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教育平台推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

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教育平台推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
作者:吴康,钟璟,陈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8期
    吴康,钟璟,陈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164)
    摘要:在高等教育实施质量工程的形势下,从理论依据、外部环境、人员保障和实践平台等方面论述了重点实验室作为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教学团队的可行性,提出教学团队有效运行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关系以及善用科研优势实现以研促教。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创新教育;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44-03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
件,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强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水平,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教学团队的建设关键在于“创新”,即开展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而高校重点实验室整合了学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是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高校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通过重点实验室构建创新教育平台,有利于推动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
    一、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教学团队的可行性
    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成立的重点实验室,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实验条件、完备的测试手段,因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仅成为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中心,而且还是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一个主阵地。
    (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教育原则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油质检测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是19世纪德国洪堡在柏林大学创建的教学体制,在现代大学教学中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世界各高校普遍推崇和遵循的共同原则。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谢焕忠司长在2010年教育部第1次新闻发布会上谈到:“要有一个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水平怎么提高呢?只有教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或者通过科研活动,他的水平才能提高,他才能把自己在从事这个科技创新过程中间的领悟,或者把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教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样,高等教
育的水平才会提高。”因此,科学研究已成为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承担了大量的科研活动,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高校的教学活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为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创新能力,而且提供的有效的训练条件和机会成为培养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在科研过程中形成的最新成果与技术丰富和充实了教学内容。
    (二)科研创新氛围与机制为教学团队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远程升级    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环境的诱导、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逐步形成。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活动具有研究对象新、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先进等特点,科研活动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其次,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促进了学术、人才的交流以及知识的更新,形成了更多的新思想、新思维。因此,重点实验室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教师和学生身在其中,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洪堡指出“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原则上应该同样地存在于教学和大学生身上”。良好的创新氛围,能激发教师和学生追求科学技术和新思想的强烈愿望,能启发、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使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这些素质转化为生气勃勃的创造动力与进取精神。
    (三)稳定的学术团队为教学团队的组成提供了人员保障
    重点实验室是学校科研的桥头堡,学校的优秀人才汇集于此,依据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在开展学科前沿研究的同时,也为学校培养和孕育了一批富有创造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学术骨干,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重点实验室的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他们不仅关注科研的发展,很好地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沿问题,而且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能够更清晰阐述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发展的认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虽然侧重点不同,学术团队着重于多承担项目,多出科研成果,提升学术水平,而教学团队着眼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同点:①队伍架构相似,由带头人、骨干和年青教师组成;②“创新”的本质相同,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一致,即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依据专业和课程建设需要,在学术团队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组合,可以为教学团队的组成提供有力支撑。
    (四)良好的硬件资源为教学团队的改革提供了教学实践平台
全桥整流    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流的科研试验平台和分析测试仪器,是先进实验基地的代表。①重点实验室成为学生实验实训的重要场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先进的科研设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立开放实验室;②重点实验室成为学生毕业环节的重要场所,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课题紧紧瞄准本学科的前沿,因而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新颖而富有挑战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③重点实验室成为学生
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基地,利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吸引学生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参与老师的课题,进行短期科研工作。教学团队可以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的教学科研资源,围绕专业和课程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淘汰一些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设一些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结合行业发展和专业特点,自主研制实验装置和综合实验平台,用于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
    二、以重点实验室创新教育平台为依托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与学术团队相比,教学团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虽然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创新环境、人力和硬件资源,构建教学团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促进教学团队的有效运行。
    (一)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运行和考核机制
    孟子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团队的顺利运行,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使之有章可循。制订制度时,不能简单地套用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而要适合教学规律的发展特点。因为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成效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教学团队建设相对于学术团队而言,需要较长时间,不能急功近利。制定考核评价制度要给予教学团队相对自
日志存储主的氛围。在教学团队内部需建立教学改革问题的定期研讨机制、民主协商机制,明确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以及团队协作的方式、沟通途径等活动规则。教学团队建设可以遵循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吸收其他学科专业和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教学团队中来。在教学团队内部,要通过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等方法,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创造力,创造有利于教师自由发展的环境,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是相统一的。教学与科研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不可分割的“两冀”。教学团队必须教学育人与科学研究并举,只有经常开展科研的教师才能站在学科的前沿,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建立新的学术观点,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作为支撑,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力和竞争力。以重点实验室师资队伍组建的教学团队大多数教师都是科研与教学“双肩挑”,如何“双肩挑”?是“两肩”等重,还是有所侧重,或是两肩轮流挑。南京大学陈懿院士认为,“要看‘挑担者’自身的特点,做到用其所长。不能简单套用,机械地要求两肩等重地同时挑,就会不能耐久,效率低,结果可能会两边误。”由此可见,教学团队内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是本末倒置,过分重视科研,忽视了教学,影响了教学质量,就是因噎废食,放弃科研,只关注教学,成为一名简单的教书匠,忽略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的宗旨。
    (三)利用科研优势实现以研促教
    重点实验室是高校科研成果的重要孵化场所。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应该学会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结合专业和课程实际情况,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日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不断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例如凝练科研的最新成果和核心观点,及时编写和修订教材,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动态性,提高教材水平与学术质量;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开放机制,加强国内国际的教学交流,增加教师互访,学习与吸收优秀的教学方法。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研究,将科学最前沿的新知识、新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建设和充实教学辅导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研资料和最新的科研动态,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更为广泛和深人的专业学习。同时利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鼓励和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让学生带着课题进行学习与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吸收消化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闪光灯柔光罩    参考文献:
    [1]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1.
    [2]刘建凤,吴宝林.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4):80-82.
    [3]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4]王全胜.高校教学团队的组建及运行保障[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108-111.
    [5]李健,贾玉革,左毓秀,等.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28-29.
cz2879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校级教育研究课题“优势学科建设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的部分成果。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7:1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159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学   团队   实验室   重点   创新   科研   学生   高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