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操舵装置,前述操舵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且能够廉价地制造,而且能够紧凑地收纳于车辆内部。


背景技术:



2.以往,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将操舵装置的车辆安装用托架借助金属板来一体地加压加工的产品。大多产品均构成复杂的形状

构造。
3.但是,在设置有倾斜机构的操舵装置的车辆安装用托架处,若使倾斜的上下方向的调整范围变大,则右侧侧板及左侧侧板的长度变长。
4.专利文献1的车辆安装用托架中,为连接上板的长度直接影响右侧侧板及左侧侧板的长度的结构(参照图6)。具体地,加压加工前的展开图中,分别在左侧位置形成有左侧上板31l,在右侧位置形成有右侧上板31r。此外,在前述左侧上板31l的内侧,左侧侧板33l被一体地形成,在前述右侧上板31r的内侧,右侧侧板33r被一体地形成。并且,连接上板32被与前述左侧上板31l和前述右侧上板31r连续地形成。前述左侧侧板33l与前述右侧侧板33r的合计长度形成为比前述左侧上板31l和前述右侧上板31r的合计长度长,并且,将前述左侧侧板31l和前述右侧侧板31r合计的长度2c2形成为与前述连接上板32的长度(n为代理人所注)相等。
5.因此,专利文献1的车辆安装用托架为加压成形的一张金属板,为比较简单的结构,但连接前述左侧上板31l和前述右侧上板31r的连接上板32过长。由此,被弯曲加工的车辆安装用托架的连接上板32的高度变高,有对于车体的搭载性恶化的可能。因此,借助压力折弯的同时压缩,将连接上板32的板厚t2形成为比左侧上板31l、左侧侧板33l、右侧上板31r、右侧侧板33r的板厚t1厚,或进行将连接上板32的板宽扩展的加工,调整连接上板32的长度。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56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问题或目的等)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安装托架,前述车体安装托架能够在不压缩的情况下仅将一张金属板冲孔、折弯来将连接上板形成为适当的长度。
8.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不断认真研究,结果,通过将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设为如下操舵装置来解决前述问题:在操舵装置的车辆安装用托架处,左侧侧板被从位于左侧的左侧上板的内端向下方一体地形成,并且右侧侧板被从位于右侧的右侧上板的内端向下方一体地形成,前述左侧侧板的前端和前述右侧侧板的前端被连接上板连接,前述左侧侧板、前述连接上板、前述右侧侧板连续且被一体地形成,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的合计长度形成为比前述左侧侧板和前述右侧侧板的合计长度短,并且形成为,将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合计的长度与前述连接上板的长度大致相等,这些部件全部被
由一张金属板加压加工而成。
9.通过将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设为如下操舵装置来解决前述问题:在第1技术方案中,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分别形成为水平状,前述左侧侧板和前述右侧侧板分别形成为垂下状,前述连接上板形成为门形形状。通过将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设为如下操舵装置来解决前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中,三维面部被弯曲地形成,前述三维面部和前述左侧上板的后部与前述左侧侧板的后部的交叉部及前述右侧上板的后部与前述右侧侧板的后部的交叉部的各自的左侧

右侧上板及左侧

右侧侧板正交。通过将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设为如下操舵装置来解决前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中,前述左侧上板与前述右侧上板、前述左侧侧板与前述右侧侧板被分别左右对称地形成,并且前述连接上板也被左右对称地形成。
10.通过将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设为如下操舵装置来解决前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中,前述左侧侧板与前述右侧侧板被左右对称地形成,并且前述连接上板也被左右对称地形成,从前述左侧上板及前述右侧上板的一侧端形成弹簧部的卡止片,且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被左右非对称地形成。通过将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设为如下操舵装置来解决前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中,前述连接上板构成为,与前述左侧侧板及前述右侧侧板及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的各自的前端相比位于车体前方,跨过外柱的上方。通过将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设为如下操舵装置来解决前述问题:在第6技术方案中,在前述连接上板与前述左侧侧板及前述右侧侧板之间设置有u字形槽。
11.发明效果本发明中,将车辆安装用托架借助一张金属板加压成形,并且,特别地,将连接上板形成为最少的长度,有能够提供紧凑地收纳的操舵装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12.图1(a)是本发明的操舵装置的侧视图,(b)是本发明的车辆安装用托架的局部截面的立面图,(c)是本发明的车体安装用托架的立体图。
13.图2(a)是本发明的车辆安装用托架的展开图,(b)是仅取出连接上板来适当弯曲成形的状态图,(c)是将图1(c)从右侧观察且将柱相关部件设为实线的立面图。
14.图3(a)~(c)是表示将本发明的车辆安装用托架从一张金属板通过加压加工顺次制造的过程的状态图。
15.图4(d)~(g)是表示通过加压加工顺次制造至本发明的车辆安装用托架的最终形状的过程的状态图。
16.图5(a)是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左右对称的车辆安装用托架展开图,(b)是仅取出(a)的连接上板部位来使其弯曲的状态图。
17.图6(a)是专利文献1的图3,是车辆安装用托架的展开图,(b)是仅将连接上板部位取出来使其弯曲的状态图。
18.图7(a)是本发明的车辆安装用托架的侧视图,(b)是(a)的(α)部放大图,(c)是(a)的x1-x1向视图,(d)是(c)的锁定解除状态的(β)部放大图,(e)是(d)的(γ)部放大图,(f)是(c)的锁定状态的(β)部放大图,(g)是(δ)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b)及(c)所示,在操舵装置的车辆安装用托架处,左侧侧板2l被被从位于左侧的左侧上板1l的内端向下方一体地形成。此外,右侧侧板2r被从位于右侧的右侧上板1r的内端向下方一体地形成。
20.构成为如下结构:前述左侧侧板2l的前端和前述右侧侧板2r的前端被连接上板3连接,前述左侧侧板2l、前述连接上板3、前述右侧侧板2r连续且被一体地形成。〔参照图3(a)及(b)〕。
21.这里,如图2(a)及图5(a)所示,将作为展开图的车辆安装用托架b的整体宽度设为w,将前述左侧上板1l和前述右侧上板1r设为同一左右方向长度w1。进而,前述左侧侧板2l和前述右侧侧板2r也为同一左右方向长度w2。此外,将左侧上板1l和右侧上板1r间的些许间隙设为间隙t。这样,车辆安装用托架b的整体宽度w形成为,w=2
×
w2+2
×
w1+t
・・・・・・・・・・・
(1)。
22.并且,左侧侧板2l和右侧侧板2r的左右方向长度w2形成为比左侧上板1l和右侧上板1r的左右方向长度w1长。
[0023]2×
w2>2
×
w1
・・・・・・・・・・・・・・・
(2)。
[0024]
即,前述左侧上板1l和前述右侧上板1r的合计左右方向长度2w1形成为比前述左侧侧板2l和前述右侧侧板2r的合计左右方向长度2w2短。并且,该合计左右方向长度2w1形成为与前述连接上板3的左右方向长度x大致相等(包括相等)。
[0025]2×
w1≒x
・・・・・・・・・・・・・・・・・・
(3)。
[0026]
即,形成为,将前述左侧上板1l和前述右侧上板1r合计的左右方向长度2w1与前述连接上板3的左右方向长度x大致相等〔参照图2(a)及(b)〕。
[0027]
前述左侧上板1l是水平状地形成的部位,前述左侧侧板2l是大致垂下状地形成的部位,双方被一体地形成。此外,同样地,前述右侧上板1r也是水平状地形成的部位,前述右侧侧板2r是被大致垂下状地形成的部位,双方被一体地形成。
[0028]
前述左侧上板1l、右侧上板1r、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分别作为主要的部位存在,但关于在各个部位设置的下位概念术语,在左侧、右侧也同样存在,但是由于重复和行文变长而变为复杂的术语,所以省略左侧及右侧的文字。
[0029]
在前述左侧上板1l及前述右侧上板1r的前端侧,形成有作为朝向车体的装配部位的安装部位11,11。此外,在前述左侧侧板2l及前述右侧侧板2r的下方位置分别穿设有倾斜长孔21,21。进而,在该倾斜长孔21,21的周围形成有些许宽度的台阶部22,22。
[0030]
前述连接上板3如图1(b)所示,呈截面门形形状。具体地,从水平状的顶部31和该顶部31的两端向下方垂下状地形成有垂下部32,32。连接上板3不限于垂下状的截面门形形状,也可以设为具有适当的角度的截面门形形状。
[0031]
附图标记4是大型肋,分别在前述左侧上板1l与左侧侧板2l的角部部位、以及前述右侧上板1r与右侧侧板2r的角部部位为了加固而被较大地形成。即,前述大型肋4由大致四边面状的倾斜面41和其两侧的三角面42,42形成。
[0032]
附图标记5为三维面部,作为与前述左侧上板1l的后部和前述左侧侧板2l的后部的交叉部及前述右侧上板1r的后部和前述右侧侧板2r的后部的交叉部的各自的上板及侧板正交的面部被弯曲地形成。实施例中,如图1(c)、图2(c)及图4(g)所示,交叉部位形成为
球状面的一部分。进而,分别在各前述左侧

右侧上板的后部端形成上板弯曲面51,在各前述左侧

右侧侧板的后部端形成侧板弯曲面52,在角部位被一体化。
[0033]
在图1(a)及(b)的操舵装置中,操舵轴72被能够转动地内置于柱管71的内部,在该操舵轴72的后部装配有方向盘(手柄)73。附图标记74具备将倾斜杆、操舵装置向上方施力的弹簧75等。
[0034]
柱管71被插通至外柱77,相对于车辆安装用托架b及外柱77构成为倾斜机构。前述柱管71借助插通于被在车辆安装用托架b的左右侧板形成的前述倾斜长孔21,21及外柱77的螺栓等紧固部被锁定(固定)。该螺栓等紧固部构成为,能够通过前述倾斜杆74的转动操作解除锁定,在前述倾斜长孔21,21的上下的范围内进行方向盘(手柄)73的高度调整。
[0035]
接着,对车辆安装用托架b的制造法进行说明。该车辆安装用托架b如图3及图4所示,一张金属板被通过加压加工成形,对该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加压成形前,在图2(a)所示的展开图中,将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配置成位于左右侧的最外侧,分别在前述左侧侧板2l的内侧配置左侧上板1l,在前述右侧侧板2r的内侧配置右侧上板1r。前述左侧侧板2l的前端和前述右侧侧板2r的前端预先被与连接上板3连续地形成。〔参照图1(b)及(c)〕。
[0036]
然后,进行冲孔加工,将前述左侧上板1l及前述右侧上板1r分别垂直状地折弯约90度〔参照图3(b)及(c)〕。该约90度折弯的同时大型肋4、4被弯曲地形成〔参照图3(b)及(c)〕。
[0037]
然后,将前述左侧上板1l及右侧上板1r从平坦状位置〔参照图3(c)〕向与前述左侧上板1l及前述右侧上板1r的折弯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同时,将连接上板3如图4(d)所示地折弯约60~80度左右,进一步折弯而约90度弯曲地形成。即,前述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被以大致平行的方式成形〔参照图4(e)〕。
[0038]
这样,将前述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成形时,同时,前述连接上板3的弯曲成形也同时进行。即,使目前为止为直线状的前述连接上板3的顶部31的适当的长度的部位折弯成弯曲部位来成形〔参照图4(d)及(e)〕。
[0039]
即,该连接上板3在图3(c)的状态下仅呈水平状,但在图4(d)及(e)的阶段中,形成水平状的顶部31,从该顶部31的两端向下方垂下状地形成垂下部32,32。
[0040]
并且,图4(f)中,分别对于前述左侧上板1l及前述右侧上板1r加压加工出安装部位11,11,在最终阶段的图4(g),在前述三维面部5,5和前述左侧上板1l的后方侧形成弹簧部75的卡止片12。
[0041]
如以上的说明所示,被加压加工,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图3(b)及(c)至图4(d)~(e)的制造工序的结构部位存在即可,此后的部位成形顺序不被限制。此外,也有前述三维面部5,5被与前述大型肋4,4同时地弯曲地形成的情况。
[0042]
本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的车体安装托架为,连接上板3与前述左侧侧板2l的前端和前述右侧侧板2r的前端连接。并且,如图2(a)、(b)及图5(a)、(b)所示,前述左侧侧板2l和前述右侧侧板2r的合计左右方向长度形成为比前述左侧上板1l和前述右侧上板1r的合计左右方向长度长,并且形成为,将前述左侧上板1l和前述右侧上板2r合计的左右方向长度2w1与前述连接上板3的左右方向长度x大致相等。
[0043]
由此,能够在不进行压缩工序的情况下,仅通过将金属板冲孔折弯能够将前述连
接上板3形成为最佳的长度。由此,能够提供能够削减成本及紧凑收纳于车辆内部的操舵装置。此外,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形成弹簧部75的卡止片12,将前述左侧上板1l和前述右侧上板1r、前述左侧上板2l和前述右侧侧板2r分别左右对称地形成。
[0044]
接着,存在如下所述地构成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车辆安装用托架b处,前述连接上板3与前述左侧侧板2l及前述右侧侧板2r及前述左侧上板1l和前述右侧上板1r的各自的前端相比位于车体前方,并且前述连接上板3跨过外柱77的上方〔参照图1(a),(c),图4(g),图6等〕。以下,对该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5]
该实施方式中,连接上板3构成为,形成于沿着柱管71、操舵轴72、外柱77的轴向,从左侧侧板2l、右侧侧板2r、左侧上板1l、右侧上板1r的各自的前端的位置向车体前方侧离开地分离的位置。进而,具体地,构成为,连接上板3的两垂下部32的后端和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的前端分别离开〔参照图6(a),(b)〕。
[0046]
并且,连接上板3与左侧侧板2l及连接上板3与右侧侧板2r分别借助小面积的连续部3a相连。该连续部3a为,在位于连接上板3的两垂下部32和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之间的区域将连接上板3的两垂下部32与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连续地连接的部分。
[0047]
连续部3a被包含于车辆安装用托架b的展开图,从金属板冲孔时与其他部位一同形成〔参照图2(a),图3(a)等〕。由此,连接上板3为,与前述左侧侧板2l及前述右侧侧板2r及前述左侧上板1l和前述右侧上板1r相互具有独立性的部位。此外,车辆安装用托架b的连接上板3构成为跨过外柱77的上方。
[0048]
如前所述,连接上板3存在于,与前述左侧侧板2l及前述右侧侧板2r及前述左侧上板1l和前述右侧上板1r离开地分离的位置。因此,车辆安装用托架b通过倾斜杆74的紧固,左侧侧板2l、右侧侧板2r将外柱77固定而呈倾斜锁定状态〔参照图7(f),(g)〕,或放松紧固而呈倾斜锁定解除状态的情况〔参照图7(d),(e)〕下,进行将左侧侧板2l和右侧侧板2r的间隔扩展或缩小的扩缩〔参照图7(c)乃至(g)〕。此时,左侧侧板2l与右侧侧板2r通过连续部3a变形(连续部变形)〔参照图7(f)〕,能够在连接上板3不成为扩缩的阻碍的情况下夹持外柱77〔参照图7(f),(c)〕。
[0049]
更具体地,基于倾斜杆74的紧固力施加至左侧侧板2l、右侧侧板2r彼此及左侧上板1l、右侧上板1r,对于与它们经由小面积的连续部3a相连的连接上板3几乎不传递紧固力而没有影响。因此,倾斜杆74的紧固操作时的载荷对连续部3a施加,该连续部3a变形(连续部变形)〔参照图7(f),(g)〕,由此,连接上板3不成为紧固操作的阻力。由此,倾斜杆74的紧固操作时,能够容易地构成为,相对于外柱77,与左侧侧板2l、右侧侧板2r彼此及左侧上板1l、右侧上板1r容易相互接近或离开,能够为良好的紧固状态〔参照图7(f),(c)〕。此外,锁定解除状态下,对于车辆安装用托架b的两连续部33,不施加载荷而不会挠曲不会变形。即,连续部33不变。关于该连续部3a不变形的状态(连续部不变)记载于图7(d)、(e)。
[0050]
由此,车辆安装用托架构成为,相对于外柱77,倾斜杆74的紧固操作时,左侧侧板2l、右侧侧板2r、左侧上板1l及右侧上板1r、和连接上板3相互难以传递紧固载荷。由此,连接上板3能够使相对于基于左侧侧板2l和右侧侧板2r的朝向外柱77的紧固的阻力极小。因此,通过紧固部的紧固,左侧侧板2l和右侧侧板2r顺畅地接近,相对于外柱77呈大致均匀的面接触状态,能够使紧固状态牢固。
[0051]
接着,上述实施方式中,也有如下情况:形成前述连接上板3的水平状的顶部31,从该顶部31的两端向下方垂下状地形成垂下部32,32,在该垂下部32、前述左侧侧板2l、前述左侧上板1l及右侧侧板2r、右侧上板1r之间设置u字形槽3b〔参照图1(a),(c),图4(g),图6等〕。该u字形槽3b位于前述连续部3a的大致正上方。并且,借助u字形槽3b,连接上板3的两垂下部32和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离开,连续部3a为面积更小的部分〔参照图7(a),(b)〕。
[0052]
通过设为在连接上板3、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之间设置u字形槽3b的结构,借助该u字形槽3b,连接上板3与左侧侧板2l及右侧侧板2r呈更离开的分离状态。因此,连接上板3能够使基于左侧侧板2l和右侧侧板2r的朝向外柱77的紧固时的阻力更小,相对于外柱77的紧固状态为均匀的面接触,能够更加良好且牢固。
[0053]
u字形槽3b在车辆安装用托架b由一张金属板通过加压加工成形时被根据车辆安装用托架b的展开图预先设置。即,在前述连接上板3、前述左侧侧板2l的前端与前述右侧侧板2r的前端之间预先设置u字形槽3b的部位。该u字形槽3b为大致u字形形状〔参照图7(b)〕。此外,也有u字形槽3b为大致长方形形状的槽的情况。该u字形槽3b也具有车辆安装用托架b容易通过加压加工而折弯形成的作用。
[0054]
第2实施方式中,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与上板及侧板正交的方式弯曲地形成的三维面部的存在,具有能够制造特别牢固的车辆安装用托架的效果。第4实施方式中,有通过设为左右对称的车辆安装用托架而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廉价地制造的优点。第5实施方式中,设为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左右非对称,从一侧端形成弹簧部的卡止片,由此,有能够使将操舵装置向上方施力的弹簧部的安装简单且容易的效果。
[0055]
第6实施方式中,车辆安装用托架构成为,借助连接上板,左侧侧板、左侧上板及右侧侧板、右侧上板车辆安装用托架成为一体。但是,将车辆安装用托架的左侧侧板及右侧侧板借助螺栓等紧固部将外柱紧固而呈锁定(紧固固定)状态时,在现有技术中的托架中,有连接上板成为相对于基于左侧侧板和右侧侧板的朝向外柱的紧固动作的阻碍部件的可能。本发明的车辆安装用托架中,连接上板与前述左侧侧板及前述右侧侧板及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的各自的前端相比位于车体前方。由此,车辆安装用托架构成为,相对于外柱,倾斜杆的紧固操作时,左侧侧板、右侧侧板、左侧上板及右侧上板的各部分、与连接上板相互难以传递紧固载荷。由此,连接上板能够使相对于基于左侧侧板和右侧侧板的朝向外柱的紧固的阻力极小。因此,通过基于紧固部的紧固,左侧侧板与右侧侧板顺畅地接近,相对于外柱呈大致均匀的面接触状态,能够使紧固状态牢固。第7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前述连接上板、前述左侧侧板及前述右侧侧板之间设置有u字形槽,由此,借助该u字形槽,呈连接上板、左侧侧板及右侧侧板进一步离开的分离状态,所以连接上板能够使相对于基于左侧侧板和右侧侧板的朝向外柱的紧固的阻力更小,能够使相对于外柱的紧固状态更牢固。
[0056]
附图标记说明b

车辆安装用托架、1l

左侧上板、2l

左侧侧板、1r

右侧上板、2r

右侧侧板、3

连接上板、3a

连续部、3b

u字形槽、12

卡止片。

技术特征:


1.一种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舵装置的车辆安装用托架处,左侧侧板被从位于左侧的左侧上板的内端向下方一体地形成,并且右侧侧板被从位于右侧的右侧上板的内端向下方一体地形成,前述左侧侧板的前端和前述右侧侧板的前端被连接上板连接,前述左侧侧板、前述连接上板、前述右侧侧板连续且被一体地形成,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的合计的左右方向长度形成为比前述左侧侧板和前述右侧侧板的合计的左右方向长度短,并且形成为,将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合计的左右方向长度与前述连接上板的左右方向长度大致相等,这些部件全部被由一张金属板加压加工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分别形成为水平状,前述左侧侧板和前述右侧侧板分别形成为垂下状,前述连接上板形成为门形形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维面部被弯曲地形成,前述三维面部和前述左侧上板的后部与前述左侧侧板的后部的交叉部、及前述右侧上板的后部与前述右侧侧板的后部的交叉部的各自的左侧

右侧上板及左侧

右侧侧板正交。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左侧上板与前述右侧上板、前述左侧侧板与前述右侧侧板被分别左右对称地形成,并且前述连接上板也被左右对称地形成。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左侧侧板与前述右侧侧板被左右对称地形成,并且前述连接上板也被左右对称地形成,从前述左侧上板及前述右侧上板的一侧端形成弹簧部的卡止片,且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被左右非对称地形成。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连接上板构成为,与前述左侧侧板及前述右侧侧板及前述左侧上板和前述右侧上板的各自的前端相比位于车体前方,跨过外柱的上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连接上板与前述左侧侧板及前述右侧侧板之间设置有u字形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舵装置,其中,左侧侧板(2L)被从左侧上板(1L)的内端向下方一体地形成,右侧侧板(2R)被从右侧上板(1R)的内端向下方一体地形成。左侧侧板(1L)的前端和右侧侧板(1R)的前端被连接上板(3)连接,左侧侧板(1L)、连接上板(3)、右侧侧板(1R)连续且被一体地形成。左侧上板(1L)和右侧上板(1R)的合计长度形成为比左侧侧板(2L)和右侧侧板(2R)短。将左侧上板(1L)和右侧上板(1R)合计的长度形成为与连接上板(3)的长度大致相等,这些部件全部被由一张金属板加压加工而成。由一张金属板加压加工而成。由一张金属板加压加工而成。


技术研发人员:

白石善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2022.06.09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30: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3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托架   紧固   长度   车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