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

蒸馏水发生器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
内治法:
    外科疾病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消)、成脓(托)、溃后(补)三个阶段。
    初起——邪毒蕴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消——清散毒邪,解除阻塞。
    成脓——瘀久化热、肉腐成脓——托——托毒透脓,防毒内陷。
    溃后——脓毒外泄、正气耗损——补——补益扶正,助其新生。
消法:是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广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适用于:没有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
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扩散。适用于:外疡中期,热毒已腐肉成脓,但一进不易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分为补托法和透托法。补透法适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透托
法适用于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药用淀粉
补法: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新生,促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毒势已去,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毒邪未尽之时,切勿过用补法,以免留邪为患,助邪鸱张而犯“实实之戒”。
内治法的具体应用: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养胃等十一法。
解表法——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邪从汗解。应用时当分辨风热、风寒,分别应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牛蒡解肌汤、银翘散;辛温解表法——荆防败毒散、万灵丹。
通里法:用泻下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从而达到除积滞、逐瘀散结、泻热定痛、邪去毒消的目的。分为攻下法和润下法。攻下法——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凉膈散;润下法——润肠汤。
清热法: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是治热毒蕴结的主要法则。运用时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当清气分之热,邪在营血者当清营凉血;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清气分热——黄连解毒汤;清营凉血——犀解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知柏地黄丸;清骨蒸潮热——清骨散。
温通法:用温缀通络、散寒化痰等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是寒证的主要法则。运用时分为温经通阳、散寒化痰及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两法。温经通阳——阳和汤;温经散寒——独活寄生汤。
祛痰法:用咸寒软坚化痰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得以消散的法则。分为疏风化痰、清热化痰、解郁化痰、养营化痰等。疏风化痰——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清热化痰——清咽利膈汤合二母散;解郁化痰——逍遥散合二陈汤;养营化痰——香贝养营汤。
理湿法: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以社队湿邪的一种治法。湿热两盛,留恋气分,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热下注膀胱,宜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湿热蕴结肝胆,宜清肝泻火、利湿化浊;风湿袭于肌表,宜除湿祛风。燥湿运脾方——平胃散;清热利湿方——二妙丸、萆  渗湿汤;五神汤、龙胆泻肝汤;除湿祛风方——  莶丸。
行气法:用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流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水肿散坚止痛的目的。常用逍遥散或清肝解郁汤。
和营法: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肿消痛止的目的。常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坚汤。
内托法:是用透脓和补益的药物,使个税疾病的毒邪移深就浅,早日液化成脓,并使扩散的证候趋于局限化,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痛消退的目的。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透托——脓透散;益气补托法——托里消毒饮;温阳托毒法——神功内托散。
补益法: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使体内气血充足,从而消除各种虚弱现象,恢复人体正气,助养新肉生长,使疮口早日愈合。分为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四法。毅力气——四君子汤;养血——四物汤;气血双补——八珍汤;滋阴——六味地黄丸;温阳——附桂八味丸。
养胃法:用调理胃气的药物,使纳谷旺盛,从而促进气血生化的治法。分为理脾和胃、和
胃化浊、清养胃阴等法。理脾和胃——异功散;和胃化浊——二陈汤;清养胃阴——益胃汤。
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
风湿油外治法常用的方法: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
药物疗法:是根据疾病所在部位不同,以及病程发展变化所需,将药物制所不同的剂型,施用于患处,并利用药物的性能,使其真达病所,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酊剂、草药。
膏药:
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是按配方用若干药物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发生物理变化凝结而成的制剂,俗称药肉;或者不煎熬,经捣烂后再用竹签将药肉摊在纸上或布上而制成的膏药制剂。
    适应症:一切外科疾病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油膏:
金属表面耐磨涂层    是将药物和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
    优点:柔软、滑润、板硬粘着不舒感,对于病灶凹陷折缝之外或大面积的溃疡合适。
    适用证: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及肛门病。
箍围膏:
    石称敷贴药,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初起轻者消散;毒已结聚者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和破溃;破溃后余肿未消者,消肿、截其余毒。
    适用证: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均可使用本法。
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同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上。石称散剂,现称粉剂。
    消散药:
作用:具有渗透和消散作用,使疮疡蕴结之毒移深居浅,肿消毒散。
        适应证: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一处者。
提脓祛腐药:
作用:具有提脓祛腐的作用,使疮疡内蓄之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是处理溃疡早期的一种基本方法。
        适应证: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阶段。
    腐蚀药与平胬药:
作用:腐蚀药又称追蚀法,具有腐蚀组织的作用,使疮疡不正常的组织得以腐蚀枯落。平胬药具有平复胬肉的作用,能使疮口增生的胬肉收缩。
适应证:肿疡在脓未溃时,或痔疮、瘰疬、赘疣、息肉等病;或溃疡破溃以后疮口太小,引流不畅;或疮口僵硬,或胬肉突出,或腐肉不脱等妨碍收口时。柴油车节油器
    生肌收口药:
作用:具有解毒、收涩、收敛、促进新肉生长的作用,使疮口加速愈合。是处理溃疡后期的一种基本方法。
        适应证: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将尽时。
    止血药:
        作用:具有收涩、凝血的作用,促使创口血液凝固,达到时止血的目的。
滤纸片法
适应证:溃疡或创伤出血,凡属于小的络脉损伤而出血者。
    清热收涩药:
作用:具有清热、收涩、止痒的作用,掺扑于病糜烂、渗液不多的皮损处,达到消除红热、干燥、止痒的目的。
适应证:一切皮肤病急性或亚急性皮炎而渗液不多者。
    洗剂:
制法:是将各种不同的方药先研成细末,然后与水溶液混合在一起而成。粉末多不溶性,呈混悬状态,用时须加以振荡、摇匀,亦称振荡剂或振荡洗剂。
适应证:急性、过敏性皮肤病,酒齄鼻和粉刺。
酊剂:根据制方规律,将各种不同的药物浸泡于乙醇溶液内,最后倾取其药液,即为酊剂。
    适应证:疮疡未溃及皮肤病等。
草药捣敷法:是将新鲜采集的草药洗净后捣烂,直接敷于患处,起到清热解毒、消种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
    适应证:一切外科病之肿疡具有红肿热痛的阳证;创伤清表出血;皮肤病的止痒;毒蛇咬伤等。
手术疗法:是运用各种器械和手法操作来进行的方法。常用的有切开法、烙法、砭镰
法、挂线法、结扎法等,分别用于疮疡、皮肤、肛门病,手术操作时必须严格消毒,局部麻醉,并注意出血,刀晕等。
切开法:是运用手术进行脓肿切开的一种方法,以使脓液排出,从而达到疮毒随脓泄、肿消痛止、逐渐向愈的目的。
    适应证: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用法:
        选择有利时机:当肿疡成脓后,且脓肿中央也有透脓之点,确以脓成熟。
        切口位置:脓肿稍低的部位,可使脓液畅流,不致脓袋。
    切口方向:宜循经直开,刀头向上,免伤血络;乳房部位以乳头为中心放射切开,名伤乳囊;面部脓肿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开时切口尽量避免超过关节;关节区脓肿一般行横切口或S形切口;肛周宜行放射切口。
    切开深浅:深在脓肿需边探查边切开.
    切口大小:若行切开部位过长,可分多个切口,或做对口引流。
    操作方法:采用上挑式,进刀时刀口直向上。
烙法:是应用针和烙器在火上加热后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方法。分为火针烙法和烙铁烙法。
    P.s.三棱什烙法甲下瘀血。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3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141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物   作用   分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