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附子1(附子历险记)

话说附子1(附子历险记)
谈“附子”变,孰知附子是救命第一要药
地道药材“江油附子”是著名的川产地道药材之一,有1300多年栽培种植历史。主要产品有:白附片、黑附片、黄附片、熟附片、盐附片、炮附子、创附片等。
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的药材,火神派领袖郑钦安善用附子。其先以阴阳辩证,只要是阴症无论何病,概投以附子、干姜之类。效如桴鼓之应。
食用:一般附子10月前后挖取成熟附子,弃乌头,去须根,洗净晾干。置于阴凉处储存。待立冬后天气渐冷,再拿出煮食,具体煮法为:晚饭后约21点时。先将一大锅水烧开后,再向沸水中倒入干净附子,水约沒附子 20cm,然后加入甘草(甘草与附子的比例约110)煮约2小时后,向灶中加入几根大柴,让其慢慢燃烧(约能燃烧2静压实验小时)整个煎煮过程中不能再向锅中加入生水,次日早晨再食煮好的附子。煮好的附子皮棕黑,汤呈黑,咬开后附子为浅黄褐,吃法如同吃汤圆般连汤带附子一同吃下。
煮好后,先让老人们尝,1小时后无事,晚辈们方可大胆食用,常吃附子可以令人身体强壮
、不畏寒冷、不生疾病,如能连续吃过百日,身上一个虱子都不生。
尝附子历险记
一位自称不怕死的人(70岁)为了验证附子之毒性,他亲身经历下面的体验。他从小体质弱,特别瘦,在药罐里泡大,一到冬天他就清涕连连,一把接一把的鼻涕,还不时的腹痛、腹泻。这就是中医认为的太阴寒湿偏盛,中焦运化无权,升降失司故大便溏泄,太阳寒水内陷,合太阴湿土之气,渍入肺中,则清涕生也,而且他易上火,如“口疮、眼红、手足心热”等假“热像”,这是阴盛阳衰,虚阳上越所致。
偶尔机会学习《伤寒论》方知附子能治此病。他结合自己最近疲劳,总爱犯困,便按《伤寒论》的方法,查了一下自己的脉症,脉微细,但欲寐舌淡白,水滑,舌体有裂纹,认为非常复合张仲景虚寒少阴病的四逆汤证,于是,他决定用附子。
9月初,开始煎服黑附片30g,简易车棚口尝药液并不麻口,开始服药后感觉有点热,后来就没有感觉了,接着他又用附子50g70g煎服,附后还是没有什么感觉。
后来他有买了一斤黑附片,煮出来的汤都是咸的,他查对了一些有关数据,原来是盐巴含
量超标了。
他又买了盐附片,煎煮一尝有麻感,服用了一段时间后,有些效果,原来虚火上炎所引起的舌上起刺、口疮都好了,不过还是觉得力气较弱。
微波真空烧结炉为了尝到正宗的四川附子,他从四川邮寄了2kg生附片。拿到打开一尝,没有一点麻味,但过了2分钟之后,舌头开始麻后来嘴唇也麻,足足持续了近1个小时,他认为这才是真正地道的好附子。
从这位老夫子的亲身体验我们得知:黑附子如果有麻味的,力量是生附子的1/101/5,如果没麻味的力量就更差了。
他拿到了生附片之后,又按照《伤寒论》中白通汤组成方法:放入干姜,切了两根葱白,生附片30g,又家了几片生姜,肉桂20g,药煎好了,喝下去,没有什么中毒反映。
为了验证附子的毒性,他又嚼了一块附子吃,一会儿功夫磨牙两侧的舌头麻了,唇也木了。到了晚上,他又用50g生附片加600ml水,煎20分钟汤成,得200mg药汁。奶浆柴胡1次服用100ml,这是《伤寒论》中原汁原味的煎服法。
这四逆汤,用水特别少,煎的时间也短,这就是张仲景有意不让久煎,兑得破坏生附子的药性。再说煎的药汁太多,脾胃虚寒的人也不易吸收,极易造成停饮。
第二天下午,还是按《伤寒论》用量,生附片50g,没放葱白,加茯苓15g、白术10g,同样煎20分钟,上次他把药煎好后,检查附片和干姜,发现没有煎透,于是这次先泡数小时,然后将干姜切成薄片,附片切成条状,这位老夫子在下午5点钟时喝下药,过了一会感到心烧,摸了摸自己的脉,大约是每分钟50~60次,觉得心跳的厉害,到了制吴茱萸6点左右的时候,他想去上厕所。可一下地,腿发软、发麻开始以为还是坐的久了,不料刚走到厕所,就觉得有些站立不稳,这下子他知道自己真的是中毒了,于是小便也没有解,便匆匆跑回屋,躺了下来。舌头感觉整个下午就是麻的,其他部位,先是感觉大腿开始麻,有一种紧束感。躺在那里,又想小便,又不敢乱动,憋得难受,于是了一个木桶小解,排尿时觉得尿道灼痛、尿发黄。1个多小时后,这位老夫子有点饿,想起来吃东西,走到厨房还是站不稳,这么一活动,气血运行加快,附子的药力在全身更快的发挥作用,他感觉一下子全身都麻了,好像从下肢开始,渐渐头皮麻了,最后双手麻这与一些书中说的先从手,再到胸腹,后到下肢的顺序似乎有些不同。
这位老夫子总结这次经验,认为附子中毒后不要乱动,老实躺下,否则毒性发作更快,手、足、全身麻,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不用管他,也不用喝蜂蜜解毒,让附子的毒性自由发挥去。
最初他躺在被窝里,全身热起来了,开始出汗,头部尤其多,感觉很舒服,但双腿膝盖以下仍然发凉,这是寒湿在下,热气居上的缘故。最明显的就是舌头木的厉害,像泡在放了很多花椒的川菜汤中,牙根也发木,到了晚上8点多出现肠鸣,肠间水声辘辘,直到9点多才睡去。
第二天凌晨4点半左右,这位老夫子醒来,去厕所又泻出很多水样便,但并未感到腹痛。
整个上午,他为了增加疗效,艾条炙中脘约半个小时,自感腹中舒适,这位老夫子从服盐附片起,就尝试着配合艾灸,自觉效果佳,认为艾灸一次,可低得上一剂小剂量的四逆汤。
隔日早上8点钟,他把剩下的药喝了1/2,到了中午11点时,他感觉脸部发麻,是沙沙的感觉(跳舞)。
在以后的2天内,这位老夫子还是用上方,这次服药后,他感到强烈的眩晕,在1次上午9点服药,到中午pc104主板12点他仍感到眩晕,后来躺了一会,以为没事了,下午3点时,他准备上街去买药,但骑车没走多远,就感觉眼前金星乱转,晕的厉害,他立即回家上床休息,近2个小时以后,才慢慢恢复了正常。同时,他感觉头皮又麻又凉,好像上面扣了一顶凉帽子,整个头向外冒凉气,耳鸣得厉害,心下痞满,胃口有水声,食欲差,不喜欢饮水,小便短涩而黄,大便黏腻,舌淡白而滑,中间有微黄腻苔{因为吹风的缘故,所以服附子后严禁吹风}。
方解:
从上面的症状可知,是《伤寒论》中的水气偏盛证,便试服五苓散合真武汤加半夏,但药刚一入嘴唇开始麻。不知是因为这个方中没放甘草,缺乏监制之力呢?还是因为汤中附子与半夏相反呢?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让我们来了解生半夏,生南星《化痰要药》
书载生半夏、生南星有毒,“味辛、微苦、气平。生寒热湿,沉而降,阴中阳也,有毒,反
乌头,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忌羊肉,羊血,海藻,怡糖。宜射干,柴胡,入胆、脾胃经,久藏入药。同橘皮谓二陈,生嚼戟喉《生用则麻,戟人喉咙,后世医家认为,半夏有毒,不宜散服。》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7:30: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33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附子   附片   开始   感觉   伤寒论   干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