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无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无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爱国主义的延续性——《无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抓关键内容,初步读懂诗歌;加强诵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
    3.体会主人公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联系第一单元《长征胜利万岁》《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等)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体会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辱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纸袋展开图    【教学课时】一课时
特效三光脚气粉
    【导入】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写道:“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从司马迁《史记》记载来看,诗经之诗是可吟诵吟唱的。而《论语·为政第二》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说明诗经的情感内容是质朴真实的,是至情至性的。
    战争爱国主义是古代诗人常写的主题,古代描写战争爱国的诗句有许多,如屈原《九歌·国殇》中的“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角声满天秋里,塞上胭脂凝夜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节课我们以诵读的方式来一起学习两千多年前的至情弦歌《诗经·秦风·无衣》,通过一个短视频先提前感受《无衣》的“无邪”。 硼硅酸盐玻璃
    【教学过程】
    1.以读促悟,结合注释理解“袍”“泽”“裳”“同仇”“偕作”“偕行”。
    2.结合诵读,研读悟文:
    (1)一读悟意,思考将士出征作战经历几个阶段?他们的情感变化如何?结合文本分析,谈谈你的感受。
    (2)结合“赋”“重章叠唱”的技法,再诵读文本,感受主人公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
    (3)同类主题文本比较,谈谈《无衣》的新时代意义。
    文本一:……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玻尿酸蚕丝面膜
    文本二: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朱德《太行春感》
    文本三:段36和段43——P9-10《长征胜利万岁》
    文本四: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教后反思
    同课异构能够碰撞出课堂设计思路的火花,同文本不同的上课思路,殊途同归,和而不吸咪头
同。青年教师能够在教研组的老师听课后从不同角度的中肯评课中收获良多。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是青年教师互相学习的宝贵机会,更能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站稳讲台。
身份证保护
    《无衣》是一首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情感内容质朴诚挚,至情至性。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写道:“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从此记载来看,诗经之诗是可吟诵吟唱的。故而本文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结合文本“同仇”“偕作”“偕行”等三个动作场景和关键意象、“重章叠唱”“赋”等重要技法,在情境分角诵读、整体诵读、教师示范诵读中感受《无衣》表达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主人公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以下是评课与反思内容。
    1.以情感为线,串起文。评课老师讲到本堂课选用同情感主题的课内篇目和课外篇目,以情感主题串起文,拓展“无衣”精神,体现了“无衣”爱国主义精神的延续性。思路明确,课堂整体构思清晰。但后面的拓展材料因为时间紧促,没能完全给学生进行充分地联系讨论和交流表达,“无衣”爱国主义精神的延续性只有体现,而未能深入人心,情感饱满性不足,略有遗憾。故而在课堂授课中分配好时间是很重要的,这就必须要求授课教师力求课堂语言的简洁准确,同时能够快速有效抓住学生表达中的关键进行小结指导。
    2.以读促悟,以技为辅。评课老师肯定本堂课所使用的诵读教学法,在理解基本文意后,诵读方式分有情境分角诵读、全体诵读、教师示范诵读三种。情境分角诵读主要分有两种角,一个角是将领,另一个角是士兵,男女生互换角各一次,这样分角能够让学生快速入境,代入角。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互评,对诵读效果进行比较,方便教师进一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和诵读指导。在不同环节使用不同的诵读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越来越强烈且清晰的情感的变化。但是评课老师也指出在结合技法分析诗歌内容后未能继续让学生进行诵读,课堂主节奏被削弱。这启发了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在授课时不要忘记本课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因为主要教学方法是依据课程内容而定的,将其巧妙的运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能够激发课堂的内驱力,帮助学生深入课程内容,理解课程内容的真义。课程内容情境的设计要准确,例如“岂曰无衣”这个情境,要注意思考这是谁在问,是谁要出征?同时军备为什么是自己准备的?对于这些情境呈现出的问题都要有意识的注意,以文解文,如可联系《木兰辞》里木兰备军备的描述性内容。
    3.多媒体有效辅助课堂教学。评课老师点评说,本课做到课件对教学起真辅助作用,而非被课件带跑。板书能够紧贴学习目标设计,依情感设计板书,结构清晰。特别是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本情感,选取的多媒体视频与文本情感有紧密联系。但是
从课程情感结果来看,本课主要是在文中展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延续性,那么就会涉及到一个从古到今的逻辑顺序。然而所选用的视频是古今混剪的,要能够清晰展现这个延续性,视频的使用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在导入时使用的视频最好是先展示古代爱国主义的场景,在讲到延续性的时候再衔接播放一段现代爱国主义场景的视频。另一种方式是在讲爱国主义的延续性时,只需播放一个按从古至今的顺序剪辑的视频作过渡。为了使课堂内容能够完美呈现,这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式不光要到位,内在逻辑更要讲究。
    4.知人论世,知世论人。诗歌情感的得出要注意联系诗歌写作背景,没有无本之木,也没有无源之水。写作背景适时的出现在必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文本情感,也能够提升学生答题作结论要有根据的思维能力。
    一堂课的呈现有精彩处,也有遗憾点。洽是遗憾点能够促使我在虚心中进取,不断地打磨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独木不成林,非常感谢教研组的老师们给予我的帮助与鼓励,我教学成长的路上因为有你们,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心才会更坚定。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284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诵读   情感   能够   学生   课堂   文本   诗歌   理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