在梯子的第二根横木和第三根横木中间的空隙中,两根竹筒的底部直立在地面上,上面的部分靠在木梯上卡住了体操垫,体操垫再也不需要人用手扶着固定了。艺容和泓颖负责推竹筒,孩子们坐着垫子向下滑去,速度又快又有趣。
游戏持续进行着,艺容和泓颖站在梯子两侧放置竹筒,不时对乘坐的小朋说“快点,游客”“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 ”几个小朋友玩过以后,抵住平衡木的轮胎渐渐被下滑的小朋友推远了,沅承增加了轮胎,把轮胎搭成了轮胎墙,并在轮胎墙上铺上一块体操垫。泓颖和艺容还是负责推倒竹筒,这次锦佳滑到底部时,身体向前倾斜后,蹦到了沅承堆叠起
集飞行器来的轮胎上,高兴的趴在上面叫喊着:“哦,上坡咯,好好玩!”其他的孩子下滑后或趴或走在轮胎墙上玩得不亦乐乎!
游戏中,孩子们围绕“过山车”生成一系列由自己主导的主题游戏,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获得了游戏自信和成就感。(详见下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能根据主题需要,适时调整游戏材料,丰富游戏情境,多次解决遇到的困难。
android加固咖啡玉米
问题进程
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游戏效果
问题情境一
垫子从木梯空隙陷落
建立双轨过山车
(把平衡木搭建在木上)
滑行成功但速度慢
问题情境二
平衡木放置过高下滑速度较慢
改变坡度,提高车速
(将担在轮胎上的平衡
木底部放置回地面)
坡度变大,
下滑速度增快平衡木多宽
解决摇晃问题
问题情境三
垫子易滑落,需要人扶着不安全
设置竹筒开关,稳固座位
(将竹筒放置在木梯“田”字型空隙中)
实现半自动,道闸产生,趣味性更强
问题情境四
幼儿下滑过程中轮胎被推远
增强坡道,游戏升级
(堆叠出轮胎墙)
建立上坡道
游戏更丰富有趣
回顾整个游戏历程,既是孩子们自发自主的探究活动,也是让日常生活游戏化、生活活动学习化的过程。游戏中孩子们不停地利用低结构材料迁移生活经验多维度地解决问题,获得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乐趣,促进了游戏的深入,并有助于大班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和发展。在游戏中孩子们的表征是多元的,能把物的表征和言语、动作表征有机融合和串联。
1.符号表征
符号表征是幼儿用书面符号的方式记录自然观察和探究的结果、过程或是感受的方式,幼儿绘制的计划书就是一种符号表征。通过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预设了游戏的人员、材料、数量和搭建方法,明确了游戏的目标和具体步骤,增强了游戏的主动性。
2.建构表征—以物代物
建构表征是幼儿用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将自然体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物体拼或搭出来。建构表征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也是其创造行为的表现。游戏中孩子们出现了大量的替代行为:攀爬架替代过山车的支撑体,用梯子和平衡木替代轨道,用体操垫替代过山车的座位,
用竹筒代替过山车闸门,轮胎墙替代成上坡道。幼儿结合丰富的生活经验,富有想象力的再创作,体现了幼儿游戏中的高度兴趣。只有源于幼儿兴趣的游戏才能迸发幼儿无限的创作潜力,以专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投入到游戏中。游戏中的替代行为激发了孩子对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性,能丰富和积淀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以物代物能力。
3.动作、言语表征
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表征方面受到个人思维的影响,他们能同时运用语言和动作表征,把游戏情节相互串联,或引发新的游戏内容和情节。如滑平衡木—过山车从高处往下俯冲;扳倒竹筒—打开道闸;跳上轮胎墙—过山车上坡等。游戏中孩子们以角身份进行谈话,在游戏中利用自己扮演的角语言表征给出建议或指导同伴分别扮演不同的角。如“快点,游客”“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 ”,这些语言的出现明确了该幼儿在游戏中的角,他们扮演的是游乐场的员工,其他幼儿则扮演游客,工作人员用语言引导其他游客排队、坐好座位、打开道闸进行游戏等行为,他们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潜移默化中指导着其他孩子自主形成游戏规则,把游戏推向了更高层次,使游戏变得更加逼真和有趣。
游戏中,幼儿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必须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活经验越丰富,对物品的象征性想象水平就越高;生活经验越贫乏,他们对物品的象征性想象水平就越低。以后的工作中,首先我们可以在游戏故事上多做文章,游戏结束后,鼓励幼儿及时进行游戏故事表征,把游戏中遇到的问题、经验或过程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表达,可以反思自己游戏的行为,优化和调整自己的游戏。其次,开展主题课程,课程生成的过程中便于幼儿掌握并运用,大量的表征方式,把表征延展到更深的层次、更宽广的路径,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最后,我们应重视一日生活环节中幼儿生活、劳动、规则等方面的培养,家园结合,亲自然,近生活,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积累丰富的认知经验,回归到游戏中时便能自然自如地运用。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在一日生活当中多关注幼儿的自主表征和自由表达,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支持者、陪伴者和倾听者的角贯穿始终,关注幼儿表征,了解幼儿内心的声音,对幼儿多形式的表征进行有温度、有价值的研究和反思,从而形成更适宜的支持和推进策略,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形成其独特的游戏和生活价值。
参考文献:
微波合成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38: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383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游戏   幼儿   表征   经验   轮胎   生活   竹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