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几点建议5则范文

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几点建议5则范文
第一篇: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几点建议
二维液相谱
表面曝气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几点建议
2014-05-06 中国临床医生 新型诊疗技术中心
作为临床医生,特别是感染科医生,每日的临床工作都可能接触到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如何正确地使用抗菌药物,成为临床医生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能。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细菌耐药性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重要医学事件。
近年来有关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各种指南和指导手册颇多,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仍屡见不鲜,表现在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和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
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本文就笔者的临床经验针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原则和思路方面提几点建议。
1、正确判断感染的存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最重要的是基于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临床中需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血、尿常规、血培养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或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针对性应用抗菌药物,否则包括病毒性感染在内的情况,均无指征应用。
发热往往被认为是感染的主要症状。大多数医生一碰到患者发热,就会使用抗生素。但发热不等于存在感染。引起发热的原因当中感染性疾病仅占50%~60%;而非感染性疾病,包括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他疾病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也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需要对发热的热型、伴随症状、结合辅助检查、抗生素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
血、尿、粪常规作为三大常规是临床判定患者疾患的最基本指标,其中白细胞的变化和感染密切相关。但白细胞升高不仅仅见于感染,感染也不一定都有白细胞升高。血管炎、激素后、应激状态以及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等特殊病毒感染白细胞可以升高;某些重症感染引起骨髓抑制,特别是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由于杀白细胞素也可导致白细胞降低。
临床可通过一些血清标记物来辅助判断炎症的存在。血沉和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的反应性蛋白,后者较前者更为敏感、出现的更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和铁蛋白的升高也高度提示炎症反应存在。但上述指标对感染并不特异,同样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肿瘤性疾病。
近年很多单位开展的降钙素原(PCT)测定对细菌感染有提示作用。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报告各家不同。笔者建议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并动态观察PCT变化协助诊断和判断疗效。
2、正确评估感染的部位和可能的感染病原种类 一旦确定感染可能存在,就要寻到感染的部位。牢靠的诊断学问诊和查体的基本功对判定感染部位具有重要意义。当初步判定感染的部位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还是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软组织等后,再进行相应部位的进一步实验室检查协助确定感染的病原学种类。如临床上遇到糖尿病的老年患者
出现发热,一定要警惕隐匿性感染灶如肝脓肿、泌尿系感染和结核感染。不同部位的感染发生在院内感染还是社区、术前还是术后等不同因素判定感染的致病菌不尽相同。在明确病原未回报之前需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经验性选取抗生素。如咽喉部、头颈部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多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有时为混合感染;肠道及泌尿系统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居多;自体瓣膜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多为草绿链球菌居多;人工瓣膜或人工关节植入物术后短期内出现的感染多见于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葡萄球菌。
大数据日志分析
3、正确合理的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分离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采集一份有效的标本对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减少实验室资源浪费以及减少抗生素滥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标本的采集时间、程序、转运以及不同部位标本的处理等均需临床医生和微生物科医生共同完成。
特别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多部位、混合感染很常见。对痰、尿、导管、手术伤口等不同部位的标本如何正确留取,需引起重视。笔者强烈建议参考《美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指南》。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开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可协助临床医生适时恰当的调整给药方案,如有效患者的“降阶梯”或疗效不佳患者的更换敏感药物方案。
4、密切结合临床正确解读微生物的检验报告
临床上面对患者感染无从下手之时,往往收到一份微生物报告如获至宝。笔者建议,要正确解读每一份微生物的报告单,密切联系患者的情况来判定微生物报道的临床价值,特别需要鉴别是否假阳性,或者尽管阳性,对临床的价值何在。如血培养结果提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定要警惕污染菌的可能,除非患者的多次血培养均为同一种菌,并有其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证据。遇到痰或尿的标本回报是念珠菌时,也要警惕是否为定植菌,而非致病菌。曾有1例患者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但多次痰培养均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以及鲍曼不动杆菌,但临床很安静、无发热、血象正常,此种情况则无需给予抗生素。重要的是加强患者的护理以及采取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
5、正确选择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等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自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应证正确选用抗菌药物。5.1 给药剂量 一旦判定明确感染及病原菌,应选择敏感药物进行足量。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
工艺品加工设备
台风实时定位系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剂量范围高限);而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剂量范围低限)。
5.2 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笔者建议如无外引流时尽量避免直接鞘内给药,疗效不肯定且会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
5.3 给药次数 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1天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1天给药1次(重症感染者例外)。5.4 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3~5天;感染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骨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需密切监测药物的依从性,并防止复发。
6、重视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的应用
6.1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而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 ①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②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③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如万古霉素,需检测谷浓度值判定是否达到有效浓度,避免肾毒性;
mhhpa④笔者推荐临床医生随身携带的手机或电子产品中常规备用可计算eGFR的公式(如Qx Calculate),直接输入公式后计算以进行抗菌药物的调整。
6.2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程度以及肝功能减退时该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由于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复杂,不少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尚未完全阐明,根据现有资料,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
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给药,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属此类。②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肝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属此类。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17: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145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感染   药物   抗菌   临床   患者   应用   治疗   部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