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石墨烯发展及辽宁石墨烯现状分析

国内外石墨烯发展及辽宁石墨烯现状分析
作者:张永财 杨秋生
来源:《佛山陶瓷》2021年第06期
        关键词:石墨烯;新材料;产业现状
        1前言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二维晶体,是目前已知的最薄也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具有超薄、超轻、超柔韧、超高强度、超强导电性、优异的导热和透光性等特性,集透光性好、导热系数高、电子迁移率高、电阻率低、机械强度高等多种优异性能于一身,在电子学、光学、磁学、生物医学、催化、储能和传感器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而巨大的应用潜能,是主导未来高科技竞争的超级材料,被称为“黑金”、“新材料之王”。自2010年两位发现者获得诺奖之后,全球就掀起了石墨烯制备、改性和应用的研究热潮,并被产业界、各国政府、国际知名大企业和公众寄予无限的希望。
        2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概况
        各国纷纷布局石墨烯,抢占产业制高点。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和革命性变革,世界各国和跨国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加强石墨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以期抢占产业制高点。
        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投入石墨烯的研发、生产。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相继发布或资助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计划和项目。特别是欧盟制定了石墨烯旗舰计划,计划投入10亿欧元。全球石墨烯研发、生产综合实力最强的前三甲是美国、日本、中国。不仅如此,IBM、英特尔、陶氏化学、三星等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纷纷将石墨烯及其应用技术作为长期战略发展方向,而且还涌现出了大批专门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和应用的机构和企业。
        3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全球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
        我国高度重视石墨烯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地方政府、媒体、
企业和普通老百姓都十分关注石墨烯及产业的发展进展。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都高度重视石墨烯的研发、生产与应用,不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目前已经有几百家科研机构和公司从事石墨烯材料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
        我国石墨烯技术创新成果频出,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走在世界前列。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國石墨烯专利申请量占全球68.2%,85%以上的理工科学校都有石墨烯相关的研究团队,有的高校甚至一个学校就多达10多个研究团队。2017年,两项石墨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不仅如此,我国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的企业数也是全球最多。
        截至2017年2月底,全国在工商登记注册的石墨烯企业2509家,仅2016年一年就新增457家。我国石墨烯应用产品上百种,但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寥寥无几。资本市场也纷纷拿石墨烯进行炒作,一些投资机构和上市企业纷纷进军石墨烯领域。目前涉及石墨烯概念股将近40-50家。各地政府纷纷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建立产业园区、设立重点科技专项和产业引导基金、建立产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组建研究院和出台扶持政策等措施,支持石墨烯产业的发展。
        据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全国石墨烯产业园区、研究院等多达37家;几乎每个月都有1-
2场石墨烯相关的会议、论坛等。近年来,石墨烯也受到各种媒体的热捧,关于石墨烯的各种报道铺天盖地,频繁进入人们的眼球,充斥着“一片蓝海”、“带来万亿级市场”、“颠覆性革命”、“充电十分钟,可跑1000公里”、全面代替硅材料等,言过其实、过分夸大石墨烯性能的标题。
        产业低端化发展苗头初显。
        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墨烯研究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虽然资本界、学术界、媒体界等“热情高涨”,但无法掩盖上游材料生产企业盲目扩大产能,下游应用集中在附加值低的产品、低端产能扩张过快、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已经初步显示出“低端化“发展的苗头。
        主要表现在:专利“重量轻质”。虽然我国石墨烯专利申请量超过全球申请总量半数以上,稳居全球首位,但存在实用新型专利多、原创基础专利少,国内专利多、国际专利少,高校专利多、企业专利少的现象。下游“优材低用”。目前下游应用多集中在粉体(类石墨烯)领域,产品主要是石墨烯智能保暖理疗暖贴、石墨烯发热服装、石墨烯织物等轻应用,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即将石墨烯作为改性添加剂应用于涂料、复合材料、动力电
池等规模大但对石墨烯的品质要求并不高的领域,产品附加值不高,在晶体管、传感器、柔性触摸屏、可穿戴设备、环境治理等高端应用领域偏少。环保“隐患犹存”。目前的制备技术普遍存在能耗、水耗大和工艺不环保等问题,对生态环境保护存在较大隐患。
        面临技术、市场、成本三大产业化制约瓶颈。
        目前,石墨烯虽然已经走出了实验室,但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然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
        首先是技术问题。包括制备、分散、应用和环保等关键技术和装备都尚未突破。虽然目前石墨烯制备技术已经有20多种,但规模化、低成本、高品质和大尺寸的宏量制备技术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难以满足工业化量产的需求。材料的分散技术,以及与下游工艺、工程化应用相结合的技术等都还制约着产业化进程。
        其次是市场问题。虽然目前各种应用产品层出不穷,百花齐放,但是缺乏真正的高品质、高附加值和体现石墨烯独特性能的杀手锏级产品,绝大多数只不过是对传统材料进行改性或者努力替代已经成熟的材料,经过改性后的材料性能提升并不明显,或者石墨烯并太阳能恒温器
不是非添加不可,个别甚至在添加之后出现不良后果,难以得到市场认可。一些研究机构或企业号称取得了突破进展,也只不过是做出了样品或实验室产品,根本没有形成商品。目前大多数石墨烯生产企业还主要是给科研机构或下游应用企业提供石墨烯试用品。如果下游应用市场没有激活,石墨烯就很难产业化。
        三是成本问题。目前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小批量生产的探索阶段,还不能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没有资金的回笼;且企业前期的研发投入资金量大、周期长,应用市场没有打开,所以不论是材料本身,还是应用产品的成本都很高,这都阻碍了石墨烯进一步走向市场。此外,石墨烯产业化之路还存在其他一些障碍。比如,石墨烯在某些性能方面本身也存在竞争性材料,如碳纤维、碳纳米管、硅材料、石墨烯粉体等。石墨烯制备还存在着环境风险。氧化石墨烯制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酸、碱,材料本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极易扩散,对环境具有较大的风险。石墨烯的标准缺乏,加之一些误导,使得人们对石墨烯还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如片面夸大石墨烯的微观性能、将“类石墨烯”石墨烯化(如将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石墨粉体等混为一谈)、石墨烯必须依托石墨资源等。
石墨舟        4我国石墨烯产业分布
        国内石墨烯重点发展区域包括环京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内蒙古-黑龙江地区。其中,北京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石墨烯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人才、科技资源丰富,石墨烯基础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该地区还拥有全国最集中的投融资平台,对石墨烯产业发展形成有力的资金支撑。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是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最活跃、产业体系最完善、石墨烯下游应用市场开发最迅速的地区,该地区石墨烯相关企业数量超过千家,业务领域涵盖了石墨烯生产设备、原料制备、下游应用和科技服务等,产业链逐步完善。内蒙古-黑龙江地区因其拥有国内最丰富的石墨资源储量,也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但该地区石墨烯产业起步较晚,大多数企业处于初创阶段,发展速度较慢。
        我国石墨烯产业知名机构与单位。
        (1)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成立初期26家)。
        成员127家:高校28家,科研院所12家,企业86家,政府1家。国内理事单位119家,国外理事单位8家,基本囊括国内外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
        (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所、华为)。
小样机
        ①联盟产业促进委员会秘书处(上海)。
        ②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联盟与青岛高新区合作成立)。
        (2)无锡石墨烯产业发展示范区。
        (3)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牵头)。
        (4)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大学与建材集团等联合发起成立)。
        (5)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全球石墨烯产业战略研究院(联盟与青岛高新区共建)。
        (7)深圳先进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暨深圳石墨烯协会。
        (8)重庆石墨烯研究院(中科院重庆绿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共同出资)。
        (9)西安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
        5辽宁石墨烯产业现状及趋势静音冷却塔
        作为我国东北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石墨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辽宁石墨烯产业尚未建立完整的产业链,重点领域的产业布局仍是空白,缺少重点骨干企业支撑,在技术研发、生产制备、终端应用、技术服务以及关键设备等重要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
重油燃烧器
        据初步统计,目前辽宁只有为数不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从事石墨烯的研发、制备及应用工作。企业方面,辽宁现有十余家从事石墨烯相关企业,且规模较小,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呈现应用型企业居多,各自为战的发展状况。辽宁恒通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主营产品:石墨烯、石墨烯复合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超导储能材料、海水淡化及海水处理材料以及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新材料的研发、制造技术服务等;辽宁中褚石墨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石墨烯、石墨烯衍生体、碳纳米管新型碳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储能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材料、催化剂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辽宁利浩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朝阳凌源材料产业园)与天津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了石墨烯研发中心,联合研发“修饰性石墨烯改性聚合物”项目,成功研发出石墨烯母粒,并以石墨烯母粒为原料生产高导热地暖管。科研方面,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在石墨烯基础研究上具有较强的实力。2018年1月8日,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主持和完成的“高質量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基础研究”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自2007年起深入系统地开展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和化学氧化剥离法制备高质量石墨烯材料及其在储能、充电和复合材料领域应用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2019年11月,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先进碳材料研究部科研人员,通过半导体薄膜和石墨烯转移工艺,首次制备出以肖特基结作为发射结的垂直结构的硅一石墨烯一锗晶体管,成功将石墨烯基区晶体管的延迟时间缩短了1000倍以上,并将其截止频率由兆赫兹(MHz)提升至吉赫兹(GHz)领域,未来将有望在太赫兹(THz)领域的高速器件中应用,为辽宁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054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石墨   材料   应用   产业   企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