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航空医疗救援模式探究与借鉴

国外航空医疗救援模式探究与借鉴
刘刈义
(海南开放大学财经学院,海南海口570208)
摘要:航空医疗救援是利用航空运输工具将救援人员、医疗物资等运送至指定地点,对个人或体进行医疗救援,或在具有专业医疗人员和设备的监护下将危重病人运送到指定医院的医疗紧急救援的一种业务类型。它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具备快速、灵活、高效等特点。航空医疗救援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救援、大型活动保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国外航空医疗救援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建立了相对成熟的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同时也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这为正在大力推动航空医疗救援发展的中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航空医疗救援;探究;借鉴
强电井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课题,开发航空医疗救助保险产晶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基于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需求的视角,编号:Hnky2019-63□
航空医疗救援诞生于19世纪的普法战争,在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有数据显示,在救援过程中使用航空医疗救援不但能够极大地缩短救援时间,还能使救援对象的存活率大大提
升。在现实情况中,有近70%的重伤者会在30分钟内死亡,而最佳的救治时间是重伤或发病的15分钟内,若在15分钟内患者得到良好的,超过80%的人能够保住性命。航空医疗救援主要使用固定翼或直升机进行点对点飞行,能有效提高紧急救治的时效,同时避免了因气候、交通、伤病情等外界因素延误最佳救援时机,大大节约了救治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和更良好的愈后。英国对航空医疗救援成本和服务范围进行调查后发现,一架航空医疗救援飞机进行救援时的运营成本是地面医疗救援成本的8倍,但是航空医疗救援服务范围覆盖面是地面医疗救援的17倍。我国航空医疗救援发展较晚,最早是由军方或政府承担医疗救援任务,民间力量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介入此领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空空域的逐渐开放,航空医疗救援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服务范围越来越广,航空医疗救援必将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社会服务。目前我国的航空医疗体系尚在建设初期,而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航空救援模式和体系,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一、国外航空救援模式
盐酸苯肼
(一)美国
1.按需布局模式。美国有300多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公司,设有300多个救援中心和1000多个救援点,约1500架专业的航空医疗救援飞机(机型齐全,装备先进的医疗救援设备),采用固定翼和直升机相结合的救援模式,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机上配备专业的飞行员、医生和护士,由政府专业部门进行
监管,严格进行资质认证和从业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并定时进行相关培训。美国航空医疗救援人口覆盖率达到85%左右,主要交通网络覆盖率达到60%左右,全国大部分地区20分钟左右到达。由于美国保险体系完善发达,医疗救援飞机不受任务行距的制约,航空医疗救援市场实行商业化运作,竞争十分激烈。除了少数几家覆盖全国性的大公司外,大多数公司都是区域性的。为了使航空医疗救援行业更加规范,美国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行业合理化的竞争,使航空医疗救援企业不断提高安全和服务意识,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
2.主要资金来源。美国空中救援每年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40亿美元,这些费用中的近五成由政府补贴、社会捐款和个人支付,近四成由商业保险支付,两成由医疗保险支付。
(二)澳大利亚
1.移动布局模式。澳大利亚全国航空医疗救援由澳大利亚政府指定的一个非盈利组织“皇家飞行医生"(RFDS)负责。皇家飞行医生是现阶段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全面的航空医学组织之一,共有63架航空
—122—
医疗救援飞机,均为固定翼。在全国7个区设立23个飞行基地,共有各类起降点170个左右。“皇家飞行
医生”团队由专业医疗、技术安全人员组成,使用最先进的航空医疗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综合性、移动性医疗服务,覆盖澳大利亚90%的地区,年飞行里程超过260万公里,救治超过14万人。澳大利亚全国航空医疗救援机型采购以政府为主导,结合当地地形和经济结构合理规划和采购了适合且经济的机种机型执行医疗救援任务,最大限度保证了救援的效率且降低了救援成本。
2.主要资金来源。澳大利亚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基本上对所有国民免费。主要运营资金政府占75%(其中中央政府占27%,地方政府占48%),15%的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只有10%的资金来源于其他特殊个人服务合同。相当于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符合条件的市民一般免费使用“皇家飞行医生”服务。
(三)德国
1.院前布局模式。德国建立了高效、完整的院前救援体系,以直升机救援为主。德国航空医疗救援主要由三家供应商提供服务,分别是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德国空中救护中心(DRF)以及联邦政府,形成了以政府、民间机构、企业共同发展的航空医疗救援模式。德国共设有75个直升机应急救援基地,其中德国汽车俱乐部35个,德国空中救护中心30个,联邦警察的飞行基地10个。这些基地配备了约110架专业的医疗救援直升机,接警后2分钟内起飞在50至70公里范围内进行救援,实行15分钟的反应能力,覆盖98%的国土面积,为国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救援服务。先进的设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全方位立体化的救援模式使德国的航空医疗救援成为国际航空医疗救援的标准。
2.资金来源。德国每年航空医疗救援直接运营收入约为2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医疗保险支付。德国实行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强制医疗保险制度,保险公司按救援等级实行分级收费,一部分费用由社会捐赠。
(四)瑞士
直升机救援1.山地布局模式。瑞士以高原和山脉为主,地形复杂,因此以直升机救援为主。全国航空医疗救援由瑞士最大的救援队航空救援服务队(Rega)承担,该组织目前拥有13个直升机基地,航空医疗救援飞机由14架配备专业医疗团队和先进急救设备的直升机和3架专业医疗运输机组成,实行在良好天气情况下15分钟内到达除瓦莱州之外的全国任何地点的医疗救援服务。
2.资金来源。瑞士航空救援服务队是瑞士红十字会下属的非营利性民营组织,实行全民免费服务。其运作资金中的60%来源于社会捐赠,40%来源于保险公司,不接受各级政府资金,但受瑞士联邦政府监督。
隔墙偷听器(五)日本
1.医院基地布局模式。日本的航空医疗救援力量以政府为主导的消防航空队为主,民间飞行救援机构为辅,多采用直升机救援体系。1999年日本政府在医院进行直升机医疗救援试点,因其效果良好在20
01年以后在全国推广。到2007年初步建立了全国直升机医疗救援体系(由于其运作主要以医院为主,所以直升机基地都设在医院),其后日本通过了专门的法案,使直升机救援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到2017年年底,日本超过46家医院提供直升机医疗救援服务。基地医院实行救援呼叫、调度、直升机运营、航空医疗救援人员培养,大大提高了救援的效率,节省了救援时间。
2.资金来源。日本航空医疗救援运营主要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具体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若当地经济较差则中央财政承担比例适当调高。企业赞助、个人捐赠承担一部分,医疗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
二、我国航空医疗救援现状
我国的航空医疗救援开始于1953年,起源于抗美援朝的伤员后送,起步不晚但是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各种灾害频发,紧急医疗救援需求增加,航空医疗救援才得到重视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之前航空医疗救援一直由政府和军队承担,90年代开始,民营企业如金鹿航空、华彬集团开始进入航空医疗救援领域,一些关联企业推出相关业务如医疗器械、保险等。有实力的地方“120”急救中心开始了直升机商业医疗救援,如北京红十字会急救中心(999)2014年从德国引进了两架装备齐全的专业医疗救援直升机,联合了各大医院、国内外救援公司、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开启了空地救援合作,目前救援范围涵盖了京津冀地区。这些都标志着我国航空医疗救援迈出了脚步,但是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体系尚未健全,
—123—
建设尚未规范,救援力量薄弱,覆盖面不广,收费昂贵,救援效率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一)航空医疗救援运作模式
我国航空医疗救援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和商业运作模式两种。其中隶属军队的空中救援队伍、隶属于政府的海空救援队属于政府主导模式,如海上救助飞行队、上海市急救中心与当地政府成立的救援队等。这些救援力量执行任务产生的费用由政府承担,但是救援力量隶属关系不统一,救援力量分散不好调配。地方政府与航空公司合作的T20”空中救援队和民营航空医疗救援公司属于商业运作模式,如金汇通航。急救中心与商业航空合作提高了救援效率,但是收费昂贵,救援覆盖面狭窄,航空器使用效率低。
水过滤板
(二)航空医疗救援体系
我国航空医疗救援体系不健全,虽然各地都建立了航空医疗救援队伍但是配套服务不完善,设备人员均缺乏,救援范围小,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尚未建立,缺乏统一的指挥管理和调配,空中救援网络尚在建设中,需要时间将其完善。除了大型活动、大型赛事等能够进行提前部署,其他突发性的任务需要航空医疗救援运营机构进行快速反应,因此对人员配备、业务调
度、技能水平等都有极高的要求。以北京红十字会急救中心(999)为例,其本身就是一家集三级医院、救援协调中心为一体的机构,医护不缺,但是这种集医院、救援、协调为一体的航空医疗救援机构较少,大部分运营机构都是如金汇等不具备医疗资质、不能提供专业医护人员随机执行救援任务且不具备执业环境的公司,只能临时跟医院协调医护人员执行救援任务。因人员不到位而取消飞行救援的风险较大,此外还需要政府对空域进行快速审批、对公共资源进行协调与配置。我国空中救援相关法律只有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章制度,航空医疗救援行业标准如救援标准、救援设备标准、人员配备标准等都有待完善。
(三)航空医疗救援专业人员
目前我国航空医疗救援专业人员主要由急救中心或各大医院的医生、护士组成,地面急救经验丰富但是空中急救经验及航空医疗知识缺乏,没有建立起严格规范的培训体系。虽然各大医院如湖南湘雅医院选派人员出国进行航空医疗急救培训但是成本较高,这就造成接受正规培训的救援人员较少。没有专门的航空医疗救援培养院校及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使航空医疗救援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保证不了空中医疗救援的时效和质量。航空医疗救援人员除了医生护士外还包括专业的航空飞行员。在美国取得直升机飞行执照的飞行员必须飞满3000小时才被允许进行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援作业;德国的航空医疗救援飞行员更是需要飞满5000小时才能进入航空医疗救援领域。我国航空医疗救援的飞行器主要是直升机,而直升机飞行员供不应求,达到1000小时飞行时长的飞行员不多,能进行航空医疗救援作
业的飞行员更是稀缺。
(四)航空医疗救援付费模式
我国航空医疗救援付费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支付。因为航空医疗救援成本较高,国外普遍由政府向航空公司或者航空救援公司购买服务或者购买保底飞行小时数,我国在《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对航空应急救援进行补贴。二是保险支付。国外航空医疗救援将救援服务纳入强制性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覆盖面广,普及率高。目前我国也推出了由通航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航空医疗救援商业保险,由于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尚未健全、宣传不到位,这类保险覆盖面较小。三是个人支付,这也是我国最常用的支付模式。目前提供专业医疗救援飞行的通航企业如金汇通航、九九九空中救护有限公司等均采取会员制,会员缴纳不同的会费就能享受到相应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同样由于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尚未完善,普及率不高。
三、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航空医疗救援的启示与借鉴
(一)完善航空医疗救援体系
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构建了以各地区为据点的航空医疗器的编配和呼叫中心,由政府统一管理、调配的紧急救援体系。针对国情,我国可以建立区域性的航空医疗救援体
系,由当地政府成立航空紧急救援呼叫中心,统一指挥;以当地综合性三甲医院为基地,修建直升机停机坪;构建海陆空联合医疗救援网络,由政府统一指挥、调配;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强化航空医疗救援专业航空器和航空器装备的专业医疗器械建设;促进航空医疗救援与地面医疗救治的融合发展。
—124—
(二)健全航空医疗救援法律法规
国外航空救援法规和制度比较健全,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航空医疗救援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的特点,我国应尽快修订航空医疗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让航空医疗救援有法可依、有据可寻;在行业标准方面,国家应结合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出台相应的航空医疗救援行业标准,建立监管体系;应将航空医疗救援纳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航空医疗救援行业规模化发展。
(三)建立航空医疗救援专业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发达国家对航空医疗救援专业人员有较为严格的准入机制和要求,不仅要求专业救援人员技术精湛,还要求其综合素质如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体能等达到标准。国家和地方可参考发达国家人员培养模式,设立航空医疗救援人员准入制度,如救援人员选拔标准为综合性三甲医院专业医护人员,有丰富的急救经验,具备一定的航空知识等;建立健全人员培养机制,委托医学院培养航空医疗救援专业人
才,除理论学习外还需进行空中急救演练,规定学习时间,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以保证空中急救的质量。2020年8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航空医疗救护培训基地落户厦门,未来我国的航空医疗救援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航空医疗救援专业飞行员的培训,各地方政府可委托航空院校或军队进行专业飞行员培养。
sae认证(四)推动空中救援与保险业相结合
发达国家救助模式的主体和资金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模式是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商业运作。政府引导保险公司参与航空医疗救援运作,社会参与度高,在保证高效救援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救援成本。由于航空器运行价格昂贵,我国应将航空医疗救援保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开发航空医疗救援相关保险产品,探索建立空中医疗商业化保险运行模式,推出针对不同阶层患者的服务,既降低成本,又能满足不同阶层患者的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航空医疗救援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阻碍。从航空医疗救援的过程来看,救援需要昂贵的费用,尽管全社会都知道航空医疗救援有着极大的优势,也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学者研究的重点以及关注的焦点。但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推进过程中难度必然很大,我国航空医疗救援模式应该参照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将航空医疗救援纳入到我国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体
系中,强调它的公益特征,通过国家立法以及制度构建,通过航空医疗救援强制险来推动航空医疗救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avid G,David J R:Emsting z s Aviation and Space Medi­cine5E[M].UK:CRC Press is an imprint of Taylor Francis Group,an In&)rma business,2016:659—669.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13:978—1~4441—7994—1(Pack—Book and Ebook).
[2]Bruhn JD,Williams K A,Aghababian R:True costs of air medical versus ground ambulances system[J].Air MedJ,1993(8). [3]Austin,Tony K:Aeromedical evacuation—the first100years[J]. ADFHealth J,2002(1).
[4]《航空医学》编委会:航空医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
⑸姚容、杨旻、何庆:“5.12”汶川地震伤员的大规模空中转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8).
[6]刘兵、邢春利、彭明强:国内航空医疗救援现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4).
[7]Christoph K:HeE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motiva­tion for focused researchQ].CEAS Aeronaut J,2015(3).
[8]Kunihiro M,Hisashi M,YoshiakiH.Realising the poten­tial: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HEMS in Japan[J].Air Res­cue Mag,2013,3(2):124-126.
[9]Gal zkowski R,Michalak G.Model realizacji lotow noc-nych wykonywanych przez migjowce Lotniczego Pogotowia Ra-tunkowego[J].Med Og Nauk Zdr,2012,18(4):383—386. [10]Gal zkowski R.Lotnicze Pogotowie Ratunkowe[M].Medi Press,Warszawa, 2010.
[11]Hawlena J,Platek—KQpinska A,Legwant—Wojcicka M. Lotnicze Pogotowie Ratunkowe jako przyldad finny non—profit w sektorze uslug logistycznych[J].Logistyka,2014(4):402—410. [12]张露丹、冯铁男、王朝昕、姜成华:国内外空中医疗救援发展现状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3).
[13]贺安华:国际航空医疗救援的主要模式与启示[!].中国民用航空,2016(4):37-39.
[14]钟振东:国外航空医疗救护发展面面观[NJ.中国民航报,2019-01-28.
(责任编辑:周瑞华)
——125——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1:2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35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救援   医疗   航空   政府   进行   模式   直升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