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与液相的区别

气相谱仪主要用来分析气相样品和易挥发的热稳定样品,如弱极性小分子有机物;而液相谱主要用来分析高沸点或若不稳定样品,如核酸等。
两种谱方法,液相谱仪用液体作流动相,气相谱仪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样的话,液相谱仪的液体样品直接进入谱柱,气相谱仪的液体样品必须气化才能进入。气相谱仪现在所用谱柱一般是空心的毛细管谱柱,检测器也是破坏型的。液相谱仪的谱柱一般是填充柱,检测器非破坏型。
一、分离原理:
    1.气相:气相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
    2.液相:高效液相谱法是在经典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二、应用范围:
    1.气相:气相谱法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谱法进行分析。一般对500软硬件协同设计以下不易挥发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部分可采用衍生化法或裂解法。
    2.液相:高效液相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 400 以上)的有机物( 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 75% ~ 80% )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 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谱分析的约占70~80%。
三、仪器构造:
    1.气相:由载气源、进样部分、谱柱、柱温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进样部分、谱柱和检测器的温度均在控制状态。
        1.1 柱箱:谱柱是气相谱仪的心脏, 样品中的各个组份在谱柱中经过反复多次
分配后得到分离, 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 柱箱的作用就是安装谱柱。
        由于谱柱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样器和检测器, 因此进样器和检测器的下端( 接头) 均插入柱箱。
        柱箱能够安装各种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并且操作方便。
        谱柱( 样品) 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工作, 因此采用微机对柱箱进行温度控制。并且由于设计合理, 柱箱内的梯度很小。
        对于一些成份复杂、沸程较宽的样品, 柱箱还可进行三阶程序升温控制。且程序设定后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 降温时还能自动后开门排热。
        1.2 进样器:
        进样器的作用是将样品送入谱柱。如果是液体样品, 进样器还必须将其汽化, 因此采用微机对进样器进行温度控制。
        根据不同种类的谱柱及不同的进样方式, 共有五种进样器可供
  选择:
  1.填充柱进样器
  2.毛细管不分流进样器附件
  3.毛细管分流进样器附件
  4.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器
  5.六通阀气体进样器
        1.3检测器:
节流阀体
        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样品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 电信号) 。
        检测器也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 因此采用微机对检测器进行温度控制。
        根据各种样品的化学物理特性, 共有五种检测器可供选择:
  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2.热导检测器(TCD)
  3.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电价查询  4.氮磷检测器(NPD)
燃料棒  5.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1.4 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对测试数据进行采集、贮存、显示、打印和处理等操作,使样品的分离、制备或鉴定工作能正确开展。
    2.液相:高效液相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1 进样系统
            一般采用隔膜注射进样器或高压进样间完成进样操作,进样量是恒定的。这对提高分析样品的重复性是有益的。
        2.2 输液系统
            该系统包括高压泵、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三部分。高压泵的一般压强为l.47~4.4X107Pa,流速可调且稳定,当高压流动相通过层析柱时,可降低样品在柱中的扩散效应,可加快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这对提高分辨率、回收样品、保持样品的生物活性等都是有利的。流动相贮存错和梯度仪,可使流动相随固定相和样品的性质而改变,包括改变洗脱液的极性、离子强度、PH值,或改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变性剂等。这就可使各种物质(即使仅有一个基团的差别或是同分异构体)都能获得有效分离。
        3.3 分离系统
            该系统包括谱柱、连接管和恒温器等。谱柱一般长度为10~50cm(需要两根连用时,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连接管),内径为2~5mm,由"优质不锈钢或厚壁玻璃管或钛合金等材料制成,住内装有直径为5~10μm粒度的固定相(由基质和固定液构成).固定
相中的基质是由机械强度高的树脂或硅胶构成,它们都有惰性(如硅胶表面的硅酸基因基本已除去)、多孔性(孔径可达1000?)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加之其表面经过机械涂渍(与气相谱中固定相的制备一样),或者用化学法偶联各种基因(如磷酸基、季胺基、羟甲基、苯基、氨基或各种长度碳链的烷基等)或配体的有机化合物。 
          因此,这类固定相对结构不同的物质有良好的选择性。例如,在多孔性硅胶表面偶联豌豆凝集素(PSA)后,就可以把成纤维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分离出来。另外,固定相基质粒小,柱床极易达到均匀、致密状态,极易降低涡流扩散效应。基质粒度小,微孔浅,样品在微孔区内传质短。这些对缩小谱带宽度、提高分辨率是有益的。根据柱效理论分析,基质粒度小,塔板理论数N就越大。这也进一步证明基质粒度小,会提高分辨率的道理。
    再者,高效液相谱的恒温器可使温度从室温调到60C,通过改善传质速度,缩短分析时间,就可增加层析柱的效率。
          2.4 检测系统
          高效液相谱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三种。
        (1)紫外检测器
          该检测器适用于对紫外光(或可见光)有吸收性能样品的检测。其特点:使用面广(如蛋白质、核酸、氨基酸、核苷酸、多肽、激素等均可使用);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为10-10g/ml);线性范围宽;对温度和流速变化不敏感;可检测梯度溶液洗脱的样品。 防辐射内裤
        (2)示差折光检测器
          凡具有与流动相折光率不同的样品组分,均可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 ,糖类化合物的检测 使用此检测系统。这一系统通用性强、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检测下限为10-7g/ml),流动相的变化会引起折光率的变化,因此,它既不适用于痕量分析,也不适用于梯度洗脱样品的检测。
        (3)荧光检测器
          凡具有荧光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其发射光的荧光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这一检测器只适用于具有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氨基酸、胺类、维生素和某些蛋白质等)的测定,其灵敏度很高(检测下限为10-12~10-14g/ml),痕量分析和
梯度洗脱作品的检测均可采用。
          2.5 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对测试数据进行采集、贮存、显示、打印和处理等操作,使样品的分离、制备或鉴定工作能正确开展。
各类仪器分析实验室要求表
实验室名称    所属各室的要求
气相谱
分析室    主要是对容易转化为气态而不分解的液态有机化合物及气态样品的分析。仪器设备主要有气相谱仪,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对有机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分离能力,所用载气主要有:H2、N2、Ar、He、CO2等。但对高沸点化合物,难挥发的及热不稳定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高聚物的分离却无能为力。要求局部排风及避免阳光直射在仪器上,避免影响电路系统正常工作的电场及磁场存在,一般设计:硬件加密设备
仪器台(应离墙以便仪器维修)、万向排气罩、电脑台(一般在仪器台旁配置)、边台、洗涤台、试剂柜等
液相谱
分析室    主要体现在高效率分离,对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离制取纯净化合物,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仪器设备主要有:高效液相谱仪,适宜于高沸点化合物、难挥发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高聚物等,弥补气相谱仪的不足。环境和实验室基础装备设计要求与气相谙室相近。
质谱分析室    主要是对纯有机物的定性分析,实现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式、分子结构的测定,分析样品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主要设备有质谱仪、气-质联用仪。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的原理,使物质的离子按照基特征的质荷比(即质量m与电荷e之比—m/e)来进行分离并进行质谱分析的仪器,缺点是对复杂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无能为力。气相谱分离效率高,定量分析简便的特点,结合质谱仪灵敏度高,定性分析能力强的特点,两种仪器联用为气-质联用仪。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分析质量和效率。质谱仪可能有汞蒸汽逸出,要考虑局部排风。
光谱分析室    主要是根据物质对光具有吸收、散射的物理特征及发射光的物理特性,在分析化学领域建立化学分析。主要的仪器是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仪、红外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LCP)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实验室应尽量远离化学实验室、以防止酸、碱、腐蚀性气体等对仪器的损害,远离辐射源;室内应有防尘、防震、防潮等措施。仪器台与窗、墙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对仪器的调试和检修。应设计局部排风。使用原子吸收罩排风较为适宜。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6:27: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198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样品   检测器   分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