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地面向下开挖形成的基坑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坑内会设置多道临时混凝土支撑来阻止坑内土体的位移发展,同时在混凝土支撑下方设置格构柱,以此减少混凝土支撑的竖向弯曲变形。并沿着基坑坑边设有一圈强度足够的地下连续墙等支护措施,采取坑内与坑外相结合的支护方式来保证基坑施工的正常进行。基坑施工完成后,临时混凝土支撑及格构柱完成了支护任务后就会被拆除,但其拆除过程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增加施工工序,浪费建筑材料及建设资金,而且拆除过程还延长了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传统地下结构工程中建筑材料浪费及施工缓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可以减少施工工序和建筑材料损耗,同时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
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所述地下室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地下室结构、内衬墙及地下连续墙,所述内衬墙紧贴地下连续墙,并通过连接结构与地下连续墙紧密连接,在内衬墙和连续墙顶部设有将两者连为一体的冠梁,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结构柱、地下室底板、地下室楼板、墙体和一层或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叠合梁,在地下室底板底部施工有钻孔灌注桩,所述结构柱包括格构柱和布设在格构柱外的钢筋混凝土加厚层,所述结构柱的下端固定插入钻孔灌注桩内,上部依次穿过一层或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叠合梁,并与叠合梁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底板和每层叠合梁的两端分别与内衬墙连为一体。
5.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接触面间隔 500~1000mm设有向内凹陷的条带状凹槽,且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为20~30mm。
6.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由预埋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及圆形钢板组成,所述预埋钢筋预埋在地下连续墙中,其一端为直锚或弯锚形式,并与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焊接,另一端与直螺纹套筒连接;所述连接钢筋设置在内衬墙中,其一端与直螺纹套筒相连,另一端焊接2~4片圆形钢板,所述圆形钢板与内衬墙钢筋笼焊接固定。
7.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衬墙是由多段内衬墙体组成,相邻节段内衬墙体通过锚固钢筋相连,其相邻节段接缝采用企口缝,并在接缝处加设止水钢板,且内衬墙背水侧涂有氯丁胶乳水泥砂浆层;所述止水钢板尺寸为 300mm
×
3m,其开口方向朝向迎水面。
8.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叠合梁由混凝土支撑层、箍筋及混凝土后浇层
组成,所述混凝土支撑层截面形状为矩形,其上表面采用凹凸不小于 6mm的自然粗糙面,所述箍筋一端设置在混凝土支撑层内部,另一端伸出混凝土支撑层上表面,其伸出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所述混凝土后浇层厚度不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所述箍筋伸出段全部伸入混凝土后浇层内。
9.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地下连续墙是由多幅地下连续墙拼接而成,每段地下连续墙包括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桁架及混凝土,所述桁架间隔布置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内部,所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抗渗等级应为p6以上,其浇筑高度应高出设计标高300~500mm以上;相邻两幅地下连续墙之间通过h型钢接头和止浆铁皮连接,所述h型钢接头顶标高为地下连续墙顶标高以上700mm,底标高为地下连续墙底标高,其整材焊接于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端部;所述止浆铁皮厚度为0.5~1mm,其焊接在h型钢接头处,且从h型钢接头往后长度不少于1250mm,以起到防止混凝土绕流的作用;
10.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地下连续墙外侧布置有三轴搅拌桩,三轴搅拌桩形成止水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厚层是在格构柱外增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后形成。
11.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地下室底板由混凝土现浇而成,所述地下室楼板由预制板及混凝土后浇层叠合而成,所述预制板的叠合面进行凿毛处理,且凿毛深度不小于6mm。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地下室结构将临时混凝土支撑作为永久的结构梁,实现梁撑一体化;同时考虑到和结构板的连接方式,将其做成叠合结构,后期与预制板一起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这样不仅可降低建筑材料浪费,减少混凝土支撑拆除工序,还可缩短工期,节约人力物力,节能环保。
14.(2)本实用新型中地下室结构将临时格构柱与永久结构柱进行一体化设计和施工,在格构柱外增设必要的钢筋笼,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地下室永久结构柱,这样可以避免临时格构柱拆除,大大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15.(3)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连续墙背土面设有向内凹陷的条带状凹槽,且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条带状凹槽与内衬墙整体浇筑,大大增强了结合面的粘结强度。并加设连接结构与内衬墙相连,使得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构件,保证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连接的紧密性,极大地增强两者连接效果。
16.(4)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室结构采用多重防水措施来抵御地下水对地下结构的侵蚀,随着结构使用年限的增加,地下水会逐渐渗入到地下结构内部,造成较大地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在地下连接墙接缝处迎水面设置两道三轴搅拌桩,在相邻内衬墙接缝采用企口缝形成曲折的防水路线,且在接缝处加设止水钢板,并在内衬墙背水侧设有氯丁胶乳水泥砂浆层,起到阻挡外部地下水渗入地下室内部的作用,有效保证了使用年限内地下室结构的防水能力。
17.本实用新型中的永临结合施工结构,现场施工可操作性强、施工作业效率高,大大减少施工工序和建筑材料损耗,同时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施工质量较好,工程造价较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连接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叠合梁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地下连续墙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冠梁,2—地下连续墙,200—混凝土,201—地下连续墙钢筋笼, 202—h型钢接头,203—止浆铁皮,204—端头钢筋,205—桁架,3—内衬墙, 4—叠合梁,400—混凝土支撑层,401—箍筋,402—混凝土后浇层,5—连接结构,500—预埋钢筋,501—直螺纹套筒,502—连接钢筋,503—圆形钢板, 6—钻孔灌注桩,7—结构柱,700—格构柱,701—钢筋混凝土加厚层,8—地下室底板,9—三轴搅拌桩,10—地下室楼板,11—墙体,12—条带状凹槽, 13—氯丁胶乳水泥砂浆层,14—锚固钢筋,15—止水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5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地下室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地下室结构、内衬墙3及地下连续墙2,所述内衬墙 3紧贴地下连续墙2,所述地下连续墙2与内衬墙3接触面间隔500~1000mm 设有向内凹陷的条带状凹槽12,且内衬墙3与地下连续墙2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为20~30mm,内衬墙3浇筑过程中部分嵌入带状凹槽12内,增加两者的连接紧密性;内衬墙3与地下连续墙2之间还设有多个连接结构5,在内衬墙3和连续墙2顶部设有将两者连为一体的冠梁1,所述连接结构5由预埋钢筋500、直螺纹套筒501、连接钢筋502及圆形钢板503组成,所述预埋钢筋500预埋在地下连续墙2中,其一端为直锚或弯锚形式,并与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焊接,另一端与直螺纹套筒501连接;所述连接钢筋502设置在内衬墙3中,其一端与直螺纹套筒501相连,另一端焊接2~4片圆形钢板503,所述圆形钢板503与内衬墙钢筋笼焊接固定。最后单边支模浇筑内衬墙3混凝土,构成二墙合一结构体系。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结构柱7、地下室底板8、地下室楼板10、墙体11和一层或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叠合梁4,在地下室底板 8底部施工有钻孔灌注桩6,所述结构柱7包括格构柱700和布设在格构柱700 外的钢筋混凝土加厚层701,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厚层701是在格构柱700外增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后形成,所述结构柱7的下端固定在钻孔灌注桩6内,上部依次穿过一层或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叠合梁4,并与叠合梁4固定连
接,所述地下室底板8和每层叠合梁4的两端分别与内衬墙3连为一体。
27.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内衬墙3是由多段内衬墙体组成,相邻节段内衬墙体通过锚固钢筋14相连,其相邻节段接缝采用企口缝,并在接缝处加设止水钢板15,且内衬墙3背水侧涂有氯丁胶乳水泥砂浆层13,所述止水钢板15尺寸为300mm
×
3m,其开口方向朝向迎水面。如图4所示,所述叠合梁4由混凝土支撑层400、箍筋401及混凝土后浇层402组成,所述混凝土支撑层400截面形状为矩形,其上表面采用凹凸不小于6mm的自然粗糙面,所述箍筋401一端设置在混凝土支撑层400 内部,另一端伸出混凝土支撑层400上表面,其伸出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10d, d为箍筋直径;所述混凝土后浇层402厚度不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所述箍筋伸出段全部伸入混凝土后浇层402内。所述地下室底板8 由混凝土现浇而成,所述地下室楼板10由预制板及混凝土后浇层叠合而成,所述预制板的叠合面进行凿毛处理,且凿毛深度不小于6mm。
28.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地下连续墙 2是由多幅地下连续墙拼接而成,每段地下连续墙包括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桁架205及混凝土200,所述桁架205间隔布置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内部,所述混凝土200设计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抗渗等级应为p6以上,其浇筑高度应高出设计标高300~500mm以上;相邻两幅地下连续墙之间通过h型钢接头202和止浆铁皮203连接,所述h型钢接头202顶标高为地下连续墙2顶标高以上700mm,底标高为地下连续墙2底标高,其整材焊接于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的端部;所述止浆铁皮203厚度为0.5~1mm,其焊接在h型钢接头202处,且从h型钢接头202往后长度不少于1250mm,以起到防止混凝土 200绕流的作用。
29.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30.步骤一:施做地下连续墙及三轴搅拌桩。平整场地,定位地下连续墙2 施工轴线,使用成槽机开挖导墙槽,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导墙。开挖地下连续墙一期槽段,吊装并沉放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在h型钢接头202两侧回填袋装碎石以固定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浇筑混凝土200并养护成型。接着进行地下连续墙二期槽段施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最后通过三轴搅拌机在地下连续墙2迎土面施工一排三轴搅拌桩9,并在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多施工一排三轴搅拌桩9用于抵抗地下水的渗透作用。
31.步骤二:沉放格构柱。根据设计图纸开挖灌注桩桩孔,吊装并人工调整格构柱角度,使其置于灌注桩桩孔中心位置,然后在灌注桩桩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灌注桩6,并将格构柱700下部固定在灌注桩6内。
32.步骤三:施做冠梁及负一层混凝土支撑层。开挖土体至冠梁1底标高,绑扎冠梁1钢筋,支设模板并浇筑混凝土。接着开挖负一层土体,绑扎负一层混凝土支撑层400的钢筋,支设混凝土支撑层400模板,根据计算结果浇筑混凝土并预留一定长度的箍筋401,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继续开挖基坑土体。
33.步骤四:施做内衬墙。开挖土方至地下负一层底面设计标高,通过开槽机在地下连续墙2上间隔500~1000mm设置条带状凹槽12,并在未开设凹槽的间隔区域进行凿毛处理,其凿毛的深度为20~30mm。然后绑扎内衬墙3钢筋,并将连接钢筋502一端与直螺纹套筒501相连,另一端通过圆形钢板503焊接在内衬墙钢筋笼上,最后单侧架立内衬墙模板,浇筑内衬墙混凝土。待内衬墙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继续开挖下一层土方至地下室负二层底面设计标高,按照步骤三的方式继续施做负二层混凝土支撑层及地下室负二层结构的内衬墙
3,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地下室底板8封底。
34.步骤五:施做结构柱。首先使用水将格构柱700清洗并打磨干净,然后在格构柱700外增设必要的钢筋笼,其中箍筋形式为井字箍或两支箍,且与格构柱700满焊相接。接着支设结构柱模板,浇筑混凝土,得到钢筋混凝土加厚层 701,最终形成地下室结构永久结构柱7。
35.步骤六:施工地下室楼板。地下室楼板采用预制板和混凝土叠合而成,预制板由工厂预先制作,并对预制板叠合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不小于 6mm。接着利用吊机将预制板吊装就位,绑扎预制板顶部钢筋及叠合梁上部钢筋,浇注混凝土后浇层形成整体,最后施做地下室后砌墙体11,至此完成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施工。
3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地下室结构、内衬墙(3)及地下连续墙(2),所述内衬墙(3)紧贴地下连续墙(2),并通过连接结构(5)与地下连续墙(2)紧密连接,在内衬墙(3)和连续墙(2)顶部设有将两者连为一体的冠梁(1);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结构柱(7)、地下室底板(8)、地下室楼板(10)、墙体(11)和一层或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叠合梁(4),在地下室底板(8)底部施工有钻孔灌注桩(6),所述结构柱(7)包括格构柱(700)和布设在格构柱(700)外的钢筋混凝土加厚层(701),所述结构柱(7)的下端固定在钻孔灌注桩(6)内,上部依次穿过一层或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叠合梁(4),并与叠合梁(4)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底板(8)和每层叠合梁(4)的两端分别与内衬墙(3)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2)与内衬墙(3)接触面间隔500~1000mm设有向内凹陷的条带状凹槽(12),且内衬墙(3)与地下连续墙(2)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为20~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5)由预埋钢筋(500)、直螺纹套筒(501)、连接钢筋(502)及圆形钢板(503)组成,所述预埋钢筋(500)预埋在地下连续墙(2)中,其一端为直锚或弯锚形式,并与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焊接,另一端与直螺纹套筒(501)连接;所述连接钢筋(502)设置在内衬墙(3)中,其一端与直螺纹套筒(501)相连,另一端焊接2~4片圆形钢板(503),所述圆形钢板(503)与内衬墙钢筋笼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墙(3)是由多段内衬墙体组成,相邻节段内衬墙体通过锚固钢筋(14)相连,其相邻节段接缝采用企口缝,并在接缝处加设止水钢板(15),且内衬墙(3)背水侧涂有氯丁胶乳水泥砂浆层(13);所述止水钢板尺寸为300mm
×
3m,其开口方向朝向迎水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梁(4)由混凝土支撑层(400)、箍筋(401)及混凝土后浇层(402)组成,所述混凝土支撑层(400)截面形状为矩形,其上表面采用凹凸不小于6mm的自然粗糙面,所述箍筋(401)一端设置在混凝土支撑层(400)内部,另一端伸出混凝土支撑层(400)上表面,其伸出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所述混凝土后浇层(402)厚度不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所述箍筋伸出段全部伸入混凝土后浇层(402)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2)是由多幅地下连续墙拼接而成,每段地下连续墙包括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桁架(205)及混凝土(200),所述桁架(205)间隔布置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内部,所述混凝土(200)设计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抗渗等级应为p6以上,其浇筑高度应高出设计标高300~500mm以上;相邻两幅地下连续墙之间通过h型钢接头(202)和止浆铁皮(203)连接,所述h型钢接头(202)顶标高为地下连续墙(2)顶标高以上700mm,底标高为地下连续墙(2)底标高,其整材焊接于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01)的端部;所述止浆铁皮(203)厚度为0.5~1mm,其焊接在h型钢接头(202)处,且从h型钢接头(202)往后长度不少于1250mm,以起到防止混凝土(200)绕流的作用。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2)外侧布置有三轴搅拌桩(9),三轴搅拌桩(9)形成止水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厚层
(701)是在格构柱(700)外增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后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8)由混凝土现浇而成,所述地下室楼板(10)由预制板及混凝土后浇层叠合而成,所述预制板的叠合面进行凿毛处理,且凿毛深度不小于6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临结合地下室结构,所述地下室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地下室结构、内衬墙及地下连续墙,所述内衬墙通过连接结构与地下连续墙紧密连接,在内衬墙和地下连续墙顶部设有冠梁;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结构柱、底板、楼板、墙体和一层或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叠合梁,在地下室底板底部施工有钻孔灌注桩,所述结构柱包括格构柱和布设在格构柱外的钢筋混凝土加厚层,所述结构柱的下端固定在钻孔灌注桩内,上部依次穿过一层或两层或两层以上叠合梁,并与叠合梁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底板和每层叠合梁的两端分别与内衬墙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室结构整体性能好,节约建筑材料,施工速度快,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

杨光煜 谢亮 李春磊 刘绍卿 于沉香 尤涵锐 吴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5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34: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30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内衬   地下室   混凝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