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及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及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2.发动机的机带机油油泵通常为齿轮泵,有一定的自吸能力。发动机停机再启动时,如果机油泵布置位置较高而油箱位置较低,机油泵吸口存在很大的真空度,可能会出现机油泵吸不上油的问题,影响发动机正常启动。
3.发明人发现,为了防止泵吸空,大多是在吸油管路上设置单向阀,使得吸油管路中始终存在机油,而单向阀的设置虽然可以阻止机油流回油底壳,但在发动机停车过程中出现振荡倒转时,不能泄放掉泵前管路中的部分机油,导致机油泵前压力过高,容易损坏机油泵。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及润滑系统,在吸油管路上设置了具有双向流通功能的安全止回阀,不仅能够在正常停车中阻止机油流回油底壳,还能在机油泵前压力过高时泄放掉泵前管路中的部分机油,解决了现有发动机防抽空吸油管路无法泄压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油泵、第一吸油管、安全止回阀以及第二吸油管,所述安全止回阀由阀体、阀板和阀芯组成,所述阀板活动设置在阀体上且位于阀体靠近机油泵的一侧,所述阀板朝向机油泵单向开合,所述阀芯活动设置在阀板上,阀芯可沿阀板的轴向往复运动。
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一端与第一吸油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吸油管连通。
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一吸油管连通的一端横截面尺寸大于另一端。
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一吸油管连通的一端内部活动设置阀板。
10.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阀板为中部凸起的结构,所述中部凸起上开设有第二流通通道。
11.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与第一流通通道同轴设置,第二流通通道位于第一流通通道内且与第一流通通道连通。
12.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内部活动设置阀芯,所述阀芯由挡板、安装座以及弹簧构成,所述挡板位于第二流通通道靠近机油泵的一侧,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二流通通道内,挡板与安装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13.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阀板的一端与阀体铰接,另一端搭接在阀体上,铰接
处设置圆筒状的弹簧构件。
1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润滑系统,利用了上述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油底壳、吸油盘粗滤、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以及机体部件。
15.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吸油盘粗滤和机油冷却器之间通过发动机吸油管路连通。
16.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阀板与阀芯的配合使用,使得安全止回阀具有双向流通的功能,不仅能够在正常停车时阻止机油回流,还能在发动机停车过程中出现振荡倒转时,泄放掉泵前管路中的部分机油,降低泵前压力,以避免机油泵的损坏。
18.2)本实用新型阀板与阀体的铰接处设有圆筒状的弹簧构件,可以在弹簧构件的作用下带动阀板自动复位,实现第一吸油管与第一流通通道之间的快速阻断。
19.3)本实用新型润滑系统中的吸油管路中设置了具有双向流通功能的安全止回阀,不仅能够在正常停车时阻止机油回流,还能在发动机震荡倒转时泄放部分机油,避免机油泵的损坏,大大提高了润滑系统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安全止回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24.其中,1、机油泵;2、第一吸油管;3、安全止回阀;301、阀体;302、阀板;303、阀芯;4、第二吸油管。
25.名词解释:
26.齿轮泵:依靠泵腔和啮合齿轮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及移动来输送液体的回转泵;齿轮泵启动前密封腔内须充满介质。
27.机带机油油泵(简称机油泵):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安装在发动机上,用于输送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机油。
具体实施方式
2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9.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为了防止泵吸空,大多是在吸油管路上设置单向阀,使得吸油管路中始终存在机油,而单向阀的设置虽然可以阻止机油流回油底壳,但在发动机停车过程中出现振荡倒转时,不能泄放掉泵前管路中的部分机油,导致机油泵前压力过高,容
易损坏机油泵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及润滑系统。
30.实施例1
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包括,机油泵1、第一吸油管2、安全止回阀3以及第二吸油管4。
32.其中,机油泵1与第一吸油管2连接,第一吸油管2通过安全止回阀3与第二吸油管4连接,止回阀3具有双向流通功能,正常工作时能够有效阻止第一吸油管2中的机油流回第二吸油管4中,进而阻止机油流回油底壳,使得第一吸油管2中始终存有部分机油,防止发动机停机再启动时出现吸空的现象;
33.且止回阀3还能够在设定压力下允许第一吸油管2中的机油流回第二吸油管4中,进而使得机油流回油底壳,防止机油泵1泵前压力过大,以避免机油泵1的损坏。
34.具体如图2所示,安全止回阀3由阀体301、阀板302、阀芯303组成,其中,阀体30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流通通道,阀体301一侧与第一吸油管2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吸油管4连接,第一流通通道的两端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靠近机油泵1的为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吸油管2连通,第二开口与第二吸油管4连通,第一开口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开口。
35.阀板302为中部凸起的结构,阀板302活动设置在阀体301上,阀板302可在朝向机油泵的方向上单向开合,以用于对第一流通通道的遮挡,具体的,阀板302设置在阀体301靠近机油泵1一侧的第一流通通道内(即第一流通通道的第一开口侧),阀板302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一流通通道中第二开口的截面尺寸,阀板302的一端与阀体301铰接,另一端搭接在阀体301上,主要用于阻止机油的回流。
36.工作原理为,当机油泵1启动时,机油经过第二吸油管4、第二开口进入安全止回阀3的第一流通通道内,阀板302可在机油的顶推作用下朝向靠近机油泵1的方向翻转,以打开对第一流通通道的遮挡,从而使得机油进入第一吸油管2内;
37.当机油泵1停机时,由于阀板302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开口的横截尺寸,阀板302无法朝向远离机油泵1的方向翻转,从而对第一流通通道进行遮挡,因此,在阀板302的遮挡下阻止机油进入第一流通通道,进而阻止机油的回流,使得第一吸油管2内一直含有机油,保证发动机在停机启动时不会出现抽空的现象。
38.为了使得阀板302具有自回位的作用,以提高对机油的阻断反应速度,可在阀体301与阀板302的铰接处设置圆筒状的弹簧构件,以在弹簧构件的作用下带动阀板302自动复位,实现第一吸油管2与第一流通通道之间的快速阻断。
39.可以理解的是,弹簧构件为现有用于铰接处自动复位的结构,具体的结构形式这里不再做过多的赘述。
40.阀板302的中部凸起部分位于第一流通通道内部,阀板302的中部凸起上开设有第二流通通道,第二流通通道贯穿阀板302,阀芯303安装在第二流通通道内部,阀芯303可沿阀板302的轴向往复运动,以实现第二流通通道的通断。
41.具体的,阀芯303由挡板、安装座以及弹簧构成,其中挡板的截面尺寸与第二流通通道的截面尺寸相同,挡板位于第二流通通道靠近机油泵1的一侧,且挡板的外表面与阀板302靠近机油泵1的外表面平齐;
42.其中,第二流通通道与第一流通通道同轴设置,且第二流通通道位于第一流通通道内部,第二流通通道与第一流通通道连通,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二流通通道内,挡板与安装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具有设定的弹力。
43.当发动机正常停车时,第一吸油管2中的机油不会顶进第二流通通道内,可防止机油的回流,使得第一吸油管2内时刻保持有部分机油,避免发动机停车启动时出现吸空现象;
44.当发动机停车过程中出现振荡倒转时,第一吸油管2中的机油会推动挡板向第二流通通道内运动,进而第一吸油管2内的部分机油会进入第二流通通道内,从而通过第二吸油管4排到油底壳内,以降低机油泵1的泵前压力,避免机油泵1因泵前压力积聚过高而损坏。
45.可以理解的是,弹簧的弹力可根据实际机油泵的泵前压力值进行设计,需要能够保证正常停车时提供阻挡机油回流的支撑力的同时,还要在发动机出现振荡倒转时允许机油回流,具体的弹力值这里不做过多的限制。
46.通过上述设置,既能起到机油的单向阻断作用,防止机油泵1吸空,又能避免柴油机停车倒转时对机油泵1的损害,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了使用。
47.实施例2
4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种润滑系统,利用了实施例1中的发动机吸油管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油底壳、吸油盘粗滤、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以及机体部件。
49.其中,发动机吸油管路位于吸油盘粗滤与机油冷却器之间,具体的,第二吸油管4与吸油盘粗滤连通,吸油盘粗滤用于从油底壳中吸取机油并过滤;
50.第一吸油管2的一端通过安全止回阀3与第二吸油管4连接,第一吸油管2的另一端与机油泵1连接,机油泵1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机油冷却器连接。
51.机油冷却器可对泵出的机油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机油可进入机油滤清器进行精滤,精滤完成的机油通过管路输送至各机体部件,各机体部件中的机油最终可汇集回收到油底壳中。
52.具体的,当机油从吸油盘粗滤进入到第二吸油管4中后,机油经过第二吸油管4、第二开口进入安全止回阀3的第一流通通道内,阀板302可在机油的顶推作用下朝向靠近机油泵1的方向翻转,以打开其对第一流通通道的遮挡,从而使得机油进入机油泵1内并泵入到机油冷却器中进行后续的工作;
53.当机油泵1停机时,由于阀板302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开口的横截尺寸,阀板302无法朝向远离机油泵1的方向翻转,从而对第一流通通道进行遮挡,因此,在阀板302的遮挡下阻止机油进入第一流通通道,进而阻止机油的回流,使得第一吸油管2内一直含有机油,保证发动机在停机再启动时不会出现抽空的现象;
54.当发动机停车过程中出现振荡倒转时,第一吸油管2中的机油压力升高,当机油压力超过阀芯303的弹簧压力时,机油会推动挡板向第二流通通道内运动,进而第一吸油管2内的部分机油会进入第二流通通道内,从而通过第二吸油管4排到油底壳内,以降低机油泵1的泵前压力,避免机油泵1因泵前压力积聚过高而损坏。
55.可以理解的是,机油也可通过第二流通通道从第二吸油管4向第一吸油管2中流
动,当机油吸取完成后,挡板可在弹簧的作用下被拉动回位,防止机油回流。
56.通过安全止回阀3的设置,既能起到机油的单向阻断作用,防止机油泵1吸空,又能避免柴油机停车倒转时对机油泵1的损害,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了使用。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油泵、第一吸油管、安全止回阀以及第二吸油管,所述安全止回阀由阀体、阀板和阀芯组成,所述阀板活动设置在阀体上且位于阀体靠近机油泵的一侧,所述阀板朝向机油泵单向开合,所述阀芯活动设置在阀板上,阀芯可沿阀板的轴向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一端与第一吸油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吸油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一吸油管连通的一端横截面尺寸大于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一吸油管连通的一端内部活动设置阀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为中部凸起的结构,所述中部凸起上开设有第二流通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与第一流通通道同轴设置,第二流通通道位于第一流通通道内且与第一流通通道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内部活动设置阀芯,所述阀芯由挡板、安装座以及弹簧构成,所述挡板位于第二流通通道靠近机油泵的一侧,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二流通通道内,挡板与安装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的一端与阀体铰接,另一端搭接在阀体上,铰接处设置圆筒状的弹簧构件。9.一种润滑系统,利用了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油底壳、吸油盘粗滤、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以及机体部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盘粗滤和机油冷却器之间通过发动机吸油管路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吸油管路及润滑系统,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发动机防抽空吸油管路无法泄压的问题,提高了吸油管路的应急能力,避免了机油泵的损坏,具体方案如下: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油泵、第一吸油管、安全止回阀以及第二吸油管,所述安全止回阀由阀体、阀板和阀芯组成,所述阀板活动设置在阀体上且位于阀体靠近机油泵的一侧,所述阀板朝向机油泵单向开合,所述阀芯活动设置在阀板上,阀芯可沿阀板的轴向往复运动。阀芯可沿阀板的轴向往复运动。阀芯可沿阀板的轴向往复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

刘丹丹 史艳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0

技术公布日:

2022/10/27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8:3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2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油管   机油   通道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